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記教怎麼寫

記教怎麼寫

1. 國小生要怎樣寫日記,

開頭是總起句,中間分說具體事件,最後扣題。

記教怎麼寫

這是一個例子:

我進步了

我進步了, 因此,我格外高興。

以前,我總是偷懶,不願做這不願做那,為此,媽媽可沒少批評過我。 為了讓我能夠提高做事的興趣,媽媽絞盡腦汁給我制定了一份合約:勞動賺錢。如:1、洗一次碗1元錢;2、掃一次地5角錢;3、疊一次被子1元錢;4、整理一次東西一元;5、擦一次傢俱1元。我想:既能做家務,又能攢錢,便欣然同意了,並簽上了名字。但要立即改正可不是那麼簡單,畢竟壞毛病已經紮了下根。

為了不辜負媽媽的期望,我開始拼命幹活,可是儘管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卻還是經常偷懶不願做家務,因此效果仍然不那麼顯著,可媽媽依然支援、鼓勵著我。 看著媽媽那期待的眼神,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改掉這個毛病。從此,我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改掉自己的毛病,我堅信我能夠成功。

今天早上,我起了床,正準備走時,不知什麼東西把我拉住似的。我回頭一看,恍然大悟,原來被子還沒疊,我用最快的時間把被子疊好。中午,我洗了碗。下午,我擦了一次傢俱,在傢俱沒幹時,我掃了一次地。傍晚,我把自己的東西整理了一下。

媽媽看見了,欣慰的笑了,對我說:“孩子,你進步了!”

2. 日記怎麼寫

日記是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作為一種文體,屬於記敘文性質的應用文。

日記的內容,來源於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寫景,也可以記述活動,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過的,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記的內容。日記也指每天記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

寫作技巧:一、不僅“記”,還要“析”。日記記錄的是最真實的生活,能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生活素材。

但只擁有素材還不行,還要學會提煉和挖掘,看出素材背後的意義。因為一篇作文的優劣不光看你寫的事是否有趣,寫得是不是生動,最重要的還看你是否寫出它的意義、價值。

因此,同學們寫日記時可以試著一邊記事一邊分析。二、會發現“珍珠”,更要會拿著“磁鐵”尋寶。

生活中偶然遇到有意義、有意思的事及時記錄下來,自然值得高興,但有時我們會發現,每天發生的事太多,而且事與事之間往往缺少聯絡,每件事都要想想有什麼意義,不僅累,而且由於思考的問題太多,很難想得更深入。此時,我們可以事先準備好一個主題,然後帶著它到生活中尋找有關的事件。

因為是有備而來,不僅能使記錄的事件更集中,而且記起來也容易一些。寫的內容不需要用很好的片語來修飾,這畢竟只是個人在一天內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來表達並儲存下來。

只要連貫,讓人讀起來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就行了。隨心所欲--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創造一個輕鬆的閱讀環境便已足夠。

雖然日記不一定只寫當天的事,還是當天的事當天寫好,不要非把當天的事放到以後再去寫。日記通常由書端和正文兩個部分組成。

日記常以第一人稱記下當天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或所想的事情。中、英文的日記三格式大致一樣。

英語日記的書端是專門寫日記的日期、星期和天氣的。左上角是日期(年、月、日)、星期。

右上角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日記是寫自己心理活動的,有時也像出氣筒一樣,是傾訴自己心事的好物件。

也正因為日記本的這個特殊功能,有的家長、老師會偷看自己的孩子、學生到底在寫什麼,有沒有在罵自己。如果有,他們就一定會對孩子大打出手。

這種行為造成了學生不敢寫真心話,怕被家長、老師看見。希望老師家長給孩子一個開放的空間。

1、先在第一行中間寫上某月某日,星期幾,有的還要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2、第二行空兩格開始寫正文,轉行要頂格。

正文一般用記敘文的形式寫,有時也可以用議論文的形式來寫。不管用什麼形式來寫,都要正確反映當天遇到的有意義的事情,反映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日記的內容要真實。誠實,是一種美德,自己怎樣想,就怎樣寫,不要說假話。

