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顧渚紫筍的詩句

顧渚紫筍的詩句

顧渚紫筍的詩句

1. “江城細雨紛紛,明月靜默如畫。”

2. “一身素裹清風起,兩袖紅蕊落梅時。”

3. “垂柳拂痕留夜雨,殘陽照影掃秋煙。”

4. “清風拂面湖水波,雁陣南飛長路多。”

5. “落花流水春園裡,斜陽寒鴉古巷中。”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鸚鵡曲顧渚紫筍翻譯

《鸚鵡曲·顧渚紫筍》翻譯如下:

我家就在鸚鵡洲旁居住,我是個不識字的漁夫。乘一葉扁舟任它在浪花裡飄流,在江南煙雨濛濛中酣然睡名。醒來時天晴雨住,滿眼青山更加蒼翠,抖動著蓑衣回去。看來是從前錯怨了老天爺,真是也有安置我的去處。

拓展資料:

鸚鵡曲,曲牌名。又名“黑漆弩”“學士吟”“江南煙雨”。屬正宮,多用於散曲小令,套數少見。全曲(不計襯字)共五十四字,分上下兩片。

上片句式為:七、七、七、六;下片句式為:七、六、七、七。代表作品有元代馮子振《鸚鵡曲·農夫渴雨》等。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

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

世稱其“博洽經史,於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關於茶文化的詩句如下:

1、種荈已成園,栽葭寧記畝。

譯文:種植的茶園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一眼望不到邊際,哪裡知道茶園到底有多少畝。

2、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譯文:與茶人們聊天,他們說的都是這個季節的茶葉,茶葉聞起來還是很清新,香氣很重,茶人們的衣服上也散發出陣陣茶香。

3、袖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

譯文:顧渚紫筍是用鮮嫩的茶芽製作而成,茶芽長三五寸,這種茶芽的茶樹生長於巖洞爛石之中。

4、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

譯文:到達茶園後,茶人開始採摘鮮嫩的茶芽,不斷地將紫筍茶芽放進茶籃,不一會兒,身上就沾滿了露水。

5、乃翁研茗後,中婦拍茶歇。

譯文:老人們碾茶後,把茶葉交給中年婦人們拍茶,乘此機會,老人們可以休息一下。

6、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譯文:如果在這深山中能夠以茶代酒,必然不會有酩酊大醉的情形出現了。

7、南山茶事動,灶起巖根傍。

譯文:遠處南面的山峰中有茶農在蒸茶,他將爐灶安置在岩石的旁邊。

8、泥易帶雲根,燒難礙石脈。

譯文:燒火焙茶,煙氣繚繞,形成了深山雲霧的源頭,但是再大的火也不能破壞深山的石脈。

9、立作菌蠢勢,煎為潺湲聲。

譯文:茶鼎比較小,豎立起來就像菌類一樣,煎茶時發出的聲音就像慢流發出的潺潺水聲。

10、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譯文:坐在松樹下一邊用精美的茶甌品茶,一邊欣賞周邊的美景,全身心地享受飲茶的樂趣,即使支公也不過如此。

關於紫筍茶的詩句

1. 關於採茶的詩句

1、《詠貢茶》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譯文:春天來了,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開花;茶樹上長出來名貴的花蕾,終於到採摘茶芽的時候啦。武夷山真是個神仙的境地呀;這裡不僅盛產名貴的靈芝,更有這名貴的茶中奇琶。

2、《即目》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譯文:小的鼎煎茶麵對曲江池,一個留著白鬍子的道士下棋,搖書扇。誰寫在破蒲葵扇上,上面記著南塘移動樹的一天的事。

3、《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雲間飄蕩,坐在這我深愛著的山裡飲著香茶。那岩石上繫著的小船也不忍離去,要和流動著的清澈的溪水一起到傍晚。

4、《湖州歌九十八首》宋——汪元量

江頭楊柳舞婆娑,萬馬成群齧短莎。

北客醉中齊拍手,隔船又唱採茶歌。

譯文:楊柳在江邊飛舞,萬馬成群在吃草。客人已經喝醉,隔著船兒唱著那採茶的歌謠。

5、《憶秦娥·遊人絕》宋——劉克莊

遊人絕。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養蠶天氣,採茶時節。

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譯文:遊人已經很少了。綠草如茵,花兒已經開過了時節。正是養蠶和採茶的時候。杜鵑在枝頭啼叫,柳絮如雪般紛飛。煙雨濛濛的天氣正是江南的三月。

2. 有關採茶的詩句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

“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

寫的左思的兩位嬌女,因急著要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與左思此詩差不多年代的還有兩首詠茶詩: 一首是張載的《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贊成都的茶;一首是孫楚的《孫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的詩句,點明瞭茶的原產地。

到唐宋以後,茶的詩詞驟然增多,這些茶詩茶詞既反映了詩人們對茶的寶愛,也反映出茶葉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唐代,隨著茶葉生產與貿易的發展,湧現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

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鐘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等等, 有的讚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託詩人的感遇,而廣為後人傳誦。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桑,採摘實苦辛。

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

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受貢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心的苦悶。

此外,還有杜牧的《題茶山》、《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北宋由於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濟繁榮時期,加之當時鬥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容。

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蘇軾的《次韻曹輔壑源試焙新茶》詩中“從來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兩句構成了一副極妙的對聯。范仲淹的《鬥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為後世文人學士稱道。

南宋由於苟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談到: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則吟到: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閣親自煎飲雙井茶的心情。元代,也有許多詠茶的詩文。

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謝宗可的《茶筅》謝應芳的《陽羨茶》等等。元代的茶詩以反映飲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詠茶詩比元代為多,著名的有黃宗羲的《餘姚瀑布茶》、文徵明的《煎茶》、陳繼儒的《失題》、陸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

如高啟的《採茶詞》: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旗短。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採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詩中描寫了茶農把茶葉供官後,其餘全部賣給商人,自己卻捨不得嘗新的痛苦,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生活極大的同情與關懷。又如明代正德年間身居浙江按察僉事的韓邦奇,根據民謠加工潤色而寫成的《富陽民謠》,揭露了當時浙江富陽貢茶和貢魚擾民害民的苛政。

