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道十八道工序

茶道十八道工序

茶道十八道工序

1. 點火 – Igniting the charcoal

2. 備茶器 – Preparing the tea utensils

3. 準備特別茶具 – Preparing special tea utensils

4. 點前 – Preparing for the tea ceremony

5. 持水向先 – Offering water to the tea kettle

6. 道具の確認 – Checking the tea utensils

7. 煮水 – Boiling water

8. 準備茶碗 – Preparing the tea bowl

9. 取茶道具 – Taking the tea utensils

10. 茶を受ける – Receiving the tea

11. 茶を黙る – Sipping the tea

12. 所作 – Proper movements

13. 薄茶點て – Preparing thin tea

14. 濃茶たて – Preparing thick tea

15. 嗜み方 – Proper way of enjoying tea

16. 茶道具の処置 – Handling the tea utensils

17. 終點 – Completing the tea ceremony

18. 掃除 – Cleaning up after the tea ceremony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正確概當後真夫輪的茶道流程順序是洗壺、沖泡、分杯、分壺、奉茶、聞香和品茗。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來自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廠英垂回制批吸認。

茶道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終亮對,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來自日本流行。

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寫下《茶譜》《七碗茶詩》的唐朝底全魚效飛帶永詩人盧仝。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為淨手和欣賞器具、燙杯溫壺、馬龍入宮、洗茶、沖泡、春風拂面、封壺、分杯、玉液回壺、分壺、奉茶、聞香、品茗十三道,其次,在茶道過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妝容,樸素為佳,動作需得當,每個環節都尤為重要。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1、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2、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3、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裡,名字叫的好聽,程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4、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5、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6、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7、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8、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9、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10、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11、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12、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13、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是洗壺、沖泡、分杯、分壺、奉茶、聞香和品茗。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道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

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寫下《茶譜》《七碗茶詩》的唐朝詩人盧仝。

茶藝十八道指哪十八道?

第一道:神入茶鏡 茶者在沏茶前應先以清水淨手,端正儀容,備好茶具,聆聽中國傳統音樂,來幫助自己的心靈進入平和、愉悅的茶境。

第二道:烹煮甘泉 沏茶擇水甚為關鍵,水質優劣,直接影響茶的色、香、味。烹煮的水溫需達到100℃,這個水溫泡出來的茶,更能體現鐵觀音獨特的韻味。

第三道:沐淋甌杯 主要讓蓋甌吸收一定的溫度,使泡出來的茶味美、甘純。

第四道:若琛出浴 若琛是古時候景德鎮一位制杯能手,因為他制的杯小、白、薄,後人為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第五道:葉嘉酬賓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人家一起鑑賞鐵觀音的外觀與形狀。

第六道:觀音入宮 把鐵觀音匯入甌杯,美其名曰:“觀音入宮”。

第七道:懸壺高衝 高衝有利於激盪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容易發揮。

第八道:春風拂面 用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泡沫,使茶更清新潔淨。

第九道:觀音入海 品飲鐵觀音講究“一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第一泡是敬天地神靈。

第十道:高山流水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有知音,希望這高山流水有知音,希望這高山流水能激起您心中的共鳴。

第十一道:甌裡韻香 “甌裡韻香”是讓鐵觀音在甌杯裡充分釋放出獨特的香和韻。

第十二道:玉液移盅 把泡好的茶湯移入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香純一致。

第十三道:普降甘露 將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為“普降甘露”。

第十四道:天地“和”一 把品茗杯反扣在聞香杯上,吸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華,在飲品時,體會茶道融於自然。

第十五道:扭轉乾坤 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翻動茶湯,使香氣更加集中於聞香杯中,便於聞香和品茗。

第十六道:喜聞幽香 置聞香杯於鼻下二寸處,輕輕轉動,吸收,聞香如雨過天晴般晴朗,深吸,流入肺腑如鳥語花香般明媚,令人心曠神怡。

第十七道:品啜甘茗 “陸羽"茶經中記載:品茶要先聞其香,再觀其色,後品其味。品茶分為三口品,一品香,二品味,三品韻。所謂“三口方知味,三翻才動心”達到天、地、人三者“和”的境界。

