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會寧縣美食

會寧縣美食

會寧縣美食

1、開鍋羊肉:用手工切制新鮮羊肉,肉質鮮嫩、肉湯清亮、清香玉潤,同時還可用原汁原味的羊湯涮白菜、豆腐、粉絲、土豆片等配菜,亦是美味。

2、捲簾子:這是會寧人過年的必備美食,用大蔥、豬肉、土豆絲、雞蛋、澱粉、蕎珍子或者大米等製作而成。

3、會寧涼粉:會寧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製作考究,佐料獨特。

用蕎麥製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製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製作的涼粉,都味道很是不錯,是會寧人夏天最喜歡的家鄉美食。

4、蕎麵油圈:將蕎麥麵粉用開水燙拌均勻後,連同面盆放置於80℃水鍋中隔水熱蒸,10~15分鐘取出,冷卻後摻進黑麵少許,加酵面發酵,用手蘸油做成巴掌大的圓圈,入油鍋炸熟食用,是會寧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麵食。

5、雜糧面:雜糧面幾乎是會寧人的最愛,不僅美味而且健康。

蕎麵漿水節節、攪團、扁豆麵都是農村人的家常便飯,尤其是苦蕎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會寧縣美食”主要包括:攪團、捲簾子、扁豆燜面、蕎圈、涼粉、豌豆臘味飯、會寧亞麻油、豌豆產品、會寧馬鈴薯、砂田西瓜、會寧灘羊皮、椒油扁豆、攪團、捲簾子、扁豆燜面、蕎圈、涼粉、豌豆臘味飯、會寧亞麻油、豌豆產品、會寧馬鈴薯、砂田西瓜、會寧灘羊皮、椒油扁豆,並且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攪團更好。

在會寧,有一道名小吃,叫“攪團”。

有句當地的俗語說:“攪團,撒飯,娃娃老人的好飯。

”就是說,攪團光滑筋道,不用咀嚼,入口便可滑入肚中,而且攪團食材多樣,多以雜糧為主,易消化,對人們的身體大有好處。

說起攪團,相信咱們大多數會寧人並不陌生,並且家家戶戶都會製作。

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道小吃,在會寧卻是獨一份。

它獨

除了過年的大骨頭、丸子、捲簾子,小編最喜歡的就是家鄉的那碗雜糧面:蕎麵漿水節節、攪團、蕎麵削片、扁豆麵————當然家鄉的糜面甜饃饃、蕎麵饃饃、蕎圈、油餅---不說了,小編已經哈喇子流了一地!

漢族麵食,扁豆燜面是將細麵條蒸熟後備用,將肉絲、扁豆放入油鍋內炒至變色,加入適量的水,等扁豆六七分熟時,將蒸好的麵條放入鍋中一起翻炒,等水分蒸乾後盛盤即可食用。

會寧素有“中國小雜糧之鄉”的美稱,而以蕎麵為原材料製成的蕎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涼粉是會寧風味小吃之一,品種多樣,最多的綠豆(茶麵)涼粉最多,色澤嫩綠透亮,而且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效果。

涼粉有冷熱兩種吃法,盛夏時節冷食最佳。

用多種調料調製後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

錄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正文會寧的特產是什麼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就設有祖歷縣古絲綢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的特產是什麼目錄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正文會寧的特產是什麼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就設有

會寧的特產是什麼目錄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正文會寧的特產是什麼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就設有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縣美食”主要包括:攪團、捲簾子、扁豆燜面、蕎圈、涼粉、豌豆臘味飯、會寧亞麻油、豌豆產品、會寧馬鈴薯、砂田西瓜、會寧灘羊皮、椒油扁豆、攪團、捲簾子、扁豆燜面、蕎圈、涼粉、豌豆臘味飯、會寧亞麻油、豌豆產品、會寧馬鈴薯、砂田西瓜、會寧灘羊皮、椒油扁豆,並且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攪團更好。

在會寧,有一道名小吃,叫“攪團”。

有句當地的俗語說:“攪團,撒飯,娃娃老人的好飯。

”就是說,攪團光滑筋道,不用咀嚼,入口便可滑入肚中,而且攪團食材多樣,多以雜糧為主,易消化,對人們的身體大有好處。

說起攪團,相信咱們大多數會寧人並不陌生,並且家家戶戶都會製作。

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道小吃,在會寧卻是獨一份。

它獨

除了過年的大骨頭、丸子、捲簾子,小編最喜歡的就是家鄉的那碗雜糧面:蕎麵漿水節節、攪團、蕎麵削片、扁豆麵————當然家鄉的糜面甜饃饃、蕎麵饃饃、蕎圈、油餅---不說了,小編已經哈喇子流了一地!

漢族麵食,扁豆燜面是將細麵條蒸熟後備用,將肉絲、扁豆放入油鍋內炒至變色,加入適量的水,等扁豆六七分熟時,將蒸好的麵條放入鍋中一起翻炒,等水分蒸乾後盛盤即可食用。

會寧素有“中國小雜糧之鄉”的美稱,而以蕎麵為原材料製成的蕎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涼粉是會寧風味小吃之一,品種多樣,最多的綠豆(茶麵)涼粉最多,色澤嫩綠透亮,而且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效果。

涼粉有冷熱兩種吃法,盛夏時節冷食最佳。

用多種調料調製後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

錄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正文會寧的特產是什麼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就設有祖歷縣古絲綢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的特產是什麼目錄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正文會寧的特產是什麼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就設有

會寧的特產是什麼目錄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正文會寧的特產是什麼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就設有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會寧亞麻油,會寧馬鈴薯,會寧灘羊皮,扁豆燜面,豌豆產品,砂田西瓜,椒油扁豆,會寧羊羔肉,豌豆臘味飯,鐵木山礦泉水。

1、開鍋羊肉:用手工切制新鮮羊肉,肉質鮮嫩、肉湯清亮、清香玉潤,同時還可用原汁原味的羊湯涮白菜、豆腐、粉絲、土豆片等配菜,亦是美味。

2、捲簾子:這是會寧人過年的必備美食,用大蔥、豬肉響、土豆絲、雞蛋、澱粉、蕎珍子或者大米等製作而成。

3、會寧涼粉:會寧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製作考究,佐料獨特。

用蕎麥製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製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製作的涼粉,都味道很是不錯,是會寧人夏天最喜歡的家鄉美食。

4、蕎麵油圈:將蕎麥麵粉用開水燙拌均勻後,連同面盆放置於80℃水鍋中隔水熱蒸,10~15分鐘取出,冷卻後摻進黑麵少許,加酵面發酵,用手蘸油做成巴掌大的圓圈,入油鍋炸熟食用,是會寧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麵食。

5、雜糧面:雜糧面幾乎是會寧人的最愛,不為設僅美味而且健康。

蕎麵漿水節節、攪團、扁豆麵都是農村人的家常便飯,尤其是苦蕎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1、開鍋羊肉:用手工切制新鮮羊肉,肉質鮮嫩、肉湯清亮、清香玉潤,同時還可用原汁原味的羊湯涮白菜、豆腐、粉絲、土豆片等配菜,亦是美味。

2、捲簾子:這是會寧人過年的必備美食,用大蔥、豬肉、土豆絲、雞蛋、澱粉、蕎珍子或者大米等製作而成。

3、會寧涼粉:會寧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製作考究,佐料獨特。

用蕎麥製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製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製作的涼粉,都味道很是不錯,是會寧人夏天最喜歡的家鄉美食。

4、蕎麵油圈:將蕎麥麵粉用開水燙拌均勻後,連同面盆放置於8來自0℃水鍋中隔水熱蒸,10~15分鐘取出,冷卻後摻進黑麵少許,加酵面發酵,用手蘸油做成巴掌大的圓圈,入油鍋炸熟食用,是會寧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麵食。

5、雜糧面:雜糧面幾乎是會寧來自人的最愛,不僅美味而且健康。

各來衝手阻效火高蕎麵漿水節節、攪團、扁豆麵都是農村人的家常便飯,尤其是苦蕎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又附或遊損雜環。

西安有沒有會寧美食

有。會寧縣美食有開鍋羊肉、捲簾子、會寧涼粉、蕎麵油圈、雜糧面等。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西安有會寧美食。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轄地級市,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安都市圈核心區、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

舌尖上的會寧小吃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會寧人,走出會寧在蘭州上學和工作十年,現在又嫁到臨澤好幾年,其實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味道。每次去會寧,我都要吃一些自己喜歡吃的美食。

        我喜歡吃會寧的漿水面。還喜歡吃油圈(油團團),菜盒子。麻腐格兒,油饃饃,甜醅子等!

   

        現在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夏季有一種小吃叫漿水面,清暑解熱,增進食慾還開胃,清清涼涼也可以為煩躁的你舒緩舒緩心情。漿水面,雖然看起來不像大餐那樣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嘗一口,一定讓你回味無窮。漿水面是我們會寧的特色美食,剛開始喝漿水你可能有點不太習慣,但是再慢慢品味一下,你就會覺得它酸中帶甜,有一種說不出的獨特味道。

        我最愛吃漿水面,不僅是它味道獨特,而且外形好看,吃法有趣。平常我吃漿水面時,必須有兩個配料。虎皮辣子和炸韭菜。炸韭菜,其實也就是把韭菜切碎,然後快炒一下,放上調料。

     

        其實漿水的製作並不複雜,原料在我們家鄉一般用芹菜,蓮花菜製作。將蔬菜洗乾淨後可切絲或切片,放入陶罐中。然後澆入用面熬製好的一點清麵湯。待其涼後,加入影子,蓋上蓋。放置兩天即可食用。等漿水做成以後,在鍋裡倒入油。放點蔥花,大花椒顆粒。把漿水熗熟,最後放上香菜和鹽,晾溫。手工面煮好後,可將面過溫水,取出倒入已熗好的漿水。那種味道,想起來都讓人現在就特想吃!

        漿水面,在天水,定西,蘭州都有。不過各地吃法不一樣而已,蘭州的漿水面,夏天在普通家庭農家樂等都有賣的。一碗漿水面加一小勺紅油辣椒。再要一點虎皮辣子,涼拌青菜,豬手等。吃起來那是相當的解饞。

        實際上漿水面的歷史源遠流長。我會永遠記憶猶新,是我最喜歡的一種麵食。

會寧的產品美食作文四年級600

我的家鄉會寧有很多小吃,牛肉麵、涼皮子、沙米涼粉、油餅卷糕、土豆餅等,這些小吃風味各不相同,在這些地方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歡的是土豆餅,為什麼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土豆餅,顧名思義,就是用土豆做的餅。大家一定會問:土豆做的餅有什麼希奇的呢?玉米餅、南瓜餅我們都吃過了,也就那樣唄!如果你們真的這麼以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土豆餅之所以能成為特色小吃,一定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製作它可麻煩著呢!

做土豆餅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土豆,只有原料好,土豆餅的味道才會好,所以挑選的土豆一定要個大飽滿,而且,皮越粗糙的越好吃,甘肅盛產土豆,這自然不在話下了。第二步就是削皮,先把土豆洗乾淨然後再削皮,這也是個技術活呢,可得小心自己的手呢,可別傷著了。這下該進行第三步了——磨土豆,這個步驟是做土豆餅整個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因為磨不好會直接影響土豆餅的口感,所以一定要磨均勻。第四步是調製了,磨完的土豆糊有一點稀,不容易攤成餅,必須要加入適量麵粉,麵粉加入量以攪拌中無滲出水為好。為了土豆餅口感好,一定要打上幾個雞蛋,最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等調味料。好了,現在開始烙餅了,可以用平底鍋或電餅鐺,烙餅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碎,只要前面的工作做的紮實到位,這也沒啥難的,一塊餅只需五六分鐘就好了。你們瞧,不一會兒功夫,幾張圓圓的、黃橙橙的、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做好了,光聞著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呢。你們一定會問這下可以吃了吧,直接吃當然可以。可最佳的吃法是將土豆餅上面勻塗少量油潑辣椒麵、醬、蒜苗絲及蔥,再捲起來吃,或切成條拌著吃,味道真是好極了。說到這兒,我都饞了,你們呢!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們有機會來到了我的家鄉甘肅,一定要嚐嚐我家鄉的土豆餅,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我希望家鄉的土豆餅能讓更多的人品嚐,讓人流連忘返。我愛吃家鄉的土豆餅,我更愛我的家鄉。

會寧有地方特色小吃嗎?

甘肅會寧小吃 碗拔子---用小米麵、玉米麵、穀子面等做的類似窩頭的食品,因為做是將和好並經發酵的面放在碗裡顛成扁圓狀,所以叫碗拔子。(一般做時好像都和洋芋一起蒸的,鍋底放洋芋周邊放碗拔子,蒸焦了的那個黃瓜瓜更好吃)白饃饃---只要用白麵(好的小麥面)做成的饅頭、餅的統稱。花捲---製作同饃饃或饅頭原料相同,不同的只是蒸的時候給面裡面放油擰出花蒸熟即可.油饃饃----用白麵(有時也用蕎麵或者在白麵里加少量的雜麵)烙成的餅,在烙的過程中放入食品油。甜饃饃----用糜面或可以加少量的小麥面經發酵之後將面和成稀糊狀,然後倒在鍋裡的淨巴子上蒸熟的食品.也稱(倒鍋子)碗砣子(瓦砣子)---用雜麵經發酵後將面和成稀糊狀,然後分別倒在碗內蒸熟的食品。油餅子---用白麵或是其他面發好後,放好鹼趕成圓餅,中間鑽個眼放油鍋裡炸熟的食品.散散子---不用發麵就可以做得好吃的,和麵時裡面多放些雞蛋更好吃噢!炸法和油餅差不多烤鍋子---.用發酵好的白麵,放在爐子上的烤鍋子裡面烤制而成的饃饃,一般比鍋裡烙的饃饃勻稱也厚.饃饃成凹凸行,烤鍋子成平面行.憲蹄----小麥面做的大的饅頭,必須是圓的與普通饅頭的區別就是普通饅頭可以是切的而憲蹄必須是圓的.馬蹄子---用發酵好的白麵蒸的花饃饃,一般都是誰家有小孩子滿月.村子裡的人都蒸馬蹄子去給看滿月.幹饃饃---將饅頭切成片,在鍋裡用慢火烘乾,有時也用強太陽晒,這樣一來不易發黴。會寧的學子們的常備食品啊。草面(熟面)---不是飯館裡那種炒麵,是將小麥或者油麥等炒熟後再磨成的面,上等的炒麵在製作時加入白糖等。棋花子(會寧南部叫疙瘩)---可以用白麵、蕎麵、白麵和豆麵(油察面)擀成一大片,然後切成細長的菱形狀的麵食。長面(長飯、臊面)---用上好的白麵擀成並切成約2-5毫米寬且很長的麵條,有時用壓面機壓切而成,吃時可做好滷子湯(形式多樣)。涼麵----用上好的白麵擀成並切成約2-5毫米寬且很長的麵條,有時用壓面機壓切而成,煮熟之後撈出來過水也可不過加入油鹽涼好了,放在案板上和盤子裡什麼時候吃的時候挑起來吃就可以了.夏天多都加漿水吃.冉窩子---不用湯的長面面條,特色在於吃時把下熟的麵條撈出後直接用豬肉臊子及調料拌好。那個香呀就不用形容了.蕎麵節節---用蕎麥麵擀制並切成的寬約5MM、長約10-15CM的麵條。米和和---在很稀的小米稀飯中下入擀制並切成菱形狀的麵條,調入大肉臊子及調料而成.扁豆飯---把扁豆下入水中煮熟,然後下入擀制並切成菱形狀的麵條,調入大肉臊子及調料而成.削片子----一般都是用雜糧做的,記得最長吃的都是蕎麵做的把面和的比較硬的那樣,之後拿刀削成薄厚大小不一的面片煮熟.吃著硬硬的很有口感 .饃饃雜-----一般都是好的饃饃幹了或者是饃饃要不好的時候,把饃饃給捏碎了放油和蔥花給炒了,尤其炒乾點更好吃.!瓊饃饃----一般都是雜麵做的,把水燒開了放入一定比例的雜麵蒸到一定的時間,就是感覺差不多了揭鍋使勁翻攪翻攪.就可以了.洋芋蓋被兒----把切好的洋芋菜炒半數加入各種調料在加入需要量的水,在把擀好的面切好了蓋在洋芋菜上,等熟了翻好攪勻就可以吃了,很想念的地方美食噢!盼湯----就是用白麵和成好多的歲歲子,放入燒開的開水中煮熟就好了.小時候上學早晨最長吃的就是這個了.葛兒----北京叫菜盒子,就是把炒好的菜餡放入擀好的麵皮中,之後給粘好了放入鍋裡放上油給烙熟了即可.現在最想吃的就是已經很不多見的叫“麻副葛兒”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了.漿水---用野菜或者白菜、芹菜等發酵製成的湯水,裡面放些顏歲(香菜)味道更好的,有解暑、清熱之功效,有酸味。想想饞的都流口水.酸飯(漿水面)---包括各種上述各種麵條等食品,吃時在湯內加入適量的將水的飯的統稱。散飯---用小黃米蒸成略稀的米飯,然後在裡面攪拌入麵粉(各種面均可)當然小時候喜歡吃白麵做的.攪團---用蕎麥麵和小麥面製成,做法是燒開適量水後,火力不減,一邊往開水中均勻地撒面,一邊用擀麵杖攪動,當面在鍋裡形成麵糰時即可,再加以湯滷食之,其湯滷可以是將水,也可是肉菜做成的湯滷.面片子---手擀麵切成類似正方形後煮熟並調以各類菜肉及調料的湯麵,也有揪制的面片(揪片子等其它名).點心---用上等白麵、白糖、豬油等壓制成的塊狀品,形狀由殼而定。血面---用雞血或豬血和的白麵,一般都是機器壓的.一片白麵的一片血面的壓好之後把兩片子面粘在一起壓一邊,就成了一面白的一面紅的,然後切成好了即可自稱血面.跌疙瘩---用雜糧面和好用筷子跌製成的麵疙瘩,再將湯調製後做成的食品.煮(燒)洋芋---把洋芋煮\蒸\燒熟後直接食用.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煮熟的洋芋撥皮之後搗歲加入油和鹽拌勻吃也算美味.最豪華的當數:席,席有講就,各有名稱,如九魁、十全、十三花,每種名稱的席應有必須有的菜,且在桌上的擺放也有講究,什麼菜應該在什麼位置相對固定。席一般是在紅白事、春節期間製作食用肉丸子---用被鉸碎的大肉加入各種調料蔥等(有時加入土豆粉),粘成雞蛋大的圓球狀,外表粘有少許大米粒,然後蒸熟,有時用顏色點綴.卷聯子---成份與肉丸子一樣,不同之處在於卷聯子是把調製好的肉餡等均勻地鋪於薄雞蛋餅上,然後卷制而成,蒸熟後同樣塗以顏色,食用時將其切成片騰熱.血腸子---用剁的豬肉加蔥也有加洋芋的拌成餡.然後灌入豬大腸裡面.之後放在鍋裡放淨巴子上蒸,蒸的時候要來回的給拿針軋眼放氣,不放氣就蒸漲破了,哈哈破了就不好吃了.蒸熟切成片攢蒜吃那個味就不用多說了吧!在說我怕淌汗水…扁食---也叫餃子現在老家包的扁食在城裡已經很少見了,想想還是家裡做的洋芋菜的和蘿蔔的最好吃.甜醅子---將油麥洗乾淨後煮熟,然後加入發酵酒麴,在較溫暖處半密封狀態放置發酵,發酵好後有醇香的甜味並伴有些許酒味,香甜可口.涼粉---用蕎麥珍做成,較為複雜,有解暑之感,調入漿水或醋,(老家一般都用漿水吃)加入韭菜鹹菜.饞死大家,哈哈,其實我更饞啊醃蔬菜----就是冬天用大白菜醃的蔬菜,有的地方也叫酸菜,不過不同於夏天的那個酸菜,最簡單的吃的就是撈出來切了就可以吃,也可拿一大朵整的吃好過癮,還有一個好吃的辦法就是用醃的豬肉片子把菜炒了肉也不油了菜味道更好了,下著吃散飯那個香啊都不用說了.漿水---用野菜或者白菜、芹菜等發酵製成的湯水,裡面放些香菜味道更好的我新發明的哈哈,有解暑、清熱之功效,有酸味。想想饞的都流口水.釀皮子---把白麵和好,用水洗裡面的面精洗好之後放蒸釀皮子的淨巴子上蒸了.然後冷卻.吃的時候切好就可以了.辣子醬---具體不是很清楚,反正放入面加辣椒在鍋裡熬,之後加入黃豆熬很長時間顏色紅紅的那種可好吃了,題軟軟---(所謂的地耳吧)山上和崖邊地一種野生食品,尤其下雪之後揀的時候更為多其實也不是多隻是泡漲了顯得多.用肉和了拌成餡蒸包子和包扁食真是美事中的美事.米麵蛋蛋---(好像也有叫糜麵疙瘩的)用黃米麵做的湯麵,小時候吃過不少.