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後來都因賦詩而慘遭,高啟腰斬於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許多詩人如鄭燮、金田、陳章、曹廷棟、張日熙等的詠茶詩,亦為著名詩篇。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愛新覺羅·弘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後人傳誦的是《觀採茶作歌》詩: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皇帝寫茶詩,這在中國茶葉文化史上是少見的。

3. 紫筍茶的挑選

顧渚紫筍茶於每年的清明至穀雨期採摘,摘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的茶芽。其製作,經攤青、殺青、理條、攤涼、初烘、復烘等過程。製成的極品茶芽葉相抱似筍;上等茶芽嫩葉稍展,形似蘭花。 對於紫筍茶的挑選,唐代茶聖陸羽早在《茶經》上有所記載,其方法是: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

歷代文人墨客對紫筍茶也是情有獨鍾,寫下了不少的關於紫筍茶的詩句。張文規《湖州貢焙新茶》詩云:“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錢起也有詩云:“竹下忘言對紫筍,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由此可見,紫筍茶所享有的盛譽和當時所受歡迎的程度。

4. 與採茶有關的詩句

《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十畝山田近石涵,村居風俗舊曾諳。

簾前白艾驚春燕,籬上青桑待晚蠶。

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

陵陽秋盡多歸思,紅樹蕭蕭覆碧潭。

《贈隱者》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醉後楚山夢,覺來春鳥聲。

採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徐君猷輓詞》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一舸南遊遂不歸,清江赤壁照人悲。

請看行路無従涕,盡是當年不忍欺。

雪後獨來栽柳處,竹間行復採茶時。

山城散盡樽前客,舊恨新愁只自知。

《送江學士睦州通判》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涉淮淮水淺,泝溪溪水遲。

君到桐廬日,正值採茶時。

試問嚴陵跡,今復有誰知。

《夔州竹枝歌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白頭老媼篸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

背上兒眠上山去,採桑已閒當採茶。

5. 描寫酒茶的詩句

詠茶十二韻》(唐·齊已·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夏日閒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閒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睛來地,蟲飛晚後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尚書惠蠟麵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峽中嘗茶》 (唐·鄭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裡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此遊愜醒趣,可以話高人.《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溜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茶來老更閒.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唐·白居易)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題禪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西陵道士茶歌》(唐·溫庭筠)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鬆影直.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茶詩 (五代後晉·鄭邀)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6. 關於“採茶”的古詩詞有哪些

1、《採茶歌(一作紫筍茶歌)》

唐:秦韜玉

天柱香芽露香發,爛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憐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團團月。倚雲便酌泉聲煮,獸炭潛然虯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颯颯篩風雨。老翠看塵下才熟,

攪時繞箸天雲綠,耽書病酒兩多情,坐對閩甌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應愁歌欲成。

2、《觀採茶作歌》

清:乾隆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3、《採茶行》

宋:鄭樵

春山曉露洗新碧,宿鳥倦飛啼石壁。

手攜桃杖歌行役,鳥道紆迴愜所適。

千樹朦朧半含白,峰巒高低如几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撥草驅煙頻躡屐。

采采前山慎所擇,紫芽嫩綠敢輕擲。

龍團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懌。

安得龜蒙地百尺,前種武夷後鄭宅。

逢春吸露枝潤澤,大招二陸棲魂魄。

4、《採茶詞》

明:高啟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5、《憶秦娥·遊人絕》

宋:劉克莊

遊人絕。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養蠶天氣,採茶時節。

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7. 跟採茶有關的詩句

茶與詩詞——元、明、清茶葉詩詞 作者:錢時霖 來源:《中國茶經》 元、明、清各個時期,除了有茶詩、茶詞之外,還增加一個新品種,即以茶為題材的曲,尤其是元曲,最為盛行。

(1)元代 這個朝代時期不是太長,而且崇尚武功,“只識彎弓射大雕”。所以比之唐宋,詠茶的詩詞人要少得多。

元代的詠茶詩人有耶律楚材、虞集、洪希文、謝宗可、劉秉忠、張翥、袁桷、黃庚、薩都剌、倪瓚、李謙亨、馬臻、李德載、仇遠、李俊民、郭麟孫等。 ①元代的茶葉詩詞體裁 有古詩、律詩、絕句。

並出現一個新品種:元曲。 古詩 如袁桷的《煮茶圖並序》、洪希文的《煮土茶歌》。

律詩 如耶律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這首律詩的七首詩,都用了茶、車、芽、賒、霞的幾個韻寫成,別有風味:第一首:“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

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第七首:“啜罷江南一碗茶,枯腸歷歷走雷車。黃金小碾飛瓊雪,碧玉深甌點雪芽。

筆陣陳兵詩思勇,睡魔卷甲夢魂賒。精神爽逸無餘事,臥看殘陽補斷霞。”

絕句 有馬臻的《竹窗》、虞集的《題蘇東坡墨跡》等。 元曲 元代盛行元曲,因此茶也就進入了這個領域,如李德載的《喜春來,贈茶肆》小令十首,節錄如下: 一、茶煙一縷輕輕揚,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勝維揚。

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七、兔毫盞內新嘗罷,留得餘香滿齒牙,一瓶雪水最清佳。

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十、金芽嫩採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

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②元代茶葉詩詞題材 亦有名茶、煎茶、飲茶、名泉、茶具、採茶、茶功等。

名茶詩 有虞集的《游龍井》詩。這首詩把龍井與茶連在一起,被認為是龍井茶的最早記錄。

“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薝葡中,餘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詩中提到該茶為雨前茶(不取穀雨後),香味強烈(如薝葡,即梔子花那樣的香氣)。龍井泉水也很清美,你瞧!青翠的群山映照在瓢水中(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此外,有劉秉忠的《嘗雲芝茶》詩,李俊民的《新樣團茶》詩等。 煎茶詩 有仇遠的《宿集慶寺》詩:“旋烹紫筍猶含籜”。