正文的篇幅可長可短,長的可以寫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寫一兩句話。這要看自己所寫的內容來決定。

如果要詳細地記下一件事,既要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又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得具體,那篇幅就要長些。如果要記的是自己從書本上看到的或從人家那裡聽到的一個知識,只要寫下這個知識的要點,那篇幅就可以短些。

總之,只要把該記的寫清楚就可以了,可短的不要勉強拉長,可長的不要硬縮短。舉例:留在記憶中的端午節 節日生活裡總是充滿了樂趣,它們像繁星點點閃爍,在我美好的記憶中,成為我心底最珍貴的回憶。

那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媽媽到外婆家包粽子。我們來到外婆家,進門一看,糯米和粽葉都準備好了。

粽葉泡在水裡,碧綠碧綠的,糯米每顆都圓潤飽滿,潔白純淨。旁邊的盤子裡還有餡料,紅棗,黑米,鹹蛋黃,紅豆,鹹肉。

真是應有盡有,把頭伸過去一聞,頓時感覺香氣四溢。

再走進廚房,外婆已經坐在那裡包粽子了。粽葉和糯米在外婆靈巧的雙手下沒有多長時間就變成了一隻只飽滿的粽子,那粽子好像在說:“快看我多好看,快來吃我吧!” 我把手洗乾淨,坐在桌子旁邊躍躍欲試。

外婆看我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先給了我一片粽葉,又自己也拿了一片,開始手把手地教起我。一開始,外婆正教我怎麼把粽葉疊成一個錐形的時候,我那底下老是有一個小洞,手一鬆,糯米就會流出來,怎麼包也包不起來,外婆教我了一個竅門:把小洞用手堵住,用一小段粽葉在那裡打個小結,糯米就不會露出來啦!我用這個方法做了以後,果然不流出來了。

包好之後,再把粽葉上的“蓋子”把“露天屋頂”給蓋上,用繩子捆起來,最後的死結我不會打,只好讓外婆來打。一盤粽子包好後,被我們目送進了蒸爐。

過了一會兒,開啟蒸爐,只見熱氣騰騰,幾隻粽子來到我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把繩子解開,撥開粽葉,露出潔白的糯米,我用筷子插著,一邊蘸著白糖一邊吃,那味道真是好吃到沒話說!一進口,糯糯的,甜甜的,還有紅棗的清香。

我胃口大開,一下子吃掉了三個!那次端午節的快樂和甜蜜至今留在我心中。

3. 遊記怎麼寫

教你怎樣寫遊記 重點是 抓住環境特點,體會思想感情 。

寫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其一,觀之有序,言之有序。寫參觀遊覽一類的文章,必須有一定的空間順序,而這種順序又往往和作者觀察的順序一致起來,因此,只有觀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

我們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見的順序: <1>以遊蹤為序。遊覽的順序就是文章的順序。

<2>以方位變化為序。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裡到外,由外到裡;先中間後四周,先四周後中間地觀察,按照觀察的順序佈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類別為序。我們參觀遊覽一個地方,在大範圍內又有各種不同類別的景物。

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巒,最後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後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點,描寫具體。參觀遊覽一個地方,所見所聞很多,如果什麼都想寫,就什麼也寫不好。

只有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才能寫得準確、生動、具體、形象。那麼,抓住景物哪些特點呢? <1>色彩特點。

景物的顏色是千變萬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顏色,即使是同一種景物,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位置,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 <2>形態特點。

景物的不同形狀和姿態,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精神、氣質。例:白楊直立挺拔,表現出堅強不屈的精神;柳樹輕柔,婀娜多姿,表現出它柔韌的性格;松樹迎寒風挺立,戰霜雪蒼綠,表現出倔強的品格;老槐樹像撐開的大綠傘,在炎熱的酷夏安撫著大汗淋漓的人們,表現出它溫和的天性 可見,抓住景物形態特點,既可表現形,又可體現神。

