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望洞庭碧螺春

望洞庭碧螺春

望洞庭碧螺春

朦朧的洞庭湖畔,盛開著碧綠的春茶,一片輕柔的綠色中,春雨細細地覆蓋著茶葉,形成了一片美好的畫面。這兒的螺旋形的春茶不同於其他地區並且被叫做“碧螺春”。它的碧綠色澤,像是堅韌的絲線,把茶香穿成了一幅天地合一的美麗圖畫,讓人產生一種輕鬆自在的感覺。品嚐一杯望洞庭碧螺春,那芳香四溢的味道,讓人彷彿迴歸到了最初的自然狀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於洞庭碧螺春的詩句

1.有關“碧螺春”的詩句

1、《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2、《碧 螺 春 》清·樑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3、《碧 螺 春》 現代·田漢

更無天塹能防越,何處桃源可避秦?

只願濤平風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洞庭帝了春長恨,二千年來茶更香。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4、詠洞庭碧螺春三首

現代 周瘦鵑

玉井初收梅雨水,洞庭新摘碧螺春。昨宵曾就蓮房宿,花露花香滿一身。

及時品茗未為香,攜侶招邀共品茶。都道獅峰無此味,舌端似放妙蓮花。

翠蓋紅裳豔若霞,茗邊吟賞樂無涯。盧仝七碗尋常事,輸我香蓮一盞茶。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高階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百度[引用時間2018-1-19]

2.關於碧螺春的詩句

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碧 螺 春 清·樑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碧 螺 春 現代·田漢 更無天塹能防越,何處桃源可避秦? 只願濤平風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碧 螺 春 現代·周瘦鵑 及時品茗未為奢,攜侶招邀共品茶。

都道獅峰無此味,舌端似放妙蓮花。

3.形容碧螺春的詩句有哪些

1、《碧螺春》 清·樑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2、《碧螺春》 現代·田漢

更無天塹能防越,何處桃源可避秦?

只願濤平風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3、《碧螺春》 現代·周瘦鵑

及時品茗未為奢,攜侶招邀共品茶。

都道獅峰無此味,舌端似放妙蓮花。

碧螺春簡介: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4.有關“碧螺春”的詩句

1、《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2、《碧 螺 春 》清·樑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3、《碧 螺 春》 現代·田漢 更無天塹能防越,何處桃源可避秦? 只願濤平風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洞庭帝了春長恨,二千年來茶更香。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4、詠洞庭碧螺春三首 現代 周瘦鵑 一 玉井初收梅雨水,洞庭新摘碧螺春。

昨宵曾就蓮房宿,花露花香滿一身。 二 及時品茗未為香,攜侶招邀共品茶。

都道獅峰無此味,舌端似放妙蓮花。 三 翠蓋紅裳豔若霞,茗邊吟賞樂無涯。

盧仝七碗尋常事,輸我香蓮一盞茶。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

高階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

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百度[引用時間2018-1-19]。

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碧螺春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養生之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健康的認知越來越重視,下面我們看看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1

   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強大利尿功效

  經常飲用洞庭湖碧螺春,可以有助於水腫的狀況得到緩解,具有非常強大的利尿功效的洞庭湖碧螺春,也經常被用來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疾病上面。

   強大興奮功效

  洞庭湖碧螺春作為一種綠茶類,因為其中的茶多酚還有咖啡鹼的含量都是極高的,也因為這兩種營養物質,才可以讓洞庭湖碧螺春起到更好地興奮中樞神經,幫助人們消除疲憊乏力,倦怠等等不良症狀的功效與作用。

   強大心臟功效

  洞庭湖碧螺春具有強心還有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與作用,因為常喝洞庭湖碧螺春,不僅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執行速度,還可以稍微緩解支氣管炎,由支氣管炎引起的哮喘,以及防治心肌梗塞的功效與作用。

   強大減肥功效

  洞庭湖碧螺春中所具有的的豐富葉酸、泛酸以及芳香物質、維生素C等等,都可以保證大家在飲用洞庭湖碧螺春的時候,做到絕對的安全健康,不僅如此,洞庭湖碧螺春還具有首輕盈瘦身的功效與作用,因為洞庭湖碧螺春對於體內多餘的蛋白質還有脂肪都具有分解的能力,可以讓人體及時排除多餘的垃圾。

  洞庭湖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2

   ①興奮作用: 茶葉的咖啡因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效率。

   ②利尿作用: 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尿瀦留。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③強心解痙作用: 咖啡因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迴圈,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死的'良好輔助藥物。

   ④抑制動脈硬化作用: 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⑤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面板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⑥減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因、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⑦防齲齒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⑧抑制癌細胞作用: 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

   ⑨緩解腳氣作用: 每晚睡前,取花椒10克、碧螺春10克、陳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開,放溫後浸泡雙腳,每次浸泡半小時,然後用乾淨毛巾擦乾雙腳。堅持每晚泡腳1次,一般一週後腳氣便會減輕。

為什麼叫洞庭山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的發現

洞庭碧螺春, 是繼虎丘茶和天池茶之後,成為蘇州名茶的.