謝宗可的《雪煎茶》詩:“夜掃寒英煮綠塵”。 飲茶詩 有吳激的《偶成》詩:“蟹湯負盞鬥旗”。

名泉詩 有郭麟孫的《遊虎丘》詩:“試茗汲憨井”。 茶具詩 有謝宗可的《茶筅》詩。

採茶詩 仇遠詩:“自摘青茶未展旗” 茶功詩 耶律楚材詩:“頓覺衰叟詩魂爽,便覺紅塵客夢賒”。 (2)明代 明代初期,社會經濟曾有過一個比較繁榮的局面,但在茶葉詩詞的發展上,明代未能達到唐、宋的高度。

寫過茶詩的詩人,主要的有謝應芳、陳繼儒、徐渭、文徵明、於若瀛、黃宗羲、陸容、高啟、袁巨集道、徐禎卿、徐賁、唐寅等。 ①茶葉詩詞體裁 不外乎古詩、律詩、絕句、竹枝詞、宮詞和茶詞等。

古詩 陳繼儒有《試茶》四言古詩一首: 綺陰攢蓋,靈草試奇。竹爐幽討,鬆火怒飛。

水交以淡,茗戰而肥。綠香滿路,永日忘歸。

律詩 如居節的《雨後過雲公問茶事》詩(五律)。 絕句 如徐禎卿的《煎茶圖》、《秋夜試茶》等。

竹枝詞 王稚登有《西湖竹枝詞》: 山田香土赤如泥,上種梅花下種茶。茶綠採芽不採葉,梅多論子不論花。

宮詞 金嗣孫有《崇禎宮詞》一首: 雉尾乘雲啟鳳樓,特宣命婦拜長秋。賜來穀雨新茶白,景泰盤承宣德甌。

茶詞 有王世貞的《解語花——題美人捧茶》,王世懋的《蘇幕遮——夏景題茶》等。 ②茶葉詩詞題材 有名茶、茶聖陸羽、煎茶、飲茶、名泉、採茶、造茶、茶功等。

名茶詩 以詠龍井茶最多,如於若瀛的《龍井茶》、屠隆的《龍井茶》、吳寬的《謝朱懋恭同年寄龍井茶》等。其他如餘姚瀑布茶(黃宗羲的《餘姚瀑布茶》詩)、虎丘茶(徐渭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石埭茶(徐渭的《謝鍾君惠石埭茶》)、陽羨茶(謝應芳的《陽羨茶》)、雁山茶(章元應的《謝潔庵上人惠新茶》)、君山茶(彭昌運的《君山茶》)等。

茶聖陸羽詩 韓奕《山院》詩有:“入社陶公寧止酒,品茶陸子解煎茶”。詹同《寄方壺道人》詩:“臥雲歌酒德,對雨看茶經”。

煎茶詩 有文徵明的《煎茶》,謝應芳的《寄題無錫錢仲毅煮茗軒》等。

8. 關於茶葉的詩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

---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

2、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賦》

3、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4、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素瓷傳靜夜,芳氣清閒軒。

---顏真卿《月夜啜茶聯句》

5、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錢起《與趙莒茶宴》

擴充套件資料

公元前2世紀,西漢的司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的“荈、詫”就是茶。成文於秦漢時期的《爾雅》一書中也載有“檟、苦荼”。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國所發現的有關茶葉的最早文字記載。

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是陸羽所著的《茶經》。此書初稿完成於公元8世紀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書分三卷十章7000餘字。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本茶葉的百科全書,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

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笙到山裡什麼意思

“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裡。焙中清曉朱門開,筐箱漸見新芽來。”這是唐代詩人李郢的《茶山貢焙歌》中的詩句,描寫的是早春茶農採製貢茶的情景。

貢茶制度開始於唐朝,大約是天寶年間。雖然在周武王時代,巴蜀茶葉就是貢品,但那時的貢茶沒有制度化。到了唐代,貢茶遍及五道十七州府,還專置貢茶院,負責製造上等名茶,上貢朝廷,當時貢茶已有十餘品目:劍南的蒙頂石花,湖州的顧渚紫筍,峽州的碧澗明月,福州的方山露芽,蘄州的蘄門月團等。

貢茶特點之一是採得早。所謂“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說的正是在百草尚未開花,春天尚未到來的時節,貢茶已經採摘了。這當然是為了搶新,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茶香紫筍露的上一句是什麼

茶香紫筍露的上一句:東吳興未窮。詩詞名稱:《寄獻湖州從叔員外》。本名:鄭谷。別稱:鄭鷓鴣。字號:守愚。所處時代:唐代。出生地: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出生時間:約公元851年。去世時間:約公元910年。主要作品:《曲江春草》《淮上與友人別》《柳》《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倦客》等。

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茶香紫筍露”的詳細介紹:

一、《寄獻湖州從叔員外》的全文點此檢視《寄獻湖州從叔員外》的詳細內容

顧渚山邊郡,溪將罨畫通。

遠看城郭裡,全在水雲中。

西閣歸何晚,東吳興未窮。

茶香紫筍露,洲回白_風。

歌緩眉低翠,杯明蠟翦紅。

政成尋往事,輟棹問漁翁。

二、鄭谷其他詩詞

《淮上與友人別》、《漂泊》、《寂寞》、《遠遊》、《中年》。相同朝代的詩歌

《三姑石》、《暖翠》、《贈別徐侃》、《幽恨詩》、《題賈島墓》、《天台禪院聯句》、《長恨歌》、《憶江南》、《錢塘湖春行》、《暮江吟》。

點此檢視更多關於寄獻湖州從叔員外的詳細資訊

紫筍的解釋

紫筍的解釋

名茶名。 唐 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 十二 韻》 :“茶香飄紫筍,膾縷落紅鱗。” 宋 蘇軾 《宿臨安淨土寺》 詩:“覺來烹石泉,紫筍發輕乳。” 宋 陸游 有 《病酒新愈獨臥蘋風閣戲書》 詩,自注:“紫筍, 蒙 頂 之上 者,其味尤重。” 元 馮子振 《鸚鵡曲·顧渚紫筍》 曲:“一旗,紫筍靈芽,摘得和煙和雨。”