<3>動靜特點。一切景物都處於自然之中,有時處於靜態,有時處於動態,有時處於靜動變化之中。

因此,我們要抓住景物的動靜寫出景物的特點。 其三,寄情於景,主題鮮明。

景物本身無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學們,當你懷著愉快的心情去遊玩時,你會覺得天比平時藍,花比平日紅,草比平日綠。

一陣風吹過,小樹在風中搖擺,你會覺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鳥從身邊飛過,你會覺得它在為你唱歌,向你問好。

然而,當你捱了批評,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會截然不同了。遊覽中,無論由情及景,還是由景觸情,都離不開情感的表達。

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裡行間,才會表達出鮮明的主題,也才會打動讀者。在行文中,我們只有把心捧給讀者,才會吐真情,有真意。

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給讀者美的享受。遊記 是以作者真實的旅遊見聞和感受為題材的一種記遊性散文。

它是以大自然作為主要描寫物件,通過描繪風光,描寫景物,表現出自然的美和生命,使讀者隨著作品所展示的山水畫卷,神遊千山萬壑,領略奇麗風物,觀賞名勝古蹟,見識鳥獸蟲魚,瞻仰建築風貌,宛如身臨其境。 怎樣寫好遊記呢? 一、要抓住景物特點。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萬別的,總是處於變化之中,進入我們眼界的景物也不例外。同是風景勝地,無錫以湖山見長,壯觀開闊;蘇州以園林著稱,幽雅恬靜;廬山以瀑布取勝,優美如畫。

即使我們熟見的景物,在不同時令不同地點,它們的狀貌也會有所不同。有位同學觀察頗細,他認為東海看日出可稱為 浮出 ,在城外小丘看日出可稱為 閃出 ,在泰山頂上看日出則應稱為 躍出 。

翻閱古今傳世遊記,其成功無不與寫準了景物的特點有關。因而我們觀景,要把握景物與眾不同的特殊性。

唯其如此,筆下的景才會有個性,才會 活 起來。 二、要運用多種手法。

遊記屬文學作品,寫作時要運用多種手法:1、寫景與抒情結合。遊記寫景,總是寄託著作者自己的喜怒哀樂,山是作者眼中的山,水是作者心中的水,山山水水通過感情的漂染,就帶上了作者鮮明的個性色彩。

因此,在再現自然物象時,或情隨景生,或移情入景,或間接抒情,或直抒胸臆,都應灌注作者對現實生活中的見識和愛憎,使自然景物成為有情之物,成為抒情言志的藝術形象。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清幽冷寂的環境,正是當時作者不幸遭遇下鬱悶心情的曲折反映。

姚鼐的《登泰山記》寫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雄渾的景象,流露出對祖國河山的無限熱愛。2、敘事與寓意結合。

遊記中的敘事不能只停留在事件上,若能在所敘之事中寓含某種真理,則能提高其品位,如蘇軾的《石鐘山記》在記敘了作者親自考察石鐘山得名經過後,得出一個真理: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說明了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其意義大大超越了遊石鐘山本身,顯出深刻的文旨。3、現實與歷史結合。

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只是無限綿延的歷史長河中一瞬,眼前的景緻常使人 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 ,若能在遊記中把現實與歷史結合起來,則能增強作品的歷史縱深感,擴大其思想內涵。此外還可有機插入詩詞典故、民俗風情、傳說歌謠等以增加遊記的知識性、情趣性。

三要呈現清晰的遊蹤。遊記具有 記遊性 特點,它要與遊蹤為線索,把遊蹤、風貌、觀感有機結合在一起,因此必須緊扣遊蹤行文。

讀劉白羽的《長江三日》,遊蹤一目瞭然。第一日,寫江輪由重慶開出而未入三峽的一段歷程。

先寫中午江面 雲霧迷濛 ,再寫。

4. 日記該怎麼寫啊

日記顧名思義就是一日一記。

那麼日記是不是隻能寫當天的事呢?不是的。應該也可以寫以前的事,如果單篇幅的日記,或是當天無事可寫,或是以前發生的事未及時去寫,都可以在以後的時間裡,經過回憶思考再寫下來。