甘肅會寧冬天旅遊景點介紹 甘肅會寧有什麼景點

會寧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會寧旅遊景點有:

1、會寧縣博物館始成立於1990年10月,為副科級建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於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館址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東北角,博物館內設辦公室、保衛部、業務部、宣教部、後勤部五個職能部門。

2、牛門洞遺址位於會寧縣頭寨子鄉牛門洞村。是一處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半山、馬廠三種類型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

採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別陶片為泥質、夾砂紅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彩陶紋樣有橙、黃、五彩紋、魚紋、鳥紋、圓圈紋、漩渦紋,器形有盆、碗、罐等;

半山型別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多飾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鋸齒紋、水波紋、葫蘆紋,器形有罐、缽、盆、甕等;馬廠型別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飾粗條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圓圈紋、螺旋紋、波折紋、編織紋,器形有甕、壺、單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

3、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於國道312線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區東面,佔地36公頃,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瞻仰憑弔、旅遊觀光之勝地。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劃設計,原-副-題寫園名。

景園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風景,採用摹擬與微縮相結合的手法,修建了長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22處景點,突出以萬分之一時間走完萬分之一長征路為主題。

4、會寧紅軍烈士陵園位於會寧縣中川鄉。會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的會師地。1936年10月23日,為保證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紅四方面軍第5軍等部在會寧大墩樑阻擊軍進攻,紅四方面軍第5軍副軍長羅南輝、93師師長柴洪宇等1000多名紅軍指戰員壯烈犧牲。

為紀念犧牲的烈士,陵園於1986年始建,佔地面積67萬平方米,楊尚昆題寫園名,李先念題寫紅軍烈士紀念堂館名,題寫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其中大墩樑阻擊戰紀念館主要陳列展出紅5軍副軍長羅南輝和887名紅軍指戰員的英雄事蹟和遺物等。

5、鐵木山鐵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位於縣城西北70公里的頭寨鎮境內,309國道沿山而過,有“旱塬秀峰”之譽。

主峰海拔2404米,為境內最高峰,山頂有天然次生林,狀似罩蓋,孤峰獨秀,景色奇特。自元代開始築廟塑像,現為方圓百里的佛、道教活動中心,屬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

在會寧相聚,想問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會寧

旅遊攻略方法/步驟

博物館。去一個地方旅遊的話,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一下。浙江博物館裡面有很多小博物館,我們可以多看看,感受一下歷史人文情懷。

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西湖博物館。西湖博物館裡面有非常多的關於西湖的歷史底蘊,有很多攝影家的大作,可以去觀摩觀摩。而且博物館基本上是免費的,經濟實用。

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三潭映月。也就是我們一塊錢的人民幣後面的那一張景色。只要在西湖邊乘船,一般到達的最終點都是三潭映月。島上的風景比較的和諧,上面有很多小亭子可觀賞。

杭州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雷峰塔。也是西湖邊的值得一去的地方。小時候我們非常熟悉的白娘子傳奇裡面的雷峰塔就是出自於這,不過以前的雷鋒塔已經倒閉,現在是一個全新的雷峰塔了。

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靈隱寺。傳說去靈隱寺燒香拜佛可是很靈的,如果你是信佛的人,可千萬不要錯過了。也是來自於靈隱寺。

杭州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宋城。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杭州的去宋城看一場。整個表演的氣勢都非常的巨集大雄偉,是你一生值得去看一次的演出。

「印象隴原」暢遊甘肅 冬季旅遊嗨起來

【印象隴原】

暢遊甘肅 冬季 旅遊 嗨起來

驪_古城

官鵝溝

拉尕山

張掖丹霞

鬆鳴巖

嘉峪關城樓

鳴沙山月牙泉

甘肅的冬天是冰雪的世界、文化的海洋。這裡廣袤的陸地、起伏的高原、綿延的山脈、浩瀚的大漠都記載著人類 歷史 的印跡。這裡誕生了華夏文明,哺育了中華文化,踏出了連線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孕育了婀娜多姿、包羅永珍的民俗文化。星羅棋佈的文物古蹟冬春時節更加壯觀並富有文化厚重感,靈秀的山水此刻也在銀裝素裹裡更顯安謐。處在不同溫度帶的雪場、溫泉,完全詮釋出“兩重天”的特殊風采。冬春遊甘肅,洋溢著 旅遊 活力的神奇大地,正熱情地歡迎每一位朋友前來體驗冬春季節最具特色的旅行快感。

如夢敦煌·絲路探祕遊

絲綢之路這條經典 旅遊 線,沿途遍佈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獨一無二的人文遺產、獨具風情的民俗文化和獨樹一幟的紅色文化,有著極具吸引力的主題 旅遊 線路。冬春季節,避開 旅遊 高峰,一路向西,探祕千年絲路,漫遊河西走廊,直抵文化聖殿敦煌,收穫的既是“一步千年、一眼萬里”的豪情之旅,也是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遊程推薦

線路1:西安—平涼—天水—定西—蘭州—敦煌;

線路2:西安—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烏魯木齊;

線路3:西安—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青海

山舞銀蛇·歡樂冰雪遊

當金色的秋季過去,甘肅迎來了一年當中最顯廣闊和深邃的季節,炙熱在寒冷中蘊藏,希望在寂靜中蟄伏。雪景、冰瀑、霧凇等夏日難得一見的冰雪美景,除了“北國冰封 肅穆曠達”更有“壯闊斑斕 風情各異”!不僅如此,每年的冰雪節,長達千米的滑雪道讓遊客體驗到冰雪的魅力。一望無垠的冰雪場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讓遊客樂此不疲。

遊程推薦

線路1:蘭州(興隆山滑雪場、玉泉山莊、安寧滑雪場等)—定西(臨洮平長水世界、嶽麓山、通渭溫泉度假村等)—隴南(宕昌官鵝溝、成縣西狹頌等)—天水(青鵑山滑雪場、麥積山溫泉、清水溫泉等)—西安

線路2:蘭州—臨夏(永靖抱龍山鳳凰嶺滑雪場、炳靈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積石山大墩峽景區等)—甘南(夏河拉卜楞寺、扎尕那、郎木寺等)—蘭州

線路3:蘭州—天水—平涼—慶陽—延安

線路4:蘭州—蘭州新區—白銀—金昌—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

主要滑雪場:蘭州安寧滑雪場、興隆山滑雪場、皋蘭龍山國際滑雪場,蘭州新區冰雪新天地滑雪場,嘉峪關懸壁長城四季滑雪場,永昌縣南壩滑雪場,張掖山丹佛山滑雪場,武威塔兒灣滑雪場,天祝烏鞘嶺國際滑雪場,白銀黃河石林滑雪場,天水青鵑山滑雪場、麥積山滑雪場,平涼崆峒區海寨溝滑雪場、涇川天池滑雪場,定西渭河源景區滑雪場,臨夏鬆鳴巖國際滑雪場、甘肅抱龍山鳳凰嶺滑雪場,?慶陽隴東冰雪健身基地。

岐伯故里·中醫康養遊

冬遊甘肅,除了賞美景、品 美食 ,少不了的一定是暖暖的溫泉水。在這裡,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的溫泉水,讓旅途勞頓的你全身心放鬆,同時享受這個冬天裡最歡樂、最溫暖、最放鬆的康養之旅。

遊程推薦

線路1:平涼—涇川—靈臺

線路2:平涼—慶陽

線路3:定西—武山—天水

線路4:蘭州—隴南

隴上神泉:天水麥積山溫泉、清水溫泉、武山溫泉、平涼涇川溫泉、定西通渭溫泉、武威藥王溫泉、敦煌太陽溫泉等。

暖心 美食 :蘭州牛肉麵、臨夏手抓羊肉、白銀酸爛肉、甘南藏包子、天水暖鍋、隴南洋芋攪團、隴西臘肉、靜寧燒雞、慶陽蕎麥__面、嘉峪關烤肉、敦煌驢肉黃面、大漠風情宴、金昌餃子宴、張掖臘羊肉、武威“三套車”等。

陸上郵輪·環西部火車遊

冬春至美,在甘肅!除了一望無際的美景和數不清的 美食 在等待著八方遊客外,這個冬春季,美麗甘肅還準備了數不盡的出行優惠,歡迎著各界友人,等你翻開新的旅行篇章。“環西部火車遊”也是延伸火車服務,將景點、遊客、旅行社串聯、融合起來打造的“客運+ 旅遊 ”精品 旅遊 產品,被稱為“陸上郵輪”。

“省內遊”產品推薦

1.“環西部火車遊”絲路經典線:蘭州—敦煌—嘉峪關—張掖—武威—蘭州(每週五定期發車,行程5天,遊覽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嘉峪關關城、張掖七彩丹霞、大佛寺等絲路著名景點)

2.“環西部火車遊”南環線:蘭州—渭源—哈達鋪—隴南(宕昌、青木川)(“隴南直通車”專列每日發班,動車往返;遊覽隴南花橋村、陽壩、梅園溝、青木川古鎮等“隴上江南”美景)

3.“環西部火車遊”東環線:嘉峪關(金昌)—武威—蘭州—平涼(崆峒山)(計劃2021年2-4月不定期開行)。

4.“環西部火車遊”省內環線:嘉峪關(金昌)—蘭州—哈達鋪—隴南(宕昌、青木川)(2020年11月—2021年4月間不定期開行)。

“跨省遊”產品推薦

1.“環西部火車遊”甘青大環線:蘭州—張掖—嘉峪關—敦煌—阿克塞—肅北—茶卡—西寧—蘭州。

2.“環西部火車遊”東環線:蘭州—定西—天水—平涼—中衛—蘭州

3.“環西部火車遊”大南國 旅遊 專列:蘭州—廣州—海南島(遊覽珠海、海陵島、湛江、海口三亞等地,計劃2020年11月—2021年2月開行)

4.“環西部火車遊”宜昌—張家界 旅遊 專列:蘭州—襄陽、武當山、恩施、三峽、重慶、張家界、芙蓉鎮等地(計劃2020年11月—2021年2月間開行)

遊山玩水·最美鄉村田園遊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畫意境往往是人們對美麗鄉村最深的印記和嚮往。近年來,甘肅省美麗鄉村的保護利用力度空前,成效顯著;不僅留住了“美麗鄉愁”,更激發出鄉村發展新活力。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的美麗鄉村,結合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進行文化 旅遊 村建設,讓每一個前來的遊人愜意地進入田園芬芳滿詩意的圖畫中。

遊程推薦

線路1.黃河悠悠·千年古鎮觀光遊:蘭州—河口古鎮—西固區河口鎮河口古民居—永登縣—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苦水玫瑰園—蘭州

線路2.黃河三峽·山水輝映自駕遊:蘭州—永靖縣—劉家峽景區—太極島—臨夏州永靖縣太極鎮大川村—蘭州

線路3.銅城花村·花漾之旅歡暢遊:蘭州—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顧家善村—黃河大峽—蘭州

線路4.山水相依·藏羌村寨體驗遊:蘭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冶力關風景區—臨潭縣冶力關鎮關街村—卓尼縣大峪溝國家森林公園—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蘭州

線路5.馬踏飛燕·涼州詩詞體驗遊:河西各地—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武威文廟—雷臺漢墓—沙漠公園—返回

線路6.名城古韻·甘州張掖週末遊:河西五市出發—張掖大佛寺—平山湖大峽谷—張掖市甘州區平山湖鄉平山湖村—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返回

線路7.彩陶之鄉·臨洮人文休閒遊:蘭州—臨洮縣嶽麓山—臨洮縣洮陽鎮雙聯村—返回

線路8.華夏農耕·尋根訪祖親子游:隴東南五市出發—慶城縣周祖陵—慶城縣慶城鎮藥王洞村—文昌閣—返回

線路9.羲皇故里·人間仙境風情遊:蘭州—武山水簾洞—秦安大地灣—天水麥積山—仙人崖景區—麥積區麥積鎮後川村—返回

線路10.隴上九寨·生態民俗風情遊:蘭州、天水—宕昌官鵝溝—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嶽藏甫村—武都永珍洞—返回

線路11.詩意隴原·觀鳥攝影遊:天水藉河風情線—蘭州黃河風情線—永靖黃河三峽—甘南尕海湖;景泰黃河石林—武威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渥窪池溼地。

玄奘之路·戈壁自駕遊

甘肅四季風光變幻,姿態各異,時刻充滿讓人迷戀的美妙之處。而忙碌的人生,更需要珍惜每一次的旅行,不錯過看遍大好河山、豐富內心世界的每個機會。尤其是當你自駕抵達神奇的甘肅,一個四季分明、旖旎多姿的曼妙地區,這裡的冬春之美,更會讓你發現,旅行,是如此美妙,而甘肅,值得一來再來!

遊程推薦

線路1: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

線路2:嘉峪關—酒泉—金塔—酒泉東風航天城—額濟納旗

線路3:武威—民勤—騰格裡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金昌

兩點一存·紅色熱土經典遊

甘肅是一片紅色土地,紅色遺址遺蹟數量眾多、覆蓋面廣。甘肅也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 旅遊 省區之一。每一處紅色遺址遺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甘肅在歷程中發生的重大 歷史 事件、產生的英烈英模人物,取得的標誌性建設成就,留下的精神遺產等豐富內容。成為眾多遊客瞻仰 歷史 現場、感受情操、傳承紅色精神的生動課堂。

遊程推薦

勝利曙光 旅遊 線(東北線):蘭州—定西—會寧—靜寧—六盤山—慶陽—延安

巍巍豐碑 旅遊 線(南線):甘南迭部—宕昌—岷縣—臨夏—蘭州

鐵血精神 旅遊 線(西線):蘭州—武威古浪—張掖—鐵山精神紀念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玉門油田—敦煌

星火燎原 旅遊 線(東線):蘭州—定西—天水—兩當兵變舊址—宕昌—岷縣

與美同行· 旅遊 大環線深度遊

秋收冬藏,冬去春來,甘肅的美在不斷靜靜地發生著變化。結合絲綢之路經典遊、青藏天路體驗遊、香格里拉樂土遊、大漠祕境穿越遊4條 旅遊 大環線主題線路產品,就是要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 旅遊 資源“飛入尋常百姓家”,引導廣大遊客邂逅最美風景,遇見“美麗戰勝貧困”的最美旅途。

1.絲綢之路經典遊:蘭州市—臨夏州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八坊十三巷—拉卜楞寺—蘭州—敦煌—嘉峪關—張掖—武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蘭州

2.青藏天路體驗遊:蘭州市—樂都區—班彥新村—塔爾寺—原子城紀念碑—青海湖—西寧—蘭州

3.香格里拉樂土遊:蘭州市—臨夏州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八坊十三巷—拉卜楞寺—郎木寺—迭部—合作—蘭州

4.大漠祕境穿越遊:蘭州市—張掖—嘉峪關—敦煌

薪火相傳·非遺瑰寶體驗遊

冬春遊甘肅,我省力推入選全國非遺主題 旅遊 線路的“交響絲路”非遺之旅和“滔滔黃河”非遺之旅,邀您深度體驗如意甘肅古老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盡 情感 受隴原非遺的無窮魅力。

遊程推薦

1.“交響絲路”非遺之旅:敦煌—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蘭州

2.“滔滔黃河”非遺之旅:蘭州—白銀—永靖—臨夏州—夏河縣—臨潭縣—蘭州

春綠隴原·文藝盛宴悅享遊

2020—2021年冬春季期間,甘肅宣傳部、甘肅省文旅廳推出“春綠隴原”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動,並作為“豐收了·遊甘肅”冬春文化 旅遊 惠民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組織全省各市州文旅局、文藝院團、文化館及非遺傳承人,通過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非遺展示和文化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優秀文化藝術成果和地域文化特色,為廣大遊客奉獻一場場豐富多彩的冬春文旅主題活動盛宴。

(本文 文/圖由甘肅省文化和 旅遊 廳提供)

會寧旅遊景點有哪些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旅遊景點包括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紀念館、石祖娘娘廟、大溝烈士陵園、紅軍長征勝利景園、鐵木山、牛門洞新石器遺址、郭城遺址、西巖山紅軍戰鬥舊址、會寧漢代墓葬群等。

會寧縣,甘肅省白銀市轄縣,位於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南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樑峁起伏、溝壑縱橫;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總面積6439平方千米。

更多關於會寧旅遊景點有哪些,進入:檢視更多內容

靖遠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資源植被,歷史文化,外貌特徵,特色小吃

靖遠,中國西部一個文明古老的縣份,黃河上游一方生機蓬勃的土地。她處於黃土高原西北邊緣,位居甘肅省中部,山環水繞,地域遼闊,鍾靈毓秀,人文薈萃,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澱深厚,自古就是連線中原與西域的必經通道,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素有“秦隴樞機”、“金城鎖鑰”之稱謂,被譽為“隴上名邑”、“黃河明珠”。

靖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她猶如華夏文明搖籃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人文景觀,展現出不凡的氣勢,絢麗多姿,古樸典雅。追溯境內先民活動的蹤跡,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類生存繁衍,考古發現了堡子山、紅嘴子、廟窪山等多處人類生活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戰國時期,靖遠為羌戎遊牧地,儲存有西周至春秋時期遊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遺址——吳家川巖畫。戰國末期為秦國領地,秦統一中國後屬北地郡。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厲、鶉陰縣,肇啟靖遠兩千一百多年的縣級行政建制歷史。元鼎五年,漢武帝西行巡遊到達祖厲縣,臨黃河而返。南北朝時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會師於祖厲縣,欣然置為會州。歷經隋唐宋元朝代,境內長期處於爭戰狀態,唐末陷於吐蕃,宋代先後為西夏和金朝佔領,州治多有遷徙,稱謂頻繁更易。明朝因邊防需要,於正統二年設定靖虜衛,這裡成為明王朝與北元蒙古國的軍事衝突地帶。清代順治元年更名靖遠衛,雍正八1年改稱靖遠縣。此後,行政隸屬關係多有改變,但縣名沿用至今。

歷史概況

靖遠縣建置年代久遠,在漫長的社會發展程序中,隨著朝代的更替,轄域多有變遷,隸屬稱謂頻易。戰國以前,靖遠境內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羌人和戎人所佔據,戰國末期,秦於公元前271年滅義渠戎,置北地郡,郡治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靖遠境域始劃入秦國版圖。 秦代靖遠仍屬北地郡。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靖遠境內始置祖厲(今靖遠)、鶉陰(今白銀市平川區)二縣,屬安定郡(漢時從北地郡分置),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為靖遠縣級行政建制之開端。

東漢時期,祖厲縣治南遷,鶉陰縣改為鸇陰縣,屬武威郡。

三國時期,屬魏國武威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置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鸇陰縣屬之。西魏置會州,靖遠始稱會州。北周改會州為會寧防。

隋朝時期,會寧防改為會寧鎮,後改為會寧縣,屬平涼郡。 唐代初期,改會寧縣為西會州,後復為會寧縣,屬關內道。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因足食故改會州為粟州,當年復為會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會州為會寧郡,置烏蘭、會寧二縣屬之。廣德年間以後陷入吐蕃,更名汝遮。

北宋時期,西夏國曾兩度攻陷靖遠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築會州城,置敷川縣。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敷文縣,屬涇原路。 南宋時期,先後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縣為保川縣。

元代,仍為會州,屬陝西行省鞏昌府。

明代初期,裁會州,於迭烈遜(今白銀市平川區)設巡檢司戍守。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裁迭烈遜巡檢司,置靖虜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司。

清代,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屬鞏昌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靖遠衛併入隴右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靖遠衛為靖遠縣,屬鞏昌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靖遠縣改屬蘭州府。

三年(公元1914年),甘肅省設七道,靖遠縣屬蘭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961年,隸屬定西地區。1961—1963年,劃歸白銀市管轄。1964—1985年,復屬定西地區。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成立,靖遠縣復歸白銀市管轄。

靖遠,區位優越,物產豐富。她處在黃河上游古代中國遊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過渡地帶。很久以前,境內森林遍佈,水草豐茂,曾經是古人類理想的遊牧場地。由於黃河穿境而過,雨水充沛,河谷兩岸大片沖積地帶土質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條件適宜早期農耕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東漢時期,靖遠地屬邊陲,戍卒守邊,實行軍墾,境內屯田成片,阡陌縱橫,成為古代農業開發較早的地區。唐代貞觀年間,因盛產穀物,倉儲殷實,改名粟州。明代設衛後,廣墾荒田,修渠引水,灌溉農業由此發端,開黃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後建成興堡子川、劉川、三場塬三大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黃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繼上馬,旱地變良田,荒漠起綠洲,靖遠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改革開放以來,現代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蔬菜、養羊兩大特色產業培育壯大,瓜果、夏雜糧、稻米等傳統產業重點開發,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農業大縣名副其實,已建成瓜果、蔬菜、水稻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地方農業名優特產品二十多個門類。靖遠不僅是甘肅省最大的優質稻米生產區,被喻為“塞上小江南”,高效設施農業使反季節蔬菜生產形成規模優勢,享有“隴原菜鄉”的譽稱,而且是甘肅省重要的羔羊肉產地和集散中心,隴上佳餚“靖遠羊羔肉”美味可口,成為飲譽西北的地方美食品牌。靖遠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金、銀、銅、鐵、錳等金屬礦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嶺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屬礦藏,近年最新勘探發現的大型坡縷石礦,品位及蘊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業以煤炭開採為主,水泥、陶瓷、農業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獨具地域優勢。商貿流通等第三產業迅猛發展,民營經濟快速成長,昔日“旱碼頭”情景再現,已躋身甘肅省個體私營經濟十強縣行列。

地方特產

小口大棗

棗樹在中國栽培有300多年曆史。《詩·豳風·七月》雲:“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千百年來,紅棗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大棗學名(Zigyphussp),是靖遠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石門鄉小口、安韋、茨灘、壩灘、石門5村,棗園面積3000畝,目前掛果棗樹達5.1萬多株,年產大棗約70萬公斤,產值達280多萬元。小口大棗具有個頭大,肉質厚,含糖量高,維生素豐富,味美香甜等特點,系食用、藥用及滋補佳品。平均單果重15.2克,最大單果重25克,鮮棗含糖26.2%,總酸0.6%,維C484.6毫克/100克,出幹率42%以上,宜制幹。1991年在石家莊全國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金獎,專家評審鑑定評語為“甘肅保產,小口大棗,紅膠粘土,泉水澆灌,日照長,個大肉厚,馳名中外”;1997年在甘肅省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銀獎;1998年被評為白銀市優質農產品;2002年被農業部評定為“綠色食品”。石門鄉被白銀市列為大棗基地。小口棗是人們公認的“活維生素丸”,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同時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有“滋補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潤肺”之功效,為百病之引。

燈籠辣椒

學名(Yargrossumly),地方名大辣子、園辣子、甜椒,為靖遠優質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開張,葉片厚大,生長勢強,要求光照、通風條件良好。果實扁園,縱溝較多,色澤鮮豔美觀,一般畝產6000斤左右,中心產區在糜灘、東灣、烏蘭等鄉鎮,沿河其它鄉鎮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產品遠銷寧夏、、四川、青海和甘肅各地。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屬稀有珍品。因產于靖遠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雞蛋,質細味甜,香味濃郁,核小個頭均勻,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變其色味,異於他果而著稱,歷史上曾是靖遠縣進貢品之一。梨木面積極小,易地栽植不佳。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哈思街崖頭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調查共有老樹11株,樹齡高達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樹30多株,年產1500公斤左右,株產150公斤,多為禮品使用,市場銷售極少,故而“以稀為貴”。目前尚存不多,僅有28株。

