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蓋碗茶介紹

蓋碗茶介紹

蓋碗茶介紹

蓋碗茶是一種傳統的中國綠茶。它得名於它的煮茶方法,茶葉和水在碗中煮沸,然後蓋子蓋住,等待幾分鐘。這個過程可以讓茶葉充分釋放出它的香氣和營養成分,茶湯清澈明亮,帶有淡淡的甜香味。因為製作簡單,口感清爽,蓋碗茶逐漸成為了中國茶文化中的一種重要的茶品,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四川蓋碗茶的相關介紹?

“蓋碗茶”,是成都最先發明並獨具特色。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於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託茶杯。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她又設法用蠟將木盤環上一圈,使杯子便於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後來茶船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人人稱便。到後世環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有如環底杯。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誕生了。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點巴蜀向四周地區浸潤髮展,後世就遍及於整個南方。

川人使用茶蓋還有其特殊的講究:品茶之時,茶蓋置於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會很快過來將水續滿;茶客臨時離去,將茶蓋扣置於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遠,少時即歸,自然不會有人侵佔座位,跑堂也會將茶具、小吃代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水柱臨空而降,瀉入茶碗,翻騰有聲;須臾之間,嘎然而止,茶水恰與碗口平齊,碗外無一滴水珠,既是一門絕技,又是藝術的享受。

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

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

  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許多人對於喝茶喜愛程度還是比較深的,為了適應各種不同茶類的飲用需求,各種泡茶器具應運而生,其中陶瓷蓋碗,下面看看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

  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1

  蓋碗茶,四川等地人民傳統的飲茶風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品蓋碗茶,韻味無窮。是成都最先發明並獨具特色,所謂“蓋碗茶”,

  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於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託茶杯。

  如果來到成都旅遊,那不得不感受一下成都的蓋碗茶文化。那麼就介紹一下蓋碗茶茶具擺放的姿勢,瞭解這四個足以入(zhuang)門(bi)。 茶蓋朝上放進茶碗,表示已經喝完茶準備走人了,提醒店家把茶碗收走。

  這個姿勢要聯合圖一,茶蓋正扣在茶碗上,茶船擺放在竹椅上,也可以在茶蓋上面放樹葉、茶葉、小石子,這一套表示的是人離開一會,提示店家別收茶碗,一會就回來。

  把茶蓋斜立在茶船和茶碗之間,表示對店家的優質服務的感謝,但是在以前這個姿勢表示的是老熟客沒帶錢,向店家賒賬,改天再補,店家也懂得,不會點破,給老熟客留面子。

  茶蓋向上平放在茶碗旁,表示提醒店家需要加水,但是一般都只會單獨添水兩次,如果兩次用過了,就只能等統一加水了。切記的是別把茶蓋向上斜放,因為斜放是表示外地人,有困難,需要本地人幫忙。 飲用茶水的時候,用左手握住碗託,右手提碗抵蓋,傾碗將茶湯徐徐送入口中。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

  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2

   1三指法

  所謂的“三指”,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法比較優雅,是最普遍的一種拿蓋碗的方法,也是很多女性常用的手法。

  蓋碗有一個蓋鈕,既是開蓋時捏住的地方,也是蓋住時需要按住的地方。正確手法是食指按住蓋鈕,拇指和中指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自然放鬆地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即可。

  出於美觀性的建議,不翹蘭花指為好,尤其是男性。

   抓碗法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主要適用於男性。對習慣用這種方法泡茶的人來說,觀感上非常豪邁大氣。

  這種拿法的要點就是先調整好蓋子開口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合攏貼住蓋碗底部的圈足,一隻手掌抓住蓋碗,碗蓋朝向自己即可。

   2水不能太滿

  新手泡茶,因為經驗有限,不知道注水到多少為止,有時注水太滿,就會燙到自己。

  一般以注水量到接近碗沿即可。最多,不能超過碗沿位置。

   3合適的開口大小

  眾所周知,蓋碗泡茶的明顯優勢之一,在於出湯的開口可以隨意調整,並且快速順暢出湯。

  開口太大,滾燙的茶湯會不受控制地噴湧而出,極易燙傷手。而開口過小,就會導致茶湯不順暢,出湯慢,手抓蓋碗的時間長,也容易被熱氣燙到。

  故而,為避免使用蓋碗泡茶時燙到手,這開口大小的預留位置,也是一門學問。孰能,自然生巧!