寫的內容不需要用很好的片語來修飾,這畢竟只是個人在一天內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來表達並儲存下來。只要連貫,讓人讀起來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隨心所欲--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創造一個輕鬆的閱讀環境便已足夠。

雖然日記不一定只寫當天的事,還是當天的事當天寫好。不要非把當天的事放到以後再去寫。

日記的寫法跟作文差不多,也要有中心,有重點,有條理,也可分段,語名要寫得明白、通順,書寫要工整。不過日記比作文靈活得多,一篇日記最好是寫一件你認為最重要、感觸最深的事。

當然記兩三件事也可以,日記一般不要太長,幾句話可以幾百字也可以,不必勉強湊數。寫日記還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要勤於觀察,善於分辨,及時記載。

從表面上看,好像每天生活裡處處有趣事。二是持之於恆,既然是日記,最好每天必寫。

寫日記的形式要活潑一些,寫法也不要拘於一種形式。開始先寫短一些,時間長了,養成習慣,你就會覺得越寫越有意思。

【範文】 1月27日 天氣 晴 星期日 前兩天我生病了.記得那天晚上,媽媽突然醒來發現我燒得很熱,就馬上給我量體溫,一量有40度.爸爸媽媽嚇壞了,就連夜帶我去了醫院.到了醫院,媽媽馬上領著我到小兒科,醫生給我抽血化驗,檢查結果我得的是細菌性感染.醫生給我開了些藥,叫我到急診去室打兩瓶鹽水.我在打針的時候很勇敢.那天一直打了四個多小時才打完,醫生說明天還要繼續打針. 到了家裡,我聽見媽媽在給外公打電話,外公又問我好點了嗎 我說:"我好多了,你們不用擔心."。

5. 國小生怎樣寫日記

日記是一個人的隨筆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記錄。如果從孩子會寫字、會造句開始就教他寫日記,一直堅持記到走上社會,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那麼怎樣教孩子寫日記,寫些什麼呢?首先,教孩子寫日記的內容。日記內容豐富多彩、廣泛有趣。可從日常生活所見所聞中最簡單的記起,從自己記起。1、孩子可以記自己的身體發育變化的情況,如身高、體重、胸圍、視力等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到兒童身體成長的問題。

2、可以記自己生活及家庭的變化,通過對自己生活中點滴小事的記錄及家庭發生變化記錄,長大以後可以從家庭這個社會的細胞看到社會的部分變化及規律。

3、記自己的學習變化的情況,如當天所學知識,這樣可鞏固和加深記憶,可看出自己掌握知識變化與規律。

4、記所見所聞,除了自己的身體、學習、生活及家庭情況外,一天當中所見所聞很多,選擇印象最深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記下來。5、既可記又可議,夾敘夾議,就某一件事、某一個問題根據自己的世界觀和掌握的知識可以發表議論。總之可記的東西很多。其次,要教孩子寫日記的方法。一記的事件要真實,只有真實的記錄才能反映問題,才能反映規律。二記的事內容要有選擇,不能太雜,在眾多可記的事中,有選擇地記某一、二件。三記的事感受不要牽強附會。四對日記要注意儲存,過一定時間可以翻一翻以前日記,可增強對記日記的信心。 更多國小生作文請點選

6. 隨筆是什麼

隨筆 “隨筆”“隨筆”,有文就錄,有感就發,有事就記,有理就說,率性而為,不必拘泥! 隨筆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寫法上,它們往往旁徵博引,而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謹嚴,因此,富有“理趣”是它們的突出特色。 閱讀這類文章,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風格,提煉作者的主要觀點品位妙語佳句,還要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寫隨筆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沒有任何的負擔,沒有華麗的辭藻,嚴密的結構。隨筆的形式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也可以對同類事進行綜合議論。

隨筆也不受字數的限制,短的幾十字,長的幾百字,篇幅長短皆由內容而定。 寫隨筆最重要的是要表達出寫作的意圖:或者是一種快樂的心情,或者是一點小感悟,或者是一個新觀點……總之,如同鄰家大嬸般親切與平易近人。

