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語文課教案怎麼寫

語文課教案怎麼寫

1. 怎樣寫語文教案

國小教案的常見步驟: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其中教學過程是重點需詳寫! 眾所周知,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體現的是如何組織課文知識,如何設計教學方法的一個準備過程。

語文課教案怎麼寫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好的語文教案呢?根據多年的書寫經驗和認識,我發現,一份教案如能做到簡明、系統、實用,那麼老師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順利地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一、簡明 簡明就是簡單明瞭,不羅嗦,該寫則寫,不該寫則不寫。

備課時,有很多同志的一篇講讀課文教案寫到七八頁,有的甚至寫到十幾頁,真的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寫嗎?恐怕也是該寫的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也許他們認為教案越詳細越好,大到課文重點、難點的全面分析,小到自己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都歷歷在目,一個都不能少。這些同志的這種做法果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寫了十幾頁的教案,結果上課時,幾個問題已經把全部的內容囊括了,接下去不知該說什麼;有的則是預計2個課時該完成的,3個課時還覺得緊張。

這不能不說是備課的一個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對課文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沒有抓住重點,更不要對說教學目的的理解和設計啦,他們這種鬍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得到費力不討好的結果也是不足為怪的。

教案是教學的方案,更確切地說是教師上課時大致思路的一個行動指南,而不是自己所有的心裡所想。因此,教案不應過於詳細,只要能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設計好幾個探討的問題,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即可,不必樣樣都詳。

如備教案時,像時代背景、作者簡介等則完全可以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或老師一點即可(重點的寫一點),萬不能像寫文學史一樣來寫它們。另外,寫教案時,關鍵的幾個問題設計好了,至於怎樣分析的過程,以及自己對它的理解,只寫個大概即可。

因為我們記上的東西就算已定了位,而學生的思維卻是多變的。為了教會學生,以定位來適應運動多變是不行的,可行的只有變換角度,變換不同的說法,否則,一個問題追求惟一標準的答案,很可能要浪費很多時間,而且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二、系統 系統是指每一節教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練習中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因為從一本書來看,它是整本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部分,從一個單元來看,它又是一個單元的一個部分,正是這一節節的教案構成一個個單元,再構成整本書的教學系統的,因而,只有注意到這一點,才能把每一節的教案都放在它恰當的位置。

例如,國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八課備課時,心裡首先要想到本冊書主要學習的是議論文,再次要了解該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學習提出學習議論文的方法,然後再看第八課採用的是什麼方法提出論點的,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設計學生如何識別和運用這種提出論點的方法,這就達到了本課要求的主要教學目的,且為後邊的幾篇課文的學習做了鋪墊。在大的教學目的的指引下,學生的思考都會圍繞著課文提出論點的方式轉。

在講完這一單元后,再來一個知識性的總結,就會使學生髮現原來常見的提出論點的方式有這幾種呀!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們無論備哪一節課都不能只顧它自己,要前翻翻,後看看,看看前後和該課的聯絡是什麼,是不是需設下那麼一個伏筆和下一堂課的內容銜接呢?總之,一句話,一份教案如果不具備系統性,那麼可以說這位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是散亂的,那麼教給學生的知識也形不成一個個的網路。 三、實用 所謂實用就是指教案的設計,要適合於自己的學生,適合於自己的實際習慣,不能由自己的性子來,想怎樣就怎樣。

我們就拿國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的語法、句子成分來說,備課時就要考慮自己的學生對短語的知識掌握得怎樣,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情況,才能確定是從短語複習入手備課,還是單刀直入直接從句子成分開始。若備課時如常考慮著這樣的問題,那麼備出來的教案上課時便很少會出現提出了問題,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回答的現象。

當然把實用列為寫好教案的一個大問題來說,主要是要求教師知己知學生,同時也可以說是主要針對那些應付性的教案來說的。什麼是應付性的教案呢?書寫不認真,照抄照搬別人的教案,說話不切實際。

這三點說成是應付性教案的特性,我認為是再確切不過了。特別是有的同志備課時較認真,翻閱了不少的課外資料或特級教師的教案,按說,借鑑別人的長處也未免不可,可他想,自己再寫得好也比不上人家特級教師的呀,於是把人家的教案往自己教案本上一抄,認為這算一大成功。

但他卻沒想過人家設計的東西,怎能適合自己的學生呢?上課時碰一鼻子灰我想是不可避免的。總之,教案如果備出來沒有實用價值,那它還有什麼意義呢? 綜上所述,備課時如能緊扣教學目的,做到簡明、系統,且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那麼備出來的教案在上課應用時,既得心應手,又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詳情可以上搜語文網站 /查詢教案參考。