   4選擇合適的蓋碗

  什麼是合適的蓋碗?無非倆字——趁手。

  如女性朋友,不宜選用過重、過大、過寬的蓋碗,否則抓握不夠趁手,易被燙到。所以,選擇適合自己手型的蓋碗也很重要。

  另外,在蓋碗器型的選擇上,也有些講究。

  一是蓋碗的碗沿較寬為好,蓋碗的邊沿寬窄決定了拿它倒茶時手與熱水之間的距離。如果碗沿較寬,注水的最高界限與手握的位置還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手指感受到的溫度也會相對較低。

  二是選擇高一點的蓋紐,蓋鈕越凸起,手離熱水的距離就越遠,自然不易被燙手。

  新手泡茶,總免不了被燙的過程。不過,有了這些技巧的加持,可以大大減少被燙到的風險,你也能遊刃有餘地泡出好茶來哦~

  喝蓋碗茶的正確姿勢圖片3

   動作不標準,容易燙傷手指。

  注入沸水的蓋碗,是極燙的。

  畢竟裡面裝著的,是近100度的茶水,此時,薄薄碗壁燙的,就像剛出爐的紅薯一樣。

  一個沒注意,姿勢做得不到位,就可能會燙成紅酥手。

  尤其是一些茶友,剛開始學沖泡,因為還不熟練,總是怕拿不穩,怕燙到手指,怕打翻蓋碗。

  畏懼,害怕,猶豫,反而更容易犯錯。

  比如抓握蓋碗時,大部分手指,在碗沿下方,像端碗一樣,端著邊沿。

  或者手指沒有扣住碗沿,而是握住了碗身,指尖直接跟滾燙的碗壁,來個親密接觸。

  那瞬間的'高溫,真會讓人想把手中的這滾燙的東西,直接扔了出去。

   再比如出水的時候,開蓋歪了,或是手腕的方向不對。

  本來應該從蓋碗最下方,中間位置傾倒而出的茶湯,卻歪斜著,從邊上流出來,甚至順著碗沿淌到手指上,指頭瞬間被燙紅。

  又比如,端蓋碗時,沒有拿穩,以至後續動作,都晃晃悠悠,耽誤了太長的時間。

  隨著茶湯在碗中的時間越來越長,整個碗身,連同碗沿,溫度都已經升得非常高了

  此時不管你怎麼拿,怎麼端,都很難避免被燙的結果。

  可見,泡茶的動作還是儘量標準一些的好。

  否則一個不小心,燙到自己,得用多少好茶才能撫慰受傷的身心啊。

   不正確的操作姿勢,容易影響出湯速度。

  好白茶,一定要快出水,方能展現其上佳的香氣風味。

  出湯太慢,營養物質釋放過量,茶湯反而容易苦澀、濃重。

  茶香茶味,想要恰到好處,需要從注水到出盡大部分茶湯,時間控制在幾秒功夫。

  這就要求每個動作都要流暢、迅速,講究的就是一個分秒必爭。

  只有所有細節到準確到位,且熟練掌握,才有可能達到極佳的出湯狀態。

  這時候,一旦蓋碗拿的姿勢不對,就會影響到每個環節的順暢度,行動滯澀,操作緩慢。

   雖然從時間上看,可能就相差幾秒。

  但芽葉已經在這短暫的數秒中,釋放了過量的苦澀味物質,極可能影響到一款茶湯的香氣滋味。

  除了動作本身的速度會受影響,不恰當的姿勢,還可能導致出水過快,或者過慢。

  比如開蓋太大,一些碎葉,芽頭,或是嬌小的葉片,順勢一起流入公道杯中,在水中持續地悶泡。

  不僅不美觀,茶湯還容易變得過濃,過苦,過澀。

  甚至蓋口開得太大,滾滾湯水噴湧而出,灑得一桌一地不說,飛濺的水滴還會在手上、身上,留下燙得紅紅的勳章。

  而開口如果太小,出水速度明顯會慢了許多。

  整個出湯時間過長,蓋碗容易變成燙手山芋。

  而且茶葉在熱水中悶的時間過長,釋放的內含物質過量,會使得整碗茶又濃又苦,難以下嚥。

   拿蓋碗的姿勢不恰當,也不夠美觀、禮貌。

  見過不少泡茶翻車的視訊。

  儀態端莊,服飾精美,配上雅緻的環境,靜坐時如一幅畫一樣。

  但端起蓋碗的剎那,畫風突變。

  有的,因為怕被燙著手,所以無名指與小指,極力繃著外翻。

  有的,為了能更好地操控碗蓋,食指像摳洞一樣,摳進蓋鈕中間的凹陷處。

  甚至有的新茶友,蓋碗沒有抓穩,端起來的時候整個手都在微微顫抖。

蜈支洲島茶館蓋碗茶是什麼

傳統的海南茶品。通過檢視傳統的海南茶品產品廣告介紹說明書,茶館蓋碗茶是蜈支洲島的特色飲品之一,茶館蓋碗茶是一種傳統的海南茶品。茶館蓋碗茶口感清香、回甘,有著濃郁的海南茶香和獨特的製作工藝,備受遊客和茶愛好者的喜愛。

什麼又稱三才碗