生活隨筆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觀點、新發現……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寬廣,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寫成文章。 “五四”新文學時代,現代隨筆的創作繁榮一時,但“隨筆”的命名與內涵尚未及統一,隨筆這一文體便被左翼文學排斥至文學邊緣。

這給當代隨筆的文體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從現代隨筆的濫觴、朱自清的“散文觀”、周作人和魯迅的“隨筆觀”等角度入手,在現代散文眾多的命名中尋找隨筆的源頭,以期為當代隨筆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鑑的依據。

隨筆內容方面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1、人的生命形態主要由許許多多細小的瑣事組成,驚險奇特,英烈悲壯,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態。平平凡凡,尋尋常常,隨處皆是,是生活的常態。

只有那些注目尋常瑣事,並在其中能感發出無盡趣味來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澀,他的心泉必不至乾涸,而一旦弄筆寫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覺,墜入境界,放任自由。對瑣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發現不了詩意的人,其人必定乾枯無趣,其心必定頑劣粗糙,自然極難與筆墨有緣。

2、於今世界紅塵滾滾,物慾洶洶,人心越來越浮躁,時尚越來越火爆,而寫作恰恰需要細膩的心靈,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處。所以,身處現代,你選擇寫作,其實寫作也在選擇你。

只有當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時候,你才能從平常的生活中感發出具有共鳴效應的整體情感,生髮出啟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與寫作結下一份良緣。應該說,綺語清詞,嘉言華章是天地間早就有了的,它在隨筆式的自由寫作中最易被呈現出來,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體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總說永恆,期盼永恆,其實哪會有什麼真正的永恆。人易朽,文字也易朽。

如前所述,寫作和其它種類的藝術一樣,只是人的一種生命享受與精神自救。寫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覺悟與抱負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寫作的好手。

用一顆善良之心,真誠之心去貼近平常的生活,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觸控時代的脈搏,尋覓真善美的所在,並忠實地將其訴諸筆端,這才是我們生活隨筆寫作的正途。 隨筆的分類 常見的現代隨筆有記敘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說明性隨筆、繪景性隨筆、狀物性隨筆等等。

1、記敘性隨筆 記敘性隨筆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的片斷或作者的偶然經歷,基本內容是敘事寫人。隨筆的主旨是寫情見性,它的抒寫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觀感受,有時直截了當說出,有時是隱藏在文字背後;它描寫的往往是人人類似經歷的平凡小事,但經過你仔細體味後,會使你察覺世俗風情、感悟人生道理。

2、議論性隨筆 這類隨筆又叫“隨感”或“雜感”。所謂“隨”,有隨手記下而非刻意為文之義;所謂“雜”,是指內容廣泛,包羅永珍,大至社會問題、人生哲理,小至身邊瑣事,風花雪月,鳥蟲寵物,校園風情,學習心得,書籍品評,親人友人,無可不寫。

但隨筆的重點還是個“感‘字,作者要有感而發,哪怕是一點思考、一點感受、一點閃光的意念都可帶到文章中去,不擺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種隨意漫談的風格。 3、說明性隨筆 黎先耀寫人和自然關係的隨筆《天之驕子》,著筆於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趣,著力加強人們的生態意識。

因此,說明性隨筆不同於純粹的說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帶有鑑賞的性質,有時則借物抒懷,另有寄託。模山範水,往往以片斷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態準確形象地描繪出來。

練習這類隨筆,要以精細而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筆調輕靈,不刻意為文。正如王國維所說的那樣:“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怎樣寫教育隨筆 一,什麼是教育隨筆 隨筆是文學體裁中散文的一種.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短小活潑. 教育隨筆顧名思義,就是談教育思想觀點的隨筆.教學隨筆,也可以說"教學一得",主要是寫教學中某一點體會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點是題目小,篇幅短;層次和結構比較簡單;內容單純,涉及面比較小,寫作材料便於收集,整理和使用. 隨筆在寫作樣式上沒有什麼固定的限制,常。