詞語分解

紫的解釋 紫 ǐ 在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紅與藍合成的 顏色 :紫紅。紫銅。紫外線。紫藥水。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統治者所 崇尚 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宮室、服飾、用物前冠之以“紫”: 紫衣 。紫書(.道經;.皇帝詔書)。紫誥(帝王詔 筍的解釋 筍 ǔ 竹子 初從土裡長出的嫩莖、芽,又稱“竹筍”,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筍”、“ 慈竹 筍”、“麻竹筍”等。 竹子的青皮:筍席(用竹青編成的席子)。 古同“榫”。 筆畫數:; 部首 :竹; 筆順

宋朝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文化發展的繁榮階段,以宋詞為代表的文化成就達到了歷史的高峰。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在唐代的基礎上湧現出更多、更絢麗的篇章。以茶文化為特色的封建文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1、詩詞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詩詞眾多,有一些提到當時的名茶,這些名茶有的從唐代開始就是名茶,如蒙頂茶、顧渚紫筍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湧現出來的,如北苑茶等。

龍鳳茶,宋代最為著名的茶,產於福建的建溪流域,詩見王禹偁《龍鳳茶》。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烹處豈期商嶺水﹐碾時空想建溪春。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

鳩坑茶,唐代貢茶之一,宋代名貢,產於今浙江省淳安縣,詩見范仲淹《鳩坑茶》。

雙井茶,當時的貢茶之一,產於江西省修水縣,詩見歐陽修《雙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猶須三日誇。

寶雲日鑄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明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不改舊時香味色。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2、賜茶及謝茶表之類現象

唐代的皇帝偶爾會賜一些貢茶給大臣,在宋代則賜茶之風甚盛,受到皇帝恩賜茶葉的大臣們常要作詩或作文章對皇帝的恩賜表示感謝,稱為“謝茶表”,如劉禹錫、柳宗元等人寫過此類“謝茶表”,可參見劉禹錫《代武中丞謝新茶表》,有關的詩可見以下幾例。

王禹《龍鳳茶》:“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得作近臣”。

蔡襄《北苑茶》:“特旨留丹禁,殊恩賜近臣”。

梅堯臣《七寶茶》:“啜之始覺君恩重,休作尋常一等誇”。

3、借茶抒懷,憂國憂民

北宋由於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濟繁榮時期,加之當時鬥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南宋由於苟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談到:

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

詩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則吟到:

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茶詩之頁】五:陸游的茶詩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大詩人,一生創作詩詞無數,今存詩9000多首(其中涉茶詩就有100餘首)、詞150餘題。與吾邑杜氏五高友善,筆者曾多篇文章寫他與我們蘭溪的情緣,分別刊於省報和地方報刊上。

陸游好茶,在眾多詩篇中茶詩不少,如《試茶》、《雪後煎茶》、《喜得建茶》、《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飯罷碾茶戲書》、《晝臥聞碾茶》《效蜀人煎茶戲作長句》等等,其中有一題甚長,曰《過武連縣北柳池安囯院,煎泉試日鑄、顧渚茶,院有二泉皆甘寒,傳雲唐僖宗幸蜀在道不豫,至此飲泉而愈,賜名“報囯靈泉”雲》,是他在蜀中寫的。全詩三首並有附註,錄如下:

滴瀝珠璣翠壁間,遭時曾得奉龍顏。欄傾甃缺無人管,滿院松風盡掩關。

行殿淒涼跡已陳,至今父老記南巡。一泓寒碧無今古,付與閒人作主人。

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閒品故園茶。只應碧缶蒼鷹爪,可壓紅囊白雪芽。(自注雲:日鑄貯以小瓶,蠟紙丹印封之。顧渚貯以紅藍縑囊,皆有歲貢。)

此處陸游講了一個故事、寫了三首茶詩。陸游乾道六年(1170)入蜀,直到淳熙五年(1178)回返臨安,首尾在蜀中待了九年,故寫蜀中的詩最多,這三首詩寫他在武連(今四川劍閣縣西南)安囯院煎茶有感。武連縣北柳池安囯院非同一般,它是唐代廣明間(880)黃巢兵亂,唐僖宗入蜀避難之處。相傳僖宗入蜀後久病未愈曾在此駐留,飲用這裡的泉水而得以病癒,於是便賜名此泉為“報囯靈泉”,並建安囯院紀念之。300年後陸游到此煎泉煮茶,卻見“行殿淒涼跡已陳,至今父老記南巡”,“欄傾甃缺無人管,滿院松風盡掩關”,幸喜泉水尚存,“一泓寒碧無今古”“滴瀝珠璣翠壁間”。陸游感慨萬端,望著這泓甘泉和陳舊的院舍,嘆息道:只好讓我來當一回主人了,但我也僅是一位匆匆的過客而已啊!第三首寫煎茶品茗,他自比“桑苧翁”陸羽,煎的是家鄉日鑄和顧渚茶,碧缶鷹爪,紅囊白雪,汲泉品茗中寄託了他對過往唐皇的感嘆和自己對家鄉的思念。

又有一題《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二首》,詩云:

一州佳處盡裴回,惟有東丁院未來。身是江南老桑苧,諸君小住共茶杯。

雪芽近於峨嵋得,不減紅囊顧渚春。旋置風爐清樾下,他年奇事寄三人。

陸游這二首茶詩也是在蜀中寫的,寫與好友何元立、蔡肩吾在蜀中漢嘉城(今四川雅安北)東丁院煮茶故事。關於東丁院,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有記載:“漢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間,時聞洞中泉滴聲。黃魯直題詩云:古人題作東丁水,自古東丁直到今。”可見這東丁院也是大有來歷的。這回陸游仍自比桑苧翁陸羽,一起煮茶的是二位文人雅士何立元、蔡肩吾。但煮的不是家鄉顧渚或日鑄茶,而是地道的“峨嵋雪芽”,“雪芽近於峨嵋得,不減紅囊顧渚春”,看來“峨嵋雪芽”的風味不比“顧渚紫筍”差,況且身處在這古老的東丁院,汲的是古老的東丁水。在濃廕庇日的“東丁”聲裡,三個異鄉客一塊煎泉品茗,也足以流芬百世的!