三才碗又稱蓋碗、三才杯。

三才碗指的是帶蓋兒的茶碗,即蓋碗,三才碗由茶碗、茶蓋、茶船三部分組成,同時三才碗又稱三才杯,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

三才碗的泡茶在茶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文化點,尤其是在整個三才碗的泡茶過程都有很優雅的名稱。

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中有碗、下有託的漢族茶具,四川的“蓋碗茶”就是用的這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碗為人、託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

“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起源於唐代的四川、盛行於清代的京師,大家貴族,宮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館,皆重蓋碗茶。蓋碗茶宜於保溫,故後來各地都流行。

詳細介紹:

蓋碗是由三部分組成的,第一個是茶蓋:寓意是天;第二個是茶碗:寓意是人;第三個是茶船:寓意是地。結合在一起就代表天地人渾然一體,還代表天地人和的美好用意。

不過三才碗之前一般只泡花茶和鐵觀音之類的茶,而現在的茶室茶空間已經不在侷限在花茶和鐵觀音了,因為使用的方便,大部分的茶葉都可以使用三才碗來進行泡茶。

三才蓋碗是指什麼 三才蓋碗介紹

天、地、人的意思。

三才蓋碗的“三才”就代表天、地、人,蓋碗是三件套。

三才蓋碗中,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

而蓋碗一般是指帶蓋兒的茶碗,又叫三才碗、三才杯,由茶碗、茶蓋、茶船三件套組成。

在四川茶館喝蓋碗茶時,如果將茶蓋扣在椅子上表示什麼意思?

蓋碗,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蓋碗茶,四川等地的傳統飲茶風俗。品蓋碗茶,韻味無窮。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川人飲蓋碗茶一般說來,有五道程式:

一是淨具:用溫水將茶碗、碗蓋、碗託清洗乾淨。

二是置茶:用蓋碗茶飲茶,攝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見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紅、綠茶等,用量通常為3-5克。

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開水沖茶沖水至茶碗口沿時,蓋好碗蓋,以待品飲。

四是聞香:待沖泡5分鐘左右,茶汁浸潤茶湯時,則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蓋,隨即聞香舒腑。

五是品飲:用左手握住碗託,右手提碗抵蓋,傾碗將茶湯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潤喉,提神消煩,真是別有一番風情。

成都人飲蓋碗茶,茶具的擺放也是有講究的,每一種茶陣,都蘊含了各自的暗語。看似普通的蓋碗茶,有著很多的門道。

茶蓋上放片樹葉。含義:暫時離開,莫收蓋碗。

老茶館一般是先付錢後喝茶。客人有事想暫時離開,可以在茶蓋上放個小東西,火柴、石子甚至樹葉都行。

茶蓋朝下靠茶船。含義:堂倌,我要添水了,

用這種方式請堂倌單獨為客人添水,一般只能添兩次。如果你想要堂倌給自己第三次添水,那就只有等到茶館給所有茶客統一添水時才行。

茶蓋立起放茶碗旁。含義:錢沒帶夠,要賒賬。

喝茶時忘了帶茶錢,如有朋友在場,為了避免尷尬,可以此示意茶館老闆,先賒著茶錢,改天再補。茶館老闆也懂得,不會點破,給客人留面子。(一般是熟客才會如此)