2. 國小語文教案怎麼寫啊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數學教學案例圓錐的體積一、教學目標:1.讓學生自己推匯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3、培養學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7a64e58685e5aeb931333330343264掌握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指名讓學生回答)生:回答 (師總結)師: 圓錐有什麼特徵?(生回答)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糧堆,沙堆。你們知道它們的體積怎樣求嗎?如果用貨車來運,需要用幾車?引出(圓錐的體積)(二)學習探討1、學習探究圓錐的體積師: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把“圓柱”轉化“長方體”從而推匯出圓柱的體積。)

師: 今天我們也根據這種方法,來研究圓錐的體積。你們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嗎?(學生興趣十足)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小組帶來的試驗用品有什麼特點?生:討論交流,並得出結論: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不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不等底等高。

師: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係一樣(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互不相讓)師:同學們,我們怎樣來知道自己的猜測的正確與否。(試驗)2、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視。

學生試驗,小組交流。各個小組的意見反饋。

師小結:我發現有的小組是用水來做的的試驗;有的是用沙來做的試驗。你們都能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關係:V(圓錐)=1/3V(圓柱)。

而且我還發現一個小組的同學別具一格,用的是一個圓柱體形狀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兩個與第一個圓錐大小一樣的圓錐,這樣就得到了三個大小一樣的圓錐,也得到了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係。提出表揚!3、師生共同完成例題,師針對個別情況進行訓練。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1、選擇題。

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2、東東的家裡有一個圓柱形水桶,裝滿水是30千克,需要幾個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的容器來裝?3、書上的一些題目。(四)總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穫?七、反思:本節課我注重了知識的遷移,因為舊知是新知的的基礎,任何知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的。

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同時,讓他們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達到知識的共享。我讓學生通過猜測——驗證——得出結論。

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圖形的轉換,在練習題的的設計上,注重了對學生的圖形測量能力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創設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特別是對出現不一樣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揚,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總之,這節課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獲得過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根據實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國小語文教案怎麼寫

提供一個語文的,僅供參考: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切實做好“兩個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幫助我校語文教師規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特制訂《國小語文有效教學基本教學模式》及推進方案。

二、基本模式:

根據我校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我們研究整理了以下4種基本的國小語文有效教學的基本模式,分別為:

1.拼音教學“趣味模式”。

2.識字教學“導練模式”。

3.閱讀教學“活動模式”。

4.作文輔導“說寫模式”。

對這4種有效教學的基本模式,我們還結合具體課文的教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案例(附後)。

三、推進方案:

1.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方法。特別是“操作方法”,須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詳細的解讀和說明。培訓分為兩級,先是對鎮級學科教研組長進行培訓,然後由鎮級學科教研組長組織全鎮的培訓,要求培訓到每一位任課教師。

2.活動。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推進有效教學基本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如基本模式專題研討、基本模式課堂教學比賽、基本模式教案設計、基本模式案例評比等。鎮際交流活動的公開教學要成為展示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平臺。

3.展示。校長室將通過整體教學展示活動推進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運用。展示活動將邀請市縣級骨幹教師進行公開教學,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意圖,圍繞基本模式進行業務講座,組織聽課老師開展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教學沙龍。

4.提升。我們要求將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推進作為一種課題來進行研究,要做好教學日記,把在實踐過程中的收穫、困惑和自己的反思及時記錄下來,並收集整理,最後通過對這些教學日記的分析和研究,總結成功的經驗,發現存在問題,從而不斷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模式。

1.拼音教學“趣味模式”

教學板塊活動安排相關說明

揭題引入設定情境,激發興趣時間1~2分鐘。

趣味導學1.趣味認讀。藉助表音圖領讀,再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等形式反覆練習。時間10分鐘。

2.趣味記憶。藉助表形圖及拼音兒歌記住讀音和寫法。時間8分鐘。

3.趣味練說。看圖拼讀音節,利用音節練習說話或創編故事。時間10分鐘。

練習反饋1.範寫。指出字母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要求注意書寫姿勢。

2.學生練寫和點評反饋。教者要加強巡視和個別輔導,發現共性的問題,要集體訂正。時間10分鐘。

附:《 j q x 》第一課時教案

一、揭題引入

1.看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誰和誰正在幹什麼?