陸游的茶詩很多,剛剛飄了迎新瑞雪,就再錄一首他的《雪後煎茶》詩作結:

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

此詩說的是他晚年在山陰(紹興)老家用融雪後的井水烹茶,百年人生,唯此樂事了。

2019年元月2日晚施福山於黃龍洞寓

白居易飲茶詩句

即使在今天,白居易也是一位品茶高手。他老人家一生寫了二千多首詩,提及茶事的有六十三首之多,應居唐朝詩人之冠。每每精讀白居易茶詩,伴著一絲半縷茶香,不禁遙想大唐之茶韻,領悟香山居士之茶魂。

“喝茶喝到老,茶名記不了”,白居易識茶,首先在他識茶的品牌。他在《琴茶》中寫道:“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將唐代天下第一的四川蒙山茶與古琴名曲《淥水》相提並論,《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中說“蠻榼來方瀉,蒙茶到始煎”,視為珍品。白居易還三次提到當時被評為天下第二名茶的顧渚紫筍茶,《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詩曰“茶香飄紫筍,膾縷落紅鱗”,描寫盛大的品茗鬥茶詩曰“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和微之春日投箭明洞天五十韻》詩曰“綠科秧早稻,紫筍折新蘆”,做為當時的貢茶,紫筍茶是白居易在茶詩中描寫最多的。《春盡日》詩曰“渴嘗一碗綠昌明”,綠昌明則是蜀茶的一種。

“一年茶,二年草,三年柴”,白居易講究喝新茶。六十三首茶詩中,有七首強調“新”字,留下“深爐敲火炙新茶”,“茶新碾玉塵”等佳句。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結識了一個姓蕭的鄉紳,蕭某寄給他一些茶葉,白居易寫了《蕭員外寄新蜀茶》一詩,起首便道:“蜀茶寄到但驚新”。忠州刺史李景儉將當年第一批焙制好的春茶寄給白居易,白以《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酬謝“新茗分張及病身”之情,結句感嘆:“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一個“但”字,一個“驚”字,一個“先”字,一個“別”字都用得十分傳神,道盡知茶人的品性。一位姓韋的被貶虔州,臨行前去看望白居易,白居易當時身處病貧交迫的窘境,家中只有加了糖的粥,但仍以新茶招待客人,“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使人在寂寞蕭條中感到溫馨。

“品茶先備水”,白居易深知其中三味。“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用的是山水;“渭水煎來始覺珍”,用的是河水;“吟詠霜毛句,閒嘗雪水茶”,“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用的則是雪水。

“品茶如品人”。白居易到摯友元稹家吟詩,喝雪水煎的茶,感嘆“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他的妻舅楊慕巢新授東川節度史,白居易以詩相賀,詩尾不忘索取好茶:“可能空寄蜀茶來?” 楊慕巢果然給他寄了茶葉和衣服,白居易以詩相謝:“年年衰老交遊少,處處蕭條書信稀。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斷寄秋衣”。白居易還寫過一首詩,說頭天晚上飲酒過度,第二天很晚才起來,到池塘邊走了一遭,見綠樹青草,十分幽致,遂結繩床,支起紅炭爐,洗淨白茶甌,煎出來的茶“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茶喝到這份兒上,品茶的意境幾乎齊了,可是白居易筆鋒一轉:“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對飲之人,是多麼重要!

“以茶養性”,這是愛茶人必須具備的品質,白居易超人之處,在他謫居江州時,於出產雲霧茶的廬山開闢茶園以問茶:“架巖結茅宇,斸壑開茶園”,“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鶴是交遊”,識茶能做到知行統一。人所不及。

“喝茶喝的是一種心情”,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白居易有四首茶詩達到了這一境界:

“內無憂患迫,外無職役羈。此日不自適,何時是適時?”(《首夏病間》)

“身心一無系,浩浩如虛舟。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貧賤亦有樂,樂在自由身。” (《詠意》)

“樂人昔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食後》)

“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榮耀非所求。雖被世間笑,終無身外憂。” (《何處堪避暑》)

從白居易的茶詩可以看出,他一年四季香茗在手。“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是春天喝春茶;“遊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寫的是夏天喝茶;“夜茶一兩勺,秋吟三數聲”,寫的是秋天喝茶。白居易將一日分為五時,“簷前新葉復殘花,席上餘杯對早茶”,說的是日出飲早茶;《睡後茶興,憶楊同舟》,說的是日高品茗;“鼻香茶熱後,腰暖日陽中”,說的是日間喝茶;《偶作二首》,說的是日西飲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桃根知酒渴,晚送一杯茶”則說的是日入飲晚茶了。“午茶能破睡”,“破睡見茶功”,白居易睡罷飲茗的詩不少,他極嗜酒,他寫詩道“茶能散悶為功淺”,“不似杜康神用速”,但“愛酒不嫌茶”,常常“舉頭中酒後,引手索茶時”,無酒之時,“聊將茶代酒”。食罷也有詩如:“食罷一覺醒,起來兩甌茶”。一邊品茶,一邊讀詩書,使白居易得到許多樂趣,“或飲一甌茗,或吟兩句詩”,“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悶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鄰遠到茶”,具為雅事。更有趣的是身邊有茶童侍茶:“嘗酒留閒客,行茶使小娃”,“茶教纖手侍兒煎”。白居易老來多病,茶又和藥一起入詩:“茶藥贈多因病久”,“病聞和藥氣,渴聽碾茶聲”,“病來肺渴覺茶香”,“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藥銷日晏三匙飯,酒渴春深一碗茶”,茶真是伴隨了白居易一生。

