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永勝縣美食

永勝縣美食

永勝縣美食

永勝縣美食有三川火腿、水酥餅、程海銀魚、杵米粑粑、臘參等。

1、三川火腿:三川火腿產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壩,憑藉水土、氣候條件以及民間流的獨特工藝,經六十六道工序精心醃製而成。

2、水酥餅:水酥餅是麗江市永勝縣的傳統食品,源於民國二十四年,解放初由發源地湖南傳入永勝,流傳至今。

3、程海銀魚:程海銀魚是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的特產。

程海銀魚,原為太湖短吻銀魚種,1990年引入,肉質細嫩,乳白無刺,蛋白質高脂肪低,還含多種微量元素和鈣質,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魚種。

4、杵米粑粑:杵米粑粑是用冬天豆田裡生長的杵米草,把粉碎後的杵米草泥冰凍儲藏,做粑粑的時候拿出來和糯米粉rua好,包上一點豆沙餡,象烙粉子面粑粑一樣烙出來的。

5、臘參:臘參是永勝三川鎮的地道食物。

每年臘月,三川鎮家家戶戶都用胡蘿蔔、香辛調味料、豬肉、米酒等製作臘參。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永勝縣美食有三川火來自腿、水酥餅、程海銀魚、杵米粑粑、臘參等。

1、三川來自火腿:三川火腿產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壩,憑藉水土、氣候條件以及民間流的獨特工藝,經六十六道工序精心醃製而成。

2、水酥餅:水酥餅是麗江市永勝縣的傳統食品,源於民國二十四年,解放初由發源地湖南傳入永勝,沙流傳至今。

3、程海銀魚:程海銀世區魚是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的特產。

程海銀魚,原為太湖短吻銀魚種,1990年引入,肉質細嫩,乳白無刺,蛋白質高脂肪低,還含多種微量元素和鈣質,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魚種。

4、杵米粑粑:杵米粑粑是用冬天豆田裡生長的杵米亮事寧刑迫適樹衣草,把粉碎後的杵米草泥冰凍儲藏,做粑粑的時候拿出來和糯米粉rua好,包上一點豆沙餡,象烙粉子面粑粑一樣烙出來的。

5、臘參:臘參是永勝三川鎮的地道食物。

每年臘月,三川鎮家家戶戶都用胡蘿蔔、香辛調味料、豬肉、米酒等製作臘參。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永勝縣美食有三川火腿、水酥餅、程海銀魚、杵米粑粑、臘參等。

1、三川火腿:三川火腿產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壩,憑藉水土、氣候條件以及民間流的獨特工藝,經六十六道工序精心醃製而成。

2、水酥餅:水酥餅是麗江市永勝縣的傳統食品,源於民國二十四年,解放初由發源地湖南傳入永勝,流傳至今。

3、程海銀魚:程海銀魚是雲南省麗江來自市永勝縣程海湖的特產。

程海銀魚,原為太湖短吻銀魚種,199換天斯南井貴船0年引入,肉質細嫩,乳白無刺,蛋白質高脂醫井概政孩信觀變肪低,還含多種微量元素和鈣質,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魚種。

4、杵米粑粑:杵米粑粑是用冬來自天豆田裡生長的杵米草,把粉碎後的杵米草泥冰凍儲藏,做粑粑的時候拿出來和糯米粉rua好,包上一點豆沙餡,象烙粉子面粑粑一樣烙出來的。

5、臘參:臘參是永勝三什政毛映川鎮的地道食物。

每年臘月,三川鎮家家戶戶都用胡蘿蔔、香辛調味料、豬肉、米酒等製作臘參。

麗江美食排名前十

麗江美食排名前十有麗江粑粑、雞豆涼粉、納西烤肉、米灌腸、麗江蜜餞、酥油茶、納西米糕、冰粉涼宵、菠蘿八寶飯、永勝油茶。

1、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是麗江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即有記載,也是麗江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麗江粑粑分為鹹甜兩類,可以根據各自口味任意選用,其特點是色、香、味俱佳。

2、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是麗江的一種特色涼粉美食,也是麗江著名的風味小吃。是取自麗江地產的一種雞豆(又名“雞碗豆”)磨面濾漿做成的一種涼粉小吃,因為其色澤略帶幾分黑色又被人們稱為“黑涼粉”。