說起碧螺春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因碧螺春最初產於碧螺峰而得名;還有人說,“ 碧螺春 “三字實指茶之色澤、形態、時間(茶色碧綠,成茶外形蜷曲似螺,採製於早春);也有人說,是因為碧螺姑娘從懸崖上採回茶葉救了情郎的性命而得名;又有人說,是康熙帝飲後大加讚賞,御賜“碧螺春”而得名...

至今太湖一帶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其中有兩則最為人們傳頌.

一則傳說是講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個名叫碧螺的美麗姑娘,她有一副清亮圓潤的嗓子,十分喜歡唱歌。她的歌聲像甘泉,給鄉民們帶來歡樂與希望,大家都很愛她! 

與西洞庭山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有個叫阿祥的小夥子,他在打魚時,常常聽見碧螺姑娘甜美動聽的歌聲,也時常看見她在湖邊織網的優雅身姿,不知不覺中深深地愛上她。

這時,太湖中出現了一條惡龍,不但強行令人為其在西山上立廟,還看中了碧螺的美貌,要姑娘做他的妻子,並揚言,如果不答應,它將蕩平西山,劫走碧螺。

阿祥知道後,下定決心要殺死惡龍。一天,他手持魚叉,潛到湖底,和惡龍展開了水天七夜的殊死搏鬥。最後阿祥殺死了惡龍,自己也因流血過多昏倒在湖邊。

鄉民們急忙地把為民除害的英雄阿祥抬回家中,由碧螺姑娘親自護理。阿祥因傷重,病情一天天惡化,碧螺姑娘十分傷心,為了救阿祥,她踏遍洞庭東丶西山,到處尋找草藥。有一天,碧螺姑娘忽然發現山頂上一顆小茶樹長得特別可愛,早春寒冷時節,小樹卻長出了許多芽苞,她十分憐惜這棵小茶樹,每天給它澆水,不讓小樹受凍。

清明過後不幾天,小樹展開的第一片嫩葉,這時阿祥已水米不進,危在旦夕。姑娘流著眼淚來到茶樹旁邊,對著那嫩綠的茶樹祈禱:“茶葉啊茶葉,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辛勞,求你救活我的阿祥哥吧,如果能叫我阿祥,我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姑娘虔誠的採下幾篇嫩芽含在嘴裡,回家後泡在開水裡送到阿祥嘴邊。不掉,一股純正清爽的香氣直沁阿祥心脾,本來水米不進的阿祥頓覺精神一振,他一口氣把茶水全部喝光。緊接著伸伸腿.、伸伸手,漸漸恢復了元氣!

姑娘進見此情景,高興異常,連忙把小茶樹上的茶葉全採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用一張薄紙裹著放在自己胸前,用自己的體溫將嫩茶葉暖幹。然後拿出來在手上輕輕搓揉,泡茶給啊祥喝。阿祥喝了這些茶水後,居然完全恢復了健康。

可是,碧螺姑娘卻一天天憔悴下去。原來,姑娘的元氣全凝聚在茶葉上了,茶葉被阿祥泡水喝掉後,姑娘的元氣再也不能復原了。

姑娘帶著幸福的微笑失去,阿祥悲痛欲絕,將姑娘葬在在山頂上的茶樹旁。同時,這的茶樹長得特別陌生。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鄉民們便把這種名貴的茶葉,取名為“ 碧螺春 ”。

另外,一則故事是說,很早以前,東洞庭上飄著一股奇異的香氣。人們誤以為有妖精做崇,不敢上山。

一天,有位倔強勇敢的姑娘去莫釐峰砍柴,剛走到半山腰,便聞到一股清香,就朝山裡觀望,看來看去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為好奇心所驅,他冒著危險,爬上懸崖,來到山頂上,只見在石縫裡長著幾顆綠油油的一陣陣香味就是從樹上發出來的。