白居易的茶詩留下不少佳話。他的代表作《琵琶行》就提到茶,若不是琵琶女的丈夫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江州司馬何緣相遇天涯淪落人。浮樑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北,是唐代一個茶葉集散地。湖州茶山境會,是慶祝貢焙完成的官方茶宴,白居易因腳傷不能前往,遙聞羨想,成詩一首。他任杭州刺史時,邀請靈隱韜光禪師入城汲泉烹茗,“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韜光禪師不堪俗境,偏不領白刺史的情。白居易倒是大度的可以,上山與韜光禪師喝了一回茶。

白居易將大量茶事移進詩裡,茶櫃、茶灶均入詩:“斑竹盛茶櫃”,“晴教晒藥泥茶灶”,“趁暖泥茶灶,防寒夾竹籬”,非愛茶者,構不成這般詩意。

白居易在世時便詩名顯赫,後來發展到每有新詩,民間爭先傳抄,不分男女老幼,甚至不識字的老太太,也是他詩歌的忠實欣賞者和積極的傳播者。當時有的人傳抄他的詩拿去換茶喝,現在聽起來也挺爽的。

茶道文化詩句

  中國是詩的國度,也是茶的國度。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學史中,與茶有著難以割捨的不解之緣。文人與茶之間,就如和酒一樣,總有著說不盡的種種情緣。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文化詩句,一起來看看。

  茶道文化詩句

  1、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此聯為清代名士溥山所題。作者是畫家,也是詩人。此聯恰是一幅素描風景名畫,瀟瀟竹雨,陣陣松風,在這樣的環境中調琴煮茗,讀書賞月,的確是無邊風光的雅事。將此聯與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圖相配都是不俗的。

  2、秋夜涼風夏時雨,石上清泉竹裡茶。

  秋夜涼風,夏時陣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濤環繞,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聽風聲水聲,始可與夏雨秋風相配。

  竹蔭遮幾琴易韻,茶煙透窗魂生香。

  園中置几案,扶瑤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煙透窗,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動,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讓人頓生隔世之意。

  3、融通三教儒釋道,匯聚一壺色味香。

  4、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鬆根煮菜根。

  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

  雷文古泉個,日鑄新茶三兩甌。

  山光撲面因潮雨,江水回頭為晚潮。

  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5、松濤烹雪醒詩夢;竹院浮煙蕩俗塵。

  塵濾一時淨;清風兩腋生。

  採向雨前,烹宜竹裡;

  經翻陸羽,歌記盧仝。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候閒平東坡詩。

  龍井泉多奇味;武夷茶發異香。

  喜報捷音一壺春暖;暢談國事兩腋生風。

  九曲夷山採雀舌;一溪活水煮龍團。

  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新佔一枝春。

  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結龍團。

  陸羽譜經盧仝解渴;武夷選品顧渚分香。

  素雅為佳松竹綠;幽淡最奇芝蘭香。

  幽借山巔雲霧質;香憑崖畔芝蘭魂。

  翠葉煙騰冰碗碧;綠芽光照玉甌青。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圓

  6、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

  小天地,大場事,讓我一席;

  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爾我;

  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自東西。

  從哪裡來,忙碌碌帶身塵土;

  到這廂去,閒坐坐喝碗香茶。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帶玉溪雲。

  花間渴想相如露;竹下閒參陸羽經。

  細品清香趣更清;屢嘗濃釅情愈濃。

  薰心只覺濃如酒;入口方知氣勝蘭。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7、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龍團。

  玉盞霞生液;金甌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大碗茶廣交九洲賓客;老二分奉獻一片丹心。

  處處通途,何去何從,求兩餐分清邪正;

  頭頭是道,誰賓誰主? 吃一碗各自東西。

  竹雨松風蕉葉影,茶煙琴韻讀書聲。

  為善讀書是安樂法,種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簾春影雲拖地,半夜茶聲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盡洗,松濤烹雪詩夢初靈。

  新安人傑地靈,傳古閣牌坊,一曲徽腔成絕響;

  黃山物華天寶,獻屯綠祁紅,三杯猴魁餘雅興。

  聆妙曲,品佳茗,金盤盛甘露,縹緲人間仙境;

  觀古俗,賞絕藝,瑤琴奏流水,悠遊世外桃源。

  山好好,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

  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几杯各西東。

  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

  曰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來。

  8、南南北北,總須歷此關頭,且望斷鐵門限,備夏水冬湯,應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上天下地;

  東東西西,那許瞞了腳跟,試豎起金剛拳,擊晨鐘暮鼓,喚醒眼耳鼻舌心意六道眾生,吃飯穿衣。

  山靜無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為客嘗。

  紅透夕陽,好趁餘輝停馬足;

  茶烹活水,須從前路汲龍泉。

  世間重擔實難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長途不易走,梅花嶺上,何妨歇腳品斟茶。

  煮沸三江水;同飲五嶽茶。

  雖無揚子江中水;卻有蒙山頂上茶。

  揀茶為款同心友;築室因藏善本書。

  三楚遠來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嚐。

  天下幾人閒,問杯茗待誰,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來證三生!

  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兩個山人。

  來為利,去為名,百年歲月無多,到此且留片刻;

  西有湖,東有畈,八里程途尚遠,勸君更盡一杯。

  斗酒恣歡,方向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過客暫停車。

  隨手烹茗化白鶴;  綠地垂柳釣青錢。

  蘭芽雀舌今之貴,鳳餅龍團古所珍。

  龍團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盞燦若煙霞。

  看水滸想喝大碗酒,讀紅樓舉杯思品茶。

  處處通途,何去何從? 求兩餐,分清邪正;

  頭頭是道,誰賓誰主? 吃一碗,各自西東。

  忙什麼,吃我這雀舌茶百文一碗;

  走哪裡,聽他擺龍門陣再飲三盞。

  掃雪應憑陶學士,辨泉猶待陸仙人。

  攀桂天高億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勝看五千文字箇中誰是謫仙才。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