7. 隨筆該如何寫

怎樣寫教育隨筆 一,什麼是教育隨筆 隨筆是文學體裁中散文的一種.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短小活潑.教育隨筆顧名思義,就是談教育思想觀點的隨筆.教學隨筆,也可以說"教學一得",主要是寫教學中某一點體會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點是題目小,篇幅短;層次和結構比較簡單;內容單純,涉及面比較小,寫作材料便於收集,整理和使用.隨筆在寫作樣式上沒有什麼固定的限制,常見的有借事說理,夾敘夾議等形式.借事說理: 作者要著力描寫一個事件,不用太多的語言去發議論,做點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文章的結尾有個簡單的點題就可以了.讀者通過讀作者敘述的這件事,就能受到觸動,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於故事之中.夾敘夾議 :作者在敘述一個事件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敘述一邊評論.也可以是把事件先敘述完,再做評論.隨筆是最適合教師創作使用的一種形式.二,寫教育隨筆有什麼好處 1,能真實地記錄身邊世界.如果你要問我:你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麼,留下些什麼 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寫教育隨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讓我們的老師只留下模糊的記憶,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淡出這個美麗的世界.2,用教育隨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為要寫,所以要閱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寫作,是一種拉動自己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託.3,通過教育隨筆,讓每個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成功實踐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這麼多的,實質性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邊做邊思,邊思邊寫,邊寫邊做,螺旋前進,每個老師肯定會把新課程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本領.耕耘於教學一線的教師,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學的第一手資料,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之餘,及時把心得記錄下來,不僅對自己日後工作有促進作用;如果發表,對廣大同仁也具有借鑑意義.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言:"教育學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複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在傳道授業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育,教學物件,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實施因材施教.回顧和總結教育教學過程的心得和方法,不僅積澱了個人在教育,教學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豐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 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教師,其功赫赫.回首整個從教生涯,或許因疏於及時記載心得體會,屆時找到一條清晰的軌跡不免顯得有些困難,然昨日難以再現,徒留一縷憾意. 誠然,如今的教師負擔很重.有來自業務上的,更多的或許還是來自心理方面無形的壓力.面對高職低聘,轉崗,待崗等現實問題,使得教師們對分數不得不計較.一貫被稱之為"良心活兒"的隱性工作,教師自己對"良心"兩字欲說還休.在這樣的背景下,"分數是硬道理"的論調就不難理解.也因此會有不少教師奉行"一心只教手中書,莫管教改與科研."這種現狀,結果使得教師自己只擁有一桶"死水",限制了教師自身的發展,對學生的培養也是無益的.適時撰寫論文是解決上述矛盾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為其操作性強,收效也顯著. 教師的論文,大致可分為純理論的學術研究文章和涉及具體問題的教學小論文.考慮到實際情況,筆者更贊同廣大中國小教師側重寫一些教學小論文.通過及時整理教學思路,記錄教學心得,只會對教學起促進作用.就教學中的某一具體問題,通過縝密的思考,或查閱相關的資料,最後形成文字.這是一個深入思考的過程,這也是一個質疑,析疑的過程.寫作過程使得教師對處理問題的方法更趨條理化,更符合科學性,能直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另一方面,根據筆者自己的經驗,勤於筆耕教學小論文,有助於培養執筆教師的教研意識.尤其是此類小論文被報刊錄用或獲獎時,更能促成該教師在教學上乘勢而上,提升境界. 現代的教學形勢,要求教師有傳統的"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化.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教師"必須會進行學術研究,教學小論文為載體的教研是鋪就學術研究大道的"基石".作為教師,不進行教研,而直接從事抽象的理論研究是缺乏立身之本的,也可以這麼說,沒有教研就沒有科研. 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踩著一個個的腳印,隨時記錄著這一軌跡,向教育更深處漫溯,教而時研之,不亦樂乎 三,教育隨筆寫什麼 對於一線教師來說,不敢說每一節課都有體會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學不同的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做個有心人,隨筆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實踐:如讀書筆記,如教育案例,如教學反思,如學生檔案記錄,如心靈感悟…… .寫教育隨筆實際上是個思考與積累的過程.由於我們身在教育的第一線,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教育心路,這對今後的教育教學無疑是有幫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離不開平時的點滴積累.教育隨筆,因其篇幅的短小,也無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論層面,因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那麼,教育隨筆寫些什麼呢 (一)記教學得失.每位教師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試驗田",試驗成功與否,肯定會有所"悟",。