3、納西烤肉

納西烤肉不僅僅是麗江茶馬古道上流行起來的一道傳統的馬幫菜,也是麗江的一道地方特色烤肉小吃,是一道以豬肉、薄荷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傳統名吃。

4、米灌腸

米灌腸是麗江納西族特有的一種傳統風味食品,在納西族語中被指為“麻補”,是由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兒,然後灌入加工過的豬腸而製成的米飯腸,也是麗江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

5、麗江蜜餞

麗江蜜餞是麗江極具傳統特色的食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麗江有名的特產美食。麗江蜜餞種類很多,口味琳琅滿目,常見的有各種水果類的蜜餞,還有各種蔬菜類的蜜餞,所製作出來的蜜餞晶瑩剔透,吃起來香甜可口,十分美味。

6、酥油茶

酥油茶是麗江地區很多民族的主要特色飲品,是他們一天開始必需的食品,也是麗江特色風味小吃之一,當地人又叫它為打酥油茶。當地人都是把麗江粑粑和酥油茶一起吃,這樣一起吃更有一番風味,在麗江大街小巷以及各種小吃攤隨處可見。

7、納西米糕

納西米糕是麗江納西族著名的傳統糕點小吃,曾是麗江納西族春節待客特色糕點。納西米糕也是麗江古城最常見的一種街邊小吃,軟糯可口的米糕上蓋了一層呈橘色的糖,糖的甜味混合著米香,軟糯香甜。

8、冰粉涼宵

冰粉涼宵是雲南麗江特色飲品,在麗江古城裡隨處都可以看見有在賣冰粉和涼宵的小攤,是麗江古城常見的特色小吃之一。其特點是口味酸甜,夏天喝上一碗十分解渴,別有一番風味。

9、菠蘿八寶飯

菠蘿八寶飯是麗江傳統名點,味道甜美,也是麗江節日和待客佳品。菠蘿八寶飯製作簡單,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糖滷汁即成。

10、永勝油茶

永勝油茶是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的特產美食。滇西北流傳一句俗話“麗江粑粑鶴慶酒,永勝油茶家家有”,可見永勝油茶在永勝人民心中的地方,是名揚四方、風味獨特的茶飲品。

永勝油茶屬於哪兒的特產

滇西北流傳一句俗話:“麗江粑粑鶴慶酒,永勝油茶家家有。”永勝油茶是名揚四方、風味獨特的茶飲品,因創制流傳於雲南省永勝縣而得名。永勝油茶,既有一般茶水解渴助食的常性,又有提神補氣之妙用,還因原料簡單,製作方便,故能成為“家家有”的大眾化飲料。

永勝油茶與日本人的茶道相類,在加工製作上“底湯”基本上用料一致,一般選用當地上好的稻米焙成過心的金,然後再選用“磚茶”或“沱茶”(講究的“磚茶”或“沱茶”須先在做糯米飯時,放在甑頭上蒸鬆,再晾晒後備用,此種茶葉浸透著一股糯米香味),待茶米烤熟香透後,再把茶葉放入陶罐緩緩抖動,烤至茶葉香味出來時,加水用竹筷攪動煮沸片刻,做成第一道油茶底湯。之後,可根據不同口味,加生薑、麻子糊、核桃米、糯米花、紅塘、雞蛋、米幹皮等,或甜或鹹,是十分爽口的風味小吃。

永勝油茶的製作方法是,先將小砂罐烤在火塘邊預熱,放進一小把米和一匙化油,持罐邊烘邊抖,待米粒油炸勻黃,再放上一撮茶葉,快速攪拌以防茶糊,接著衝進開水煮一陣,即可潷入茶盅,加入佐料飲用。加鹽成鹹,加糖成甜,隨人所好。每次倒了茶汗再摻水前,用竹筷在罐裡攪拌一下,有“煨茶不用巧,二十四道攪”之說。如此迴圈往復,直到無茶味方止。最後連汗帶渣倒在碗裡,這便成了孩子們的美食。

永勝各族民眾以油茶為待客上品,頭道茶須敬長者或客人。旅遊者到了螺旋藻產地、魚米之鄉永勝,別忘了嚐嚐獨具風味的油茶。

麗江美食攻略 你沒吃過的麗江美食

1、摩梭人的豬膘肉 [雲南麗江永勝縣]摩梭人的豬膘肉是瀘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種佳餚,它特殊的味道和製作方法同瀘沽湖一樣令人感到神祕而玄妙。冬天的瀘沽湖非常美麗,儘管在這個時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七年級前後進入瀘沽湖,走在村村寨寨裡,你就會感到一種溫暖。