  9、茗外風清移月影,壺邊夜靜聽松濤。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酒來。

  龍井雲霧毛尖瓜片碧螺春, 銀針毛峰猴魁甘露紫筍茶。

  剪取吳淞半江水,且盡盧仝七碗茶。

  四方來客,坐片刻無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自東西。

  禪榻常閒,看嫋嫋茶煙隨落花風去;

  遠帆無數,有盈盈軌水從罨畫溪來。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揚落花風。

  古典詩詞中的茶文化

  一:茶文化詩詞的興起

  茶詩與茶詞的興起,是茶文化發展的重要標誌。我國作為詩詞的國度,茶文化詩詞成為我國詩詞中的重要一部分。詩人以茶會友,在茶香瀰漫中吟詩作賦,茶成為詩人寄託情感、尋求心靈慰藉、感悟人生真諦的摯友。“結性不可汙,為爾滌塵煩。”茶文化詩詞不但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內容,也為我國詩詞注入了新的活力。

  1、最早的茶詩

  在我國早期的詩賦中,最早讚美茶的應該是晉代詩人杜育的《茶賦》,詩人以飽滿的熱情歌頌了這一奇產----茶葉。詩中雲:茶樹受豐壤甘露的滋潤,滿山遍谷,生長茂盛,人們成群結隊的前去採摘。另外,西晉左思的《嬌女詩》: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百晰。

  小字為紈素,口吃自清歷。

  有姐字慧芳,眉目粲如畫。

  馳鶩翔園林,果下皆生摘。

  貪華風雨中,筱忽數百適。

  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

  寫左思的兩位嬌女,因急著要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非常深動地描寫了兩個嬌女烹煮茶的姿態。

  2、關於茶聖羽和茶經

  說到茶事,不可不提一個人,那就是被後人稱之為“茶聖”的陸羽。陸羽彷彿天生就與茶有緣,他是一孤兒,三歲的時候被一位禪師收養,陸羽的少女時代便在寺院中度過。因為最早種植茶樹的是僧人,所以最早的飲茶習慣也是由僧侶間發起的。小陸羽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因此對寺院中僧人種茶煮茶,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之後陸羽走出寺院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考察了各地飲茶習俗並總結了歷代製茶經驗後,撰寫了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書中全面闡述了煎茶的製作過程,也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因此陸羽也被稱尊為中國茶聖。

  二、唐詩中的茶文化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第二個鼎盛時代,在軍事、文化和經濟上的發達,如同閃耀在這整個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當時沒有一個國家能與唐王朝的強盛與繁榮等量齊觀。而對當時世界乃至後來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這一點在茶文化上表現的十分突出。

  與火熱的酒文化相比,流行於唐代的茶文化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另一面:高雅與,清靜。飲茶的過程就是精神調節和自我修養的過程。唐人對茶的喜愛,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至愛哈爾理想的傾注。這種傾注激發了文學創作的,文人士大夫將飲茶視為雅逸的文化體驗和精神上的享受。在各種茶詩作品中,五言詩、唱和詩、聯句詩、寶塔詩中的茶文化最為突出。

  1、五言詩

  唐代傑出詩人杜甫,寫有“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的詩句。當時杜甫年過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祿難沾,有歸山買田之念。此詩雖寫得瀟灑閒適,仍表達了他心中隱伏的不平。詩仙李白豪放不羈,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詩中借浪漫而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的理想,而現實中的他又異常苦悶,成天沉湎在醉鄉。正如他在詩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當他聽說荊州玉泉真公因常採飲“仙人掌茶”,雖年愈八十,仍然顏面如桃花時,也不禁對茶唱出了讚歌:“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儷芳津,採眼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連線。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表達了茶的讚譽和嚮往。

  中唐時期最有影響的詩人白居易,對茶懷有濃厚的興味,一生國下了不少詠茶的詩篇。他的《食後》雲:“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詩中寫出了他食後睡起,手持茶碗,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情趣。

  2、唱和詩

  在數以千計的茶詩中,皮日休和陸龜蒙的唱和詩,可謂別具一格,在詠茶詩中也屬少見。

  皮日休,唐代文學家,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學士。陸龜蒙,唐代文學家,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蘇湖兩都從事。兩人十分知己,都有愛茶雅好,經常作文和詩,因此,人稱“皮陸”。他們寫有《茶中雜詠》唱和詩各十首,內容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和《煮茶》等,對茶的史料,茶鄉風情,茶農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體的描述,可謂一份珍貴的茶葉文獻。

  3、聯句詩

  聯句是舊時作詩的一種方式,幾個人共作一首詩,但需意思聯貫,相連成章。在唐代茶詩中,有一首題為《五言月夜啜茶聯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們是:顏真卿,著名書畫家,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書,封為魯國公,人稱“顏魯公”;陸士修,嘉興(今屬浙江省)縣尉;張薦,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工文辭,任吏官修撰;李萼,趙人,官居廬州刺史;崔萬,生平不詳;晝,即僧皎然。詩曰: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薦),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

  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崔萬)。

  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士修)。

  這首啜茶聯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陸士修作首尾兩句,這樣總共七句。作者為了別出心裁,用了許多與啜茶有關的代名詞。如陸士修用“代飲”比喻以飲茶代飲酒;張薦用的“華宴”借指茶宴;顏真卿用“流華”借指飲茶。因為詩中說的是月夜啜茶,所以還用了“月桂”這個詞。用聯句來詠茶,這在茶詩中也是少見的。

  4、寶塔詩

  唐代詩人元稹,官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詩唱和,所以人稱“元白”。元稹有一首寶塔詩,題名《一字至七字詩·茶》,此種體裁,不但在茶詩中頗為少見,就是在其它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詩曰: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寶塔詩是一種雜體詩,原稱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後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一個字。元稹在他的寶塔茶詩自注中說:一至七字詩,“以題為韻,同王起諸公送分司東郡作。”全詩一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顯然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製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後盛在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飲。結尾時,指出茶的妙用,不論古人或今人,飲茶都會感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後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這首寶塔茶詩,先後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從茶的本性說到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唐代為我國詩歌的鼎盛時期,作詩成為謀取利祿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幾乎無一不是詩人,不飲茶成不了名詩人,詩人無不飲茶寫詩,與酒一樣,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唐朝茶文化的繁榮,由此可見一斑。

