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原文翻譯 賞析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全詩意思

原文翻譯 賞析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全詩意思

【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出處】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意思翻譯】峨眉山上高懸著半輪秋月, 月影映入平羌江,順江水流去。半輪: 形容上弦或下弦半圓的月。平羌:即青 衣江,在四川峨眉山東北。

【賞析】清秋時節,半輪皎月依山而 出。閃爍的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隨江水東流。詩從“山月”寫起,既點 明瞭時間“秋天”,又道破了地點“蜀地”。半輪秋月,使人聯想到青山 吐月的優美意境。第二句中的“入”、“流”兩個動詞的連用,極為生 動地點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的景象,把原來靜的畫面變成了 動的圖景,暗示觀賞者順流而下,秋夜行船的情景,手法絕妙。

注: 平羌江,即今青衣江。詩人所寫的是月夜行舟所見的異地的兩 幅畫面。以視覺為線索,以“月亮”為媒介,把兩個意象聯在 一起。

【提示】峨眉山的上空懸掛著半圓的秋月,月影映入平羌 江的江水,又隨江水流去。詩句不僅繪出月映清江的美景, 同時也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青山吐月,銀 輝映水的夜景。[例]江流東去,濤聲汩 汩。而江中的明月,似也在濤聲中翩翩起 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 流”。我由是想起了李白的詩句。據說, 這首詩就是在隱蒙山下這段青衣江上月 夜泛舟時所寫下的。(張敏芳《月色溶溶 隱蒙山》)

【全詩】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註釋】①半輪:即半圓的月亮。南朝陳江總《秋日登廣州城南樓》:“野火初煙細, 新月半輪空。”②平羌江: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市入岷 江。③清溪:即清溪驛,在四川峨眉山附近,屬嘉州犍為縣(見《輿地紀勝》)。④君:一 指峨眉山的明月,一說是峨眉山的友人,詩中山月兼為友情的象徵。渝州:即今之重慶 市。

【賞析】這是一首思念故土友人的詩。開元十二年(724年)詩人由峨眉到渝州,寫 下此詩。首句寫景:秋夜氣爽,山月揚輝。夜空、半月、青山組合成一幅剪影,顯得多麼 寧靜、和諧、優美。並點出了遠遊的時令和出發的地點。次句寫景:月影沉江,隨水靜 流。這是一幅靜謐的月映清江的圖畫,又暗點順流乘舟之事,可知意境空靈。三、四句 寫沿途行程,表達了思念故人的無限情思。此詩寫沿途佳境,從峨眉至平羌,由平羌到 清溪,經清溪下渝州,過渝州向三峽,都有“峨眉山月”這一美景相伴。真是景美情深,筆 力勁健,對故土和故人的那種濃烈的感情猶如江河奔騰,一瀉千里,極富氣勢。這是他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開始。此詩將“峨眉山月”這一藝術形象貫穿全詩,使詩境優 美,詩情深沉,真是妙不可言。全詩二十八字,五見地名,唐絕句中僅見,乃古今之絕唱也。

【賞析】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縣。這首詩,當是作者坐船經三峽出四川遠遊時之 作。詩裡還寫到思念友人,王琦沒有注,這個友人也無可考。

       首聯: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作者寫詩時,月亮只有 半輪,是上弦或下弦月,時令在秋天。月影照入平羌江水,平羌江即青衣 江,源出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下聯: “夜發清溪向三峽,恩君 不見下渝州。”他是從犍為縣的清溪驛出發,坐船經青衣江到渝州去,渝州 即重慶。從重慶經三峽出四川。三峽,說法不一,今以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為三峽。

           對這首詩,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說: “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 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使後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益見 此老爐錘之妙。”王世懋《藝圃擷餘》稱: “作詩到神情傳處,隨分自佳, 下得不覺痕跡,縱使一句兩入,兩句重犯,亦自無傷。如太白 《峨眉山月 歌》 ,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這裡稱李白這首詩 為“絕唱”,即認為是很難和他比美的傑作。它的絕唱表現在哪裡?這裡認 為“神情傳處,隨分自佳。”傳達了什麼神情?他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 入中京》說: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 萬里長相隨。”詩裡講的在巴東三峽時,就是這首詩裡寫的情景。西看明月憶 峨眉,就是這首詩裡寫的峨眉山月照著他坐船從青衣江到重慶去。寫峨眉山 月 “影入平羌江水流”,也就是峨眉山月伴送他,“與人萬里長相隨”。那 時他不光是“西看明月憶峨眉”,看到峨眉山月,在他離開清溪驛向三峽去 時,也在懷念峨眉,也感到峨眉山月在伴著他。寫峨眉山月在伴著他,正顯 出他對峨眉的懷念,這就是傳出了他的神情。這種神情,也是他在離開故鄉 遠行時,表達出他對故鄉懷念的感情。因此在一首詩裡寫了四川的五個地 名,在這裡正透露出他對四川戀戀不捨的感情,寫得又那麼含蓄。再說用了 五個地名,寫出他到渝州去的情境,寫得非常自然,沒有一點堆砌地名的痕 跡,隨著行動的進展,自然說出這五個地名來,這就是“隨分自佳”。其實 這首詩的妙處,還在表達了他對四川戀戀不捨的感情,他對峨眉山月伴他在 青衣江上夜航的感情,有了這種感情,才寫出月照青衣江水的一種情境,才 含蓄地透露出他的感情來,寫得那樣自然而可傳體味,才能運用五個地名而 一點沒有堆砌地名的痕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80881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