茶蓋朝外斜靠茶船。含義:外地人,有困難。

如果外地幫會的人遇到什麼困難,需要找本地幫會的人尋求幫助,就會如此擺放茶具。堂倌看到暗語後便會在茶館裡尋找,介紹雙方認識。

茶蓋朝上放進茶碗。含義:可以收桌子了。

通知茶館老闆,你喝完茶走人了。

八寶蓋碗茶的介紹

八寶蓋碗茶是寧夏回族群眾男女老幼普遍飲用的一種茶。蓋碗,又稱三泡臺,民間叫盅子,上有蓋,下有托盤,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緻美觀。

蓋碗的簡介

用來沖泡茶葉的蓋碗,過去多用來沖泡花茶和鐵觀音,已經沒有。使用時既可以用來泡茶後分飲,也可一人一套,當作茶杯直接飲茶用。製作蓋碗的材質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種花色的瓷蓋碗為多。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在眾多的碗、盞、壺、杯之中,魯迅先生為什麼單單讚賞蓋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以杯、壺泡茶,不利於察色、觀形,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飲”;北方盛行的大壺泡茶,茶溫易冷卻,香氣易散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質也會下降。無論從品茗鑑賞,或是從養生保健角度而論,用杯、壺泡茶的不足均顯而易見。

而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茶船做底承託。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託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使用法寶:  1、用蓋碗品茶,杯蓋、杯身、杯託三者不應分開使用,否則既不禮貌也不美觀。

2、品飲時,揭開碗蓋,先嗅其蓋香,再聞茶香。

3、飲用時,手拿碗蓋撩撥漂浮在茶湯中的茶葉,再飲用。

4、在閩南一些地區常以蓋碗泡茶後再分茶,在北方地區通常用蓋碗泡茶後就直接飲用。

蓋碗的介紹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在民間蓋碗也指一種齊劉海髮型,因這種髮型的劉海像只碗蓋在頭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衝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

古代蓋碗: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 清乾隆 象牙雕彩繪瓜瓞綿綿紋蓋碗

蓋碗,帶蓋兒的茶碗 ,由茶碗、茶蓋、茶船三件套組成。蓋碗又稱“三才碗”,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

這麼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個小天地,一個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清】青玉菊瓣紋帶蓋碗

【唐】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

清光緒 粉彩蓮花紋蓋碗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清乾隆 各色釉蓋碗 (五隻)

蓋碗茶起源於四川,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關於蓋碗的發明還有一則傳聞:

唐代宗寶應年間,有一姓崔的,愛好飲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聰穎異常。因茶盞注入茶湯後,飲茶時很燙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墊託在盞下。但剛要喝時,杯子卻滑動傾倒,遂又想一法,用臘在碟中作成一茶盞底大小的圓環,用以固定菜盞,這樣飲茶時,茶盞既不會傾倒,又不致燙手。後來又讓漆工做成了漆製品,稱為“盞託”。此種一盞一託式的茶盞,既實用,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給人以莊重之感,遂世代流傳至今。

清乾隆 金地粉彩花卉蓋碗 一對

清同治 米黃釉粉彩竹紋蓋碗

清光緒 青花黃彩雲龍紋蓋碗

清 銅胎畫琺琅羅漢蓋碗

清 翡翠蓋碗

乾隆 珊瑚紅描金開光山水人物方蓋碗

黑地景泰藍博古蓋碗

清 胭脂地軋道小蓋碗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在眾多的碗、盞、壺、杯之中,魯迅先生為什麼單單讚賞蓋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以杯、壺泡茶,不利於察色、觀形,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飲”;北方盛行的大壺泡茶,茶溫易冷卻,香氣易散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質也會下降。無論從品茗鑑賞,或是從養生保健角度而論,用杯、壺泡茶的不足均顯而易見。

而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茶船做底承託。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託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清 胭脂紅菊掰蓋碗

清初 碧玉荷花紋蓋碗

清道光 粉彩無雙譜蓋碗 (二件)

清道光 金彩蘭花紋蓋碗

清道光 料釉粉彩群仙祝壽紋蓋碗(2件)

清道光 珊瑚紅描金皮球花紋蓋碗(2件)