鴿子魚

學名北方銅魚(Coreiusseptentronalis),鯉形目,鯉科,亞科,銅魚屬,地方俗名鴿子魚。因其形似鴿子而得名,體扁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體背古銅色。頭小,口小呈馬蹄形,具長鬚一對,頭長為口寬六倍左右。脣厚,下嚥齒末端斜切,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肉質細嫩鮮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被視為珍饈佳品。是黃河中特有的珍貴魚類品種,以味美肉肥著稱,主要分佈在靖遠至中衛一帶的200公里的黃河河段。它鱗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網後,隆起的脊背高懸,較大的胸鰭宛若鴿翅,遠望猶如一隻鴿子棲之網上,據志書《彩魚》載:“山岩之上鴿子最多,涉入黃河即變魚。味最美。”鴿子變魚不堪信,但鴿子魚肉,細膩白嫩,具有提氣補虛,滋陽補腎的功能,是老弱病殘者的滋補佳品,曾是歷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貢品”。據史料載,“33年,靖遠輸出鴿子魚3000只,每隻價高300元”。古往今來,鴿子魚成為靖遠首屈一指的名優特產。在靖遠無數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中,“鴿子魚”的傳說聞名遐邇。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灘羔羊一月齡左右宰剝加工而成,皮板輕薄,柔韌細密,毛股緊密,花穗美觀,成明顯大波浪彎曲,俗稱“九道灣”,美觀大方,馳名中外。 靖遠是中國重要的灘羊、中衛山羊主產區,全縣羊只存欄41.9萬隻。靖遠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別是五合、北灘、高灣等地出產的二毛裘皮,細密柔軟、毛股長而彎曲,其中有“孔道環”之稱者為上品。靖遠裘皮加工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遠先民就開始用羊皮縫製裘皮大衣(俗稱“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氈等生產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業是靖遠縣白皮廠,後改名為靖遠縣裘皮廠,所生產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歡迎。創建於1984年的白銀騰飛裘皮綜合製品廠,2002年引進國際先進裘皮加工工藝,大膽進行技術改造,裘皮加工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現擁有固定資產265.9萬元,年加工裘皮10萬多張,已開發生產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領條、圍巾、毛皮包、裘皮服裝等10多個品種,年產值1300萬元,實現利稅390萬元,產品銷往美國、義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冬果梨

學名(pgrusserotinarehd),地方名大果子,在靖遠栽培歷史長分佈範圍廣,較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宜具灌溉條件排水良好的輕土壤上栽植。產量高,品質優,果肉細脆,果汁味甜酸適度可口,耐貯耐運,越冬性強,是靖遠縣果類的名優新產品,遠銷寧夏、內蒙等地。 據歷史記載,早在明代黃河兩岸的農民就以“園圊為業者”並形成一定規模。《甘肅通志》雲“梨花靖遠最多”。“康熙志”亦有“梨有鵝梨(冬果梨)、乳梨(牛)、雲梨、木梨、消梨、赤梨(紅冬果)”等描述。 冬果梨生、熟吃皆可,具有生吃生津解渴,熟食潤肺止咳之功效。中心產區在烏蘭、北灣、平堡、興隆、石門等鄉鎮,種植面積5000畝,總產量3000噸。

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藥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衝擊盆地,黃河流徑 154公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境內屈吳山、哈思山、雲臺山水草豐茂,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藥,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藥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經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大學測試中心、甘農大食品工程系、甘肅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等單位檢測分析和研究證明: ① 選料獨到,安全無汙染。選用 30~45日齡左右灘羊奶羔,母乳育肥,各個生產環節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 ② 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生物學效價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體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B1、PP、C、D、葉酸等多種營養性元素;屬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紋良好,膽固醇含量低;營養素配比合理,是集營養、滋補、保健於一體的優質肉食品。 ③ 肉質鮮嫩,味美可口。肌肉纖維細,交聯少,嫩度高;低階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豐富,羶味輕微,香味濃郁,感官品質優異。 ④ 加工效能良好,工藝獨特。 羊羔肉產業已成為靖遠縣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羊只飼養量發展到78萬隻,年出欄羔羊28餘萬隻,產肉量213萬公斤,實現養羊產值8000多萬元,已基本形成一有龍頭企業,二有協會,三有基地,四有餐飲業和毛皮加工業,五有營銷組織,六有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資料:

甘肅白銀市古城印象大酒店在什麼位置

答案:甘肅白銀市古城印象大酒店位於白銀市景區路8號。

解釋:根據古城印象大酒店官方網站提供的地址資訊,可以得知該酒店位於白銀市景區路8號。景區路是白銀市的主要道路之一,有多條公交線路經過該路段,交通較為便利。古城印象大酒店是一家四星級酒店,距離白銀市區約5公里,距離白銀火車站約7公里,距離白銀汽車客運站約8公里,交通出行較為方便。

拓展:古城印象大酒店位於白銀市的景區路上,周圍有多個旅遊景點,如白銀古城、玉泉寺、白銀博物館等,是遊客前往這些景點的理想住宿選擇。此外,古城印象大酒店還提供多種房型和各種設施裝置,如健身中心、游泳池、餐廳等,為客人提供舒適便利的住宿體驗。

未來幾年,在農村有哪些人最吃香?

隨著社會經濟及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新一輪發展,這幾年我一直關注農村市場,我認為民以食為天,人永遠是離不開食物的,在工業化時代,資訊化時代的後面會迎來農業規模化時代。2019終於看到了希望,2019年國家一號檔案確定了三農的走向,前幾年一直夢想著回鄉創業而且制定農業發展計劃,雖然農村天地廣闊農村市場需求大,可這條路怎麼走才吃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會寧縣金堂村上灣社村民,就我村未來發展該走那條路,怎麼去走小編有幾個看法和觀點看能否幫到大家。

我村現狀是貧困人口多,老齡化嚴重,土地性質為二陰旱地,山高坡陡,就是這樣的環境缺能長出比水地好的農產品,比如旱地土豆,粉多肉散【本地土話】,小黃米,苦蕎麥,黑穀子等,粗纖維豐富,含糖量底,是最好的養生美食。胡麻是旱地出油濾非常高的農作物,而且胡麻油含一種叫亞麻籽的東西,能提高人的記憶力。

為什麼老一輩莊農人

苦了一輩子,窮了一輩子,那時候環境資源貧乏,水資源更是緊缺,機械落後全靠鋤頭,驢拉力來農耕,根本無法談及致富或者農業發展。現在不一樣了,道路硬化交通便利,坡地修成了梯田。完全可以機械化耕作,再加之這幾年國家對環境治理不錯,年降雨量增大,沙塵暴消失,徹底改變了十年九旱局面。如果青年人,有學問的人能夠回鄉創業搞規三農帶頭人走模化農業經營農業發展,我想一定是未來農村最吃香的人。

因以上農村現狀,我村適合發展小雜糧種植,小雜糧深加工,尤其是胡麻油的深加工和洋芋粉條的深加工。以前農村自己加工的產品因交通不便利,資訊閉塞無法銷售出去,現在有了今日頭條,抖音,小火山等眾多APP銷路已經不是問題了,只要你用心做自媒體,全國各地都是你的市場。

我村人口減少,農外人曾多,老齡化嚴重導致大量的土地閒置,這樣的現狀給我們回鄉創業的人送上了一份大禮,我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得到土地流轉,進一步為規模化農業發展做好墊底,我們可以選擇種養結合,比方你種植100畝油菜,100畝苜蓿草,50畝蕎麥,你就可以養殖100箱蜜蜂,50頭羊,那麼這樣利潤有多大呢?虧不虧錢,小編在以後的文章中會繼續分享給大家,所以未來幾年農村最吃香的人是返鄉青年。

在清遠有什麼名勝古蹟

在清遠有什麼名勝古蹟

1、連州地下河

2、 黃騰峽漂流

3、故鄉里主題公園

4、湟川三峽

5、古龍峽漂流

清遠有哪些名勝古蹟?

連南的千年瑤寨,很不錯

招遠有什麼名勝古蹟

位於招遠市城東北15公里處羅山南麓的“班仙洞”為道觀“覺觀”。因班姓羽士在此影響較大,加之“覺觀”地形險奇,民間稱為班仙洞,“仙洞石門”舊為招遠八景之一。班仙洞建為元末明初。舊志記載:元代全真教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棲霞人)曾於此,並題有“春風浩蕩滿山谷,自上縱慾超天庭”詩句。膠東為道教的發韌地之一,王重陽與其徒“北七真人”的道教遺蹟遍佈膠東各處,“班仙洞”便為其中之一。此觀分為東西兩院。峭壁之下為正殿,東西兩院各有配殿。南臨懸崖高牆之上建有客室。西院有西側殿。下通道之上為鐘樓,鐘樓北為居室齋。居室齋北為伙房、磨房等。1988年文物普查時,班仙洞儲存下來的只有正殿、西側殿、下通道。所以能儲存下來,主要是牆體厚,為大塊石築,頂為磚券。其它為清代土木建築,為以後陸續補建而成。班仙洞數百年來香火不衰,西側500米處“道士塋”墓群,為歷代道徒葬身之處。至20世紀40年代初期,觀內已無道士住持。因無人管理,逐年衰敗,至修復前,清代建築已不存。1992年,玲瓏鎮 *** 籌集資金,與招遠市文物管理所一起,根據文字、照片資料,實地勘查測繪,制定修復班仙洞方案,1993年竣工。班仙洞成為招遠市重點風景旅遊區之一,煙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成故城址發現於1955年。1981年,文物普查小組對城址進行詳細調查,確定城址保護範圍。1988年煙臺市文管會與招遠縣文管所進行復查,將城址範圍進一步擴大。城址位於招遠城西偏北30公里處的蠶莊鎮東曲城村南。城形屬小盆地,三面環山,一面平緩。北有望兒山、金華山,東為靈山。城址東西長約950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當地群眾按自然地形將城址分為東南城、南城和西南城。城址內地表、斷崖上陶片很多,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從斷崖上發現文化層厚約3米,分為四層:第一層為耕土層,厚約0.4米;第二層為近代擾亂層,黃褐色土,內含少量的漢代陶片及近代瓷片。厚約1.1至1.2米;第三層為漢代文化層,黑褐色土,內含較多的筒瓦、板瓦和陶片等遺物,厚約1.05至1.1米;第四層土質較緊,黑褐土比三層稍黑,厚約0.8米,內含陶片較少,形制與三層相同。多年來,平整土地和燒窯取土,故城址遭到嚴重破壞。1973年春,東南城整地取土發現夯土城牆一段,高約1.2米,寬約4米,南北長度不清。夯層分為八層,每層約為0.12至0.17米不等,夯窩直徑為0.05米。另從斷崖觀察,見有多處文化堆積。在城址中部東斷崖上,發現三個凹坑,形制相似,最大的口徑1.9米,深1.4米,底較平,用途不詳。城址內採集到的陶片多為夾沙灰陶,次為夾沙紅陶。紋飾以繩紋為主,次為弦紋和捲雲紋,繩紋主要飾在筒瓦上,弦紋飾在缸和盆等器物上,捲雲紋主要飾在圓瓦當上,可辨器形有豆、盆、缸、鼎、甕、筒瓦、板瓦、方磚等。1958年春,在曲城村南土崖處修築地瓜育苗床時,離地表一米時出土一批西周時期青銅器,有鼎、盆、壺、簋等。1980年,曲城東鄰的窪子村挖河引水出土了青銅器。1987年複查,在水渠邊沖刷出一個洞穴(可能是墓葬),清理出幾十件陶器(多數為碎片),為西周時期的豆罐等器物。在東南城南斷崖上發現十餘座戰國至漢代墓葬,多為土坑豎穴,亦有磚室墓,從墓葬斷面暴露的陶片分析,質料和形制與故城內出土器物相似,可能是當時的墓葬區。1981年調查時,據76歲的老人滕克述講,70年前(1910年)他家在南城燒窯取土時,挖出一個紅漆木箱,內裝滿古銅器,後被販賣至北京。解放前,在南城西半部斷崖以北十餘米處,在原地表以下3米處發現一口蓋有石板的漢磚砌井,一直使用至1979年被填沒。曲成故城歷史悠久,從城址斷崖暴露的文化堆積分析,文化層內含大量漢代的筒瓦、板瓦殘片,不見晚於漢代的遺物。城址中部和東部,文化層內多處見有夯土層,可能是殿堂和城牆基礎的殘跡。地表散存較多的漢代陶片和漢磚。1958年以來,故城範圍內及附近,多次出土西周至戰國時期的銅器、陶器等,系墓中隨葬品,但未見漢代以前的地層堆積。商周時期,此地屬萊國地。《竹書紀年》載:“周成王十四年,秦師圍曲成克之。”(清朝孫淵如校正本作齊師)舊《招遠縣誌》載:招遠“漢為曲成縣,在今縣治西四十華里,屬東萊郡,東漢因之……元魏(北魏)以其地,置東曲城。”其地與今之曲成故城相符。又據《晉書·地裡志》載:“曲成屬青州東萊國”。這些出土文物和史載充分證明,曲成的歷史遠遠早於漢代。曲成為漢代故城址當是無疑。雖遭嚴重破壞,但仍不失重要的歷史保護價值。1984年2月20日,招遠縣人民 *** 第一批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4月27日,煙臺市人民 *** 第一批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6月12日,山東省人民 *** 第二批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辛莊古墓群

當地群眾1973年冬墊河灘造地取土時發現。1974年春,縣文化館派員進行調查,回收18件完整的或者可以復原的出土陶器。1981年3月末,縣文化局組織各鄉鎮文化站人員,對此古墓群中暴露的一座墓葬進行了調查。?

該古墓群位於辛莊鎮辛莊村東北方向一片臺田裡,墓群以南50米處為辛莊東北村居民住房,西邊緊靠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機耕路,東邊是斷崖,斷崖下十米處有一條小河,通向北海灘。墓群北面是大片海灘地。墓區長約120米,東西寬約501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墓區東斷崖南北長約80米,黃褐色土。暴露出十多座土坑豎穴墓,黑褐色填土,較鬆、填土中夾有碎骨塊和泥質灰陶片。斷崖中部略偏南有一圓形豎井殘跡,斷崖南頭髮現灰坑一處,灰層堆積約60公分,有淤積層,並夾有泥質陶片。出土的陪葬陶器有鬲2件、豆10件、罐6件。根據墓室結構及出土文物推測,該墓群可能為春秋時期墓葬。該墓群面積較大,隨葬品較多,有很高的保護價值。1992年6月12日,山東省人民 *** 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招遠羅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金都”山東招遠市東北方向,距市區8公里。此地不僅生產黃金而聞名,而且以秀麗的自然風光喝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吸引了眾多的各地遊客。羅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10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植物資源10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20多種。景區內層巒疊嶂,飛瀑吐玉,古木參天,怪石林立,古剎莊嚴,是春夏秋冬旅遊休閒度假的妙境之一。

樂清有什麼名勝古蹟

名勝古蹟沒有什麼,旅遊的好地方還是有的,下面是推薦的一些適合旅遊的地方:

1、中雁蕩山

中雁蕩山,史稱“東南第一山”,位於樂清市境內。作為國家級著名風景區,每年有百萬人慕名而來。只是,人們往往到了北雁山便已感嘆覽盡海上名山,雁蕩山的另一個部分——中雁,卻久在深閨人識少。避暑地主要根據風景、服務、食宿、交通、親水五方面指標進行評選,樂清中雁蕩山因風景秀麗、夏日平均氣溫26℃、親水性高、交通便利、海鮮美食極具特色等優勢,入選浙江十佳避暑勝地。

2、雁蕩山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 *** 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雁蕩山形成於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載敬堂集》載:“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中雁蕩山之稱。”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臨清有什麼名勝古蹟?

臨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運河文化積澱尤為豐厚。境內擁有名勝古蹟60餘處,其中運河鈔關、舍利寶塔、兩座清真寺和鰲頭磯5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臨清貢磚建造的北京故宮、天壇、清東、西陵等古建築,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鰲頭磯、清真寺、舍利塔和五樣鬆,倒很值得一看!

靖遠有什麼名勝古蹟啊

靖遠縣名勝古蹟如下:

一:法泉地靈

法泉地靈在縣城以東有一座古佛寺,深藏於楊梢溝口紅山岔中,這便是始建於北魏時期的法泉寺。

二:烏蘭山

烏蘭山聳峙于靖遠縣城南端,又名城南山。因山中多生烏蘭花,故而稱其烏蘭山。烏蘭山勢峙若屏,山嵐氤氳,煙雲纏腰,廟宇洞窟鱗次櫛比,錯落成趣,蔚為一處勝景。

三:哈思山

哈思山在靖遠縣境北部,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山脈,它就是哈思山。“哈思”二字來自蒙古語,是美玉的意思。走近哈思山,抬眼眺望,峰巒逶迤,蜿蜒起伏,猶如一道天然屏障,自西北向東南綿延數十公里,橫峙黃河南岸,高聳北國大地,挺拔俊秀,雄偉神奇。

四:屈吳山

屈吳山位居靖遠縣境東南部,地處靖遠、會寧、平川三縣區交會地帶,屬祁連山東端餘脈,地質構造上因祁秦褶皺隆起形成,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南與六盤山支脈相接連,逶迤起伏,綿延不絕。

五:獨石頭

獨石頭在靖遠黃河鐵橋北端向西兩公里處,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於黃河北岸的農田裡,形如柱狀,蔚為壯觀。這就是被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中流砥柱”,又名“獨石頭”。

六:雪山寺

雪山寺在位於靖遠縣境北部的哈思山脈中,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峰叫做雪山,山上生長著大片次生林木,松柏蔥蘢,綠蔭遮天,為當地少見的森林景觀。在這蒼松翠柏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古老的寺院,這便是雪山寺。

七:平堡黃河吊橋

中國農民第一橋在黃河入境靖遠的平堡鄉,當人們走進烏金峽口時,就會看到一座巨大的吊橋,橫跨滔滔黃河之上,高聳的橋墩,粗壯的鋼絲繩,平直的橋道,構成了吊橋壯美的氣勢,與周圍雄渾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不由令人駐足觀望,這就是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橋”的平堡黃河吊橋。

靖遠縣隸屬於甘肅省中部,位於東經104°13′~105°15′,北緯36°~37°15′。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接壤,南與甘肅省會寧縣毗鄰,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甘肅榆中縣、景泰縣、寧夏中衛縣相連,西與白銀市白銀區交界,白銀市平川區從中析置,將縣域一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個部分。東西間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

參考連結::ke../view/179479.htm。

懷遠縣有什麼名勝古蹟?

白乳泉,天下第七泉!

卞河洞。

東山。上面有個廟!

至於吃的嘛就大同小異了,石榴不錯!

武穴有什麼名勝古蹟?

武穴山川鍾秀,境內旅遊景點頗多,旅遊資源呈現六大特點:奇峰峻嶺,水庫點綴其中,景色優美;奇洞異窟,卡斯特地貌,鄂東獨有;田鎮要塞古蹟,歷代古戰場,勝蹟獨特;家族墓地,名人題詞薈萃,黃岡獨有;城區區位,山水湖庫俱全,地貌獨佳;風俗曲藝,地方風味飲食,武穴獨特。北部的橫崗山(海拔815米)林隱寺被省 *** 確定為重點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是著名的佛教旅遊聖地。目前已開發建成橫崗山旅遊公路、太平橋避暑山莊,並連線荊竹水庫、太平一尖山(海拔1063米)、南宋名將餘蚧墓、鮑照讀書檯為一體,基本形成武穴市的旅遊休閒避暑勝地。新建的武山湖度假村依託武山湖以及武山寨的秀麗景色,成為新的娛樂休閒佳地。距武穴城區9公里的笠兒堖主峰一帶有數處溶洞群,其中的雙善洞、靈泉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瑰麗奇絕,為華中地區罕見的大溶洞。境內的黃岡市級旅遊區仙姑山,一峰獨秀,群嶺拱衛,觀光遊客絡繹不絕。廣濟文曲、黃梅戲等風俗曲藝,特色清新,名揚海內外。武穴旅遊業逐步成為支柱產業,賓館、酒店、旅行社等20餘旅遊企業已形成接待規模。已形成一湖二洞(雙善洞、靈泉洞)三山(太平山、仙姑山、橫崗山)多點(小龍潭公園、魏高邑觀光農業園、葡萄山莊、梅川水庫、荊竹水庫)的旅遊開發格局。

深圳有什麼名勝古蹟

主要景點

世界之窗

錦繡中華

歡樂谷

歡樂海岸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東門老街

華強北商業區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

小梅沙度假村

大梅沙海濱公園

南澳東西湧海岸線

中英街

東部華僑城

香蜜湖度假村

深圳空中樂園

青青世界

桔釣沙 柚柑灣度假村 銀湖旅遊中心 鵝公灣

玫瑰海岸 鐵仔山公園 深圳文化創意園 大芬油畫村

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

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

深圳金沙灣海濱度假區

海上世界

壩光村

楊梅坑

深圳紅樹林

海上田園

南澳萬綠生態園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深圳園山風景區

深圳筆架山公園

深圳鳳凰山

深圳蓮花山公園

梧桐山

馬巒山

羊台山森林公園

七娘山

荔枝公園

四海公園

深圳灣公園

深圳海濱生態公園

中山公園

皇崗公園

塘朗山郊野公園

南山

荔香公園

深圳觀音山公園

排牙山

平巒山公園

梅林公園

龍崗八仙嶺公園

深圳市仙桐體育公園

深圳市人民公園

碧嶺生態村

海山公園

深圳中心公園 翠竹公園 深圳東湖公園 深圳野生動物園

深圳大沙河公園

燕晗山郊野公園

望牛亭公園

仙湖植物園

西麗湖度假村

中國民俗文化村

洪湖公園

深圳觀瀾山水田園旅遊文化園

東山珍珠島

黑巖角

沙魚湧

科普特生態農業園

深圳金水灣度假村

文博宮

深圳博物館

深圳音樂廳

赤灣天后宮

明思克航母世界

迪可可小鎮

荷蘭花卉小鎮

弘源寺

寶安耶穌君王堂

南頭古城

大鵬所城

鶴湖新居

萬福廣場

龍城廣場

大萬世居

荷坳日月潭農莊

寶安公園

龍崗龍園  宋少帝陵

觀瀾版畫村 內伶仃島

拉薩有什麼名勝古蹟

太多太多了。。比如說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等等。還有就是八廓街,較完整地儲存了古城舊貌,哪裡的吃食也很不錯。。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古代有什麼奇事或名人

歷史名人

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田佑恭

田景賢

鄒 慶

申 ?