  三、宋代詩詞中的茶文化

  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文化發展的繁榮階段,以宋詞為代表的文化成就達到了歷史的高峰。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在唐代的基礎上湧現出更多、更絢麗的篇章。以茶文化為特色的封建文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1、詩詞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詩詞眾多,有一些提到當時的名茶,這些名茶有的從唐代開始就是名茶,如蒙頂茶、顧渚紫筍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湧現出來的,如北苑茶等。

  龍鳳茶,宋代最為著名的茶,產於福建的建溪流域,詩見王禹偁《龍鳳茶》。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烹處豈期商嶺水﹐碾時空想建溪春。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

  鳩坑茶,唐代貢茶之一,宋代名貢,產於今浙江省淳安縣,詩見范仲淹《鳩坑茶》。

  雙井茶,當時的貢茶之一,產於江西省修水縣,詩見歐陽修《雙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猶須三日誇。

  寶雲日鑄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明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不改舊時香味色。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2、賜茶及謝茶表之類現象

  唐代的皇帝偶爾會賜一些貢茶給大臣,在宋代則賜茶之風甚盛,受到皇帝恩賜茶葉的大臣們常要作詩或作文章對皇帝的恩賜表示感謝,稱為“謝茶表”,如劉禹錫、柳宗元等人寫過此類“謝茶表”,可參見劉禹錫《代武中丞謝新茶表》,有關的詩可見以下幾例。

  王禹《龍鳳茶》:“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得作近臣”。

  蔡襄《北苑茶》:“特旨留丹禁,殊恩賜近臣”。

  梅堯臣《七寶茶》:“啜之始覺君恩重,休作尋常一等誇”。

  3、借茶抒懷,憂國憂民

  北宋由於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濟繁榮時期,加之當時鬥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南宋由於苟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談到:

  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

  詩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則吟到:

  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閣親自煎飲雙井茶的心情。

  四:元、明、清茶文化

  1、元代茶文化

  元代,也有許多詠茶的詩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

  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

  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

  盧仝七碗詩難得, 諗老三甌夢亦賒。

  敢乞君侯分數餅, 暫教清興繞煙霞。

  詩中感嘆說自己多年沒喝到建溪茶了,心竅被黃塵塞滿。時時憶念“黃金碾畔”的“雷芽”,“碧玉甌中”的“雪浪”。既不能象盧仝詩中連飲七碗,也不能夢想象趙州和尚那樣連吃三甌,只期望王玉能分幾塊茶餅。

  此外還有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謝宗可的《茶筅》謝應芳的《陽羨茶》等等。元代的茶詩以反映飲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2、明代茶文化

  明代的詠茶詩比元代為多,著名的有黃宗羲的《餘姚瀑布茶》、陸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如高啟的《採茶詞》: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採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詩中描寫了茶農把茶葉供官後,其餘全部賣給商人,自己卻捨不得嘗新的痛苦,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生活極大的同情與關懷。又如明代正德年間身居浙江按察僉事的韓邦奇,根據民謠加工潤色而寫成的《富陽民謠》,揭露了當時浙江富陽貢茶和貢魚擾民害民的苛政。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後來都因賦詩而慘遭,高啟腰斬於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

  3、清代乾隆皇帝品茶

  清代也有許多詩人如鄭燮、金田、陳章、曹廷棟、張日熙等的詠茶詩,亦為著名詩篇。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愛新覺羅·弘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後人傳誦的是《觀採茶作歌》詩: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皇帝寫茶詩,這在中國茶葉文化史上是少見的。

  五、精神象徵

  品茶是一種享受,茶人希望通過飲茶吧自己與山水、自然、宇宙融為一體,在飲茶中得到美好的韻律,精神的開釋。這種妙趣難以言傳你,卻可意會。

  1、茶之淺

  茶要淺,有個說法,叫十分的茶水容量,倒滿七分,留得三分人情在。淺作為一種審美的狀態,大約是文化中的簡約、含蓄、象徵……淺是每一個平常的日子,人生如茶,既有淡淡的愁苦,亦有不盡的甘甜。然而,不管茶味有過怎樣的甘甜或苦澀,最終它必然歸於淺淡。無論人生有過怎樣的輝煌,最終都不失質樸;無論在怎樣的境遇中,都能坦然生活,誠懇待人。

  2、茶之清

  清,作為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範疇,其意蘊十分廣泛。清”又是茶的精神實質,品德修持,正好契合的詩人創作的需要。茶性清潔不可汙,作茗事除了要有清靜的環境外,從器具到內心還要表裡俱清明潔淨。 “清甘本無滓,渴飲得真味。” (蔡襄)這是對茶自身給人清新感覺的探討。小庭幽圃絕清佳。” (陸游)講的是飲茶環境的清幽寂靜。

  “清”與文人、僧家所追求的清閒、清靜是相通的。大量的茶詩都表現出對“清”的探討,詩作不僅寫出茶自身的自然屬性和養顏健身之功用,更揭示了茶與文學創作、抒發性靈之間的密切關係。也為詩作營造一種清新自然的詩境,表現出簡古淡泊,閒逸悠然的雋永境界。

  3、茶之意境

  茶的意境,即與茶相伴而來的、給人以清新、淡雅、閒適、悠然,親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於一般口腹物慾。飲茶可以是一種習慣,給人以助思考、添情趣.  品茶與喝茶,不僅有量的差別,而且還有質的不同。喝茶,主要是為了解渴,以滿足人體水的生理需要。所以,喝茶重在數量,往往是急飲快咽地完成。

  而品茶重在意境,它把飲茶看作是一種藝術的欣賞,精神的享受,都喜歡在“品”字上下功夫,要細細品啜,徐徐體察。通過觀其形、察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使飲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寄託。

  4、茶與儒道

標籤: 詩句 顧渚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2lzp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