她走進茶樹,採摘了一些芽葉揣在懷裡,就下山了。誰知一路走,懷裡的茶葉一路散發出香氣,而且越走,這股香味越濃,這異香薰的她有些昏昏沉沉的。

回到家中,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從懷裡取出茶葉,但覺滿屋芬芳,姑娘驚呼: “嚇煞人哉!嚇煞人哉!”一邊撮謝芽葉泡上一壺喝起來。

沒想到茶剛送到嘴邊,幽香已沁人心脾,一口下嚥,更是齒頰生香;二口下嚥,喉潤氣爽;三口下嚥,疲勞頓除。

姑娘喜出望外,決心把寶貝茶樹一回家來種。

第二天,她帶上鋤頭,把小樹挖回,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公腳下,加以精心栽培幾年以後,茶樹長得枝繁葉茂,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吸引的遠近相鄰。

姑娘把採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大家,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香濃味甘,大家讚不絕口,好奇地問這是何茶,姑娘隨口答道:嚇煞人香!

從此,嚇煞人香漸漸引種繁殖,遍佈了整個洞庭山。也許這顆從山頂移栽而來的茶樹,就是前一則故事中碧螺姑娘的化身!

洞庭碧螺春屬於什麼茶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屬於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碧螺春產於蘇州東山洞庭山一代,並非湖南洞庭湖,蘇州西山的也能稱為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農情報:

瞭解更多的關於洞庭碧螺春事情,也可以上面看看。

綠綠的茶葉。

《洞庭碧螺春》的起始故事

碧螺春茶原產於蘇州東、西山, 但關於碧螺春卻有著許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說。一種傳說講:碧螺春興於唐代、盛於宋朝,明清之際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際,故而得名。據說,此茶為王母娘娘派仙鶴傳的種,山人朱元正獨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稱其為“嚇煞人香”,後清康熙南巡到東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類說法也就是目前比較認可的一種,傳說認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曆史,當初茶農採茶,因“筐不勝貯,置於懷中,茶得熱氣,忽發異香”,茶農於是驚呼“嚇煞人格香”,“嚇煞人香”於是便成為碧螺春的俗名。後適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蘇巡撫宋犖用此茶進獻,甚得嘉許,但聖上以為名稱不雅,遂欽賜“碧螺春”之名。於是,今天就有了人人傳頌的碧螺春美稱。

碧螺春傳說(東山篇)很早以前,東洞庭莫釐峰上有一種奇異的香氣,人們誤認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一天,有位膽大勇敢、個性倔強的姑娘去莫釐蜂砍柴,剛走到 半山腰,確聞到一股清香,她也感到驚奇,就朝山頂 觀看,看來看去沒有發現什麼奇異怪物,為好奇心所 驅,她冒著危險,爬上懸崖,來到山峰頂上,只見在石 續里長著幾棵綠油油的茶樹,一陣陣香味好像就從樹上發出來的。她走近茶樹,採摘了一些芽葉揣在壞 裡,就下山來,誰知一路走,懷裡的茶葉一路散發出 濃郁香氣,而且越走,這股香氣越濃,這異香薰得她 有些昏沉沉。回到家裡,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就從懷 裡取出茶葉,但覺滿屋芬芳,姑娘大叫“嚇煞人哉,嚇 煞人哉!”,一邊撮些芽葉泡上一杯喝起來。碗到嘴邊,香沁心脾,一口下嚥,滿口芳香;二口下嚥,喉潤 頭清;三口下嚥,疲勞消除。姑娘喜出望外,決心把寶 貝茶樹移回家來栽種。第二天,她帶上鋤頭,把小茶 樹挖來,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腳下,加以精心培育。幾年以後,茶樹長得枝壯葉茂,茶樹散發出來的香 氣,吸引了遠近鄉鄰,姑娘把採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 大家,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香濃味爽,大家贊不絕 口,因問這是何茶,姑娘隨口答曰:“嚇煞人香。”從 此,嚇煞人香茶,漸漸引種繁殖,遍佈了整個洞庭西 山和東山,採製加工技術也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現今具有“一嫩三鮮”(即芽葉嫩,色、香、味鮮)特點,碧綠 澄清,形似螺旋,滿披茸毛的碧螺春茶。

至於嚇煞人香怎麼改名為碧螺春?據說是皇帝下江南時,品嚐此茶,見其香氣芬芳,味醇回甘,碧綠清澈,愛不釋手,因“嚇煞人香”茶名太俗,才賜名為 “碧蘿春”。以後因其形如卷螺,又稱“碧螺春”了。