第十八道:重賞餘韻 重賞品茗空杯中的餘香。天地神韻,茶品人生。

十八道茶藝口訣

十八道茶藝口訣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香來營造祥和溫聲的氣氛,“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孔雀開屏是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孟臣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孟臣沐淋就是用開水將壺裡壺外燙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壺溫,然後把茶葉放入燙好的壺內稱之為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武夷巖茶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因此稱為高山流水,即懸壺高衝使茶葉隨著水浪上下翻滾;接著,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稱為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頭一道茶湯一般不喝,可以拿來湯洗茶杯,稱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稱為烏龍入海;再向母壺中注入開水後,在壺的表層再次澆淋一層白開水,稱為重洗仙顏。

第六道:玉液回壺,再注甘露。將母壺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壺,稱這為玉液回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著壺熱再注入開水,稱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將子壺中的茶湯快速且均勻地注入聞香杯中,就好像祥龍行雨,甘霖普降;當子壺中茶湯剩少許時,再用點斟手法點斟一遍,稱為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將品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就稱為珠聯璧合,表示有情人終成眷屬;再將兩個緊扣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取魚躍龍門之意,表示事業輝煌騰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偉盅。茶從離泡茶者最近的嘉賓傳遞給最遠的嘉賓,稱為眾手傳盅,表示傳遞友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喜聞幽香是三聞中的頭一聞,將聞香杯輕輕地提起,用兩隻掌心,慢慢地來回搓揉,這樣杯底的茶香就能溢位來了;然後再觀其湯色,琥珀色是優質茶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端杯又有一定的講究,拇指、食指護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稱之為三龍護鼎,女士可使用蘭茶指;然後品茶,小口細啜。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二探蘭芷就是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雲腴是古人對茶葉的一種美稱,二品雲腴就是品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石乳是元代一種貢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聞第三道茶又與前兩次不同,是用口腔來聞,大口地將茶香吸入,再從鼻子徐徐撥出,猶如吸菸一般。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細細體會領悟茶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品了三杯後,斟上一杯清純的白開水,將白開水含在口中,過一會兒再嚥下去,會感到口中有一種甘甜,此時無茶勝有茶。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上好的巖茶可沖泡到“七泡有餘香”,“九泡色香味全”,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試一試。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最後借清茶一杯,感謝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並希望各位嘉賓成為永遠的朋友。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流程步驟

中國茶道發展迅速,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茶道茶藝表演,那麼你們知道茶道茶藝表演步驟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一起來看看。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

  1、清泉初沸:要泡好一壺茶,水質是很重要的,宋代文豪蘇東坡 總結 經驗 說:“活水還需活火烹”即活煮甘泉。

  2、傾茶入則:將特定的茶慢慢傾入茶則。

  3、鑑賞佳茗:我們所用的烏龍茶是著名的品種安溪“鐵觀音”,條索捲曲壯結,色澤鮮潤,歷來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久泡有餘香之稱。

  4、茶壺淋霖:

  (1)起燙壺的作用。

  (2)燙盅。

  (3)冷卻水:因第一泡是中溫潤泡,水溫只需80度左右,起溫壺溫茶葉的作用,同時能使第二泡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5、烏龍入宮:(落茶)我們把茶壺比成宮殿,呈現出烏龍茶的身價。品飲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

  6、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鎮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後人為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7、懸壺高衝:(沖茶)高衝有利於激燙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8、推泡抽眉:是用壺蓋颳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薰洗仙顏:沖洗壺身,同時觀看茶熟。

  10、遊山玩水:把壺底的餘水沾幹抹掉。

  11、關公巡城:將沖泡一分鐘左右的茶依次巡迴注入茶海,均勻分配茶湯,使每一杯茶濃度一樣。而茶應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意,以表示我們對中國茶 文化 的情和意。

  12、韓信點兵:壺中茶少許時,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入各茶杯中,以表達點點滴滴的茶香味一致。

  13、鯉魚翻身: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將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神話 傳說 ,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賓,生活美滿,事業發達。

  14、喜聞幽香:把聞香杯輕輕提起,將空杯角觸及鼻端,深呼吸,喜聞幽香。

  15、三龍護鼎:(端杯)藝術上端品茗杯的姿勢,拇指和食指輕扶品茗杯沿,中指頂住杯底。

  16、鑑賞湯色:(看茶)請看看茶湯的顏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細品佳茗:一杯茶分幾小口慢慢啜飲,您會感到口鼻生香,喉低迴甘。