2、麗江汽鍋雞 [雲南麗江玉龍縣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緻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3、吹肝 [雲南麗江寧蒗縣]吹肝是取新鮮豬肝,經過吹脹、醃製、天然風乾而成。其易於存放,可儲存一年左右。

4、麗江豆燜飯 [雲南麗江華坪縣]豆燜飯的做法歷史悠久,在製作過程中您也能感受到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

5、臘排骨火鍋 [雲南麗江古城區]麗江臘排骨火鍋從麗江古城出來到象山市場,那裡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攤子,整條街都是臘排骨火鍋的店,整面牆掛著排骨,甚是壯觀。

6、冰粉涼宵 [雲南麗江古城區]冰粉涼宵是雲南麗江的著名小吃,香甜可口。

7、麗江粑粑 [雲南麗江古城區]麗江粑粑是 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 徐霞客遊記》中即有記載。

貴州沿河到麗江古城有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全程約1361.1公里

起點:貴州沿河

1.銅仁地區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沿解放北路行駛1.3公里,直行進入解放南路

2) 沿解放南路行駛1.8公里,直行進入長征路

3) 沿長征路行駛960米,右後方轉彎

4) 行駛610米,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駛3.3公里,直行進入沿德高速公路

3.沿沿德高速公路行駛84.6公里,朝遵義/畢節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4.沿匝道行駛380米,直行進入杭瑞高速公路

5.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駛140.5公里,朝遵義/貴陽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6.沿匝道行駛1.2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蘭海高速公路

7.沿蘭海高速公路行駛111.5公里,朝都勻/凱里/安順/廣西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8.沿匝道行駛710米,直行進入貴陽繞城高速公路

9.沿貴陽繞城高速公路行駛19.2公里,過小箐大橋,朝清鎮/安順/昆明/G60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駛790米,直行進入滬昆高速公路

11.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360.5公里,過白石江橋,直行進入杭瑞高速公路

12.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駛129.0公里,朝二環快速(A線)/富民/武定/小屯立交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小莊立交橋

13.沿小莊立交橋行駛30米,過小莊立交橋約460米後,直行進入二環快速A線

14.沿二環快速A線行駛370米,過金星立交橋約1.3公里後,直行進入二環北路

15.沿二環北路行駛5.0公里,朝明波立交/安寧/大理/杭瑞高速方向,稍向左轉進入二環快速A線

16.沿二環快速A線行駛430米,過普吉特大橋,直行進入二環快速A線

17.沿二環快速A線行駛4.4公里,過西苑立交橋,朝安寧/大理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駛300米,過明波立交橋,直行進入杭瑞高速公路

19.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駛291.8公里,朝麗江/香格里拉/G5611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駛860米,直行進入大麗高速公路

21.沿大麗高速公路行駛195.2公里,直行進入大麗高速公路

22.沿大麗高速公路行駛160米,在第2個出口,直行進入巨集文巷

23.麗江市內駕車方案

1) 沿巨集文巷行駛700米,過右側的靈林酒店副食約270米後,直行進入福慧路

2) 沿福慧路行駛2.1公里,直行進入玉緣路

3) 沿玉緣路行駛480米,直行進入金虹路

4) 沿金虹路行駛110米,調頭進入金虹路

5) 沿金虹路行駛10米,稍向左轉

6) 行駛5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麗江古城

56個民族 56種美食,知多少

56個民族 56種美食,知多少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但這56個民族卻又有著各自的習俗各自的傳統和各自的飲食習慣。那麼,今天就來科普一下56個民族的56種民族特色之美味佳餚吧!

漢族·餃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而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回族·麵點

回族是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糕點、羊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和綠豆皮等。

苗族·酸湯魚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傣族·豬肉乾巴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巨集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典型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醃蛋、幹黃鱔等。

傈僳族·漆油燉鴨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習慣於飯菜一鍋煮的烹製方法,即在做飯時,先把米放入鍋內熬煮,中間更換兩次水,待米快熟時,放進青菜、白菜直至菜爛。典型食品:有漆油燉鴨、清水煮小豬、豬蹄珍珠粥等。

藏族·酥油茶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壯族·寧明壯粽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族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等。