8. 國小生如何寫日記

(

國小生日記的寫法

日記應當是每天的記錄,這應當把自己的一天生活中比較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寫日記要注意格式、內容、寫法三個問題。那麼日記的格式是什麼呢?國小生在寫日記時,一般是在第一行寫清幾月幾日,剛開始寫日記時,或新年寫第一篇日記,或寫單獨的一篇日記時,應該在第一行寫上幾年幾月幾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應試類的日記或比較完整的日記還要寫上一個標題。

國小生日記的形式,常用的有:

1、觀察日記。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記下來,每次觀察最好擷取一個側面,寫出特徵,反映一箇中心。

2、活動日記。記下參觀訪問活動、學校班級少先隊組織的各項活動、家庭活動、同學之間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等等,參加一次寫一次,一定要抓住要點寫。

3、思考日記。(或叫心靈日記、自我教育日記、“道德感悟”日記)把自己對現實生活中的優缺點和心理活動或道德品質成長變化過程摘要記下來。

前兩種形式多見於應試,後一種形式要求較高,宜在高年級中有針對性地指導試用。

4、剪貼日記,把自己喜愛的郵票、圖畫、照片貼在日記本上,並按意圖寫上來源、目的、意義或說明文字。

5、資訊日記。把看到的、聽到的、有價值的最新資訊記下來。

6、氣象日記。把當天的天氣、溫度、風力、風向和出現的特殊的自然天氣現象記下來。

7、檯曆日記。把周圍實實在在發生的重要事情如實簡要地記在臺歷上,少則一句,多則一段話。

8、摘錄日記。把看到或讀名家語錄、格言、座右銘或寫人狀物的優美詡句摘錄下來。

9、學習日記。把課本上學到的、課外書閱讀印象較深的心得體會、聯想記下來。

10、實驗日記。如養花、種向日葵或搞科技小製作,把過程、結果記下來。

例如: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晴

我學騎單車

晚飯後(時間),我和XX(人物),來到南園公園(地點)學騎單車。剛開始時,我心裡很害怕,說什麼也不敢騎上去。看到我這個樣子,XX哥哥不斷地鼓勵我,並騎上單車給我做示範。後來,我終於鼓起勇氣,騎上了單車,XX在邊上扶著。經過多次練習,我終於學會了騎單車。(經過和結果)

教孩子寫日記的方法。

1、記的事件要真實。要多記自己看到或經歷過的事和人,多記身邊發生過的現實生活中的事和人。只有真實的最能反映事件和心情,真實地敘述問題,才有參考價值,才是有效的積累,才能反映規律。

2、記的事件內容要有具體些,儘量不要用概括性敘述,而要有一定的描寫。孩子寫日記主要是練筆。它不同於一般的史料記錄。孩子作文最大的毛病是不具體,因此,要教孩子通過仔細回憶和重新觀察,把事件或人物的細節寫出來。

3、要有選擇地記。一則日記一般只記一件事,不能太雜,不能拖泥帶水地在一則日記中什麼都記。也就是說,一則日記要圍繞一箇中心。這個中心可以一樁事、一個場景、一段對話、一處風景、一個外貌、一種心情、一個動作等,日記不是流水帳。

4、記事件的感受不要牽強附會。每個人都會對身邊發生的事產生一些感受,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在記敘過程中,可以穿插自己的感受。但這種感受一定要真實,自己是怎麼想的就怎麼寫,不要老是考慮這個想法對不對。有些孩子,在自己的日記中也搬用套話大話,說一些違心的假話,這種心理是很不好的。