清道光 青花花卉紋蓋碗

清道光 松石綠地粉彩福壽紋蓋碗

清光緒 粉彩荷花蓋碗 (二件)

清光緒 粉彩荷花蓋碗 (兩件)

蓋碗的選擇、使用也有一些小技巧

選蓋碗:碗沿比較外撇的蓋碗,注水的最高限離蓋碗邊緣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類似這樣器型的蓋碗,同樣注滿水,捏著邊緣也不怎麼燙。

注水量:茶葉投置到蓋碗後,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有的人入水時很喜歡把水倒滿蓋碗蓋住,這樣不燙才怪。再說,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倒茶手法:拿蓋碗的手勢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為怕拿不穩而去捏著杯身。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流出,茶水就不會觸到手。如果拿蓋碗明顯偏了,茶水也就會沿著斜的位置流水,這樣極容易燙到。而且在倒茶時被燙,不得不停下來,稍微停下來,沒倒出來的茶水又會重新在蓋碗裡浸泡茶葉,這時口感就會有所改變。

清光緒 藍釉雕壽字蓋碗

清光緒 鬆綠地粉彩花鳥束腰蓋碗

清光緒 胭脂紅釉蓋碗

清嘉慶 粉彩描金八寶紋蓋碗

清嘉慶 青花礬紅龍鳳紋蓋碗

清乾隆 鬥彩過枝竹石紋玲瓏瓷蓋碗

清乾隆 豆青釉茶蓋碗

清乾隆 礬紅描金龍紋高足蓋碗

清乾隆 仿雕漆錦地壽字蓮瓣紋蓋碗

另外,蓋碗的使用還有一些“暗號”,根據蓋碗擺放位置的不同,其也蘊藏著一些特殊的意思:

一、茶蓋上放點東西

在茶蓋上放點東西,表示客人離開一小會兒,稍後會返回繼續喝茶,暗示茶老闆不要把蓋碗收走。通常茶客會在碗蓋上放片樹葉,也可以在茶蓋上放其他的小東西,類似火柴、小石子都是可以的。

二、茶蓋朝下靠茶托

茶蓋朝下靠茶托表示客人需要添水了,茶館小二看到後就會主動上來新增。這個方式很含蓄的請求小二添水,不過此方法一般只能添兩次。

三、茶蓋立起放在茶碗旁

這種放置方式比較有意思,通常都是熟人才會幹,意思是要賒賬。如果茶客有朋友在場,自己錢沒帶夠,這樣可以暗示老闆,下次再補,就能避免尷尬。

四、茶蓋朝外斜靠茶托

這個姿勢有來頭:古時候有很多幫會,若外地幫會之人遇到難處,欲在本地尋求幫助,便會如此擺放......茶館小二看到此暗示,就會在茶館尋找,介紹彼此認識。

五、茶蓋朝上放進茶碗

這種放置意思簡單明瞭,就是告知茶館老闆,自己喝完了要走了,可以安排收拾桌子了。

清乾隆 紅釉蓋碗 (一對)

清乾隆 亮粉玻璃描金蓋碗

清乾隆 青白玉雕饕餮紋蓋碗 (一對)

清乾隆 青花粉彩“一團和氣”紋蓋碗 (一對)

清乾隆 胭脂紫地軋道粉彩蓋碗

清乾隆 玉雕吉祥如意蓋碗 (一對)

清同治 綠地粉彩蓋碗

清同治 描金綠釉蓋碗 (一對)

清同治 青花礬紅雲龍紋大蓋碗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稱為“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為5--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關公巡城)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喜聞幽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領悟巖韻)

品武夷巖茶要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注:初用蓋碗時,容易燙手,使杯中茶湯倒之不盡,會使茶湯顯老,應多加練習。

清雍正 粉彩人物紋蓋碗(2件)

清光緒 粉彩礬紅描金八寶龍鳳紋蓋碗

清光緒 黃底粉彩壽字紋蓋碗

十八世紀 烏金釉蓋碗 (一對)

清代 粉彩蓮花蓋碗

清道光 黃地軋道粉彩花卉蓋碗

清中期 黑漆金彩牡丹壽字紋蓋碗

清雍正 黃地銅胎畫琺琅纏枝花卉蓋碗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魚藻紋帶託瓷蓋碗

標籤: 蓋碗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yw2x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