李英才

蔡宇光

申紹伯

龔來發

申尚賢

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生也忠孝 死亦綱常--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申佑,字天錫,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55),世居務川火炭丫(今大坪鎮龍潭村)。龍潭村申姓佔98%以上,皆以申佑後裔為榮。當地至今仍流傳著許多關於申佑的故事,如“天池塘”、“來雁塘”的傳說。

據說申佑幼時即“有至性、穎異不群”,與同窗鄒慶、田太、苟祿在江邊回龍寺讀書時,老師見四人聰明好學,遂於四人名字中都加一“天”字(即申天佑、鄒天慶、田天太、苟天祿),寄予願望,四人利用課餘時間挖得池塘一口,因四人名中都有“天”字,故名“天池塘”。“來雁塘”則是說江邊回龍寺一帶古時蒼松翠柏,鬱鬱蔥蔥,風景優美,常有大雁棲息於上。明正統年間,江邊兩巖申佑、鄒慶、鄒?(鄒慶之子)先後中舉。時人以雁為瑞兆,附會此塘曰“來雁塘”。而筆者在龍潭寨聽到的最多、最為當地人津津樂樂道的則是申佑的三烈事蹟。

其一:事親之難能可貴,申佑童年時,一天隨父親上山耕作,忽然從樹林中竄出一隻老虎,申佑父親驚惶失措、躲避不及,被老虎攔腰一口咬住,申佑雖年僅七、八歲,然而目睹父親被咬去,救父心切,竟忘了危險,手執一根木棍,毫無懼色地跑上去猛打老虎,老虎竟然震懾於申佑的稚子之威,丟下叨在口中的美食,就這樣申佑救回了父親。

其二:事師之難,申佑16歲時(即正統五年1441)考中舉人併入國子監學習,當時有祭酒李時勉因談論時事觸怒英宗皇帝,英宗下旨將李時勉下獄並帶枷示眾於國子監門口。申佑挺身而出,倡儀國子監六館學生齊聚皇宮門外,同石大用等人槌鼓,願意以身代替師難,英宗皇帝或許是迫於壓力,也或許是受到申佑等人精神的感動,最後開釋了李時勉。

其三:事君之難,正統十年,申佑20歲考中進士,授四川道監察御史。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軍四路南犯,宦官王振調集五十多萬人,蠱惑英宗親征。申祜以御史身份隨駕出征,兵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以瓦剌軍包圍,幾次突圍,申佑都隨侍帝駕旁,為英宗擋敵開路,戰鬥中,申佑捨生忘死,以致身上的鮮血都濺到英宗衣服上,然終不能脫困。最後,英宗不得不下令在群臣中選與自己相貌相似的大臣,代乘帝輿突圍。因申佑貌似宗宗,所以由他乘上英宗的帝駕,吸引瓦剌軍,掩護英宗突圍。最後,申佑死於瓦剌軍的重重追殺,時年僅24歲。而英宗雖然保全了性命,卻終被瓦剌所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古人說:父生之,師教之,君治之,天下之三本,申佑在君、親、師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都表現出了一貫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忠孝本色。龍潭文化人申學倫老師在這樣侃侃而談說到申佑時,言辭間充滿著自豪。是的,申佑不僅是龍潭人的驕傲,也不僅是申姓人的驕傲,他更是務川縣所有仡佬兒女的驕傲,他的精神,並不僅僅是封建禮教的忠孝倫理,更是中國傳統美德成仁取義、視死如歸、盡忠報國的體現。

英宗被俘,成王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年號景泰。景泰元年,朝廷下五道敕命:一、申佑死難、特贈進階文林郎,職如故;二、申佑之父申俊(已死),特贈進階文林郎,四川道監察御史;三、申佑嫡母張氏曾孺人;四、申佑生母李氏贈孺人;五、申佑妻李氏特封孺人。景泰三年,特賜申佑子申鏈恩生(見嘉靖《思南府志?敕誥篇》)。

英宗回京後於景泰七年(1456)再次登基,對“土木之變”中死難之臣均予追封、賜譜號,但唯獨缺申佑名,對此,後世頗多不平,嘉靖年間御史簫重望在其奏疏中言及此時說:“……所以坐享太平,獲晏安全盛之業,伊誰之力也哉 奈何天順改元登極,竟忘代駕之功,通紀不掛一字,諡與蔭典不及一言,而土木堡忠臣廟渺焉無聞,公道淹沒,後之人臣,亦何樂於以忠自見者。反不若景帝即位,尚憫孤忠之死難,深憐塞草之悽愴,寵錫以敕命,連蔭二子……”,禮部尚書程敏政在其奏本議稿中亦有言:“……君子骨棄鱗介之鄉,名落封簡之牘,致有血濺帝衣,而不獲頤脂黿鼎……,國祀無聞,鄉祀無聞,裡中不嘗一豆,襲蔭忘其裔……”,崇禎史部文選司郎中楊廷昭在《忠孝申御史公實跡序》中說:“……何同難之十六君俱已開國成家,告圭廟食,燔柴之夜,獨不分公一 羹乎!”那麼“於殉難十六人中獨缺其名”的原因是什麼呢?(據《明史英宗前記》所記載:死於土木之役的大臣有“英國公張輔,泰寧候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候武伯沈榮,都督樑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蓋,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啟”等十六人。)簫重望說是:“申公無親識之在朝,亦無子第之在職,英宗當國步艱難之際,倥傯喪亂之秋,申佑遠在天末……”,楊廷昭認為“近水有月,僻壤無天,非浪說也”。此二人都認為申佑出生偏遠之鄉,一無親朋好友二無後人子弟在朝為官,無人為其死難呼鳴,英宗又值國步難艱之際,倥傯喪亂之秋,故而在諡萌祀典死難之臣時忘了申佑。

這種說法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個人認為:申佑死難於王事,前景泰帝於戰事當年即有敕命,可見當時的官方對申佑死難之事是確鑿無疑的,並非與申佑遠在偏僻之鄉而有厚薄;而與申佑一同長大、一同讀書的好友鄒慶此時任雲南姚安軍民知府,說無親朋故識在朝為官恐怕也不成立;況且申佑作業一名御史死於王事而無褒恤,眾御史大臣以及都察院,怎會不為其鳴爭?那麼,是申佑官職太低嗎?明朝的分道監察御史與副都御史的官職基本相同,而副都御史鄧啟在土木之役戰死大臣名單中赫然有名,由此可見也不是申佑官職太低的緣故。這種種疑點說明英宗褒恤土木之役死難之臣時,獨缺申佑是有其它原因的。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威嚴有加,尊榮無比,然而土木之役,英宗皇帝竟被異族所俘,是極有損皇帝身份的,這一段歷史,肯定是英宗的難言之隱,然而″土木之變″又是大事,史書不得不記,而這件大事件中的一個細節,卻是英宗記憶深處最不願回憶的,那就是申佑代駕死難之事。“命群中選有與聯貌相結合,妨不代聯乘輿,庶脫聯難,眾推申侍御,君貌若相似,即命以身代躬乘鑾遠馭……”(簫重望上奏疏),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申佑代乘帝輿突圍的主意是英宗自己想出來的,這種″狸貓換太子″的下下之策,反映出了當時英宗皇帝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心態,這種用犧牲別人生命換取自己性命的作法,是任何人都不恥的,這也就成了英宗以後最難堪的回憶,最不願別人提及的一段往事。而後來竟有人為英宗開脫道:″謂北征之役,張輔、王佐亦同于靖難,無匡救之功;侍駕之臣朱勇、薛綬未必非精忠,乏安全之策,且喜寧與振亦于軍中,不宜濫恤″,也就是說,死難的臣子,雖然忠心耿耿,但最終都沒能匡救英宗皇帝,況且又有太監喜寧降敵,王振伏誅,所以褒恤不宜濫施,然而事實卻是英宗天順改元登基之後,對王振並無怨恨之心,反而為王振立廟祭祀,可見這種開脫是何其蒼白無力。英宗之所以隻字不提申佑代駕死難之事,其實是怕自己在土木堡中貪生怕死的情形大白於天下。英宗不僅自己全然忘了申佑血濺帝衣、代駕之功,而且壓制下級對申佑功績的評敘,土木堡忠臣廟即是一例,這種祀祠忠臣的廟宇,一般都是經禮部審查議定,皇帝下旨修建的,何況土木之役還是英宗親歷之戰,然而就是在這座最有紀念意義的忠臣廟內,卻“獨不見申侍御忠孝名臣牌位”(簫重望上奏疏),史官也不敢妄自記錄,以致“通紀不掛一字”、“史俱缺文”。這都與英宗皇帝有極大關係,或者說,這些都是在英宗的直接授意下這樣做的。

然公道自在,天理難泯。英宗後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間,先有禮部尚書程敏政奏議草稿“後以他事,不果具奏”,後有“肖重望以一事入奏,敖宗慶以三烈稱奇,楊廷昭謂義重綱常、田西麓言榮及鄉國”,眾起而為申佑死難之事呼籲,題請特祠。此時又正值嘉靖皇帝大禮議,編寫《明倫大典》,推崇禮制,於是終得朝廷賜諡“忠節”,並於嘉靖十年(1531)由巡按御史郭弘化令思南府、務川縣分別立祠以祀之,祠名“申忠節公祠”,申佑忠魂終有所依矣。務川″申忠節公祠″座落於縣城菠蘿山簏,又名“申佑祠”,今存。祠廣20米,寬21米,四周封火山牆,有正殿、兩廂、牌樓等建築,康熙、道光年間相繼修葺。據傳,過去每屆縣官到務川上任後都要到申佑祠拜祭,每次維修,也都要抬高原建築,以昭著申佑的忠孝精神,由此可見申佑對後世的影響。

申佑對務川文化教育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務川雖為黔古邑,然而地處偏遠,明嘉靖前縣內無學,往往山行五六日到思南府就學,這使得許多俊秀之才埋沒于山區。然而至申佑登進士一舉成名,天下皆知,始有郡人田秋為務川、印江請建學宮。查嘉靖《思南府志》,思南府治二縣四司,建儒學立文廟者僅本府及務川縣。試想,若沒有被師承王陽明、官至雲南參政的李渭譽為″南畿文學宗″的申佑,若沒有申佑的千秋完節,焉有務川縣的儒學。務川教育至此大盛,修建書院,蔚然成風,先後建有敷文書院、淳化書院、修文書院、羅峰書院、培元書院等。教育的興起,為務川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據《務川縣誌》載,明、清兩朝,務川共出進士、舉人83人,蔚為壯觀。而後世的仁人志士、芸芸學子亦同樣秉承了申佑成仁取義,正氣浩然,鐵骨錚錚,生死置之度外的忠臣氣節。光緒二十年(1895)康有為、梁啟超發起603名舉人簽名的“公車上書”,務川赴京會試舉人徐致和、聶樹楷、申允熙、申德渠慨然簽名,義無反顧地參加這一愛國義舉;王濟輝,務川三坑人,先任吉林臨江縣知事,大義凜然回拒日本人繪製其轄地地圖,後任桓縣知事,誓師討伐袁世凱。文化是繼承的,精神是傳承的,申佑的忠烈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仡佬人,他們為了國家為中華民族的強大,捨生忘死,奮鬥不息。

謹以申佑祠對聯一幅為本文作結。

視死如歸,七尺浮軀損土木

欲生有甚,千秋正氣壯山河

參考資料:

1、龍潭後寨道光十三年(1833)申氏族譜

2、嘉靖《思南府志》

3、《務川縣誌》

4、《明史》

田佑恭

田佑恭 (1075~1154年),字子禮,宋思州務川縣人。自幼有膽識。未受任時正遇靖州(今湖南靖縣)土酋叛亂,其父奉令征討。父當行,但因病不能去。田佑恭曰:“諺有之‘養子防老’,願代父而往,死無悔矣。”亂平,元符二年(1099年)授田佑恭團練使。政和間,宋徽宗召田佑恭入朝,厚賜田佑恭,拜為番,統領思州疆土。宋政和二年(1112年)黃陽洞酋首冉萬花聚眾叛亂犯黔州,田佑恭奉命征討,很快剿平,俘獲首領,威名顯著,朝廷擢升田佑恭成忠郎,充思州邊西巡檢。政和五年統義兵策應瀘南,解梅嶺堡之圍,智擒卜漏,平2州8縣及諸屯30餘城,拓地2000餘里。朝廷授忠義郎轉武翼郎。此後,田佑恭多次奉令出征平亂並抗擊金人入侵。身經百戰,屢建奇功,頗得朝廷信任。曾三次被召入京,朝廷賜以金帶、銀器、鞍馬等物,並擢升官職。政和七年以功轉武翼大夫,加榮州刺史;宣和元年(1119年)授瀘州兵馬鈐轄,加忠州團練使,再加貴州(今廣西貴縣)防禦史,充成都府路兵馬都監,令利州(今四川廣元)駐紮;紹興元年(1131年)授夔州路兵馬鈐轄,遷中亮大夫;同年,復置思州,知思州軍州事兼務川縣事,因保蜀有功,加華州觀察使;三年,遷通侍大夫;十一年以累大功,遷奉寧軍承宣使,加邊郡承宣使,仍領思州事。

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七月初九,田佑恭因老告終,享年80。南宋進廷贈正任保康軍承宣使。其子田汝端襲爵位,以後行兩郊大禮,贈開封儀同三司、少師、思國公。黔州通判郎中於觀撰銘旌表。殮葬於務川歸義鄉西山之原,遠祖田克昌墓之側。後人感其安邊威德,于思州、珍州立祠鑄鼎,呼其祠為“少師祠”。

田景賢

田景賢(1236~1297年),田佑恭七世孫,字德孚,宋思州務川縣人。生於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自幼勤奮好學,演文習武,善與人交。16歲時,其父去世,襲父職,兼南平軍沿邊各洞宣撫使。在胞叔田應庚(宋守禦使)、田應已(忠勝軍副都統)扶助下,維護社會安定,使地處四周的思州,民安物阜。寶佑五年(1257年),宋朝廷嘉許。鹹淳年間,又於隘頭上衙(含沿河縣客田鄉)設立巡檢司,以族人田宗恕為巡檢,加強了對元兵的防範。

德佑年間,京都臨安守衛空虛,形勢危急,謝太后下詔各地“勤王”。田景賢與播州知州楊邦憲,各率兵遠端赴臨安“勤王”。軍行至真州(今江蘇徵儀縣),適遇元兵,田景賢、楊邦憲協助真州知州苗再成、守將趙孟錦與元兵大戰於老鸛嘴(俗稱黃天蕩),首戰告捷。是年四月,朝廷加委田景賢為團練使,率兵入衛京都。九月又擢升為福州觀察使,仍鎮守京都。是時丞相陳宜中當國。十二月,陳宜中派屬官柳兵到元軍求降,田景賢遂率師還鄉。

景炎二年(1277年)春,元兵攻下重慶,緊迫思州,田景賢於是致表請降。元廷于思州置新軍萬戶府,以田景賢為總管。次年春,奉召朝參,授田景賢思州軍民安撫使,進爵榮祿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此時元兵已進駐鎮遠,他不顧個人進退,上書忽必烈,要求元兵進駐思州,不得擾百姓,元廷“從之”。是年,他將思州治所由今務川縣城遷至德江龍泉坪小谷莊。不久火夢其城,又遷徙都坪清江城(今岑鞏)。原思州領務川、安夷、思邛、邛水4縣。宋末元初,思州領地比原屬地擴大一倍。大德元年(1297年),田景賢病卒,享年62歲,安葬於龍崗之南(今岑鞏縣)。

鄒 慶

鄒慶(1408~1481年),字佑之、天慶,號止庵,務川縣江邊人。鄒慶幼時,在家鄉回寺讀私塾。同窗中、申佑、田太、苟祿、鄒慶4人最得老師賞識。老師見他們四人學習刻苦,才思敏捷,特在他們四人的姓名中加一“天”字,名曰:“申天?、田天太、苟天祿、鄒天慶”。他們四人每天在完成功課之後,利用休息時間,在學校對面挖成2畝多大的泥塘,又從河裡捉魚到塘裡餵養。魚塘是四個天字輩的學生修成,人們稱之為“天池塘”。

明正統五年(1440年),鄒慶去雲南昆明鄉試(當時貴州未設考場),中庚申舉人。景泰元(1450年),授雲南省北勝州知州,為官清廉,勤於政事,愛護百姓。天順三年(1459年),升授雲南姚安軍民知府。成化二年(1466年),奉旨回鄉養老。姚安百姓依依不捨,送他銅獅1對,重20公斤;銅花瓶1對,重10公斤,以示官民之情。

明理學家、西南大儒李渭評價說:“鄒公慶,父子才美,與侍御公(指申?)埒名。鄒公為滇州郡,卓有吏治,聲稱前哲,發祥遐域,振採宇內”。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朝廷贈鄒慶中憲大夫。次年在家鄉病故,享年73歲,葬於江邊楊柳池。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思南知府洪價採士論,舉入鄉賢祠。

申 ?

申?(1425~1449年),字天錫,務川縣火炭埡人。申?天資聰穎,有膽識。少時隨父至田間,一隻猛虎突然從林中竄出來,向其父撲去,欲銜走,申?機智勇敢,持棒猛擊其虎,虎被擊痛而放口驚逃,其父倖免一死。申?勤奮好學,前往思南府城參加童試,補郡弟子員。明正統五年(1442年),申?去喜馬拉雅山昆明參加鄉試,中庚申舉人。遂進京入太學肄業。在就讀期間,祭酒李時勉,因諫政事遭奸臣王振讒言陷害入獄,帶枷示眾於國子監門。申?義憤填膺,倡議六館諸生,上疏以拯師難。六館諸生雖同性老師愛冤,但畏懼王振勢大,怕遭株連,惟申?與石大用槌鼓稱冤,伏闕不起,願以身代師死。明英宗深受感動,特赦李時勉,讓其官還在職。申?拯救師難的義舉,蜚聲於京師。正統九年,申?參加京試中甲子科進士,官拜四川道監察御史,時年19歲。在任期間,剛正不阿,膽識才略為群僚敬佩。申?學識淵博,重視培養人才,每次出巡州府,都要召集當地諸生,講授經史,答疑解惑,提高地方人才素質。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刺軍大舉入侵,邊關吃緊,告急文書紛紛來到北京,朝廷一片慌亂。英宗在權宦王振挾持下“御駕親征”。申?以名御史身份,奉詔從徵。明軍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被瓦刺軍圍擊,潰亡過半,走投無路。在這危急關頭,申?從大局出發,為保皇上安全,穿龍衣,乘輿出征誘敵。瓦刺軍認為是英宗出逃,緊追不捨,申?遇害殉難,年僅24歲,史稱“土木堡之變”。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表彰忠烈,為申?殉國褒顯,諡忠節敕曰:“人孰無死,惟死於國事者為至榮也。特追贈其為文林郎。”並下敕命五道,推恩及其父、母、妻、子。明嘉靖十年(1531年),貴州巡按使郭弘化令思南府及務川縣立祠祭祀。

申?一生的事蹟,在《明史》、嘉靖《思南府志》、道光《思南府續志》均有記載,近代出版的《中國名辭典》列有專條。

李英才

李英才,字育之(1605~1649年),務川縣涪洋辰溪人。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自幼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負笈遠遊四川求學。年弱冠,考中文生,食廩餼。李英才3個胞弟,由其親自教育,均補弟子員,時人稱:“一門四秀才”。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英才39歲,赴貴陽參加壬午科鄉試,中舉人,名列二十七。時值明末,朝政,社會動盪,遂隱居不仕,立志培育子女成才。於是辦起家學,進行庭教。他有5個兒子,長子李士火昌 ,康熙八年(1669年)中己酉科十三名舉人,官四川馬湖府知府,嘉定(今樂山)州鹽法府鹽茶使;次子李火昆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歲出貢,未仕,三子李士火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戍科舉人,未仕;四子李士火奎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庚午十三名舉人,官清浪衛(今地已併入鎮遠)和思州(今岑鞏)儒學教授;五子李士火員 ,雍正元年(1723年)中癸卯科十三名舉人,官麻哈州(今麻江)學正,安順府教授。五子皆中科舉,人們譽為“一門五子登科”。

清順治元年(1644年),孫可望佔據貴陽,聞李英才賢能,派使束帛加璧來家禮聘出山,共謀軍事。李英才覺可望等系烏合之眾,相互傾軋,難成大業,遂婉謝絕。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叛清,十二月佔領貴陽,遣使來鄉聘為幕僚。李英才科頭跣足,佯作狂人,厲聲拒之。自甘清寒,樂守田園。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李英才病故,享年90歲。

蔡宇光

蔡宇光(1802~1884年),號榮軒,務川縣城人。生於嘉慶七年(1802年)冬月初十,自幼勤奮,矢志向學。道光初年考取弟子員,食廩餼。後去北方,被聘為漕運總督朱澍之家庭教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參加順天府(今北京)丙午科鄉試,中“北闈”第二十八名舉人。後回務川老家,勤修學業,手不釋卷,博覽群書,亦常研醫學。咸豐年間,蔡宇光隻身北上會試,屢試不中,滯留京城。

同治三年(1864年),吏部揀發甘肅省以知縣候用。剛入省,奉命任兩當縣知縣,有政聲,升調平涼府知府。不久,遇固原兵變,平涼遭劫,蔡宇光險些喪命。省巡憫其苦衷,改委會寧縣知縣。蔡宇光辦事公道,人稱“蔡青天”。

光緒元年(1875年),甘肅省舉行恩科鄉試,調蔡宇光任監考。臘月事畢,調任金縣知縣。光緒二年,恩科會試,調京充任慈禧太后對讀官。任務完畢,同僚皆曰:“公可望美缺也。”蔡宇光曰:“窮通命也,只求兩袖清風,何損宦海。”蔡宇光在甘肅先後任官達12年,依然兩袖清風。

光緒三年(1877年),年已75歲,告老還鄉,職掌務川敷文書院(後改名羅峰書院)山長,任職5年。後閒居在家,義務給鄉民診治病情,從事民間醫藥,人們稱他“儒生義醫”。

蔡宇光於光緒十年(1884年)九月二十五日病卒於家,享年82歲。

申紹伯

申紹伯(?~1883年),字南屏,號南園,務川縣城人,清道光舉人。申紹伯幼時,家境貧寒,父母多病無力,長期依附二叔申允厚生活,以至讀書費用。申紹伯考中秀才後,叔父病魔纏身,不幸死去。家庭生活重擔由申紹伯承擔。申紹伯苦心經營,家境逐年好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赴省城鄉試,中己酉科舉人。因家中無人理料,毅然回家贍養雙親,教養子侄。

申紹伯學識淵博,深感務川歷史悠久,置縣很早,惜無人編修縣誌記載縣情,他積極蒐集地方史料,祖孫二人(孫申伯符)編輯《南園紀事》(手抄本)三卷,約7萬餘字。他在《紀事》中說:“按務邑文事武功砰訇彪炳者頗不乏人,只以縣誌千餘年失修,遂致縣籍有證可稽之名人,亦為他縣竊有,後世轉載相傳,亦竟無人揭證其非者……故餘今照古著更訂,並附錄各著於後,希望後這編縣誌者,有所借鑑焉”。《南園紀事》內容較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營建、食貨、職官、學校、武備、人物、藝文等諸方面,是反映務川縣情的珍貴資料。

龔來發

龔來發(1862-1995年),務川茅天人,仡佬族,於1862年3月出生在務川石江坪安家坨。半歲時,因家貧,父親無力養活他,被送給茅天大幫嶺向老二做兒子,剛滿10歲,向老二夫妻先後去世,龔來發生活無著,跑到山坡上以野果、野菜度日,過了4年“野人”生活。他習慣於赤足在山間行走。白天在外找尋食,夜間在山洞或樹下睡覺。全身長著黑毛,人們稱他為“小野人”。他14歲那年,大幫嶺向禮全缺勞力,就上山找龔來發,要他來家幹活,龔來發就到了向禮全家,從此結束了“野人”生活。龔來發在向家幹活勤勞,為人忠厚。向禮全先後生了3個男孩,年年收成也好,向禮全從內心喜歡龔來發。當向禮全年過六旬時,已是兒孫滿堂,家境較好。臨終時,給子孫留下遺言:“龔來發到我家後,我家人財兩發,他就是大家的老人,不管他活到什麼時候,都要好好贍養他。”龔來發在向家過了7代人,代代對他孝敬。村裡人家,老小都稱他“老祖 ”。

龔來發一生務農,未婚。他不喝酒,不服藥,愛吸土煙,他的竹煙桿已陪伴他100多年了。吃的是粗茶淡飯,過去吃苞谷飯,晚年吃大米、苞谷混合飯。他性情開朗,愛說愛笑,尤其喜歡唱山歌。他所在的村子,三面群山環繞,森林茂密,村裡人家房前屋後都栽有大片竹林。

中國老齡委員會和93全愛老行動組委會,在1993年老人節舉辦的“中國百歲壽星排座次”的活動中,他以131歲的高齡,榮獲“中國長壽之王”的稱號,頒發了證書和“金座椅”獎盃。從此全國各報社、刊物、廣播電視臺記者,紛紛前往茅天專門採訪報道。

河北省肅寧縣頤春茶廠,聘請龔來發為名譽廠長,每月贈給200元終身養老金;務川縣國營酒廠聘請為名譽廠長,每月給他200元終身養老金。他激動地說:“我一生經歷了幾個朝代,都沒有現在好,我感謝黨的大恩大德!”