  18、重賞餘韻:重賞品茗空杯的餘香。

  鐵觀音十八道茶藝表演

  第一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極為講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時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今天我們選用的是純淨水。

  第三道:“葉嘉酬賓”葉嘉是宋代詩人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是請大家鑑賞茶葉,可看其外形、色澤,以及嗅聞香氣。這是鐵觀音,其顏色青中常翠,外形為包揉形,以勻稱、緊結、完整為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壺名家(惠孟臣),後人將孟臣代指各種名貴的紫砂壺,因為紫砂壺有保溫、保味、聚香的特點,泡茶前我們用沸水淋澆壺身可起到保持壺溫的作用。亦可藉此為各位嘉賓接風洗臣,洗去一路風塵。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六道:“烏龍入宮”茶似烏龍,壺似宮殿,取茶通常取壺的二分之一處這主要取決於大家的濃淡口味,詩人蘇軾把烏龍入宮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細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在詩句中把上好的烏龍茶比作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輕移蓮步,使得滿室生香,形容烏龍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推掉壺口的茶沫。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功夫茶的第一遍茶湯,我們一般只用來洗茶,俗稱溫潤泡,亦可用於養壺。

  第九道:重洗仙顏:意喻著第二次沖水,淋澆壺身,保持壺溫。讓茶葉在壺中充分的釋放香韻。

  第十道:“遊山玩水”功夫茶的浸泡時間非常講究,過長苦澀,過短則無味,因此要在最佳時間將茶湯倒

  第十一道:“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鳳凰點頭”象徵著向各位嘉賓行禮致敬

  第十二道:“珠聯璧合”我們將品茗杯扣於聞香杯上,將香氣保留在聞香杯內,稱為“珠連璧合”。在此祝各位嘉賓家庭幸福美滿。

  第十三道:“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

  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借這道程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跳躍一切阻礙,事業發達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坐酌淋淋水,看間澀澀塵,無由持一碗,敬於愛茶人。

  第十五道:“喜聞幽香” 請各位輕輕提取聞香杯45度,花好月圓,把高口的聞香杯放在鼻前輕輕轉動,你便可喜聞幽香,高口的聞香杯裡如同開滿百花的幽谷,隨著溫度的逐漸降低,你可聞到不同的芬芳。

  第十六道:“三龍護鼎” 即用大拇指和食指輕扶杯沿,中指緊托杯底,這樣舉杯既穩重又雅觀

  第十七道:“鑑賞湯色”現請嘉賓鑑賞鐵觀音的湯色呈金黃明亮。

  第十八道:“細品佳茗”一口玉露初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應吸氣,使茶湯與舌尖舌面的味蕾充份接觸您可小酌一下;第二口 好事成雙,這口品下主要品茶湯過喉的滋味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第三口 三品石乳,您可一飲而下。希望各位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充分享受那幽情雅趣,讓忙碌的身心有個寧靜的迴歸。

  茶道表演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裡,名字叫的好聽,程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三道品茗

功夫茶十八道步驟介紹

功夫茶十八道步驟介紹

  導語:功夫茶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茶道了,功夫茶大家都瞭解,知道功夫茶步驟繁瑣,卻很少有人知道功夫茶步驟是什麼。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功夫茶十八道步驟介紹,歡迎大家參考!

   (一)鑑賞香茗

  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

  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

  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衝

  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

  少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薰洗仙顏

  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

  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

  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

  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

  迴圈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

  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

  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

  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

  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

  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

  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

  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

  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

求問茶道高手,功夫茶的18道工序是什麼?選用什麼樣的茶葉,水溫等

一、恭請上座 ——請客人就座。

二、活火煮泉 ——古人說七分茶十分水,好茶需有好水來沏。井水次、河水中、泉水上,沏泡烏龍茶的水溫要用100度的熱水。

三、佳葉共賞 ——佳期葉是宋代大文毫蘇東坡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鐵觀音形如觀音重如鐵。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讚美的稱呼。