碧螺春傳說(西山篇)

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美 麗、勤勞、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姑娘喜歡唱歌,又 有一副清亮圓潤的嗓子,唱起歌來像甘泉直瀉,逗得 大夥非常歡樂。這歌聲打動了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 上的一個小夥子,名叫阿祥。這阿祥長得魁梧壯實, 武藝高強,以打漁為生,為人正直,又樂於助人,方圓 數十里,人們都誇他、愛他。碧螺常在湖邊結網唱歌, 阿祥老在湖中撐船打魚,兩人雖不曾有機會傾吐愛慕之情,但心裡卻已深深相愛,鄉親們也很喜歡這兩個人,因為他們給鄉親們帶來幸福和歡樂。

有一年初春,災難突然降臨太湖。湖中出現一條 凶惡殘暴的惡龍,狂風暴雨,興妖作怪,還揚言要碧 螺姑娘做他的“太湖夫人”,搞得太湖人民日夜不得安寧。阿樣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保護洞庭山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保護心愛的碧螺姑娘免遭魔難!

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阿祥操起一把大漁叉,悄 悄潛到西洞庭山,見惡龍行凶作惡之後正在得意地 休息,阿祥乘其不備猛竄上前,用盡全身力氣,把手 中漁叉直刺惡龍背脊。惡龍受了重傷,掙扎了一下, 就張開血放大口,加倍凶狠地向阿祥撲來。阿祥高舉漁叉勇猛迎戰,於是一場惡戰展開了,從晚上殺到天明,從天明又殺到晚上,殺得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那山上、湖裡留下了斑斑的血跡,直到鬥了七天七夜, 阿祥的魚叉才刺進了惡龍的咽喉,這時雙方都身負 重傷,精疲力竭了,惡龍的爪子再也拾不起來,而阿 祥的魚叉也舉不動了,跌倒在血泊中昏了過去。

鄉親們懷著深深感激和崇敬的心情,把阿祥拾了回來,碧螺姑娘一看心如刀絞,為了報答阿祥救命之恩,她要求把阿祥抬進自己家中,由她親自照料。碧螺姑娘千方百計為他治療,日夜陪伴在床邊,細心加以照料,當阿祥痛苦的時候,還輕輕地哼著最動聽的歌。可是,阿祥的傷勢仍一天天惡化。阿祥知道碧 螺姑娘日夜陪在他身邊,感到莫大快慰,他有多少話要向姑娘傾訴啊,可是虛弱的身體使他說不出話來,他只能用無限感激的目光凝視著姑娘。

碧螺姑娘更是焦急萬分,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訪醫求藥,仍不見效。一天,姑娘找草藥來到了阿祥與惡龍搏鬥過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別好,心想:這可是阿祥和惡龍搏鬥的見證,應該把它培育好,讓以後的人們知道阿祥是如何為了人民 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惜流血犧牲的!接著就給小茶樹加上些肥,培了些土。以後她每天跑去看看, 驚蟄剛過,樹上就長出很多芽苞,春意盎然,非常可愛,在寒冷的氣溫下,碧螺怕芽苞凍著,就用小嘴含住芽苞,這樣每天早晨都去含一遍。至清明前後,芽苞初放,伸出了第一片、第二片嫩葉。姑娘看著這些 嫩綠的芽葉,自言自語地說:“這棵茶樹是阿樣的鮮血滋潤的,我會唱歌的嘴含過的,何不採些回去給 阿祥喝,也表達我的一番心意。”於是採摘了一把嫩梢,揣在懷裡,回家後泡了杯茶端給阿祥。說也奇怪, 這茶剛倒上開水,就有一股純正而清馥的高香直沁心脾,阿祥聞了精神大振,一口氣把茶湯喝光。香噴噴、熱騰騰的菜湯,好像滲透到了他身上每一個毛孔,感到有說不出的舒服。他試著抬抬手,伸伸腿,驚奇地說:“好怪啊!我簡直可以坐起來了!這是什麼 妙藥,真比仙丹還靈呢。”姑娘見此情景,高興得熱淚 直流,也來不及拿竹籃盛器,飛奔到茶樹邊,一口氣又採了一把嫩芽,揣入胸前,用自已的體溫使芽葉萎蔫,拿到家中再取出輕輕搓揉,然後泡給阿祥喝。如此接連數日,阿祥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阿祥終於坐起來了,拉著姑娘的手傾訴自己愛慕和感激之情,姑 娘羞答答地也訴說自己對阿祥的敬愛之心。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落了地。就在兩人陶醉在 愛情的幸福之中時,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憔悴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一天她倒在阿祥懷裡,帶著甜 蜜幸福的微笑,再也睜不開雙眼了。阿祥悲痛欲絕,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從此,他努力繁殖培 育茶樹,採製名茶。“從來佳茗似佳人”,為了紀念碧螺姑娘,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為“碧螺春”。