龔來發因患肝炎病,於1995年3月12日下午1時在家中去世,享年133歲。

申尚賢

申尚賢(1909~1996年),筆名壽生,務川縣城人。6歲啟蒙讀私塾,16歲赴貴陽考入一中就讀,18年(1929年)去北平,考入匯文中學高中部學習。幾次考北大,國文成績優異,因數學不達標而落選。北大文學院教授為他惋惜,特收他為旁聽生。“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申尚賢積極參加北大隊伍示威。除在北大聽幾節課外,成天泡在圖書館裡專心讀書。1933年下半年,申尚賢開始文學創作,他的文章用筆名壽生在《評論》、《國聞週報》、北大《歌謠週刊》等報刊上發表。在《評論》上發表的論文、小說、詩歌等多篇,為當時的名流學者叫好。

何光渝認為壽生的這些小說,已經毫不遜色於四川的沙汀、李?人、周文,湖南的沈從文、黎錦明等人同時期的同類小說。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北平淪陷,申尚賢回到家鄉,在家鄉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和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以及提倡體育活動等等。1940年任務川中學老師,1942年,任務川臨參會議員。由於他揭露時弊,縣黨部、縣對他懷疑,他避居農村。1944年秋,務川中學增設高中部,又受聘任教。1947年受貴陽清華中學之聘,前往任教。解放前夕回到務川仍居住農村。務川解放後,參加工作,先在學校任教,1951年任縣任文教科副科長,後任民政科、農業科科長。1956~1966年連續被選為副。1981~1987年被選為縣常委會副主任。期間,1981~1987年任貴州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

西安有沒有會寧美食

有。會寧縣美食有開鍋羊肉、捲簾子、會寧涼粉、蕎麵油圈、雜糧面等。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西安有會寧美食。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轄地級市,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安都市圈核心區、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

舌尖上的會寧小吃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會寧人,走出會寧在蘭州上學和工作十年,現在又嫁到臨澤好幾年,其實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味道。每次去會寧,我都要吃一些自己喜歡吃的美食。

        我喜歡吃會寧的漿水面。還喜歡吃油圈(油團團),菜盒子。麻腐格兒,油饃饃,甜醅子等!

   

        現在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夏季有一種小吃叫漿水面,清暑解熱,增進食慾還開胃,清清涼涼也可以為煩躁的你舒緩舒緩心情。漿水面,雖然看起來不像大餐那樣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嘗一口,一定讓你回味無窮。漿水面是我們會寧的特色美食,剛開始喝漿水你可能有點不太習慣,但是再慢慢品味一下,你就會覺得它酸中帶甜,有一種說不出的獨特味道。

        我最愛吃漿水面,不僅是它味道獨特,而且外形好看,吃法有趣。平常我吃漿水面時,必須有兩個配料。虎皮辣子和炸韭菜。炸韭菜,其實也就是把韭菜切碎,然後快炒一下,放上調料。

     

        其實漿水的製作並不複雜,原料在我們家鄉一般用芹菜,蓮花菜製作。將蔬菜洗乾淨後可切絲或切片,放入陶罐中。然後澆入用面熬製好的一點清麵湯。待其涼後,加入影子,蓋上蓋。放置兩天即可食用。等漿水做成以後,在鍋裡倒入油。放點蔥花,大花椒顆粒。把漿水熗熟,最後放上香菜和鹽,晾溫。手工面煮好後,可將面過溫水,取出倒入已熗好的漿水。那種味道,想起來都讓人現在就特想吃!

        漿水面,在天水,定西,蘭州都有。不過各地吃法不一樣而已,蘭州的漿水面,夏天在普通家庭農家樂等都有賣的。一碗漿水面加一小勺紅油辣椒。再要一點虎皮辣子,涼拌青菜,豬手等。吃起來那是相當的解饞。

        實際上漿水面的歷史源遠流長。我會永遠記憶猶新,是我最喜歡的一種麵食。

會寧的產品美食作文四年級600

我的家鄉會寧有很多小吃,牛肉麵、涼皮子、沙米涼粉、油餅卷糕、土豆餅等,這些小吃風味各不相同,在這些地方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歡的是土豆餅,為什麼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土豆餅,顧名思義,就是用土豆做的餅。大家一定會問:土豆做的餅有什麼希奇的呢?玉米餅、南瓜餅我們都吃過了,也就那樣唄!如果你們真的這麼以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土豆餅之所以能成為特色小吃,一定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製作它可麻煩著呢!

做土豆餅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土豆,只有原料好,土豆餅的味道才會好,所以挑選的土豆一定要個大飽滿,而且,皮越粗糙的越好吃,甘肅盛產土豆,這自然不在話下了。第二步就是削皮,先把土豆洗乾淨然後再削皮,這也是個技術活呢,可得小心自己的手呢,可別傷著了。這下該進行第三步了——磨土豆,這個步驟是做土豆餅整個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因為磨不好會直接影響土豆餅的口感,所以一定要磨均勻。第四步是調製了,磨完的土豆糊有一點稀,不容易攤成餅,必須要加入適量麵粉,麵粉加入量以攪拌中無滲出水為好。為了土豆餅口感好,一定要打上幾個雞蛋,最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等調味料。好了,現在開始烙餅了,可以用平底鍋或電餅鐺,烙餅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碎,只要前面的工作做的紮實到位,這也沒啥難的,一塊餅只需五六分鐘就好了。你們瞧,不一會兒功夫,幾張圓圓的、黃橙橙的、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做好了,光聞著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呢。你們一定會問這下可以吃了吧,直接吃當然可以。可最佳的吃法是將土豆餅上面勻塗少量油潑辣椒麵、醬、蒜苗絲及蔥,再捲起來吃,或切成條拌著吃,味道真是好極了。說到這兒,我都饞了,你們呢!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們有機會來到了我的家鄉甘肅,一定要嚐嚐我家鄉的土豆餅,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我希望家鄉的土豆餅能讓更多的人品嚐,讓人流連忘返。我愛吃家鄉的土豆餅,我更愛我的家鄉。

會寧有地方特色小吃嗎?

甘肅會寧小吃 碗拔子---用小米麵、玉米麵、穀子面等做的類似窩頭的食品,因為做是將和好並經發酵的面放在碗裡顛成扁圓狀,所以叫碗拔子。(一般做時好像都和洋芋一起蒸的,鍋底放洋芋周邊放碗拔子,蒸焦了的那個黃瓜瓜更好吃)白饃饃---只要用白麵(好的小麥面)做成的饅頭、餅的統稱。花捲---製作同饃饃或饅頭原料相同,不同的只是蒸的時候給面裡面放油擰出花蒸熟即可.油饃饃----用白麵(有時也用蕎麵或者在白麵里加少量的雜麵)烙成的餅,在烙的過程中放入食品油。甜饃饃----用糜面或可以加少量的小麥面經發酵之後將面和成稀糊狀,然後倒在鍋裡的淨巴子上蒸熟的食品.也稱(倒鍋子)碗砣子(瓦砣子)---用雜麵經發酵後將面和成稀糊狀,然後分別倒在碗內蒸熟的食品。油餅子---用白麵或是其他面發好後,放好鹼趕成圓餅,中間鑽個眼放油鍋裡炸熟的食品.散散子---不用發麵就可以做得好吃的,和麵時裡面多放些雞蛋更好吃噢!炸法和油餅差不多烤鍋子---.用發酵好的白麵,放在爐子上的烤鍋子裡面烤制而成的饃饃,一般比鍋裡烙的饃饃勻稱也厚.饃饃成凹凸行,烤鍋子成平面行.憲蹄----小麥面做的大的饅頭,必須是圓的與普通饅頭的區別就是普通饅頭可以是切的而憲蹄必須是圓的.馬蹄子---用發酵好的白麵蒸的花饃饃,一般都是誰家有小孩子滿月.村子裡的人都蒸馬蹄子去給看滿月.幹饃饃---將饅頭切成片,在鍋裡用慢火烘乾,有時也用強太陽晒,這樣一來不易發黴。會寧的學子們的常備食品啊。草面(熟面)---不是飯館裡那種炒麵,是將小麥或者油麥等炒熟後再磨成的面,上等的炒麵在製作時加入白糖等。棋花子(會寧南部叫疙瘩)---可以用白麵、蕎麵、白麵和豆麵(油察面)擀成一大片,然後切成細長的菱形狀的麵食。長面(長飯、臊面)---用上好的白麵擀成並切成約2-5毫米寬且很長的麵條,有時用壓面機壓切而成,吃時可做好滷子湯(形式多樣)。涼麵----用上好的白麵擀成並切成約2-5毫米寬且很長的麵條,有時用壓面機壓切而成,煮熟之後撈出來過水也可不過加入油鹽涼好了,放在案板上和盤子裡什麼時候吃的時候挑起來吃就可以了.夏天多都加漿水吃.冉窩子---不用湯的長面面條,特色在於吃時把下熟的麵條撈出後直接用豬肉臊子及調料拌好。那個香呀就不用形容了.蕎麵節節---用蕎麥麵擀制並切成的寬約5MM、長約10-15CM的麵條。米和和---在很稀的小米稀飯中下入擀制並切成菱形狀的麵條,調入大肉臊子及調料而成.扁豆飯---把扁豆下入水中煮熟,然後下入擀制並切成菱形狀的麵條,調入大肉臊子及調料而成.削片子----一般都是用雜糧做的,記得最長吃的都是蕎麵做的把面和的比較硬的那樣,之後拿刀削成薄厚大小不一的面片煮熟.吃著硬硬的很有口感 .饃饃雜-----一般都是好的饃饃幹了或者是饃饃要不好的時候,把饃饃給捏碎了放油和蔥花給炒了,尤其炒乾點更好吃.!瓊饃饃----一般都是雜麵做的,把水燒開了放入一定比例的雜麵蒸到一定的時間,就是感覺差不多了揭鍋使勁翻攪翻攪.就可以了.洋芋蓋被兒----把切好的洋芋菜炒半數加入各種調料在加入需要量的水,在把擀好的面切好了蓋在洋芋菜上,等熟了翻好攪勻就可以吃了,很想念的地方美食噢!盼湯----就是用白麵和成好多的歲歲子,放入燒開的開水中煮熟就好了.小時候上學早晨最長吃的就是這個了.葛兒----北京叫菜盒子,就是把炒好的菜餡放入擀好的麵皮中,之後給粘好了放入鍋裡放上油給烙熟了即可.現在最想吃的就是已經很不多見的叫“麻副葛兒”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了.漿水---用野菜或者白菜、芹菜等發酵製成的湯水,裡面放些顏歲(香菜)味道更好的,有解暑、清熱之功效,有酸味。想想饞的都流口水.酸飯(漿水面)---包括各種上述各種麵條等食品,吃時在湯內加入適量的將水的飯的統稱。散飯---用小黃米蒸成略稀的米飯,然後在裡面攪拌入麵粉(各種面均可)當然小時候喜歡吃白麵做的.攪團---用蕎麥麵和小麥面製成,做法是燒開適量水後,火力不減,一邊往開水中均勻地撒面,一邊用擀麵杖攪動,當面在鍋裡形成麵糰時即可,再加以湯滷食之,其湯滷可以是將水,也可是肉菜做成的湯滷.面片子---手擀麵切成類似正方形後煮熟並調以各類菜肉及調料的湯麵,也有揪制的面片(揪片子等其它名).點心---用上等白麵、白糖、豬油等壓制成的塊狀品,形狀由殼而定。血面---用雞血或豬血和的白麵,一般都是機器壓的.一片白麵的一片血面的壓好之後把兩片子面粘在一起壓一邊,就成了一面白的一面紅的,然後切成好了即可自稱血面.跌疙瘩---用雜糧面和好用筷子跌製成的麵疙瘩,再將湯調製後做成的食品.煮(燒)洋芋---把洋芋煮\蒸\燒熟後直接食用.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煮熟的洋芋撥皮之後搗歲加入油和鹽拌勻吃也算美味.最豪華的當數:席,席有講就,各有名稱,如九魁、十全、十三花,每種名稱的席應有必須有的菜,且在桌上的擺放也有講究,什麼菜應該在什麼位置相對固定。席一般是在紅白事、春節期間製作食用肉丸子---用被鉸碎的大肉加入各種調料蔥等(有時加入土豆粉),粘成雞蛋大的圓球狀,外表粘有少許大米粒,然後蒸熟,有時用顏色點綴.卷聯子---成份與肉丸子一樣,不同之處在於卷聯子是把調製好的肉餡等均勻地鋪於薄雞蛋餅上,然後卷制而成,蒸熟後同樣塗以顏色,食用時將其切成片騰熱.血腸子---用剁的豬肉加蔥也有加洋芋的拌成餡.然後灌入豬大腸裡面.之後放在鍋裡放淨巴子上蒸,蒸的時候要來回的給拿針軋眼放氣,不放氣就蒸漲破了,哈哈破了就不好吃了.蒸熟切成片攢蒜吃那個味就不用多說了吧!在說我怕淌汗水…扁食---也叫餃子現在老家包的扁食在城裡已經很少見了,想想還是家裡做的洋芋菜的和蘿蔔的最好吃.甜醅子---將油麥洗乾淨後煮熟,然後加入發酵酒麴,在較溫暖處半密封狀態放置發酵,發酵好後有醇香的甜味並伴有些許酒味,香甜可口.涼粉---用蕎麥珍做成,較為複雜,有解暑之感,調入漿水或醋,(老家一般都用漿水吃)加入韭菜鹹菜.饞死大家,哈哈,其實我更饞啊醃蔬菜----就是冬天用大白菜醃的蔬菜,有的地方也叫酸菜,不過不同於夏天的那個酸菜,最簡單的吃的就是撈出來切了就可以吃,也可拿一大朵整的吃好過癮,還有一個好吃的辦法就是用醃的豬肉片子把菜炒了肉也不油了菜味道更好了,下著吃散飯那個香啊都不用說了.漿水---用野菜或者白菜、芹菜等發酵製成的湯水,裡面放些香菜味道更好的我新發明的哈哈,有解暑、清熱之功效,有酸味。想想饞的都流口水.釀皮子---把白麵和好,用水洗裡面的面精洗好之後放蒸釀皮子的淨巴子上蒸了.然後冷卻.吃的時候切好就可以了.辣子醬---具體不是很清楚,反正放入面加辣椒在鍋裡熬,之後加入黃豆熬很長時間顏色紅紅的那種可好吃了,題軟軟---(所謂的地耳吧)山上和崖邊地一種野生食品,尤其下雪之後揀的時候更為多其實也不是多隻是泡漲了顯得多.用肉和了拌成餡蒸包子和包扁食真是美事中的美事.米麵蛋蛋---(好像也有叫糜麵疙瘩的)用黃米麵做的湯麵,小時候吃過不少.

甘肅會寧冬天旅遊景點介紹 甘肅會寧有什麼景點

會寧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會寧旅遊景點有:

1、會寧縣博物館始成立於1990年10月,為副科級建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於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館址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東北角,博物館內設辦公室、保衛部、業務部、宣教部、後勤部五個職能部門。

2、牛門洞遺址位於會寧縣頭寨子鄉牛門洞村。是一處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半山、馬廠三種類型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

採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別陶片為泥質、夾砂紅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彩陶紋樣有橙、黃、五彩紋、魚紋、鳥紋、圓圈紋、漩渦紋,器形有盆、碗、罐等;

半山型別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多飾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鋸齒紋、水波紋、葫蘆紋,器形有罐、缽、盆、甕等;馬廠型別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飾粗條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圓圈紋、螺旋紋、波折紋、編織紋,器形有甕、壺、單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

3、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於國道312線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區東面,佔地36公頃,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瞻仰憑弔、旅遊觀光之勝地。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劃設計,原-副-題寫園名。

景園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風景,採用摹擬與微縮相結合的手法,修建了長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22處景點,突出以萬分之一時間走完萬分之一長征路為主題。

4、會寧紅軍烈士陵園位於會寧縣中川鄉。會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的會師地。1936年10月23日,為保證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紅四方面軍第5軍等部在會寧大墩樑阻擊軍進攻,紅四方面軍第5軍副軍長羅南輝、93師師長柴洪宇等1000多名紅軍指戰員壯烈犧牲。

為紀念犧牲的烈士,陵園於1986年始建,佔地面積67萬平方米,楊尚昆題寫園名,李先念題寫紅軍烈士紀念堂館名,題寫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其中大墩樑阻擊戰紀念館主要陳列展出紅5軍副軍長羅南輝和887名紅軍指戰員的英雄事蹟和遺物等。

5、鐵木山鐵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位於縣城西北70公里的頭寨鎮境內,309國道沿山而過,有“旱塬秀峰”之譽。

主峰海拔2404米,為境內最高峰,山頂有天然次生林,狀似罩蓋,孤峰獨秀,景色奇特。自元代開始築廟塑像,現為方圓百里的佛、道教活動中心,屬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

在會寧相聚,想問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會寧

旅遊攻略方法/步驟

博物館。去一個地方旅遊的話,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一下。浙江博物館裡面有很多小博物館,我們可以多看看,感受一下歷史人文情懷。

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西湖博物館。西湖博物館裡面有非常多的關於西湖的歷史底蘊,有很多攝影家的大作,可以去觀摩觀摩。而且博物館基本上是免費的,經濟實用。

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三潭映月。也就是我們一塊錢的人民幣後面的那一張景色。只要在西湖邊乘船,一般到達的最終點都是三潭映月。島上的風景比較的和諧,上面有很多小亭子可觀賞。

杭州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雷峰塔。也是西湖邊的值得一去的地方。小時候我們非常熟悉的白娘子傳奇裡面的雷峰塔就是出自於這,不過以前的雷鋒塔已經倒閉,現在是一個全新的雷峰塔了。

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靈隱寺。傳說去靈隱寺燒香拜佛可是很靈的,如果你是信佛的人,可千萬不要錯過了。也是來自於靈隱寺。

杭州有哪些旅遊景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宋城。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杭州的去宋城看一場。整個表演的氣勢都非常的巨集大雄偉,是你一生值得去看一次的演出。

「印象隴原」暢遊甘肅 冬季旅遊嗨起來

【印象隴原】

暢遊甘肅 冬季 旅遊 嗨起來

驪_古城

官鵝溝

拉尕山

張掖丹霞

鬆鳴巖

嘉峪關城樓

鳴沙山月牙泉

甘肅的冬天是冰雪的世界、文化的海洋。這裡廣袤的陸地、起伏的高原、綿延的山脈、浩瀚的大漠都記載著人類 歷史 的印跡。這裡誕生了華夏文明,哺育了中華文化,踏出了連線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孕育了婀娜多姿、包羅永珍的民俗文化。星羅棋佈的文物古蹟冬春時節更加壯觀並富有文化厚重感,靈秀的山水此刻也在銀裝素裹裡更顯安謐。處在不同溫度帶的雪場、溫泉,完全詮釋出“兩重天”的特殊風采。冬春遊甘肅,洋溢著 旅遊 活力的神奇大地,正熱情地歡迎每一位朋友前來體驗冬春季節最具特色的旅行快感。

如夢敦煌·絲路探祕遊

絲綢之路這條經典 旅遊 線,沿途遍佈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獨一無二的人文遺產、獨具風情的民俗文化和獨樹一幟的紅色文化,有著極具吸引力的主題 旅遊 線路。冬春季節,避開 旅遊 高峰,一路向西,探祕千年絲路,漫遊河西走廊,直抵文化聖殿敦煌,收穫的既是“一步千年、一眼萬里”的豪情之旅,也是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遊程推薦

線路1:西安—平涼—天水—定西—蘭州—敦煌;

線路2:西安—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烏魯木齊;

線路3:西安—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青海

山舞銀蛇·歡樂冰雪遊

當金色的秋季過去,甘肅迎來了一年當中最顯廣闊和深邃的季節,炙熱在寒冷中蘊藏,希望在寂靜中蟄伏。雪景、冰瀑、霧凇等夏日難得一見的冰雪美景,除了“北國冰封 肅穆曠達”更有“壯闊斑斕 風情各異”!不僅如此,每年的冰雪節,長達千米的滑雪道讓遊客體驗到冰雪的魅力。一望無垠的冰雪場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讓遊客樂此不疲。