4、孟臣淨心 ——孟臣是明朝打造紫砂壺的名匠,他做的紫砂壺被後人奉為至寶。現在許多名貴的壺都被稱為孟臣壺。這式是用熱水將紫砂壺溫一下

五、高山流水 ——把壺高高提起,猶如泉水從山中流下。

六、烏龍入宮 ——用茶導將茶葉拔入壺中。

七、芳草回春 ——茶葉在水的沖泡下徐徐睜開,比如春天剛剛發芽的小草。

八、荷塘飄香 ——茶人講究一泡湯、二沏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第一遍的茶湯咱們把它倒掉。

九、高衝低卙 ——將水壺高高懸起,逐漸靠近紫砂壺注入熱水。

十、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的颳去壺口的沫浡。

十一、滌淨凡塵 ——將壺的外表沖洗乾淨,在是增加壺的溫度,讓茶湯更好的浸泡出來。

12、內外養生 ——在北方的冬天氣溫較低,為保持茶壺的溫度用茶巾將壺包起來稱為內養生。

十三、玉杯展翅 ——將聞香杯和品名杯由外向內輕輕的翻轉過來,動作要緩慢優美.

十4、分承香露 ——將第一遍洗茶之水用來溫熱喝茶杯與聞香杯。

十五、遊山玩水 ——將聞香杯的茶湯倒入喝茶杯,並在杯中扭轉,取出杯口向上放之。

十六、獅子滾繡球——將喝茶杯傾斜九十度放入另外一杯中由外向內轉一下一週。

十七、關公巡城 ——關公全名關羽,出生於明朝,是一位著名的武將。把軍事專門用語套用到喝茶,大概也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巡城指軍事批示官檢查城池防地的守勢工事、武裝裝置和軍隊戰鬥力的工作。在沖泡工夫茶的時候,把聞香杯杯緊靠在一路,用茶壺沿著四個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這個動作是巡迴的運動,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隻杯子,以避免厚此薄彼。這動作就像關公巡城,處處具到一樣。

十八、韓信點兵 ——韓信點兵用於喝茶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韓信也是一員大將,每天都要點兵。這裡的韓信點兵用於茶湯的均勻,好使每一杯茶的香氣與口感到達一樣。

十九、喜慶加冕 ——將喝茶杯反扣在聞香杯之上,是祝各位加官進爵,鵬程萬里。

二十、扭轉乾坤 ——拇指壓住喝茶杯的杯底,有中指和食指夾住聞香杯,由外向內輕輕倒轉。

二十一、敬奉香茗——雙手將沏好的茶湯敬與客人。

二12、斗轉星移——扶住喝茶杯的杯沿,輕輕的轉一下聞香杯把杯拿起,祝 各位好運連連。

二十三、喜聞高香——將聞香杯放在手心在鼻前輕輕的轉一下,一股蘭花之氣撲鼻而來,溢人心肺。

二十4、三龍護鼎——用中指托住杯底,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稱為三龍護鼎。

二十五、鑑賞茶湯——一杯好的烏龍茶的茶湯應是金的,清澈透明。

二十六、一品鮮爽——一口為喝、二口為飲、三口為品。

二十七、重演芳華——再次注入熱水,展現茶芳。

二十八、自有公道——請各位慢慢的品茶,並自己演習沏泡。

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式。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動人肺腑的幽香,能使各人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著這悠悠嫋嫋的香菸,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沏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咱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式,向嘉賓介紹今天沏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葉嘉酬賓,就是請各人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朝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清沏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美貌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沏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咱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虎魄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彷彿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

“重洗美貌”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裡意喻為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溫,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沏茶,稱為“泡壺”或者“母壺”;另外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為“海壺”或者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為“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乘著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為點斟,這時候茶藝小姐的用手做姿勢一高一低有節拍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徵著向嘉賓行禮致敬。

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式稱之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的解說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背茶道以“和”為貴的基本精神,所以咱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喝茶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為夫妻和合,也可稱為“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咱們藉助這道程式祝願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子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偉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個先品為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在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通過捧杯敬茶眾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候聞香杯中熱茶全部注入喝茶杯,隨著喝茶杯溫度的升高,由熱敏瓷陶製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為五彩。這時候還要注重察看杯中的茶湯是不是呈清亮豔麗的虎魄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不是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奧的茶味。初品奇茗主如果品這沏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者“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相比較,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不是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朝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從鼻腔撥出,持續三次,這樣可以全身感觸感染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長期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朝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裡含著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氣領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嚥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候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式反應了人的生活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老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沏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好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撫玩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為“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為“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擺動很像龍在戲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站起,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為國飲。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吃茶喝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情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竣事時,請賓主站起,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願來竣事這次茶會。

每一種茶葉的溫度不一樣,這個就沒有辦法一一說了。

十八道茶藝包括哪一些?