碧螺春名字的由來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為: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稱由來如何,該茶歷史悠久,早為貢茶是毫無疑義的了。

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綠茶中香氣最高的茶——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葉早在隋唐時期即負盛名,有千餘年曆史。當今茶業界,“碧螺春”茶葉有“洞庭(山)碧螺春”、“蘇州碧螺春”、“江蘇碧螺春”、“浙江碧螺春”、“四川碧螺春”、“江西碧螺春”等等。而聞名於世的“碧螺春”乃出於“洞庭山”,此山以外的茶則都是“冠名碧螺春”。

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製,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相信洞庭碧螺春很多人都有所聽聞,但絕大多數的朋友都誤以為碧螺春是洞庭湖一帶產出。其實,“洞庭”指的並非是湖南的洞庭湖,而是江蘇太湖中的洞庭山。

由於洞庭山(位於江蘇太湖中)地理環境獨特,太湖碧水,煙波浩渺。茶樹與枇杷、桔子、楊梅等果樹交錯相間,枝葉相連,根脈相通;從果樹枝葉中透過來的稀疏的陽光,浸透著花果之香。真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相傳古時候有隻仙鶴飛臨東山,一聲鳴叫,落下幾顆青褐色的種子,其種核得了湖島靈氣,長成了一望無際的茶樹。

人們讚道:“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說的就是洞庭碧螺春,其他碧螺春是沒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氣和青葉氣。

為保護國家原產地名產,2002年12月,國家質監總局批准吳中區東山、西山為洞庭(山)碧螺春茶原產保護地域。

       碧螺春,自有此雅名起,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此前,東山碧螺春俗呼“嚇煞人香”;西山碧螺春的前身為“水月茶”,亦為洞庭歷史名茶,宋時便已列為貢茶。據記載,康熙皇帝給東山的“嚇煞人香”御賜雅名“碧螺春”後,加上洞庭商幫的東山人善於經營,碧螺春很快就名揚四海,從此洞庭山的茶有了統一的名字“洞庭(山)碧螺春”。

●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

●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記載:清聖祖康熙皇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製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後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製,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

●清末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為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為冠。

●一九一九年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得過金獎。新中國成立後,又經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記者招待會上揚名,因而從五十年代起就暢銷西歐、東南亞和香港等十四個國家與地區。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際交往的日益頻繁,碧螺春茶更是身價百倍,其雅其價均名列全國綠茶之首。

碧螺春產於早春,一般發芽的溫度在15度左右,而且必須是連續要十幾天才能發芽,一般發芽的時間在每年的3月20號至3月底,具體的以當年的春季溫度為主。這也是為何明前洞庭碧螺春名貴的原因之一。

因為真正明前碧螺春的採摘時間只有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量少,芽葉小,製作工藝精湛,碧螺春主要製作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炒青。高階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炒成後條索緊結,蜷曲似螺,邊沿上一層均勻的細白絨毛,銀綠隱翠,葉芽幼嫩。

沖泡時,先將開水注入玻璃杯中約七成,待水溫降到70℃~80℃左右時,投入3~5克碧螺春茶,蘇東坡形容的"從來佳茗似佳人",以此來讚美碧螺春茶,再貼切不過。

碧螺春這位"美人"體形俊俏靚麗,俗稱為"滿身毛、銅絲條、銀綠隱翠"。她渾身披著一層淡淡毫毛",就好像佳麗的臉上蒙上一層薄薄的面紗,"猶抱琵琶半遮面",給人一種朦朧神祕的感覺。白毫內的茶葉"體形"纖細而緊實,恰似少女健美而又苗條的身材,婀娜多姿。再加上白毫映襯下的翠綠,隱隱約約像翡翠那樣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正宗碧螺春茶葉品種屬於“洞庭山群體小葉種”,所以成茶碧螺春“纖細”是它的一個重要獨特形狀,正宗碧螺春的核心外觀特徵:“纖細”、“蜜蜂腿”、“銅絲條”。