朝鮮族·泡菜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是入冬後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備菜餚。朝鮮族節日菜餚品種繁多,並備時令名菜。朝鮮族名菜名點很多,主要有神仙爐、補身爐(又稱補身湯、狗肉火鍋)、冷麵、打糕、朝鮮泡菜等。另外還有:醬牛肉蘿蔔塊;鐵鍋裡脊;生拌魚等朝鮮族風味菜餚。

高山族·米酒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薑,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醃製。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製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納西族·麗江火腿粑粑

納西族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勤勞節儉的納西人,喜歡喝酒、飲濃茶,愛吃酸、辣,甜味的食品。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等。

布朗族·竹筒茶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阿昌族·酸辣谷花魚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魚(栽秧時將魚苗放入田內,谷熟後取魚,稱谷花魚)最具特色。

怒族·琵琶肉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怒族習慣於日食兩餐。其主食絕大部分以玉米為主。怒族飲茶是仿製藏族的酥油茶而製作的漆油茶。常可作為產婦或體弱者食用的補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琵琶肉、漆油燜雞、燒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鄂溫克族·鄂溫克酸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裡的人們”。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幹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

鄂倫春族·鄂倫春烤肉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有特色的食品主要有晒肉乾、晒肉條、灌血清、手把肉、烤肉、燒肉、樺樹汁等。

赫哲族·殺生魚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赫哲族的飲食,分魚肉、獸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個種類,其中,尤以食魚為獨特。赫哲人的食魚,有殺生魚(塔拉克)、魚片(拉鋪特克)、刨花(蘇拉克)、烤魚(稍魯)、烤魚片(達勒格切)等。

門巴族·蕎麥餅

門巴族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脫、林芝、錯那等縣。在勒布地區的門巴族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吃蕎麥的方法,其作法是:用一塊圓形的薄石板,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以野蜂蜜代油,攤上糊狀的蕎麵烙成餅,然後再抹奶渣、辣椒、鹽水等佐食。

白族·柳蒸豬頭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佈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的風味菜餚很多。生皮是為白族逢年過節必備的菜餚之一,是用多種辛麻辣拌成的冷葷菜。毛驢湯鍋,是用毛驢肉燒製而成。柳蒸豬頭也是白族傳統名菜之一,是用豬頭放在柳條架上入鍋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節特製的糕餅,用發酵麵糰加佐料蒸制而成。

保安族·饊子

保安族因信仰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的飲食多以小麥、青稞和玉米為主,一般做成饅頭、麵條、油香、饊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豬、馬、驢等非反芻動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獸。

布依族·五色花米飯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特別是居住在雲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線、餌塊、豌豆粉、米涼糕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楓葉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達斡爾族·“二米飯”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蕎麥麵為主。平時,喜用肉燉蔬菜。常吃魚,主要烹調方法是清燉和清蒸。典型食品有燕麥炒米、面等。所謂“二米飯”是蕎麥米和小米或稷子米混煮而成。

德昂族·酸筍燉雞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酸筍用途十分廣泛,即使在燉雞、炒肉或烹魚時都要加酸筍調味。受當地漢族的影響,許多漢族風味的醃菜、腐滷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見的小菜。

東鄉族·東鄉族棧羊肉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侗族·侗族生酸菜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等地。日常蔬菜十分豐富,除鮮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醃成酸菜。如:酸黃瓜、酸蘿蔔、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餚以酸味為主。不僅有酸湯,還有用酸湯做成的各種酸菜、酸肉、酸魚、酸雞、酸鴨等。相傳醃酸菜始於宋代。

獨龍族·蜂蛹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俄羅斯族·烤麵包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蘇波”在俄語中是湯或湯菜之意。俄羅斯人切土豆、胡蘿蔔多切成塊,而不切條。俄羅斯族人喜愛飲酒,善於製作各種食品和飲料。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製作啤酒。俄羅斯人稱啤酒為“畢瓦”,自制的味甜,不像一般啤酒味苦。

哈尼族·竹筒雞

據史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哈尼族地區物產豐富,烹飪方法獨特,具有本民族風味特點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雞、生炸竹蟲等,比較有名的風味菜餚還有蜂蛹醬、暴醃芭蕉心、酸筍炒麂子肉、肉鬆醬、清湯橄欖魚、螃蟹燉蛋清、煮蛇圓子等。

哈薩克族·奶疙瘩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乳酪等。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疙瘩。