各位嘉賓大家好!閩北是烏龍茶的故鄉,自古以來,閩北的人們不但擅於種茶,製茶,更擅於品茶。今天很榮幸和大家一起品鑑我們節節清茗茶的大紅袍,那麼現在讓我們一起共享茶藝的溫馨和愉悅!

第一道;焚香靜氣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我所點燃的這支香來為大家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氛圍,但願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令大家心曠神怡。

第二道;孔雀開屏

孔雀開屏就是向同伴展示它美麗的羽毛,在這,我借這道程式向大家介紹這典雅,名貴,工藝獨特的茶具… …

第三道;葉嘉酬賓

葉嘉是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各位觀察茶葉的外形,特徵。

第四道;大彬沐霖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紗壺被後代茶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將名貴的紫紗壺稱之為大彬壺,大彬沐霖就是燙洗茶壺。

第五道;烏龍入宮

今天為各位嘉賓沖泡的大紅袍屬於烏龍茶類,所以把即要衝泡的茶葉放入壺中。我們便稱它為烏龍入宮。

第六道;高山流水

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懸壺高衝就是藉助開水的衝力使茶葉在壺內隨水浪翻滾從而達到洗茶的目的。春風拂面就是用壺蓋輕輕颳去茶壺表面漂浮的白色泡沫,使茶湯更為清澈,潔淨。

第七道;烏龍入海

泡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為精華,所以第一道茶我們不喝,把它倒入茶海,就稱之為烏龍入海。

第八道;重洗仙顏

當第一道茶湯倒盡後,我們趁著茶熱壺熱再向壺內注入開水,為了進一步提高壺溫,使壺內外溫度一致,我們還用開水澆淋茶壺表面,這便稱之為重洗仙顏。

(品鑑茗茶有五大講究;一.講究茶必須是好茶。二.講究水必須是家泉或天水。三.講究茶具要典雅且配套。四.講究環境要幽雅,氣氛要溫馨。五.講究泡茶的時間要恰到好處,不宜過長也不宜太少)

第九道;玉液回壺

我們把泡壺中的茶直接倒入海壺,就形象的稱之為玉液回壺。

第十道;祥龍行雨

我們將泡好的茶湯快速而均勻的注入聞香杯就像祥龍行雨,甘霖普降。我們還採用點斟的手法就像鳳凰點頭,向各位嘉賓們致意。

第十一道;龍鳳呈祥

把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就稱之為龍鳳呈祥,將杯身翻轉過來就稱之為鯉魚翻身,鯉魚翻身可越過龍門化龍而去。在這,我們也借這道程式祝願在座的嘉賓事業順利,飛黃騰達!

第十二道;捧杯敬茶

既是把泡好的茶敬獻給大家。

第十三道;喜聞高香、

現在請大家輕輕提起聞香杯,聞一聞第一道茶香。(雙手捧杯嘴邊靠,縷縷榮煙鼻端繞,香似蔥蘭使人醉,盡在花圃把魂消)。

第十四道;三龍護鼎

我們用拇指和食指夾杯,中指托住杯底,三指喻為三龍,杯如鼎。故稱三龍護鼎。

第十五道;初品奇茗

品茶的時候不要急於將茶水吞下,應含在口中並吸氣,使茶水在口腔中滾動併發出聲音,這樣茶水就能與味蕾充分接觸,使我們能更精細的品出茶味來。

第十六道;再斟流霞

全唐詩中有一言:《只得流霞患一杯,空中蕭鼓幾時回》用以比喻茶的湯色。

再斟流霞即是為大家斟的第二道茶。

第十七道;二探蘭芷

(鬥茶香兮薄蘭芷,幹茶味兮輕提壺)蘭花本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但范仲淹卻認為茶香更勝於蘭花之香,請大家一起來聞聞第二道茶香,是否比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八道;盡杯謝茶