賞完碧螺春茶的美貌,接著就可觀賞碧螺春茶在沖泡過程中幻化出的各種的"美景"。

此時只見茶葉徐徐下沉,而附在碧螺春身上的白色茸毫,則在水中上下飄浮,似冬天下雪,形成"雪花飄舞"景觀,也有人聯想為"白雲翻滾"。當幼嫩茶葉下到水中後,就開始吸水緩緩舒展,在嫩芽表面出現許多小氣泡,一串串湧向水面,就出現了"白浪噴珠"的景象。

不久舒展的茶葉全都變成翠綠成朵的芽葉靜臥杯底,此時再向杯中衝入約二成的開水,不僅使杯中的茶湯濃度趨於一致,而且芽葉在杯中上下翻騰,形成"翠雲浮動"之意景。此後,朵朵"翠雲"沉入杯底,碧玉色的茶湯和翠綠的芽葉交相輝映,人們稱之為"大地回春"或"綠滿晶宮"。

在"賞景"的同時,陣陣茶香也撲鼻而來。當茶葉剛投入開水中時,就有一股清香隨著白色的水霧裊裊上升,只要稍稍將鼻靠近杯口,就能聞到那誘人的茶香中透著濃郁的花香果香,似蘭似梅,使您迷戀和陶醉。一邊欣賞碧螺春茶沖泡中出現的各種景象,一邊又聞到這迷人的茶香,就彷彿來到了具有濃郁的花果茶香、滿目翠綠的洞庭東西山,聞到了太湖之濱這特有的氣息。 正宗的碧螺春口感核心特徵是必須帶有果香。

此時,再慢慢品嚐和回味一下碧螺春茶湯滋味,真乃人生的一大享受。當茶湯進入肚內,不僅舌根回味甘甜,滿口生津,齒隙留香盡日,喉底回味甘爽;而且氣脈暢通,五臟六腑如得滋潤,使人心曠神怡,飄然欲仙。滿心被茶香包裹、為茶味浸潤,脣齒間、心神間,無不為之香,為之爽。難怪有人情不自禁發出感嘆:碧螺春真是茶中珍品,不愧有"天下第一茶"的美譽。

碧螺春吸附性很強,一旦儲存不好,就很容易發生串味,影響茶葉香氣和口感。

古代傳統都是用石灰封壇來儲藏。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冰箱,茶葉最好是放在冷藏櫃裡,因為這是我們最輕鬆可以辦到的。

放冰箱之前,罐子外層或內袋外再套一層袋子密封,然後放入冷藏0-5℃之間,要喝的時候拿出來,泡完後重新密封放入冷藏即可。

✦形狀不同:

碧螺春的外形變得更加條索緊結,蜷曲似螺,而且在茶葉表面還均勻的分佈著一層細白絨毛;龍井茶的茶葉外表看起來更加扁平光滑,而且在茶葉的表面沒有絨毛。

✦顏色不同:

碧螺春則是綠色,龍井色翠略黃似糙米色。我們可以通過外觀直接對碧螺春和龍井進行判斷。

✦香味不同:

碧螺春的氣味以花果香和板栗香這兩種花香最為常見;龍井最常見的香氣是蘭花豆香。

✦湯色湯底不同:

碧螺春湯色碧綠清澈,特別乾淨,葉底特別明亮特別嬌嫩;龍井的湯色顯得更加碧綠黃瑩,透著一股朦朧的感覺,葉底細嫩成朵。

END

誰知道《碧螺春》原文

碧螺春

碧螺春雅名之由來

凡是品飲過碧螺春的人,都會十分讚賞它的嫩綠隱翠,葉底柔勻,清香幽雅,鮮爽生津的絕妙韻味。但鮮為人知的是其名之來歷,還有兩個逸聞趣事呢。據《蘇州府志》載:“洞庭東山碧螺石壁,產野茶几株,每歲土人持筐採歸,未見其異。康熙某年,按候採者,如故,而葉較多,因置懷中,茶得體溫,異香突發。採茶者爭呼:嚇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據清代王彥奎《柳南隨筆》記載:清聖祖康熙皇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製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後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製,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