基諾族·芭蕉肉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食用大米很講究,要吃好米,新米,陳倉米多用來餵養家畜或做烤酒。平時肉類來源多依靠狩獵。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條等。還有竹筒燒麂排,油煎掃把蟲。

京族·鯰汁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日常菜餚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鯰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種小魚經醃製而成。

景頗族·砂鍋燉竹鼠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皮、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抓飯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人的日常飲食有饢、鍋貼、庫依瑪克(油饢)、包爾沙克(油炸面塊)、曲依包爾沙克(油炸果)、烙餅、油餅、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爾(水餃)、油饊子、奶油稀飯、抓飯、拌麵、花捲等。

拉祜族·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拉祜族烤肉別具風味,大都獵獲的野獸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葉將肉包住埋入火中,燒熟而食。典型食品主要有:拉祜族烤肉、松鼠乾巴、幹糝、香草烤牛肉等。

黎族·竹筒飯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習慣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習慣將收割的稻穗儲於倉中,吃時拿一把在木臼中脫粒。做米飯的方法一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特色美食:竹筒飯。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燒烤,是珞巴族最常見的一種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都可以燒烤。整條魚投入火塘,埋上熱灰,用不多時便燜熟可吃。在山上捕獲到大的動物,除烤吃外,還切成肉條,烤熟後長期貯藏。

滿族·薩其瑪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滿漢全席是我國最著名的、規模最大的古典筵席。又稱滿漢燕翅燒烤全席。滿、漢族合宴名稱。它是我國烹飪技藝發展的一個高峰。薩其瑪是滿族傳統風味糕點。“薩其瑪”是滿語,漢語叫金絲糕、蛋條糕。它用精粉、雞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紅絲等做成。

毛南族·酸食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毛南山地盛產紅薯,並在食物中佔一定份量。為能充飢和享受各種美味,吃的方法有火煨、水煮,切片煮糖水,蒸乾片,水磨取漿製作紅薯粉絲,整個兒煮、烤,或切片混入米飯中煲熟。酸食:是毛南族傳統的飲食習慣。夏天天氣炎熱,勞動歸來吃些螺螄酸,不僅清新爽口,而且還會防治腸胃消化不良和腹瀉等疾病。

仫佬族·醃豆角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備有酸壇醃製各種醃菜,有醃豆角、蒜頭等。

普米族·紅燒琵琶肉

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紅燒琵琶肉、醉雞、竹葉菜炒西紅柿等。

羌族·羊肉附片湯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羌族無論男女老少,均喜飲用青稞、大麥自家釀製的咂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典型食品:羌族特別講究藥膳,較為典型的藥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

撒拉族·撒拉族油攪團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按照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慣。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典型食品:比利買海,又稱“油攪團”,撒拉族傳統風味食品,用植物油、麵粉製成。

畲族·豆腐釀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佈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畲族大都喜食熱菜,一般家家都備有火鍋,以便邊煮邊吃。除常見蔬菜外,豆腐也經常食用,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餚是“豆腐釀”。

水族·魚包韭菜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水族酸湯極有特色,有辣酸(辣椒製成)、毛辣酸(西紅柿製成)等多種。水族農民不善種菜,因而蔬菜品種比較單調,青菜、廣菜及大葉韭菜是最常見的蔬菜。美食:魚包韭菜

塔吉克族·手抓羊肉

塔吉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塔吉克族最喜歡的食品為抓肉、牛奶煮米飯和牛奶煮烤餅。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歡用清水將較大的肉塊煮熟,然後蘸鹽吃,認為是原湯原味,民間把這種食肉的方法稱為“西爾烏”(手抓羊肉)。

塔塔爾族·古拜底埃

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族婦女素以烹調技藝高超著稱,善於製作各種糕點,如用麵粉、大米加乳酪、雞蛋、奶油、葡萄乾、杏幹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內層鬆軟,風味馳名新疆。

土家族·粑粑(餈粑)臘肉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貴州省以及四川省(現在屬於重慶市)。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仡佬族·扣肉底菜

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餘居住在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和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4個地區,少數散居於雲南和廣西。仡佬族大都喜歡把鮮菜做成酸菜和醃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薑混合醃製的酸辣菜,用香椿芽醃製的醃香椿,不僅可以涼拌,單獨作菜,而且還可用來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土族·哈力海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日常菜餚以肉乳製品為多,當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節日食品。民間有不少以當地土特產為原配料製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麼、燒麥等。