我們的茶藝表演到此結束!希望通過我的表演大家能喜歡巖茶,也希望大家能成為節清清茗茶永恆的朋友,最後我代表節節清茗茶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甘冽的茶輕輕的押一口,脣齒間展開的不單單是茶與水的味道,還有人生的感悟在裡面,茶香清冽,擋不住歲月悠悠,下面和大家分享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1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裡,名字叫的好聽,程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2

具體而言,茶藝可概括為“三句話六個要素十二字”,即識茶鑑水,選具侯湯,投茶量時。

一、識茶

就是要能認識好茶,區分各種茶類和茶葉內在品質的優劣。明代張源在其《茶錄》一卷中即有“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的記述。其目的在於確保茶的色澤,香氣,味道得以充分發揮。

二、鑑水

亦即品水。要懂得什麼是好水,並能區分泉水,江水,井水等,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質。不同的茶類用不一樣的水,特殊的茶類宜選特定的水。故曰:“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但大部分茶人通過實踐普遍認為:山泉水為上,江水次之,井水為下。普洱茶一般選用上好的山泉水沖泡,更能體現其香,甘,重,滑,色五大特徵。

三、選具

就是要根據不同的茶類選擇不同的沖泡器具。明代黃龍德在其所著的《茶說》中言:“器具精潔,茶愈這之生色,用以金銀,雖雲美麗,然貪賤之士未必能具也。”而事實上,金銀器具未必就好。一般來說,烏龍茶側重選擇紫砂壺沖泡,常用還可“養壺”;普洱茶選擇陶瓷或玻璃器具沖泡為宜,既可賞色,又可避免因茶質不同而竄香奪味。

四、侯湯

就是觀察開水的變化,把握恰當的時機投茶沖泡。宋代蔡襄在其《茶錄》中有“侯湯最難”之說。因為“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況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侯湯最難”。那麼如何侯得一壺好湯呢?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言:“水一入缸,便須急煮。侯有鬆聲,即去蓋,以訊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之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五、投茶

即泡茶時的茶葉投放量要適中。我們既要根據茶具大小,也要結合品茶人數的多少來合理地確定投放茶葉量的多少,否則“小則香氣氰氫,大則易於散漫”。所以“大約及半升,是為適可。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餘以是增減”。

六、量時

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準確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沖泡時間的長短,以及可沖泡用的時間和每次投茶可沖泡的泡數。

只要上述六個要素都同時具備了,茶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全掌握了。同時,再以嫻熟自然,大方得體的沖泡技巧貫穿始終,並不斷賦予其美學功能,給人以美的感官享受,茶藝就有了不俗的表現。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3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茶葉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特點、製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鑑別、貯藏、選購等內容。這是學習茶藝的基礎。

2、水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必須懂得水,茶性必發於水,無水何以談茶?現代唯一的為高階茶藝提供運水的組織”茗泉郵驛“正在將忽略了近3個世紀的”運泉“將中國茶藝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3、茶藝的技術。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包括茶藝術表演的程式、動作要領、講解的內容,茶葉色、香、味、形的欣賞,茶具的欣賞與收藏等內容。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

4、茶藝的禮儀。是指服務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包括服務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容。

5、茶藝的規範。茶藝要真正體現出茶人之間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對賓客都有規範的要求。做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與品質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賞茶。作為服務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藝館,其服務規範是決定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6、悟道。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道屬於精神的內容。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是通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

擴充套件資料:

茶藝的分類

中國茶藝按照茶藝的表現形式分類可分為四大類:

1、表演型茶藝

表演型茶藝是指一個或多個茶藝師為眾人演示泡茶技巧,

其主要功能是聚焦傳媒,吸引大眾,宣傳普及茶文化,推廣茶知識。這種茶藝的特點是適合用於大型聚會、節慶活動,與影視網路傳媒結合,能起到宣傳茶文化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良好效果。

表演型茶藝重在視覺觀賞價值,同時也注重聽覺享受。它要求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藉助舞臺表現藝術的一切手段來提升茶藝的藝術感染力。