碧螺春茶名之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雲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麗、聰慧,喜歡唱歌,且有一副圓潤清亮的嗓子,她的歌聲,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清脆,山鄉里的人都喜歡聽她唱歌。而與隔水相望的洞庭東山上,有一位青年漁民,名為阿祥。阿祥為人勇敢、正直,又樂於助人,在吳縣洞庭東、西山一帶方圓數十里的人們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揚宛轉的歌聲,常常飄入正在太湖上打魚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優美歌聲所打動,於是默默地產生了傾慕之情,卻無由相見。

在某年的早春裡有一天,太湖裡突然躍出一條惡龍,蟠居湖山,強使人們在西洞庭山上為其立廟,且要每年選一少女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應其所求,惡龍乃揚言要蕩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聞訊怒火中燒,義憤填膺,為保衛洞庭鄉鄰與碧螺的安全,維護太湖的平靜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靜之時潛游至西洞庭,手執利器與惡龍交戰,連續大戰七個晝夜,阿祥與惡龍俱負重傷,倒臥在洞庭之濱。鄉鄰們趕到湖畔,斬除了惡龍;將已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的降龍英雄——阿祥救回了村裡,碧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裡,親自護理,為他療傷。阿祥因傷勢太重,已處於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為尋覓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交戰的流血處,猛可發現生出了一株小茶樹,枝葉繁茂。為紀念阿祥大戰惡龍的功績,碧螺便將這株小茶樹移植於洞庭山上並加以精心護理。在清明剛過,那株茶樹便吐出了鮮嫩的芽葉,而阿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湯藥不進。碧螺在萬分焦慮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鮮血育成的茶樹,於是她跑上山去,以口銜茶芽,泡成了翠綠清香的茶湯,雙手捧給阿祥飲嘗,阿祥飲後,精神頓爽。碧螺從阿祥那則毅而蒼白的臉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欣慰。當阿祥問及是從哪裡採來的“仙茗”時,碧螺將實情告訴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裡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於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將那飽含晶瑩露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乾,泡成香茶,以飲阿祥。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了;可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終於憔悴而死。

阿祥萬沒想到,自己得救了,卻失去了美麗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絕,遂與眾鄉鄰將碧螺共葬於洞庭山上的茶樹之下,為告慰碧螺的芳魂,於是就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為碧螺茶。後人每逢春時採自碧螺茶樹上的芽葉而製成的茶葉,其條索纖秀彎曲似螺,色澤嫩綠隱翠,清香幽雅,湯色清澈碧綠;洞庭太湖雖歷經滄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卻仍是獨具幽香妙韻永惠人間的。

產於江蘇省蘇州市洞庭東西山,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除兼具龍井茶之功用外,其提神健胃優於龍井,對上呼吸道傳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為: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稱由來如何,該茶歷史悠久,早為貢茶是毫無疑義的了。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高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為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點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為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著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位,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為40分鐘左右。

碧螺春分7級,芽葉隨1~7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炒制鍋溫、投葉量、用力程度,隨級別降低而增加。即級別低鍋溫高,投葉量多,做形時用力較重。

碧螺春的品質優異,據清未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為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為冠。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品嚐高階碧螺春頗有情趣。品飲時,採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先衝開水後放茶。或用70~80°C的開水沖泡。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高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碧螺春貯藏方法十分講究。傳統的貯藏方法是紙包茶葉,袋裝塊狀石灰,茶、灰間隔放置缸中,加蓋密封吸溼貯藏。隨著科學的發展,近年來亦有采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分層緊扎,隔絕空氣,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電冰箱內貯藏,久貯年餘,其色、香、味猶如新茶,鮮醇爽口。

如今,碧螺春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區,遠銷美國、德國、比利時、新加坡等國家。碧螺春茶區每到採茶季節,春意盎然,滿山蒼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口感怎麼樣

問題一:碧螺春口感!!!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問題二:碧螺春怎麼樣?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碧螺春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 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特徵: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釐米,每500克有5.8-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捲曲形,葉為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

沏泡方法:   水以初沸為上,水沸之後,用沸水燙杯,讓茶盅有熱氣,以先發茶香。因為碧螺春的茶葉帶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後毛從葉上分離,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發揮出來。 飲用方法:一、器皿選擇   玻璃杯四隻,電隨手泡一套,木茶盤一個,茶荷一個,茶道具―套,茶池一個,茶巾―條,香爐一個,香一支。 二、基本程式1.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為“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2.仙子沐浴   今天我們選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廣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   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著壺,讓壺中的開水隨著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氳,所以這道程式稱之為“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著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七萬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裡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裡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為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式是聞香。   9.初嘗玉液   晶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乳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

