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古代民歌《剃頭詩》原文及賞析

古代民歌《剃頭詩》原文及賞析

聞道頭堪剃,無人不剃頭。有頭終須剃,無剃不成頭。剃自由他剃,頭還是我頭。請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

古代民歌《剃頭詩》原文及賞析

清朝是滿族以少數民族的身份統治全中國,人數比滿族多得多的漢族處於被統治地位,自然難以馴服;為了泯滅漢族的反抗意識,樹立滿族的威勢,清朝統治者特別注重髮式服制,要求漢族男子一律剃頭改服,否則格殺毋論。順治二年 (1645) 詔諭禮部曰:

“向來薙(ti)發之制,不即令畫一,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不幾為異國之人乎?此事無俟朕言,想天下臣民,亦必自知也。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名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薙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該地方文武各官,皆當嚴行察驗,若有復為此瀆進章奏,欲將朕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其衣帽裝束,許從容更易,悉從本朝制度,不得違異。”

從此詔諭中,不但可以看出剃頭法令之嚴厲,也可看出其原因就在於鞏固本族之統治,有鮮明的政治目的。由明入清擔任相職的大臣陳名夏,只因私下議論“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便被處以絞刑。可見清朝執行剃髮、改服制政令之嚴急。《剃頭詩》便是當時漢族人民反抗剃髮令的心聲。人們雖在行動上不得不接受剃頭,心裡卻另有所想,此詩即為明證。

《剃頭詩》的主要特點,便是借用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雖用同樣的字,卻巧妙地換用不同的含義,使得詩義含蘊深厚,頗耐品嚼。“聞道頭堪剃,無人不剃頭”,其剃字、頭字均是本義,與髮式無關,不過是修剪頭髮而已。“有頭終須剃,無剃不成頭”,其剃字、頭字仍是本義,卻略含弦外之音,意思是說,如果不服從剃頭令,將被砍頭,為此,只好接受剃頭,以保留本頭了,換句話說,此處之剃頭有了雙關義。“剃自由他剃,頭還是我頭。”則剃字改換了本義,成為留特定髮式之義,“剃自由他剃”,意謂留什麼髮式暫時由統治者來定吧。頭字也換了本義,前一個頭字指髮式,後一個頭字則不是自然意義的頭顱(包括髮式),而是民族意識的頭腦,“頭還是我頭”,意謂髮式可由統治者來定,思想可由不得他,即使改留了清朝髮式,仍懷有大明的民族意識。“請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前句的剃頭指改髮式,也兼指殺頭,後句的剃頭則專指殺頭,意謂以殺頭來強迫人們剃頭的人,最終也免不了被人殺頭的命運。這樣,剃頭——修剪頭髮,剃頭——改換髮式,剃頭——改變意識,剃頭——砍掉頭顱,“剃頭”二字所包含的這四層意思,在詩句中巧妙換用,一語雙關,使得字義既明確又含糊,既變幻又明晰,令人不得不反覆品味,大大豐厚了詩作的內涵。

可笑也可悲的是,中國歷史改朝換代的大事變,竟與頭髮這一細小的事物結了緣,清代統治竟真由剃髮始而又以剃髮終。清朝剛建立時百姓被強迫剃前額留髮辮,民國初年卻又因剪辮子而演出許多流血的或不流血的爭鬥。魯迅先生身受其苦,飽含體驗,為此專寫了一篇小說《頭髮的故事》,文中慨嘆道: “你可知道頭髮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古今來多少人在這上頭吃些毫無價值的苦啊!”由此看來,小小的《剃髮詩》,實含有沉甸甸的歷史的分量,是一筆沉重的遺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ynl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