2、待客型茶藝

待客型茶藝是指由一名主泡茶藝師與客人圍桌而坐,一同賞茶鑑水,聞香品茗。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茶藝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都直接參與茶藝美的創作與體驗,都能充分領略到茶的色香味韻,也都可以自由交流情感,切磋茶藝,以及探討茶道精神和人生奧義。

這種型別的茶藝最適用於茶藝館、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普通家庭。修習這類茶藝時,切忌帶上表演型茶藝的色彩。講話和動作都不可矯揉造作,服飾化妝不可過濃過豔,表情最忌誇張,一定要像主人接待親朋好友一樣親切自然。

這類茶藝要求茶藝師能邊泡茶,邊講解,客人可以自由發問,隨意插話,所以要求茶藝師要具備比較豐富的茶藝知識具備較好的與客人溝通的能力。

3、營銷型茶藝

營銷型茶藝是指通過茶藝來促銷茶葉、茶具、茶文化。這類茶藝是最受茶廠、茶莊、茶館歡迎的一種茶藝。演示這類茶藝,一般要選用審評杯或三才杯(蓋完),以便最直觀地向客人展示茶性。

這種茶藝沒有固定的程式和解說詞,而是要求茶藝師在充分了解茶性的基礎上,因人而異,看人泡茶,看人講茶。看人泡茶,是指根據客人的年齡、性別、生活地域沖泡出最適合客人口感的茶,展示出茶葉商品的保障因素(如茶的色香味韻)。

講好茶,是指根據客人的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巧妙地介紹好茶的魅力因素(如名貴度,知名度,珍稀度,保健功效及文化內涵等),以激發客人的購買,產生“即興購買”的衝動,甚至“惠顧購買”的心裡。

營銷型茶藝要求茶藝師誠懇自信,有親和力,並具備豐富的茶葉商品知識和高明的營銷技巧。

4、養生型茶藝

養生型茶藝包括傳統養生茶藝和現代養生茶藝。傳統養生茶藝是指在深刻理解中國茶道精神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佛教、道教的養生,如調身、調心、調息、調食、調睡眠、打坐、入靜或氣功導引等,使人們在修習這種茶藝時以茶養身,以道養心,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現代養身型茶藝是指根據現代中醫學最新研究的成果,根據不同花、果、香料、草藥的性味特點,調製出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口味的養生茶。養生型茶藝提倡自泡、自斟、自飲、自得其樂,深受越來越多茶人的歡迎。

成因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據《華陽國志·巴志》:“園有方翡,香茗”記載,中國人工栽培利用茶樹已有三千多年曆史。在這悠入久的歷史發展程序中,茶已成為中國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們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人們首先把其當成飲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

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講求的享受,對水、茶、器具、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以茶培養、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種茶事活動中去協調人際關係,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

茶本身存在著一種從形式到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係到成為人際關係的媒介,逐漸形成傳統東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國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佔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國古代,文人用茶以激發文思;道家用以修心養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禪等,物質與精神相結合,人們在精神層次上感受到了一種美的薰陶。

在品茶過程中,人們與自然山水結為一體,接受大地的雨露;調和人間的紛解;求得明心見性迴歸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宮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

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襯托不同的主題思想,莊嚴華貴的宮廷完好;修身養性的禪師茶;淡雅風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環境。對於再現生活品茶藝表演,不同型別的茶藝要求有不同風格的背景。

主題和表現形式的一致,通過背景襯托,增強感染力,再現生活品茶藝術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種形式的環境適合茶藝表演尚有必要探討。背景中景物的形狀,色彩的基調,書法、繪畫和音樂的形式及內容,都是茶藝背景風格形成的影響因子。

十八道茶藝口訣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第六道:相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偉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充套件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如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淨手是衛生所需,也是出於對茶的尊重,先引茶入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茶具。

第二道:燙杯溫壺。用開水把所有的茶具沖洗一遍,包括茶杯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等,既可以殺菌。即可以殺菌,同時也給茶具預熱,這樣的茶更容易入味。