2.小結圖意,出示相關音節。

3.學語境歌:星期天,洗衣裳,洗衣機,嗡嗡響,媽媽洗衣我幫忙。

4.談話:今天我們要學的三個拼音娃娃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機的“洗”和“機”有關。

二、趣味導學

1.趣味認讀。

(1)(出示搭積木圖、氣筒圖和表演圖)我們今天要學的三個拼音娃娃就躲在這三幅圖裡,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板書:j q x

(2)你知道哪個娃娃的名字?(引導學生聯絡情景圖自己嘗試發音,教師相機正音。)

(3)教師示範,讓學生注意看口形,仔細聽,然後模仿發音。

(4)開火車讀,正音。

4. 國小語文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數學教學案例

圓錐的體積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推匯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三、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

師: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指名讓學生回答)

生:回答 (師總結)

師: 圓錐有什麼特徵?(生回答)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糧堆,沙堆。你們知道它們的體積怎樣求嗎?如果用貨車來運,需要用幾車?引出(圓錐的體積)

(二)學習探討

1、學習探究圓錐的體積

師: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 把“圓柱”轉化“長方體”從而推匯出圓柱的體積。)

師: 今天我們也根據這種方法,來研究圓錐的體積。你們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嗎?(學生興趣十足)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小組帶來的試驗用品有什麼特點?

生:討論交流,並得出結論: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不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不等底等高。

師: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係一樣(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互不相讓)

師:同學們,我們怎樣來知道自己的猜測的正確與否。(試驗)

2、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視。

學生試驗,小組交流。

各個小組的意見反饋。

師小結:我發現有的小組是用水來做的的試驗;有的是用沙來做的試驗。你們都能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關係:V(圓錐)=1/3V(圓柱)。而且我還發現一個小組的同學別具一格,用的是一個圓柱體形狀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兩個與第一個圓錐大小一樣的圓錐,這樣就得到了三個大小一樣的圓錐,也得到了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係。提出表揚!

3、師生共同完成例題,師針對個別情況進行訓練。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選擇題。

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

2、東東的家裡有一個圓柱形水桶,裝滿水是30千克,需要幾個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的容器來裝?

3、書上的一些題目。

(四)總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七、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了知識的遷移,因為舊知是新知的的基礎,任何知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同時,讓他們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達到知識的共享。我讓學生通過猜測——驗證——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圖形的轉換,在練習題的的設計上,注重了對學生的圖形測量能力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創設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特別是對出現不一樣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揚,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這節課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獲得過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根據實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5. 怎麼寫國小語文教案

國小語文拼音“d、t、n、l”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d、t、n、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d、t、n、l與單韻母的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

3.認識5個生字。

情感目標

教會學生讀兒歌,體驗童趣。

二、教學重點:

聲母d、t、n、l的發音及與韻母拼讀音節、認識漢字。

三、教學難點:

n、l的發音及n、l與韻母的拼讀是教學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設計:

第一部分是四個聲母d、t、n、l,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畫。第一幅圖是一個隊鼓和一副鼓錘,敲鼓的聲音“”提示d的音,隊鼓和鼓錘組

成的圖形提示d的形。第二幅圖是一條跳起的魚,魚的體態提示t的形。第三幅圖是一個門洞,門洞的形狀提示n的形。第四幅圖是一個小男孩手拿一根小木棍趕豬,小男孩嘴裡發出的聲音“嘞”提示l的音,小男孩手中的木棍兒提示l的形。

第二部分是d、t、n、l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d、t、n、l的書寫格式及筆順。

第四部分是帶調拼讀音節,認識五個生字。配有一幅情境圖,蘊含著一個故事情節:一匹馬馱著米袋在路上走,路邊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 不知什麼時候漏了,小馬卻沒有發覺,小兔子飛快地追上來告訴它:你的米袋漏了。

第五部分是一首兒歌。

五、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教師領著學生讀兒歌:“悟空本領特別大,天兵天將全不怕,打敗哪吒三太子,樂得悟空笑哈哈”。教師故意把:“特、大、打、哪、太、樂 ”這幾個字音加重,讓學生感知d、t、n、l四個聲母。用引導發現式學習方法,先將課前準備好的課件(圖畫)展示出來,放給學生看,問他們:“你看見了什麼?”

緊接著出示d、t、n、l,並帶學生朗讀,用不同的音調讀三遍。以開火車的方式,讓小朋友朗讀。讓同學們看看圖畫和咱們要認識的聲母有哪些聯絡呢?(引導從讀音和形狀上考慮)四人小組討論。

接著就是點選課件展示書寫過程,讓學生說說寫時要注意什麼。教師示範,學生書寫,再描紅。

最後說一說,生活中什麼東西的樣子和d、t、n、l相像。

鞏固練習:再讀一遍 兒歌,緊接著做遊戲遊戲,名字叫:找朋友。請四個小朋友戴上d、t、n、l的頭飾,從同學們擺的字母中找到自己的朋友。

六、家庭作業:

1、回去後把今天所學的兒歌唱給家長聽。

2、會寫,會讀d、t、n、l。

大體就是這樣,給你借鑑下。

標籤: 語文課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y6g0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