遊程推薦

線路1:蘭州(興隆山滑雪場、玉泉山莊、安寧滑雪場等)—定西(臨洮平長水世界、嶽麓山、通渭溫泉度假村等)—隴南(宕昌官鵝溝、成縣西狹頌等)—天水(青鵑山滑雪場、麥積山溫泉、清水溫泉等)—西安

線路2:蘭州—臨夏(永靖抱龍山鳳凰嶺滑雪場、炳靈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積石山大墩峽景區等)—甘南(夏河拉卜楞寺、扎尕那、郎木寺等)—蘭州

線路3:蘭州—天水—平涼—慶陽—延安

線路4:蘭州—蘭州新區—白銀—金昌—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

主要滑雪場:蘭州安寧滑雪場、興隆山滑雪場、皋蘭龍山國際滑雪場,蘭州新區冰雪新天地滑雪場,嘉峪關懸壁長城四季滑雪場,永昌縣南壩滑雪場,張掖山丹佛山滑雪場,武威塔兒灣滑雪場,天祝烏鞘嶺國際滑雪場,白銀黃河石林滑雪場,天水青鵑山滑雪場、麥積山滑雪場,平涼崆峒區海寨溝滑雪場、涇川天池滑雪場,定西渭河源景區滑雪場,臨夏鬆鳴巖國際滑雪場、甘肅抱龍山鳳凰嶺滑雪場,?慶陽隴東冰雪健身基地。

岐伯故里·中醫康養遊

冬遊甘肅,除了賞美景、品 美食 ,少不了的一定是暖暖的溫泉水。在這裡,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的溫泉水,讓旅途勞頓的你全身心放鬆,同時享受這個冬天裡最歡樂、最溫暖、最放鬆的康養之旅。

遊程推薦

線路1:平涼—涇川—靈臺

線路2:平涼—慶陽

線路3:定西—武山—天水

線路4:蘭州—隴南

隴上神泉:天水麥積山溫泉、清水溫泉、武山溫泉、平涼涇川溫泉、定西通渭溫泉、武威藥王溫泉、敦煌太陽溫泉等。

暖心 美食 :蘭州牛肉麵、臨夏手抓羊肉、白銀酸爛肉、甘南藏包子、天水暖鍋、隴南洋芋攪團、隴西臘肉、靜寧燒雞、慶陽蕎麥__面、嘉峪關烤肉、敦煌驢肉黃面、大漠風情宴、金昌餃子宴、張掖臘羊肉、武威“三套車”等。

陸上郵輪·環西部火車遊

冬春至美,在甘肅!除了一望無際的美景和數不清的 美食 在等待著八方遊客外,這個冬春季,美麗甘肅還準備了數不盡的出行優惠,歡迎著各界友人,等你翻開新的旅行篇章。“環西部火車遊”也是延伸火車服務,將景點、遊客、旅行社串聯、融合起來打造的“客運+ 旅遊 ”精品 旅遊 產品,被稱為“陸上郵輪”。

“省內遊”產品推薦

1.“環西部火車遊”絲路經典線:蘭州—敦煌—嘉峪關—張掖—武威—蘭州(每週五定期發車,行程5天,遊覽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嘉峪關關城、張掖七彩丹霞、大佛寺等絲路著名景點)

2.“環西部火車遊”南環線:蘭州—渭源—哈達鋪—隴南(宕昌、青木川)(“隴南直通車”專列每日發班,動車往返;遊覽隴南花橋村、陽壩、梅園溝、青木川古鎮等“隴上江南”美景)

3.“環西部火車遊”東環線:嘉峪關(金昌)—武威—蘭州—平涼(崆峒山)(計劃2021年2-4月不定期開行)。

4.“環西部火車遊”省內環線:嘉峪關(金昌)—蘭州—哈達鋪—隴南(宕昌、青木川)(2020年11月—2021年4月間不定期開行)。

“跨省遊”產品推薦

1.“環西部火車遊”甘青大環線:蘭州—張掖—嘉峪關—敦煌—阿克塞—肅北—茶卡—西寧—蘭州。

2.“環西部火車遊”東環線:蘭州—定西—天水—平涼—中衛—蘭州

3.“環西部火車遊”大南國 旅遊 專列:蘭州—廣州—海南島(遊覽珠海、海陵島、湛江、海口三亞等地,計劃2020年11月—2021年2月開行)

4.“環西部火車遊”宜昌—張家界 旅遊 專列:蘭州—襄陽、武當山、恩施、三峽、重慶、張家界、芙蓉鎮等地(計劃2020年11月—2021年2月間開行)

遊山玩水·最美鄉村田園遊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畫意境往往是人們對美麗鄉村最深的印記和嚮往。近年來,甘肅省美麗鄉村的保護利用力度空前,成效顯著;不僅留住了“美麗鄉愁”,更激發出鄉村發展新活力。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的美麗鄉村,結合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進行文化 旅遊 村建設,讓每一個前來的遊人愜意地進入田園芬芳滿詩意的圖畫中。

遊程推薦

線路1.黃河悠悠·千年古鎮觀光遊:蘭州—河口古鎮—西固區河口鎮河口古民居—永登縣—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苦水玫瑰園—蘭州

線路2.黃河三峽·山水輝映自駕遊:蘭州—永靖縣—劉家峽景區—太極島—臨夏州永靖縣太極鎮大川村—蘭州

線路3.銅城花村·花漾之旅歡暢遊:蘭州—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顧家善村—黃河大峽—蘭州

線路4.山水相依·藏羌村寨體驗遊:蘭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冶力關風景區—臨潭縣冶力關鎮關街村—卓尼縣大峪溝國家森林公園—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蘭州

線路5.馬踏飛燕·涼州詩詞體驗遊:河西各地—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武威文廟—雷臺漢墓—沙漠公園—返回

線路6.名城古韻·甘州張掖週末遊:河西五市出發—張掖大佛寺—平山湖大峽谷—張掖市甘州區平山湖鄉平山湖村—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返回

線路7.彩陶之鄉·臨洮人文休閒遊:蘭州—臨洮縣嶽麓山—臨洮縣洮陽鎮雙聯村—返回

線路8.華夏農耕·尋根訪祖親子游:隴東南五市出發—慶城縣周祖陵—慶城縣慶城鎮藥王洞村—文昌閣—返回

線路9.羲皇故里·人間仙境風情遊:蘭州—武山水簾洞—秦安大地灣—天水麥積山—仙人崖景區—麥積區麥積鎮後川村—返回

線路10.隴上九寨·生態民俗風情遊:蘭州、天水—宕昌官鵝溝—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嶽藏甫村—武都永珍洞—返回

線路11.詩意隴原·觀鳥攝影遊:天水藉河風情線—蘭州黃河風情線—永靖黃河三峽—甘南尕海湖;景泰黃河石林—武威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渥窪池溼地。

玄奘之路·戈壁自駕遊

甘肅四季風光變幻,姿態各異,時刻充滿讓人迷戀的美妙之處。而忙碌的人生,更需要珍惜每一次的旅行,不錯過看遍大好河山、豐富內心世界的每個機會。尤其是當你自駕抵達神奇的甘肅,一個四季分明、旖旎多姿的曼妙地區,這裡的冬春之美,更會讓你發現,旅行,是如此美妙,而甘肅,值得一來再來!

遊程推薦

線路1: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

線路2:嘉峪關—酒泉—金塔—酒泉東風航天城—額濟納旗

線路3:武威—民勤—騰格裡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金昌

兩點一存·紅色熱土經典遊

甘肅是一片紅色土地,紅色遺址遺蹟數量眾多、覆蓋面廣。甘肅也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 旅遊 省區之一。每一處紅色遺址遺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甘肅在歷程中發生的重大 歷史 事件、產生的英烈英模人物,取得的標誌性建設成就,留下的精神遺產等豐富內容。成為眾多遊客瞻仰 歷史 現場、感受情操、傳承紅色精神的生動課堂。

遊程推薦

勝利曙光 旅遊 線(東北線):蘭州—定西—會寧—靜寧—六盤山—慶陽—延安

巍巍豐碑 旅遊 線(南線):甘南迭部—宕昌—岷縣—臨夏—蘭州

鐵血精神 旅遊 線(西線):蘭州—武威古浪—張掖—鐵山精神紀念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玉門油田—敦煌

星火燎原 旅遊 線(東線):蘭州—定西—天水—兩當兵變舊址—宕昌—岷縣

與美同行· 旅遊 大環線深度遊

秋收冬藏,冬去春來,甘肅的美在不斷靜靜地發生著變化。結合絲綢之路經典遊、青藏天路體驗遊、香格里拉樂土遊、大漠祕境穿越遊4條 旅遊 大環線主題線路產品,就是要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 旅遊 資源“飛入尋常百姓家”,引導廣大遊客邂逅最美風景,遇見“美麗戰勝貧困”的最美旅途。

1.絲綢之路經典遊:蘭州市—臨夏州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八坊十三巷—拉卜楞寺—蘭州—敦煌—嘉峪關—張掖—武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蘭州

2.青藏天路體驗遊:蘭州市—樂都區—班彥新村—塔爾寺—原子城紀念碑—青海湖—西寧—蘭州

3.香格里拉樂土遊:蘭州市—臨夏州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八坊十三巷—拉卜楞寺—郎木寺—迭部—合作—蘭州

4.大漠祕境穿越遊:蘭州市—張掖—嘉峪關—敦煌

薪火相傳·非遺瑰寶體驗遊

冬春遊甘肅,我省力推入選全國非遺主題 旅遊 線路的“交響絲路”非遺之旅和“滔滔黃河”非遺之旅,邀您深度體驗如意甘肅古老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盡 情感 受隴原非遺的無窮魅力。

遊程推薦

1.“交響絲路”非遺之旅:敦煌—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蘭州

2.“滔滔黃河”非遺之旅:蘭州—白銀—永靖—臨夏州—夏河縣—臨潭縣—蘭州

春綠隴原·文藝盛宴悅享遊

2020—2021年冬春季期間,甘肅宣傳部、甘肅省文旅廳推出“春綠隴原”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動,並作為“豐收了·遊甘肅”冬春文化 旅遊 惠民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組織全省各市州文旅局、文藝院團、文化館及非遺傳承人,通過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非遺展示和文化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優秀文化藝術成果和地域文化特色,為廣大遊客奉獻一場場豐富多彩的冬春文旅主題活動盛宴。

(本文 文/圖由甘肅省文化和 旅遊 廳提供)

會寧旅遊景點有哪些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旅遊景點包括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紀念館、石祖娘娘廟、大溝烈士陵園、紅軍長征勝利景園、鐵木山、牛門洞新石器遺址、郭城遺址、西巖山紅軍戰鬥舊址、會寧漢代墓葬群等。

會寧縣,甘肅省白銀市轄縣,位於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南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樑峁起伏、溝壑縱橫;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總面積6439平方千米。

更多關於會寧旅遊景點有哪些,進入:檢視更多內容

靖遠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資源植被,歷史文化,外貌特徵,特色小吃

靖遠,中國西部一個文明古老的縣份,黃河上游一方生機蓬勃的土地。她處於黃土高原西北邊緣,位居甘肅省中部,山環水繞,地域遼闊,鍾靈毓秀,人文薈萃,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澱深厚,自古就是連線中原與西域的必經通道,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素有“秦隴樞機”、“金城鎖鑰”之稱謂,被譽為“隴上名邑”、“黃河明珠”。

靖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她猶如華夏文明搖籃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人文景觀,展現出不凡的氣勢,絢麗多姿,古樸典雅。追溯境內先民活動的蹤跡,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類生存繁衍,考古發現了堡子山、紅嘴子、廟窪山等多處人類生活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戰國時期,靖遠為羌戎遊牧地,儲存有西周至春秋時期遊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遺址——吳家川巖畫。戰國末期為秦國領地,秦統一中國後屬北地郡。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厲、鶉陰縣,肇啟靖遠兩千一百多年的縣級行政建制歷史。元鼎五年,漢武帝西行巡遊到達祖厲縣,臨黃河而返。南北朝時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會師於祖厲縣,欣然置為會州。歷經隋唐宋元朝代,境內長期處於爭戰狀態,唐末陷於吐蕃,宋代先後為西夏和金朝佔領,州治多有遷徙,稱謂頻繁更易。明朝因邊防需要,於正統二年設定靖虜衛,這裡成為明王朝與北元蒙古國的軍事衝突地帶。清代順治元年更名靖遠衛,雍正八1年改稱靖遠縣。此後,行政隸屬關係多有改變,但縣名沿用至今。

歷史概況

靖遠縣建置年代久遠,在漫長的社會發展程序中,隨著朝代的更替,轄域多有變遷,隸屬稱謂頻易。戰國以前,靖遠境內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羌人和戎人所佔據,戰國末期,秦於公元前271年滅義渠戎,置北地郡,郡治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靖遠境域始劃入秦國版圖。 秦代靖遠仍屬北地郡。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靖遠境內始置祖厲(今靖遠)、鶉陰(今白銀市平川區)二縣,屬安定郡(漢時從北地郡分置),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為靖遠縣級行政建制之開端。

東漢時期,祖厲縣治南遷,鶉陰縣改為鸇陰縣,屬武威郡。

三國時期,屬魏國武威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置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鸇陰縣屬之。西魏置會州,靖遠始稱會州。北周改會州為會寧防。

隋朝時期,會寧防改為會寧鎮,後改為會寧縣,屬平涼郡。 唐代初期,改會寧縣為西會州,後復為會寧縣,屬關內道。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因足食故改會州為粟州,當年復為會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會州為會寧郡,置烏蘭、會寧二縣屬之。廣德年間以後陷入吐蕃,更名汝遮。

北宋時期,西夏國曾兩度攻陷靖遠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築會州城,置敷川縣。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敷文縣,屬涇原路。 南宋時期,先後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縣為保川縣。

元代,仍為會州,屬陝西行省鞏昌府。

明代初期,裁會州,於迭烈遜(今白銀市平川區)設巡檢司戍守。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裁迭烈遜巡檢司,置靖虜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司。

清代,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屬鞏昌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靖遠衛併入隴右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靖遠衛為靖遠縣,屬鞏昌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靖遠縣改屬蘭州府。

三年(公元1914年),甘肅省設七道,靖遠縣屬蘭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961年,隸屬定西地區。1961—1963年,劃歸白銀市管轄。1964—1985年,復屬定西地區。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成立,靖遠縣復歸白銀市管轄。

靖遠,區位優越,物產豐富。她處在黃河上游古代中國遊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過渡地帶。很久以前,境內森林遍佈,水草豐茂,曾經是古人類理想的遊牧場地。由於黃河穿境而過,雨水充沛,河谷兩岸大片沖積地帶土質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條件適宜早期農耕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東漢時期,靖遠地屬邊陲,戍卒守邊,實行軍墾,境內屯田成片,阡陌縱橫,成為古代農業開發較早的地區。唐代貞觀年間,因盛產穀物,倉儲殷實,改名粟州。明代設衛後,廣墾荒田,修渠引水,灌溉農業由此發端,開黃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後建成興堡子川、劉川、三場塬三大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黃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繼上馬,旱地變良田,荒漠起綠洲,靖遠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改革開放以來,現代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蔬菜、養羊兩大特色產業培育壯大,瓜果、夏雜糧、稻米等傳統產業重點開發,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農業大縣名副其實,已建成瓜果、蔬菜、水稻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地方農業名優特產品二十多個門類。靖遠不僅是甘肅省最大的優質稻米生產區,被喻為“塞上小江南”,高效設施農業使反季節蔬菜生產形成規模優勢,享有“隴原菜鄉”的譽稱,而且是甘肅省重要的羔羊肉產地和集散中心,隴上佳餚“靖遠羊羔肉”美味可口,成為飲譽西北的地方美食品牌。靖遠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金、銀、銅、鐵、錳等金屬礦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嶺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屬礦藏,近年最新勘探發現的大型坡縷石礦,品位及蘊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業以煤炭開採為主,水泥、陶瓷、農業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獨具地域優勢。商貿流通等第三產業迅猛發展,民營經濟快速成長,昔日“旱碼頭”情景再現,已躋身甘肅省個體私營經濟十強縣行列。

地方特產

小口大棗

棗樹在中國栽培有300多年曆史。《詩·豳風·七月》雲:“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千百年來,紅棗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大棗學名(Zigyphussp),是靖遠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石門鄉小口、安韋、茨灘、壩灘、石門5村,棗園面積3000畝,目前掛果棗樹達5.1萬多株,年產大棗約70萬公斤,產值達280多萬元。小口大棗具有個頭大,肉質厚,含糖量高,維生素豐富,味美香甜等特點,系食用、藥用及滋補佳品。平均單果重15.2克,最大單果重25克,鮮棗含糖26.2%,總酸0.6%,維C484.6毫克/100克,出幹率42%以上,宜制幹。1991年在石家莊全國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金獎,專家評審鑑定評語為“甘肅保產,小口大棗,紅膠粘土,泉水澆灌,日照長,個大肉厚,馳名中外”;1997年在甘肅省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銀獎;1998年被評為白銀市優質農產品;2002年被農業部評定為“綠色食品”。石門鄉被白銀市列為大棗基地。小口棗是人們公認的“活維生素丸”,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同時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有“滋補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潤肺”之功效,為百病之引。

燈籠辣椒

學名(Yargrossumly),地方名大辣子、園辣子、甜椒,為靖遠優質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開張,葉片厚大,生長勢強,要求光照、通風條件良好。果實扁園,縱溝較多,色澤鮮豔美觀,一般畝產6000斤左右,中心產區在糜灘、東灣、烏蘭等鄉鎮,沿河其它鄉鎮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產品遠銷寧夏、、四川、青海和甘肅各地。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屬稀有珍品。因產于靖遠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雞蛋,質細味甜,香味濃郁,核小個頭均勻,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變其色味,異於他果而著稱,歷史上曾是靖遠縣進貢品之一。梨木面積極小,易地栽植不佳。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哈思街崖頭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調查共有老樹11株,樹齡高達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樹30多株,年產1500公斤左右,株產150公斤,多為禮品使用,市場銷售極少,故而“以稀為貴”。目前尚存不多,僅有28株。

鴿子魚

學名北方銅魚(Coreiusseptentronalis),鯉形目,鯉科,亞科,銅魚屬,地方俗名鴿子魚。因其形似鴿子而得名,體扁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體背古銅色。頭小,口小呈馬蹄形,具長鬚一對,頭長為口寬六倍左右。脣厚,下嚥齒末端斜切,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肉質細嫩鮮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被視為珍饈佳品。是黃河中特有的珍貴魚類品種,以味美肉肥著稱,主要分佈在靖遠至中衛一帶的200公里的黃河河段。它鱗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網後,隆起的脊背高懸,較大的胸鰭宛若鴿翅,遠望猶如一隻鴿子棲之網上,據志書《彩魚》載:“山岩之上鴿子最多,涉入黃河即變魚。味最美。”鴿子變魚不堪信,但鴿子魚肉,細膩白嫩,具有提氣補虛,滋陽補腎的功能,是老弱病殘者的滋補佳品,曾是歷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貢品”。據史料載,“33年,靖遠輸出鴿子魚3000只,每隻價高300元”。古往今來,鴿子魚成為靖遠首屈一指的名優特產。在靖遠無數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中,“鴿子魚”的傳說聞名遐邇。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灘羔羊一月齡左右宰剝加工而成,皮板輕薄,柔韌細密,毛股緊密,花穗美觀,成明顯大波浪彎曲,俗稱“九道灣”,美觀大方,馳名中外。 靖遠是中國重要的灘羊、中衛山羊主產區,全縣羊只存欄41.9萬隻。靖遠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別是五合、北灘、高灣等地出產的二毛裘皮,細密柔軟、毛股長而彎曲,其中有“孔道環”之稱者為上品。靖遠裘皮加工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遠先民就開始用羊皮縫製裘皮大衣(俗稱“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氈等生產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業是靖遠縣白皮廠,後改名為靖遠縣裘皮廠,所生產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歡迎。創建於1984年的白銀騰飛裘皮綜合製品廠,2002年引進國際先進裘皮加工工藝,大膽進行技術改造,裘皮加工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現擁有固定資產265.9萬元,年加工裘皮10萬多張,已開發生產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領條、圍巾、毛皮包、裘皮服裝等10多個品種,年產值1300萬元,實現利稅390萬元,產品銷往美國、義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冬果梨

學名(pgrusserotinarehd),地方名大果子,在靖遠栽培歷史長分佈範圍廣,較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宜具灌溉條件排水良好的輕土壤上栽植。產量高,品質優,果肉細脆,果汁味甜酸適度可口,耐貯耐運,越冬性強,是靖遠縣果類的名優新產品,遠銷寧夏、內蒙等地。 據歷史記載,早在明代黃河兩岸的農民就以“園圊為業者”並形成一定規模。《甘肅通志》雲“梨花靖遠最多”。“康熙志”亦有“梨有鵝梨(冬果梨)、乳梨(牛)、雲梨、木梨、消梨、赤梨(紅冬果)”等描述。 冬果梨生、熟吃皆可,具有生吃生津解渴,熟食潤肺止咳之功效。中心產區在烏蘭、北灣、平堡、興隆、石門等鄉鎮,種植面積5000畝,總產量3000噸。

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藥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衝擊盆地,黃河流徑 154公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境內屈吳山、哈思山、雲臺山水草豐茂,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藥,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藥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經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大學測試中心、甘農大食品工程系、甘肅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等單位檢測分析和研究證明: ① 選料獨到,安全無汙染。選用 30~45日齡左右灘羊奶羔,母乳育肥,各個生產環節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 ② 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生物學效價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體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B1、PP、C、D、葉酸等多種營養性元素;屬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紋良好,膽固醇含量低;營養素配比合理,是集營養、滋補、保健於一體的優質肉食品。 ③ 肉質鮮嫩,味美可口。肌肉纖維細,交聯少,嫩度高;低階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豐富,羶味輕微,香味濃郁,感官品質優異。 ④ 加工效能良好,工藝獨特。 羊羔肉產業已成為靖遠縣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羊只飼養量發展到78萬隻,年出欄羔羊28餘萬隻,產肉量213萬公斤,實現養羊產值8000多萬元,已基本形成一有龍頭企業,二有協會,三有基地,四有餐飲業和毛皮加工業,五有營銷組織,六有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資料:

甘肅白銀市古城印象大酒店在什麼位置

答案:甘肅白銀市古城印象大酒店位於白銀市景區路8號。

解釋:根據古城印象大酒店官方網站提供的地址資訊,可以得知該酒店位於白銀市景區路8號。景區路是白銀市的主要道路之一,有多條公交線路經過該路段,交通較為便利。古城印象大酒店是一家四星級酒店,距離白銀市區約5公里,距離白銀火車站約7公里,距離白銀汽車客運站約8公里,交通出行較為方便。

拓展:古城印象大酒店位於白銀市的景區路上,周圍有多個旅遊景點,如白銀古城、玉泉寺、白銀博物館等,是遊客前往這些景點的理想住宿選擇。此外,古城印象大酒店還提供多種房型和各種設施裝置,如健身中心、游泳池、餐廳等,為客人提供舒適便利的住宿體驗。

未來幾年,在農村有哪些人最吃香?