第三道:放茶。把茶葉放到茶壺裡,如果是比較熟悉茶道的人,會有自己獨特的放茶手法,看起來可能更有味道。

第四道:洗茶。將熱水倒入壺中,開水與茶接觸的一瞬間,茶葉也彷彿開始甦醒了,這是頭泡茶,一般呢就是迅速地把茶湯倒掉,這茶就算洗好了。

第五道:沖泡。洗好茶後再把沸水倒入茶壺中,倒水過程中壺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所謂的“鳳凰三點頭”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上下提壺注水,反覆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姿態優雅。

第六道:春風拂面。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沒有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撫去茶沫,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把上面的茶沫喝到嘴裡邊。

第七道:封壺。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此步要注意茶的種類和浸泡的時間,不要把茶悶熟了。

第八道:分杯。用茶夾將品茗杯分別分給客人,切記不要用手直接拿著杯口遞給客人,否則不衛生也不禮貌。

第九道:玉液回壺。此時公道杯出場,把壺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公道杯的作用就在於均勻茶湯的濃度,讓大家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第十道:分壺。將公道杯中的茶分別倒給客人。此時要注意千萬不要倒滿,茶道講究的是茶道七分即為滿,留下三分是人情,簡單的理解就是避免倒得太滿燙到客人的手。

第十一道:奉茶。常用的奉茶手法一般都是雙手。右手的伸掌禮表示請品茶,而客人的右手伸掌禮進行對答表示謝謝,奉茶時要注意先後順序,先長後幼,先客後主。

第十二道:聞香。品茗之前一般都會先聞聞茶香,尤其是好茶未入其口先聞其香。

第十三道:品茗。持杯收拾,右手持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這叫做 “三龍護鼎”,三根手指譽為“三龍”,茶杯如鼎,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的身份。

茶道的全步驟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那茶道的全步驟有什麼?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道的全步驟,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的全步驟

  第一道 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 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 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裡,名字叫的好聽,程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 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 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 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 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 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 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 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 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 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三道 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全流程

  泡茶過程有簡有繁,隨著飲茶嗜好、茶葉年份、地方風俗等等都有不同的方法和講究。如雲南滇紅因其本身重實,香氣鮮爽,泡茶時需用沸水衝入活用沸水煮沸,即可得到棕色或者黃鮮亮的茶水,品味之時香濃入口,味醇清香;再比如普洱茶,最重要的步驟便是潤茶這一步,第一道沸水衝入茶壺中,快速倒去以醒茶,更加突出普洱茶的鮮甜之味。

  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論泡茶技藝如何變化,除了針對茶葉不同性質所需要的竅門之外,泡出一杯好差都需要遵守共同的泡茶流程:

  第一步:溫具

  用熱水衝淋茶壺,包括壺嘴、壺蓋,同時燙淋茶杯。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不使溫度過快下降,這對較粗老茶葉的沖泡,尤為重要。

  第二步:置茶

  按茶壺或茶杯的大小,用茶勺舀一定數量的茶葉入壺。

  第三步:沖泡

  沖水時,在民間常用“鳳凰三點頭”之法,即將茶壺下傾上提三次,其意一是表示主人向賓客點頭,歡迎致意;二是可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而除烏龍茶沖水須溢位壺口、壺嘴外,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沖泡注重欣賞的細嫩名茶,沖水也以七八分滿為度。

  第四步:奉茶

  主人要面帶笑容,最好用茶盤託著送給客人。如果直接用茶杯奉茶,放置客人處,手指併攏伸出,以示敬意。若左手邊奉茶,則用左手端杯,右手做請茶用茶姿勢;若右手邊奉茶,則用右手端杯,左手作請茶姿勢。這時,客人可右手除拇指外其餘四指併攏彎曲,輕輕敲打桌面,或微微點頭,以表謝意。

  第五步:賞茶

  如果飲的是高階名茶,那麼,茶葉一經沖泡後,不可急於飲茶,應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品其湯賞其味。賞味時,應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覆二三次,以留下茶湯清香甘甜的回味。

  第六步:續水

  一般已經飲去 2/3(杯)的茶湯時,就應續水入壺。一到茶水全部飲盡時再續水,那麼,續水後的茶湯就會淡而無味。續水通常二三次就足夠了。如果還想繼續飲茶,此時應該重新沖泡。

標籤: 工序 十八道 茶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kk00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