5、要妥善地儲存日記。日記是私密性極強的,要孩子注意儲存。每過一段時間,可翻一翻以前的日記,這樣,既可以回憶比較,也可以可增強對記日記的信心。

9. 教學隨筆怎麼寫

原發布者:agang2000

教育教學隨筆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如果孩子生活在讚賞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好鬥;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學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周圍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幫助中,他便學會關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親情、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美好的世界。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個積極、樂觀、進取、勤奮、堅強、勇敢、好學、豁達、善良、聰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極悲觀自卑,而是外界壓抑的結果。多給學生說“我希望、我建議、你覺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貫徹素質教育的前提,徹底改變評語中“該生”怎麼樣,寫出“你”的特點、對你的建議、對你的期望,要點燃學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現學生高高興興進學校,而一部分學生“雙差”而出。教育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決不能僅僅為了考試,我們在培養一個人,一個將來在社會立足的人,一個要有創造效能力的人。這是教師神聖的責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問題是家長缺少教育觀念! 家長會一定要給家長講清楚: 1、儘量多表揚孩子,輕易不要批評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長大。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進步,不要因為考試失誤而責備學生。 3、多瞭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民主,要談心,要溝通,但決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

10. 教學日記怎麼寫

您好 教學日記的寫法初探 第一部分 如何寫課後反思 教學反思用平實的話,即教後想想,想後寫寫,認真思考一下得與失,想一想,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情景是否和諧,學生積極是否調動,教學過程是否得到優化,教學方法是否靈活,教學手段優越性是否體現,教學策略是否得當,教學效果是否良好。

想想後,動動筆,寫中有學,學中有思,不能成文,作為隨筆或記錄,經常翻翻,也算多了一個不會說話的教師,也可把教學中出現問題或困惑利用調講時間提到教研室中去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若能成文,再把它投寄出去,或作為一個課題加以研究,若能得到不見面老師的指導,豈不快哉,想得多了,寫得多了,它就是無價之寶,你就能品嚐到其中的樂趣。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

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

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1、記成功之舉,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2、記“敗筆”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4、記學生見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

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5、記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之,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

第二部分 如何寫反思性教學日記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每節課後對自己所作的總結和評價,目的是總結經驗、改進不足,為今後上課提供參考。教師在對一節課評估時可以反思以下問題:一、關於教學1、這節課是否實現了預定的教學目標?2、這節課使用了哪些教學材料?是否有效?3、這節課使用了哪些教學媒體?效果如何?4、這節課是否這節課使用了哪些教學技巧?效果如何?5、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情況如何?6、課堂上是否發生了什麼特殊事件?7、這節課的實際講授是否與教案完全一致?不一致,做了哪些修改?效果如何?8、這節課的教學難度是否恰當?9、這節課教學的科學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10、我的備課是否充分?11、這節課的哪些內容需要在後續課程中再處理?12、這節課是否應該採用其它更好的教學策略?13、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是什麼?為什麼?14、這節課的敗筆是什麼?為什麼?15、這節課的問題有哪些?我在教學上做的改進有哪些?16、我的教學理念在這節課上是如何體現的?17、下次教這個內容時我是否沿用本節課的教案和教法?18、下一節課與這節課如何銜接?二、關於學生1、在我的課上是否全體學生都有所收穫?2、我是否將教學任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全體學生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來了?3、學生在這節課中學到了什麼?是否學到了想學的內容?4、學生最喜歡這節課的地方是什麼?5、學生對這節課的哪些地方感到困惑?6、學生是否有機會在你的課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分享自己的經驗?7、學生是否在課上學到了新的學習策略?三、關於教師1、我的教學語言是否得體?2、我的教學理念與實際教學是否有衝突?3、我在專業發展上處於什麼階段?還應做哪些努力?4、我作為特定課程教師在教學理念、知識結構、語言技能、專業技能和教育教學技能方面的長處和不足有哪些?5、我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學好所教課程?總之,做好教學設計並。

標籤: 記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wgz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