隨著社會經濟及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新一輪發展,這幾年我一直關注農村市場,我認為民以食為天,人永遠是離不開食物的,在工業化時代,資訊化時代的後面會迎來農業規模化時代。2019終於看到了希望,2019年國家一號檔案確定了三農的走向,前幾年一直夢想著回鄉創業而且制定農業發展計劃,雖然農村天地廣闊農村市場需求大,可這條路怎麼走才吃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會寧縣金堂村上灣社村民,就我村未來發展該走那條路,怎麼去走小編有幾個看法和觀點看能否幫到大家。

我村現狀是貧困人口多,老齡化嚴重,土地性質為二陰旱地,山高坡陡,就是這樣的環境缺能長出比水地好的農產品,比如旱地土豆,粉多肉散【本地土話】,小黃米,苦蕎麥,黑穀子等,粗纖維豐富,含糖量底,是最好的養生美食。胡麻是旱地出油濾非常高的農作物,而且胡麻油含一種叫亞麻籽的東西,能提高人的記憶力。

為什麼老一輩莊農人

苦了一輩子,窮了一輩子,那時候環境資源貧乏,水資源更是緊缺,機械落後全靠鋤頭,驢拉力來農耕,根本無法談及致富或者農業發展。現在不一樣了,道路硬化交通便利,坡地修成了梯田。完全可以機械化耕作,再加之這幾年國家對環境治理不錯,年降雨量增大,沙塵暴消失,徹底改變了十年九旱局面。如果青年人,有學問的人能夠回鄉創業搞規三農帶頭人走模化農業經營農業發展,我想一定是未來農村最吃香的人。

因以上農村現狀,我村適合發展小雜糧種植,小雜糧深加工,尤其是胡麻油的深加工和洋芋粉條的深加工。以前農村自己加工的產品因交通不便利,資訊閉塞無法銷售出去,現在有了今日頭條,抖音,小火山等眾多APP銷路已經不是問題了,只要你用心做自媒體,全國各地都是你的市場。

我村人口減少,農外人曾多,老齡化嚴重導致大量的土地閒置,這樣的現狀給我們回鄉創業的人送上了一份大禮,我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得到土地流轉,進一步為規模化農業發展做好墊底,我們可以選擇種養結合,比方你種植100畝油菜,100畝苜蓿草,50畝蕎麥,你就可以養殖100箱蜜蜂,50頭羊,那麼這樣利潤有多大呢?虧不虧錢,小編在以後的文章中會繼續分享給大家,所以未來幾年農村最吃香的人是返鄉青年。

在清遠有什麼名勝古蹟

在清遠有什麼名勝古蹟

1、連州地下河

2、 黃騰峽漂流

3、故鄉里主題公園

4、湟川三峽

5、古龍峽漂流

清遠有哪些名勝古蹟?

連南的千年瑤寨,很不錯

招遠有什麼名勝古蹟

位於招遠市城東北15公里處羅山南麓的“班仙洞”為道觀“覺觀”。因班姓羽士在此影響較大,加之“覺觀”地形險奇,民間稱為班仙洞,“仙洞石門”舊為招遠八景之一。班仙洞建為元末明初。舊志記載:元代全真教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棲霞人)曾於此,並題有“春風浩蕩滿山谷,自上縱慾超天庭”詩句。膠東為道教的發韌地之一,王重陽與其徒“北七真人”的道教遺蹟遍佈膠東各處,“班仙洞”便為其中之一。此觀分為東西兩院。峭壁之下為正殿,東西兩院各有配殿。南臨懸崖高牆之上建有客室。西院有西側殿。下通道之上為鐘樓,鐘樓北為居室齋。居室齋北為伙房、磨房等。1988年文物普查時,班仙洞儲存下來的只有正殿、西側殿、下通道。所以能儲存下來,主要是牆體厚,為大塊石築,頂為磚券。其它為清代土木建築,為以後陸續補建而成。班仙洞數百年來香火不衰,西側500米處“道士塋”墓群,為歷代道徒葬身之處。至20世紀40年代初期,觀內已無道士住持。因無人管理,逐年衰敗,至修復前,清代建築已不存。1992年,玲瓏鎮 *** 籌集資金,與招遠市文物管理所一起,根據文字、照片資料,實地勘查測繪,制定修復班仙洞方案,1993年竣工。班仙洞成為招遠市重點風景旅遊區之一,煙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成故城址發現於1955年。1981年,文物普查小組對城址進行詳細調查,確定城址保護範圍。1988年煙臺市文管會與招遠縣文管所進行復查,將城址範圍進一步擴大。城址位於招遠城西偏北30公里處的蠶莊鎮東曲城村南。城形屬小盆地,三面環山,一面平緩。北有望兒山、金華山,東為靈山。城址東西長約950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當地群眾按自然地形將城址分為東南城、南城和西南城。城址內地表、斷崖上陶片很多,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從斷崖上發現文化層厚約3米,分為四層:第一層為耕土層,厚約0.4米;第二層為近代擾亂層,黃褐色土,內含少量的漢代陶片及近代瓷片。厚約1.1至1.2米;第三層為漢代文化層,黑褐色土,內含較多的筒瓦、板瓦和陶片等遺物,厚約1.05至1.1米;第四層土質較緊,黑褐土比三層稍黑,厚約0.8米,內含陶片較少,形制與三層相同。多年來,平整土地和燒窯取土,故城址遭到嚴重破壞。1973年春,東南城整地取土發現夯土城牆一段,高約1.2米,寬約4米,南北長度不清。夯層分為八層,每層約為0.12至0.17米不等,夯窩直徑為0.05米。另從斷崖觀察,見有多處文化堆積。在城址中部東斷崖上,發現三個凹坑,形制相似,最大的口徑1.9米,深1.4米,底較平,用途不詳。城址內採集到的陶片多為夾沙灰陶,次為夾沙紅陶。紋飾以繩紋為主,次為弦紋和捲雲紋,繩紋主要飾在筒瓦上,弦紋飾在缸和盆等器物上,捲雲紋主要飾在圓瓦當上,可辨器形有豆、盆、缸、鼎、甕、筒瓦、板瓦、方磚等。1958年春,在曲城村南土崖處修築地瓜育苗床時,離地表一米時出土一批西周時期青銅器,有鼎、盆、壺、簋等。1980年,曲城東鄰的窪子村挖河引水出土了青銅器。1987年複查,在水渠邊沖刷出一個洞穴(可能是墓葬),清理出幾十件陶器(多數為碎片),為西周時期的豆罐等器物。在東南城南斷崖上發現十餘座戰國至漢代墓葬,多為土坑豎穴,亦有磚室墓,從墓葬斷面暴露的陶片分析,質料和形制與故城內出土器物相似,可能是當時的墓葬區。1981年調查時,據76歲的老人滕克述講,70年前(1910年)他家在南城燒窯取土時,挖出一個紅漆木箱,內裝滿古銅器,後被販賣至北京。解放前,在南城西半部斷崖以北十餘米處,在原地表以下3米處發現一口蓋有石板的漢磚砌井,一直使用至1979年被填沒。曲成故城歷史悠久,從城址斷崖暴露的文化堆積分析,文化層內含大量漢代的筒瓦、板瓦殘片,不見晚於漢代的遺物。城址中部和東部,文化層內多處見有夯土層,可能是殿堂和城牆基礎的殘跡。地表散存較多的漢代陶片和漢磚。1958年以來,故城範圍內及附近,多次出土西周至戰國時期的銅器、陶器等,系墓中隨葬品,但未見漢代以前的地層堆積。商周時期,此地屬萊國地。《竹書紀年》載:“周成王十四年,秦師圍曲成克之。”(清朝孫淵如校正本作齊師)舊《招遠縣誌》載:招遠“漢為曲成縣,在今縣治西四十華里,屬東萊郡,東漢因之……元魏(北魏)以其地,置東曲城。”其地與今之曲成故城相符。又據《晉書·地裡志》載:“曲成屬青州東萊國”。這些出土文物和史載充分證明,曲成的歷史遠遠早於漢代。曲成為漢代故城址當是無疑。雖遭嚴重破壞,但仍不失重要的歷史保護價值。1984年2月20日,招遠縣人民 *** 第一批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4月27日,煙臺市人民 *** 第一批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6月12日,山東省人民 *** 第二批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辛莊古墓群

當地群眾1973年冬墊河灘造地取土時發現。1974年春,縣文化館派員進行調查,回收18件完整的或者可以復原的出土陶器。1981年3月末,縣文化局組織各鄉鎮文化站人員,對此古墓群中暴露的一座墓葬進行了調查。?

該古墓群位於辛莊鎮辛莊村東北方向一片臺田裡,墓群以南50米處為辛莊東北村居民住房,西邊緊靠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機耕路,東邊是斷崖,斷崖下十米處有一條小河,通向北海灘。墓群北面是大片海灘地。墓區長約120米,東西寬約501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墓區東斷崖南北長約80米,黃褐色土。暴露出十多座土坑豎穴墓,黑褐色填土,較鬆、填土中夾有碎骨塊和泥質灰陶片。斷崖中部略偏南有一圓形豎井殘跡,斷崖南頭髮現灰坑一處,灰層堆積約60公分,有淤積層,並夾有泥質陶片。出土的陪葬陶器有鬲2件、豆10件、罐6件。根據墓室結構及出土文物推測,該墓群可能為春秋時期墓葬。該墓群面積較大,隨葬品較多,有很高的保護價值。1992年6月12日,山東省人民 *** 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招遠羅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金都”山東招遠市東北方向,距市區8公里。此地不僅生產黃金而聞名,而且以秀麗的自然風光喝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吸引了眾多的各地遊客。羅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10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植物資源10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20多種。景區內層巒疊嶂,飛瀑吐玉,古木參天,怪石林立,古剎莊嚴,是春夏秋冬旅遊休閒度假的妙境之一。

樂清有什麼名勝古蹟

名勝古蹟沒有什麼,旅遊的好地方還是有的,下面是推薦的一些適合旅遊的地方:

1、中雁蕩山

中雁蕩山,史稱“東南第一山”,位於樂清市境內。作為國家級著名風景區,每年有百萬人慕名而來。只是,人們往往到了北雁山便已感嘆覽盡海上名山,雁蕩山的另一個部分——中雁,卻久在深閨人識少。避暑地主要根據風景、服務、食宿、交通、親水五方面指標進行評選,樂清中雁蕩山因風景秀麗、夏日平均氣溫26℃、親水性高、交通便利、海鮮美食極具特色等優勢,入選浙江十佳避暑勝地。

2、雁蕩山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 *** 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雁蕩山形成於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載敬堂集》載:“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中雁蕩山之稱。”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臨清有什麼名勝古蹟?

臨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運河文化積澱尤為豐厚。境內擁有名勝古蹟60餘處,其中運河鈔關、舍利寶塔、兩座清真寺和鰲頭磯5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臨清貢磚建造的北京故宮、天壇、清東、西陵等古建築,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鰲頭磯、清真寺、舍利塔和五樣鬆,倒很值得一看!

靖遠有什麼名勝古蹟啊

靖遠縣名勝古蹟如下:

一:法泉地靈

法泉地靈在縣城以東有一座古佛寺,深藏於楊梢溝口紅山岔中,這便是始建於北魏時期的法泉寺。

二:烏蘭山

烏蘭山聳峙于靖遠縣城南端,又名城南山。因山中多生烏蘭花,故而稱其烏蘭山。烏蘭山勢峙若屏,山嵐氤氳,煙雲纏腰,廟宇洞窟鱗次櫛比,錯落成趣,蔚為一處勝景。

三:哈思山

哈思山在靖遠縣境北部,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山脈,它就是哈思山。“哈思”二字來自蒙古語,是美玉的意思。走近哈思山,抬眼眺望,峰巒逶迤,蜿蜒起伏,猶如一道天然屏障,自西北向東南綿延數十公里,橫峙黃河南岸,高聳北國大地,挺拔俊秀,雄偉神奇。

四:屈吳山

屈吳山位居靖遠縣境東南部,地處靖遠、會寧、平川三縣區交會地帶,屬祁連山東端餘脈,地質構造上因祁秦褶皺隆起形成,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南與六盤山支脈相接連,逶迤起伏,綿延不絕。

五:獨石頭

獨石頭在靖遠黃河鐵橋北端向西兩公里處,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於黃河北岸的農田裡,形如柱狀,蔚為壯觀。這就是被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中流砥柱”,又名“獨石頭”。

六:雪山寺

雪山寺在位於靖遠縣境北部的哈思山脈中,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峰叫做雪山,山上生長著大片次生林木,松柏蔥蘢,綠蔭遮天,為當地少見的森林景觀。在這蒼松翠柏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古老的寺院,這便是雪山寺。

七:平堡黃河吊橋

中國農民第一橋在黃河入境靖遠的平堡鄉,當人們走進烏金峽口時,就會看到一座巨大的吊橋,橫跨滔滔黃河之上,高聳的橋墩,粗壯的鋼絲繩,平直的橋道,構成了吊橋壯美的氣勢,與周圍雄渾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不由令人駐足觀望,這就是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橋”的平堡黃河吊橋。

靖遠縣隸屬於甘肅省中部,位於東經104°13′~105°15′,北緯36°~37°15′。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接壤,南與甘肅省會寧縣毗鄰,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甘肅榆中縣、景泰縣、寧夏中衛縣相連,西與白銀市白銀區交界,白銀市平川區從中析置,將縣域一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個部分。東西間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

參考連結::ke../view/179479.htm。

懷遠縣有什麼名勝古蹟?

白乳泉,天下第七泉!

卞河洞。

東山。上面有個廟!

至於吃的嘛就大同小異了,石榴不錯!

武穴有什麼名勝古蹟?

武穴山川鍾秀,境內旅遊景點頗多,旅遊資源呈現六大特點:奇峰峻嶺,水庫點綴其中,景色優美;奇洞異窟,卡斯特地貌,鄂東獨有;田鎮要塞古蹟,歷代古戰場,勝蹟獨特;家族墓地,名人題詞薈萃,黃岡獨有;城區區位,山水湖庫俱全,地貌獨佳;風俗曲藝,地方風味飲食,武穴獨特。北部的橫崗山(海拔815米)林隱寺被省 *** 確定為重點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是著名的佛教旅遊聖地。目前已開發建成橫崗山旅遊公路、太平橋避暑山莊,並連線荊竹水庫、太平一尖山(海拔1063米)、南宋名將餘蚧墓、鮑照讀書檯為一體,基本形成武穴市的旅遊休閒避暑勝地。新建的武山湖度假村依託武山湖以及武山寨的秀麗景色,成為新的娛樂休閒佳地。距武穴城區9公里的笠兒堖主峰一帶有數處溶洞群,其中的雙善洞、靈泉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瑰麗奇絕,為華中地區罕見的大溶洞。境內的黃岡市級旅遊區仙姑山,一峰獨秀,群嶺拱衛,觀光遊客絡繹不絕。廣濟文曲、黃梅戲等風俗曲藝,特色清新,名揚海內外。武穴旅遊業逐步成為支柱產業,賓館、酒店、旅行社等20餘旅遊企業已形成接待規模。已形成一湖二洞(雙善洞、靈泉洞)三山(太平山、仙姑山、橫崗山)多點(小龍潭公園、魏高邑觀光農業園、葡萄山莊、梅川水庫、荊竹水庫)的旅遊開發格局。

深圳有什麼名勝古蹟

主要景點

世界之窗

錦繡中華

歡樂谷

歡樂海岸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東門老街

華強北商業區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

小梅沙度假村

大梅沙海濱公園

南澳東西湧海岸線

中英街

東部華僑城

香蜜湖度假村

深圳空中樂園

青青世界

桔釣沙 柚柑灣度假村 銀湖旅遊中心 鵝公灣

玫瑰海岸 鐵仔山公園 深圳文化創意園 大芬油畫村

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

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

深圳金沙灣海濱度假區

海上世界

壩光村

楊梅坑

深圳紅樹林

海上田園

南澳萬綠生態園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深圳園山風景區

深圳筆架山公園

深圳鳳凰山

深圳蓮花山公園

梧桐山

馬巒山

羊台山森林公園

七娘山

荔枝公園

四海公園

深圳灣公園

深圳海濱生態公園

中山公園

皇崗公園

塘朗山郊野公園

南山

荔香公園

深圳觀音山公園

排牙山

平巒山公園

梅林公園

龍崗八仙嶺公園

深圳市仙桐體育公園

深圳市人民公園

碧嶺生態村

海山公園

深圳中心公園 翠竹公園 深圳東湖公園 深圳野生動物園

深圳大沙河公園

燕晗山郊野公園

望牛亭公園

仙湖植物園

西麗湖度假村

中國民俗文化村

洪湖公園

深圳觀瀾山水田園旅遊文化園

東山珍珠島

黑巖角

沙魚湧

科普特生態農業園

深圳金水灣度假村

文博宮

深圳博物館

深圳音樂廳

赤灣天后宮

明思克航母世界

迪可可小鎮

荷蘭花卉小鎮

弘源寺

寶安耶穌君王堂

南頭古城

大鵬所城

鶴湖新居

萬福廣場

龍城廣場

大萬世居

荷坳日月潭農莊

寶安公園

龍崗龍園  宋少帝陵

觀瀾版畫村 內伶仃島

拉薩有什麼名勝古蹟

太多太多了。。比如說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等等。還有就是八廓街,較完整地儲存了古城舊貌,哪裡的吃食也很不錯。。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古代有什麼奇事或名人

歷史名人

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田佑恭

田景賢

鄒 慶

申 ?

李英才

蔡宇光

申紹伯

龔來發

申尚賢

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生也忠孝 死亦綱常--明御史申佑其人其事

申佑,字天錫,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55),世居務川火炭丫(今大坪鎮龍潭村)。龍潭村申姓佔98%以上,皆以申佑後裔為榮。當地至今仍流傳著許多關於申佑的故事,如“天池塘”、“來雁塘”的傳說。

據說申佑幼時即“有至性、穎異不群”,與同窗鄒慶、田太、苟祿在江邊回龍寺讀書時,老師見四人聰明好學,遂於四人名字中都加一“天”字(即申天佑、鄒天慶、田天太、苟天祿),寄予願望,四人利用課餘時間挖得池塘一口,因四人名中都有“天”字,故名“天池塘”。“來雁塘”則是說江邊回龍寺一帶古時蒼松翠柏,鬱鬱蔥蔥,風景優美,常有大雁棲息於上。明正統年間,江邊兩巖申佑、鄒慶、鄒?(鄒慶之子)先後中舉。時人以雁為瑞兆,附會此塘曰“來雁塘”。而筆者在龍潭寨聽到的最多、最為當地人津津樂樂道的則是申佑的三烈事蹟。

其一:事親之難能可貴,申佑童年時,一天隨父親上山耕作,忽然從樹林中竄出一隻老虎,申佑父親驚惶失措、躲避不及,被老虎攔腰一口咬住,申佑雖年僅七、八歲,然而目睹父親被咬去,救父心切,竟忘了危險,手執一根木棍,毫無懼色地跑上去猛打老虎,老虎竟然震懾於申佑的稚子之威,丟下叨在口中的美食,就這樣申佑救回了父親。

其二:事師之難,申佑16歲時(即正統五年1441)考中舉人併入國子監學習,當時有祭酒李時勉因談論時事觸怒英宗皇帝,英宗下旨將李時勉下獄並帶枷示眾於國子監門口。申佑挺身而出,倡儀國子監六館學生齊聚皇宮門外,同石大用等人槌鼓,願意以身代替師難,英宗皇帝或許是迫於壓力,也或許是受到申佑等人精神的感動,最後開釋了李時勉。

其三:事君之難,正統十年,申佑20歲考中進士,授四川道監察御史。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軍四路南犯,宦官王振調集五十多萬人,蠱惑英宗親征。申祜以御史身份隨駕出征,兵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以瓦剌軍包圍,幾次突圍,申佑都隨侍帝駕旁,為英宗擋敵開路,戰鬥中,申佑捨生忘死,以致身上的鮮血都濺到英宗衣服上,然終不能脫困。最後,英宗不得不下令在群臣中選與自己相貌相似的大臣,代乘帝輿突圍。因申佑貌似宗宗,所以由他乘上英宗的帝駕,吸引瓦剌軍,掩護英宗突圍。最後,申佑死於瓦剌軍的重重追殺,時年僅24歲。而英宗雖然保全了性命,卻終被瓦剌所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古人說:父生之,師教之,君治之,天下之三本,申佑在君、親、師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都表現出了一貫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忠孝本色。龍潭文化人申學倫老師在這樣侃侃而談說到申佑時,言辭間充滿著自豪。是的,申佑不僅是龍潭人的驕傲,也不僅是申姓人的驕傲,他更是務川縣所有仡佬兒女的驕傲,他的精神,並不僅僅是封建禮教的忠孝倫理,更是中國傳統美德成仁取義、視死如歸、盡忠報國的體現。

英宗被俘,成王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年號景泰。景泰元年,朝廷下五道敕命:一、申佑死難、特贈進階文林郎,職如故;二、申佑之父申俊(已死),特贈進階文林郎,四川道監察御史;三、申佑嫡母張氏曾孺人;四、申佑生母李氏贈孺人;五、申佑妻李氏特封孺人。景泰三年,特賜申佑子申鏈恩生(見嘉靖《思南府志?敕誥篇》)。