問題三:碧螺春口感為什麼這麼淡? 我也遇到過。包裝很精美。頂上來。

問題四:正品碧螺春喝起來什麼口感。。。。。。 清香,口感偏清淡。

一泡色淡、幽香、鮮雅;二泡翠綠、工芳、味醇,三泡碧清、香郁、回甘,三遍後就淡薄無味了。

問題五:怎麼樣分辨好的碧螺春 碧螺春鑑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1、產品顏色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鮮豔,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發黑、 發綠、發青、發暗;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後,沒有加色素的顏色看上去比較柔亮、鮮豔,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較黃暗,像陳茶的顏色一樣。另外,正常的碧螺春茶葉上有白色的小絨毛,如果是著色的茶葉,它的絨毛也是綠色.2、外形特點條索纖細、捲曲、呈螺形,茸毛遍佈全身,色澤銀綠隱翠,毫風畢露,茶芽幼嫩、完整,無葉柄、無“褲子腳”、無黃葉和老片。3、內在特點有特殊濃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開後滋味鮮醇、回味甘厚,湯色嫩綠整齊,幼芽初展,芽大葉小。在鑑別真偽時,可用真品進行對照,凡不具備上述特點者即可卻認為偽冒品.此外,判斷茶葉好壞還有要望、聞、嘗、觀。望色,選購茶葉時,外觀顏色應以純而澤為好,雜而暗為次。茶葉的湯色以明亮清晰為優,暗而深為劣。聞香,質量好的茶葉一般都香味純正。若茶葉香味淡薄或根本無香味,甚至有異味,則不是好茶葉。嘗味,新茶湯色澄清而香氣足,陳茶則湯色變褐香味差。質量好的綠茶口感略帶苦澀,飲後又感鮮甜,且回味越久越濃。若苦澀味重、鮮甜味少則為次茶。紅茶口感甜爽為好,苦澀則不是好茶。觀形,各種名茶都有它的外形特徵,質量好的茶葉外形都是一致的,所含碎茶和雜質少。

問題六:為什麼碧螺春與龍井的味 這麼相同?從味道上怎麼區分? 每種綠茶甚至同種茶葉因為產地、時間、製作、天氣、等級等等原因味道都不相同,即使同一罐茶葉,也沒有一杯茶味道是完全一樣的。

一般龍井是有一定火候的,所以有後加工的火香,很細嫩高檔的龍井呈蘭花般的清香,但不很細緻會有火候的痕跡,有一點韻味,就是所謂淡遠的感覺。

碧螺春是茶龔陽春白雪,濃郁浪漫的花果香氣,茶味很淡,口感清甜。

龍井茶比較大氣,口感相對較重;碧螺春比較小家碧玉,口感極其細膩清甜柔和。

從價格上說,龍井可以接受中檔的,而碧螺春是高檔茶,用來品味的碧螺春不會低於千元/斤。

問題七:鐵觀音跟碧螺春口感區別 龍井、碧螺春、鐵觀音的區別。 1、種類不同 龍井、碧螺春屬於綠茶;鐵觀音屬於烏龍茶。 2、加工的方法不同 龍井、碧螺春屬於不發酵茶;鐵觀音屬於半發酵茶。 3、成品的形狀、香氣、口感不同 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色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釐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青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釐米,牙為白毫捲曲形,葉為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茶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 鐵觀音產於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而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棵茶都帶有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問題八:碧螺春和龍井究竟有什麼區別? 龍井、碧螺春都是綠茶。

龍井是綠,扁的。產於浙江杭州西湖一帶。

碧螺春顧名思義綠色,螺型。產於江弧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

問題九:大家來形容一下碧螺春味道 春天的味道,清新、自然。

問題十:碧螺春和鐵觀音口感有什麼不同?詳細一些。 您好,鐵觀音屬於青茶,碧螺春屬於綠茶

口感差別比較大

青茶是半發酵茶,香氣比較醇厚,綿軟。

綠茶是炒青,保留了植物特有的清新香氣,說白了有草青味。滿意請採納謝謝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為貢品。適合用於家庭辦公用茶。

洞庭湖碧螺春產自哪裡

1、洞庭湖碧螺春產自太湖。

2、洞庭碧螺春一般指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洞庭碧螺春產自蘇州市吳中縣的西南方位,在太湖之濱。在歷史上,古太湖有兩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這兩座山一般被合稱為洞庭山。

標籤: 碧螺春 洞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4lrg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