英宗回京後於景泰七年(1456)再次登基,對“土木之變”中死難之臣均予追封、賜譜號,但唯獨缺申佑名,對此,後世頗多不平,嘉靖年間御史簫重望在其奏疏中言及此時說:“……所以坐享太平,獲晏安全盛之業,伊誰之力也哉 奈何天順改元登極,竟忘代駕之功,通紀不掛一字,諡與蔭典不及一言,而土木堡忠臣廟渺焉無聞,公道淹沒,後之人臣,亦何樂於以忠自見者。反不若景帝即位,尚憫孤忠之死難,深憐塞草之悽愴,寵錫以敕命,連蔭二子……”,禮部尚書程敏政在其奏本議稿中亦有言:“……君子骨棄鱗介之鄉,名落封簡之牘,致有血濺帝衣,而不獲頤脂黿鼎……,國祀無聞,鄉祀無聞,裡中不嘗一豆,襲蔭忘其裔……”,崇禎史部文選司郎中楊廷昭在《忠孝申御史公實跡序》中說:“……何同難之十六君俱已開國成家,告圭廟食,燔柴之夜,獨不分公一 羹乎!”那麼“於殉難十六人中獨缺其名”的原因是什麼呢?(據《明史英宗前記》所記載:死於土木之役的大臣有“英國公張輔,泰寧候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候武伯沈榮,都督樑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蓋,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啟”等十六人。)簫重望說是:“申公無親識之在朝,亦無子第之在職,英宗當國步艱難之際,倥傯喪亂之秋,申佑遠在天末……”,楊廷昭認為“近水有月,僻壤無天,非浪說也”。此二人都認為申佑出生偏遠之鄉,一無親朋好友二無後人子弟在朝為官,無人為其死難呼鳴,英宗又值國步難艱之際,倥傯喪亂之秋,故而在諡萌祀典死難之臣時忘了申佑。

這種說法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個人認為:申佑死難於王事,前景泰帝於戰事當年即有敕命,可見當時的官方對申佑死難之事是確鑿無疑的,並非與申佑遠在偏僻之鄉而有厚薄;而與申佑一同長大、一同讀書的好友鄒慶此時任雲南姚安軍民知府,說無親朋故識在朝為官恐怕也不成立;況且申佑作業一名御史死於王事而無褒恤,眾御史大臣以及都察院,怎會不為其鳴爭?那麼,是申佑官職太低嗎?明朝的分道監察御史與副都御史的官職基本相同,而副都御史鄧啟在土木之役戰死大臣名單中赫然有名,由此可見也不是申佑官職太低的緣故。這種種疑點說明英宗褒恤土木之役死難之臣時,獨缺申佑是有其它原因的。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威嚴有加,尊榮無比,然而土木之役,英宗皇帝竟被異族所俘,是極有損皇帝身份的,這一段歷史,肯定是英宗的難言之隱,然而″土木之變″又是大事,史書不得不記,而這件大事件中的一個細節,卻是英宗記憶深處最不願回憶的,那就是申佑代駕死難之事。“命群中選有與聯貌相結合,妨不代聯乘輿,庶脫聯難,眾推申侍御,君貌若相似,即命以身代躬乘鑾遠馭……”(簫重望上奏疏),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申佑代乘帝輿突圍的主意是英宗自己想出來的,這種″狸貓換太子″的下下之策,反映出了當時英宗皇帝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心態,這種用犧牲別人生命換取自己性命的作法,是任何人都不恥的,這也就成了英宗以後最難堪的回憶,最不願別人提及的一段往事。而後來竟有人為英宗開脫道:″謂北征之役,張輔、王佐亦同于靖難,無匡救之功;侍駕之臣朱勇、薛綬未必非精忠,乏安全之策,且喜寧與振亦于軍中,不宜濫恤″,也就是說,死難的臣子,雖然忠心耿耿,但最終都沒能匡救英宗皇帝,況且又有太監喜寧降敵,王振伏誅,所以褒恤不宜濫施,然而事實卻是英宗天順改元登基之後,對王振並無怨恨之心,反而為王振立廟祭祀,可見這種開脫是何其蒼白無力。英宗之所以隻字不提申佑代駕死難之事,其實是怕自己在土木堡中貪生怕死的情形大白於天下。英宗不僅自己全然忘了申佑血濺帝衣、代駕之功,而且壓制下級對申佑功績的評敘,土木堡忠臣廟即是一例,這種祀祠忠臣的廟宇,一般都是經禮部審查議定,皇帝下旨修建的,何況土木之役還是英宗親歷之戰,然而就是在這座最有紀念意義的忠臣廟內,卻“獨不見申侍御忠孝名臣牌位”(簫重望上奏疏),史官也不敢妄自記錄,以致“通紀不掛一字”、“史俱缺文”。這都與英宗皇帝有極大關係,或者說,這些都是在英宗的直接授意下這樣做的。

然公道自在,天理難泯。英宗後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間,先有禮部尚書程敏政奏議草稿“後以他事,不果具奏”,後有“肖重望以一事入奏,敖宗慶以三烈稱奇,楊廷昭謂義重綱常、田西麓言榮及鄉國”,眾起而為申佑死難之事呼籲,題請特祠。此時又正值嘉靖皇帝大禮議,編寫《明倫大典》,推崇禮制,於是終得朝廷賜諡“忠節”,並於嘉靖十年(1531)由巡按御史郭弘化令思南府、務川縣分別立祠以祀之,祠名“申忠節公祠”,申佑忠魂終有所依矣。務川″申忠節公祠″座落於縣城菠蘿山簏,又名“申佑祠”,今存。祠廣20米,寬21米,四周封火山牆,有正殿、兩廂、牌樓等建築,康熙、道光年間相繼修葺。據傳,過去每屆縣官到務川上任後都要到申佑祠拜祭,每次維修,也都要抬高原建築,以昭著申佑的忠孝精神,由此可見申佑對後世的影響。

申佑對務川文化教育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務川雖為黔古邑,然而地處偏遠,明嘉靖前縣內無學,往往山行五六日到思南府就學,這使得許多俊秀之才埋沒于山區。然而至申佑登進士一舉成名,天下皆知,始有郡人田秋為務川、印江請建學宮。查嘉靖《思南府志》,思南府治二縣四司,建儒學立文廟者僅本府及務川縣。試想,若沒有被師承王陽明、官至雲南參政的李渭譽為″南畿文學宗″的申佑,若沒有申佑的千秋完節,焉有務川縣的儒學。務川教育至此大盛,修建書院,蔚然成風,先後建有敷文書院、淳化書院、修文書院、羅峰書院、培元書院等。教育的興起,為務川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據《務川縣誌》載,明、清兩朝,務川共出進士、舉人83人,蔚為壯觀。而後世的仁人志士、芸芸學子亦同樣秉承了申佑成仁取義,正氣浩然,鐵骨錚錚,生死置之度外的忠臣氣節。光緒二十年(1895)康有為、梁啟超發起603名舉人簽名的“公車上書”,務川赴京會試舉人徐致和、聶樹楷、申允熙、申德渠慨然簽名,義無反顧地參加這一愛國義舉;王濟輝,務川三坑人,先任吉林臨江縣知事,大義凜然回拒日本人繪製其轄地地圖,後任桓縣知事,誓師討伐袁世凱。文化是繼承的,精神是傳承的,申佑的忠烈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仡佬人,他們為了國家為中華民族的強大,捨生忘死,奮鬥不息。

謹以申佑祠對聯一幅為本文作結。

視死如歸,七尺浮軀損土木

欲生有甚,千秋正氣壯山河

參考資料:

1、龍潭後寨道光十三年(1833)申氏族譜

2、嘉靖《思南府志》

3、《務川縣誌》

4、《明史》

田佑恭

田佑恭 (1075~1154年),字子禮,宋思州務川縣人。自幼有膽識。未受任時正遇靖州(今湖南靖縣)土酋叛亂,其父奉令征討。父當行,但因病不能去。田佑恭曰:“諺有之‘養子防老’,願代父而往,死無悔矣。”亂平,元符二年(1099年)授田佑恭團練使。政和間,宋徽宗召田佑恭入朝,厚賜田佑恭,拜為番,統領思州疆土。宋政和二年(1112年)黃陽洞酋首冉萬花聚眾叛亂犯黔州,田佑恭奉命征討,很快剿平,俘獲首領,威名顯著,朝廷擢升田佑恭成忠郎,充思州邊西巡檢。政和五年統義兵策應瀘南,解梅嶺堡之圍,智擒卜漏,平2州8縣及諸屯30餘城,拓地2000餘里。朝廷授忠義郎轉武翼郎。此後,田佑恭多次奉令出征平亂並抗擊金人入侵。身經百戰,屢建奇功,頗得朝廷信任。曾三次被召入京,朝廷賜以金帶、銀器、鞍馬等物,並擢升官職。政和七年以功轉武翼大夫,加榮州刺史;宣和元年(1119年)授瀘州兵馬鈐轄,加忠州團練使,再加貴州(今廣西貴縣)防禦史,充成都府路兵馬都監,令利州(今四川廣元)駐紮;紹興元年(1131年)授夔州路兵馬鈐轄,遷中亮大夫;同年,復置思州,知思州軍州事兼務川縣事,因保蜀有功,加華州觀察使;三年,遷通侍大夫;十一年以累大功,遷奉寧軍承宣使,加邊郡承宣使,仍領思州事。

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七月初九,田佑恭因老告終,享年80。南宋進廷贈正任保康軍承宣使。其子田汝端襲爵位,以後行兩郊大禮,贈開封儀同三司、少師、思國公。黔州通判郎中於觀撰銘旌表。殮葬於務川歸義鄉西山之原,遠祖田克昌墓之側。後人感其安邊威德,于思州、珍州立祠鑄鼎,呼其祠為“少師祠”。

田景賢

田景賢(1236~1297年),田佑恭七世孫,字德孚,宋思州務川縣人。生於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自幼勤奮好學,演文習武,善與人交。16歲時,其父去世,襲父職,兼南平軍沿邊各洞宣撫使。在胞叔田應庚(宋守禦使)、田應已(忠勝軍副都統)扶助下,維護社會安定,使地處四周的思州,民安物阜。寶佑五年(1257年),宋朝廷嘉許。鹹淳年間,又於隘頭上衙(含沿河縣客田鄉)設立巡檢司,以族人田宗恕為巡檢,加強了對元兵的防範。

德佑年間,京都臨安守衛空虛,形勢危急,謝太后下詔各地“勤王”。田景賢與播州知州楊邦憲,各率兵遠端赴臨安“勤王”。軍行至真州(今江蘇徵儀縣),適遇元兵,田景賢、楊邦憲協助真州知州苗再成、守將趙孟錦與元兵大戰於老鸛嘴(俗稱黃天蕩),首戰告捷。是年四月,朝廷加委田景賢為團練使,率兵入衛京都。九月又擢升為福州觀察使,仍鎮守京都。是時丞相陳宜中當國。十二月,陳宜中派屬官柳兵到元軍求降,田景賢遂率師還鄉。

景炎二年(1277年)春,元兵攻下重慶,緊迫思州,田景賢於是致表請降。元廷于思州置新軍萬戶府,以田景賢為總管。次年春,奉召朝參,授田景賢思州軍民安撫使,進爵榮祿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此時元兵已進駐鎮遠,他不顧個人進退,上書忽必烈,要求元兵進駐思州,不得擾百姓,元廷“從之”。是年,他將思州治所由今務川縣城遷至德江龍泉坪小谷莊。不久火夢其城,又遷徙都坪清江城(今岑鞏)。原思州領務川、安夷、思邛、邛水4縣。宋末元初,思州領地比原屬地擴大一倍。大德元年(1297年),田景賢病卒,享年62歲,安葬於龍崗之南(今岑鞏縣)。

鄒 慶

鄒慶(1408~1481年),字佑之、天慶,號止庵,務川縣江邊人。鄒慶幼時,在家鄉回寺讀私塾。同窗中、申佑、田太、苟祿、鄒慶4人最得老師賞識。老師見他們四人學習刻苦,才思敏捷,特在他們四人的姓名中加一“天”字,名曰:“申天?、田天太、苟天祿、鄒天慶”。他們四人每天在完成功課之後,利用休息時間,在學校對面挖成2畝多大的泥塘,又從河裡捉魚到塘裡餵養。魚塘是四個天字輩的學生修成,人們稱之為“天池塘”。

明正統五年(1440年),鄒慶去雲南昆明鄉試(當時貴州未設考場),中庚申舉人。景泰元(1450年),授雲南省北勝州知州,為官清廉,勤於政事,愛護百姓。天順三年(1459年),升授雲南姚安軍民知府。成化二年(1466年),奉旨回鄉養老。姚安百姓依依不捨,送他銅獅1對,重20公斤;銅花瓶1對,重10公斤,以示官民之情。

明理學家、西南大儒李渭評價說:“鄒公慶,父子才美,與侍御公(指申?)埒名。鄒公為滇州郡,卓有吏治,聲稱前哲,發祥遐域,振採宇內”。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朝廷贈鄒慶中憲大夫。次年在家鄉病故,享年73歲,葬於江邊楊柳池。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思南知府洪價採士論,舉入鄉賢祠。

申 ?

申?(1425~1449年),字天錫,務川縣火炭埡人。申?天資聰穎,有膽識。少時隨父至田間,一隻猛虎突然從林中竄出來,向其父撲去,欲銜走,申?機智勇敢,持棒猛擊其虎,虎被擊痛而放口驚逃,其父倖免一死。申?勤奮好學,前往思南府城參加童試,補郡弟子員。明正統五年(1442年),申?去喜馬拉雅山昆明參加鄉試,中庚申舉人。遂進京入太學肄業。在就讀期間,祭酒李時勉,因諫政事遭奸臣王振讒言陷害入獄,帶枷示眾於國子監門。申?義憤填膺,倡議六館諸生,上疏以拯師難。六館諸生雖同性老師愛冤,但畏懼王振勢大,怕遭株連,惟申?與石大用槌鼓稱冤,伏闕不起,願以身代師死。明英宗深受感動,特赦李時勉,讓其官還在職。申?拯救師難的義舉,蜚聲於京師。正統九年,申?參加京試中甲子科進士,官拜四川道監察御史,時年19歲。在任期間,剛正不阿,膽識才略為群僚敬佩。申?學識淵博,重視培養人才,每次出巡州府,都要召集當地諸生,講授經史,答疑解惑,提高地方人才素質。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刺軍大舉入侵,邊關吃緊,告急文書紛紛來到北京,朝廷一片慌亂。英宗在權宦王振挾持下“御駕親征”。申?以名御史身份,奉詔從徵。明軍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被瓦刺軍圍擊,潰亡過半,走投無路。在這危急關頭,申?從大局出發,為保皇上安全,穿龍衣,乘輿出征誘敵。瓦刺軍認為是英宗出逃,緊追不捨,申?遇害殉難,年僅24歲,史稱“土木堡之變”。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表彰忠烈,為申?殉國褒顯,諡忠節敕曰:“人孰無死,惟死於國事者為至榮也。特追贈其為文林郎。”並下敕命五道,推恩及其父、母、妻、子。明嘉靖十年(1531年),貴州巡按使郭弘化令思南府及務川縣立祠祭祀。

申?一生的事蹟,在《明史》、嘉靖《思南府志》、道光《思南府續志》均有記載,近代出版的《中國名辭典》列有專條。

李英才

李英才,字育之(1605~1649年),務川縣涪洋辰溪人。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自幼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負笈遠遊四川求學。年弱冠,考中文生,食廩餼。李英才3個胞弟,由其親自教育,均補弟子員,時人稱:“一門四秀才”。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英才39歲,赴貴陽參加壬午科鄉試,中舉人,名列二十七。時值明末,朝政,社會動盪,遂隱居不仕,立志培育子女成才。於是辦起家學,進行庭教。他有5個兒子,長子李士火昌 ,康熙八年(1669年)中己酉科十三名舉人,官四川馬湖府知府,嘉定(今樂山)州鹽法府鹽茶使;次子李火昆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歲出貢,未仕,三子李士火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戍科舉人,未仕;四子李士火奎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庚午十三名舉人,官清浪衛(今地已併入鎮遠)和思州(今岑鞏)儒學教授;五子李士火員 ,雍正元年(1723年)中癸卯科十三名舉人,官麻哈州(今麻江)學正,安順府教授。五子皆中科舉,人們譽為“一門五子登科”。

清順治元年(1644年),孫可望佔據貴陽,聞李英才賢能,派使束帛加璧來家禮聘出山,共謀軍事。李英才覺可望等系烏合之眾,相互傾軋,難成大業,遂婉謝絕。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叛清,十二月佔領貴陽,遣使來鄉聘為幕僚。李英才科頭跣足,佯作狂人,厲聲拒之。自甘清寒,樂守田園。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李英才病故,享年90歲。

蔡宇光

蔡宇光(1802~1884年),號榮軒,務川縣城人。生於嘉慶七年(1802年)冬月初十,自幼勤奮,矢志向學。道光初年考取弟子員,食廩餼。後去北方,被聘為漕運總督朱澍之家庭教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參加順天府(今北京)丙午科鄉試,中“北闈”第二十八名舉人。後回務川老家,勤修學業,手不釋卷,博覽群書,亦常研醫學。咸豐年間,蔡宇光隻身北上會試,屢試不中,滯留京城。

同治三年(1864年),吏部揀發甘肅省以知縣候用。剛入省,奉命任兩當縣知縣,有政聲,升調平涼府知府。不久,遇固原兵變,平涼遭劫,蔡宇光險些喪命。省巡憫其苦衷,改委會寧縣知縣。蔡宇光辦事公道,人稱“蔡青天”。

光緒元年(1875年),甘肅省舉行恩科鄉試,調蔡宇光任監考。臘月事畢,調任金縣知縣。光緒二年,恩科會試,調京充任慈禧太后對讀官。任務完畢,同僚皆曰:“公可望美缺也。”蔡宇光曰:“窮通命也,只求兩袖清風,何損宦海。”蔡宇光在甘肅先後任官達12年,依然兩袖清風。

光緒三年(1877年),年已75歲,告老還鄉,職掌務川敷文書院(後改名羅峰書院)山長,任職5年。後閒居在家,義務給鄉民診治病情,從事民間醫藥,人們稱他“儒生義醫”。

蔡宇光於光緒十年(1884年)九月二十五日病卒於家,享年82歲。

申紹伯

申紹伯(?~1883年),字南屏,號南園,務川縣城人,清道光舉人。申紹伯幼時,家境貧寒,父母多病無力,長期依附二叔申允厚生活,以至讀書費用。申紹伯考中秀才後,叔父病魔纏身,不幸死去。家庭生活重擔由申紹伯承擔。申紹伯苦心經營,家境逐年好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赴省城鄉試,中己酉科舉人。因家中無人理料,毅然回家贍養雙親,教養子侄。

申紹伯學識淵博,深感務川歷史悠久,置縣很早,惜無人編修縣誌記載縣情,他積極蒐集地方史料,祖孫二人(孫申伯符)編輯《南園紀事》(手抄本)三卷,約7萬餘字。他在《紀事》中說:“按務邑文事武功砰訇彪炳者頗不乏人,只以縣誌千餘年失修,遂致縣籍有證可稽之名人,亦為他縣竊有,後世轉載相傳,亦竟無人揭證其非者……故餘今照古著更訂,並附錄各著於後,希望後這編縣誌者,有所借鑑焉”。《南園紀事》內容較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營建、食貨、職官、學校、武備、人物、藝文等諸方面,是反映務川縣情的珍貴資料。

龔來發

龔來發(1862-1995年),務川茅天人,仡佬族,於1862年3月出生在務川石江坪安家坨。半歲時,因家貧,父親無力養活他,被送給茅天大幫嶺向老二做兒子,剛滿10歲,向老二夫妻先後去世,龔來發生活無著,跑到山坡上以野果、野菜度日,過了4年“野人”生活。他習慣於赤足在山間行走。白天在外找尋食,夜間在山洞或樹下睡覺。全身長著黑毛,人們稱他為“小野人”。他14歲那年,大幫嶺向禮全缺勞力,就上山找龔來發,要他來家幹活,龔來發就到了向禮全家,從此結束了“野人”生活。龔來發在向家幹活勤勞,為人忠厚。向禮全先後生了3個男孩,年年收成也好,向禮全從內心喜歡龔來發。當向禮全年過六旬時,已是兒孫滿堂,家境較好。臨終時,給子孫留下遺言:“龔來發到我家後,我家人財兩發,他就是大家的老人,不管他活到什麼時候,都要好好贍養他。”龔來發在向家過了7代人,代代對他孝敬。村裡人家,老小都稱他“老祖 ”。

龔來發一生務農,未婚。他不喝酒,不服藥,愛吸土煙,他的竹煙桿已陪伴他100多年了。吃的是粗茶淡飯,過去吃苞谷飯,晚年吃大米、苞谷混合飯。他性情開朗,愛說愛笑,尤其喜歡唱山歌。他所在的村子,三面群山環繞,森林茂密,村裡人家房前屋後都栽有大片竹林。

中國老齡委員會和93全愛老行動組委會,在1993年老人節舉辦的“中國百歲壽星排座次”的活動中,他以131歲的高齡,榮獲“中國長壽之王”的稱號,頒發了證書和“金座椅”獎盃。從此全國各報社、刊物、廣播電視臺記者,紛紛前往茅天專門採訪報道。

河北省肅寧縣頤春茶廠,聘請龔來發為名譽廠長,每月贈給200元終身養老金;務川縣國營酒廠聘請為名譽廠長,每月給他200元終身養老金。他激動地說:“我一生經歷了幾個朝代,都沒有現在好,我感謝黨的大恩大德!”

龔來發因患肝炎病,於1995年3月12日下午1時在家中去世,享年133歲。

申尚賢

申尚賢(1909~1996年),筆名壽生,務川縣城人。6歲啟蒙讀私塾,16歲赴貴陽考入一中就讀,18年(1929年)去北平,考入匯文中學高中部學習。幾次考北大,國文成績優異,因數學不達標而落選。北大文學院教授為他惋惜,特收他為旁聽生。“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申尚賢積極參加北大隊伍示威。除在北大聽幾節課外,成天泡在圖書館裡專心讀書。1933年下半年,申尚賢開始文學創作,他的文章用筆名壽生在《評論》、《國聞週報》、北大《歌謠週刊》等報刊上發表。在《評論》上發表的論文、小說、詩歌等多篇,為當時的名流學者叫好。

何光渝認為壽生的這些小說,已經毫不遜色於四川的沙汀、李?人、周文,湖南的沈從文、黎錦明等人同時期的同類小說。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北平淪陷,申尚賢回到家鄉,在家鄉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和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以及提倡體育活動等等。1940年任務川中學老師,1942年,任務川臨參會議員。由於他揭露時弊,縣黨部、縣對他懷疑,他避居農村。1944年秋,務川中學增設高中部,又受聘任教。1947年受貴陽清華中學之聘,前往任教。解放前夕回到務川仍居住農村。務川解放後,參加工作,先在學校任教,1951年任縣任文教科副科長,後任民政科、農業科科長。1956~1966年連續被選為副。1981~1987年被選為縣常委會副主任。期間,1981~1987年任貴州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

標籤: 美食 會寧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kkp6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