佤族·鵪鶉肉湯

佤族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批准改為現稱。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維吾爾族·烤羊肉串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過生活的“丁零”人。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包子、麵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蔔(胡蘿蔔)醬等。

烏孜別克族·米腸子

烏孜別克族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孜別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亞各地,元朝時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15世紀,逐漸形成民族。烏孜別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製品,蔬菜吃得較少,多吃羊、牛、馬肉。米腸子和麵肺子是烏孜別克人喜愛的傳統小吃,做法精細。

錫伯族·辣罐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東北,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辣罐是錫伯族人獨特的菜餚。通常將肉餡剁好,選用長辣椒切成2釐米一段將辣筋取出,再將肉餡灌入,掛糊後用油炸成金撈出裝盤上席。

瑤族·荷包紮

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瑤族人口較多,分佈較廣,各地均有獨具一格的風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紮。

裕固族·燒殼子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犛牛、黃牛、羊奶為主製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裕固族還喜歡在大米飯裡、粥里加些蕨麻、葡萄乾、紅棗,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黃米飯內加些羊肉丁、酸奶,作為主食。麵點美食:燒殼子。

彝族·白水煮乳豬

彝族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麵糊酸菜肉、白水煮乳豬等。

永勝三川第三屆荷花節賞玩指南

永勝縣三川鎮跟龍潭的荷花就要開始開放啦!永勝是有名的田園鄉村。交通便利,還擁有秀麗的風光。尤其是在7至8月份荷花開始開放的時候,十里八方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共賞這荷花盛會。荷花節馬上就要開啟,一起來看看。

年永勝_三川第三屆荷花節

時間:

將在7月7日盛大開幕

本屆荷花節將從7月7日持續到7月9日

主題:

“詩畫夢裡·故園三川”

充分展示三川的厚重文化與秀美風光

年荷花節遊玩攻略

第三屆荷花節亮點,今年的荷花節相比以往。

在內容和形式上也有更多突破和亮點在第三屆荷花節開幕式上將進行脫貧攻堅

首屆“愛心超市”荷花獎頒獎除了高水準的文藝節目匯演今年荷花節還安排了特色農莊的參觀

讓嘉賓深入體會三川生活打造“濱河文化景觀帶”展示荷花歷史、荷花故事、荷花精神荷花效益、荷花定律、荷花品質

荷花文化

搭建美食特產大趕集展示永勝的美食、永勝土特產品並提供永勝特色小吃

《荷映三川》文學書畫攝影採風活動,《荷香墨韻_詩畫三川》書畫展也將同期在三川舉行

舉行第三屆“三川荷花節-鄉村大舞臺”文藝節目展演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第二屆荷花節時精彩演出

賞荷花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七月的三川萬畝荷塘,翠綠撲面綻放的荷花風姿綽約,韻味十足聞著荷花的芬芳與萬畝荷塘相呼應的是翠湖和繞田而過的小河,水荷交織不用畫師精心描摹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畫作渾然天成呼朋引伴的遊客從四面八方趕來或三五親朋,或一家老幼,或同學摯友一起欣賞大自然所賜予的這方美景

摘蓮蓬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是豪放派詩人辛棄疾曾寫下的詩在辛棄疾的眼中連幼兒都慵懶的臥在溪頭剝蓮蓬來到三川賞荷花怎麼能不吃點蓮蓬呢?三川翠湖的蓮蓬蓮子產量非常高味道也是格外清香摘一朵荷葉為傘在荷花的香氣中

吃一把清香的蓮蓬感受這個夏天滿滿的愜意!

吃美食

除了摘蓮蓬、吃蓮子當地還有很多美食是不能錯過的三川涼粉、涼麵、苞谷粑粑這些小吃一定要去試試

還有蒸翠湖魚、火腿辣參蒸芋花油炸荷葉尖、蓮子燉豬蹄、油炸荷花等當地特色美食也是堪稱一絕

逛三川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時節,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翠湖龍潭的荷花競相開放,十里八鄉的遊客紛紛趕來,共赴一場賞荷盛宴。

永勝縣三川鎮地處四川攀枝花與雲南麗江之間的交通要道,是四川、重慶兩地遊客赴麗江旅遊的途經之地,素有“滇西茶馬古道的重鎮”、“雲南省農村八大集市之一”、“滇西北米糧倉”、高原“魚米之鄉”、“荷潭蓮錦”的美譽。這兒有便利的交通網路、秀美的田園風光、濃厚的邊屯文化、獨特的飲食資源,是旅遊者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溫馨提示:

為避免交通擁堵和營造輕鬆優美的環境,請朋友們合理安排遊覽時間!麗江已進入雨季,可能會有降雨發生,遊玩前請留意天氣情況,注意安全哦。

交通:

自駕:

永勝-麗江路線:約0.5小時左右從觀景臺繼續前行100米即可沿著左側“Y字形”岔道往下走到達三川翠湖村委會即可;

麗江-永勝路線:約2.5小時左右,在觀景臺前100米往右側“Y字形”岔道往下走到達三川翠湖村委會即可(2.5小時左右

公交:

同自駕路線一樣(麗江-永勝或者永勝-麗江全天都有車,20分鐘一趟,請到當地客運站買票乘車,買到翠湖即可

最佳賞荷時間:

拍花建議在上午8點-10點,此時光線較好,花的形態也較好!清晨和黃昏去賞花,可以看到荷花早晚兩種綽約風姿。

文明遊覽:

荷花節活動期間,人多路窄,請您聽從工作人員的引導。請大家文明行車,注意安全。同時請您不要自行採摘荷葉、荷花和蓮蓬,文明遊覽

永勝三川第三屆荷花節指南

永勝縣三川鎮、龍潭的荷花就要開始開了!永勝是一個著名的農村。交通便利,風景優美。特別是在7月到8月,當荷花盛開時,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欣賞荷花盛會。荷花節即將開幕。讓我們看一看。

年永勝_三川第三屆荷花節

時間:

將於7月7日隆重開幕。

本次荷花節將從7月7日持續到7月9日。

主題:

《詩畫夢三川故里》

充分展示三川豐富的文化和美麗的風景。

年荷花節遊玩攻略

第三屆荷花節花絮。與以往相比,今年的荷花節。

在內容和形式上也有更多的突破和亮點。第三屆荷花節開幕式,將進行扶貧。

頒發了首屆“愛心超市”荷花獎。除了高水平的文藝演出,今年的荷花節還安排了參觀特色農莊。

讓來賓深度體驗三川生活,打造“濱江文化景觀帶”,展現荷花的歷史、故事、精神、效益、規律、品質。

荷花文化

設立美食特產展銷會,展示永勝美食、永勝土特產,提供永勝特色小吃。

《荷映三川》文藝書畫攝影活動,《荷香墨韻_詩畫三川》書畫展也將同時在三川舉行。

舉辦第三屆“三川荷花節——鄉村大舞臺”文藝演出,豐富人民文化生活,在第二屆荷花節上精彩演出。

欣賞荷花

天上的荷葉無限綠,陽光下的荷花各不相同。三川萬畝荷塘,綠意盎然,婀娜多姿,魅力四射。萬畝荷塘與翠湖、田邊小河遙相呼應,水荷交織。畫家沒有必要精心描繪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呼喚著朋友來到這裡,或三五個親戚,或一家人,老少,或同學和密友來欣賞大自然賦予的美麗風景。

採蓮

大孩子在鬥西東邊鋤地,老二在編雞籠,孩子愛死了,溪頭躺著剝蓮蓬。這是辛棄疾寫的一首詩,一個大膽的詩人。在辛棄疾眼裡,連小孩子都懶洋洋地躺在溪頭剝蓮花,來三川賞蓮花。他們怎麼能不吃點荷花呢?三川翠湖的蓮子產量非常高,味道特別香。在荷花的芬芳中摘一片荷葉當傘。

吃一把香蓮,感受這個夏天的充實!

享受美味的食物

除了採蓮梅子,吃蓮子,還有很多當地的美食不能錯過。三川涼粉,涼麵,澀谷粑粑小吃一定要嚐嚐。

還有清蒸翠湖魚、火腿、麻辣人蔘、清蒸芋頭、炒荷葉尖、蓮子燉豬蹄、炒荷花等地方特色美食。

參觀三川

“荷葉無限藍,荷花別樣紅。”盛夏時節,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翠湖龍潭內荷花盛開,十里八鄉的遊客紛紛來此賞蓮。

永勝縣三川鎮,位於四川攀枝花和雲南麗江的交通要道,是川渝遊客到麗江旅遊的地方。被譽為滇西茶馬古道重鎮、雲南省八大農會之一、滇西北米糧倉、高原魚米之鄉、荷塘荷錦。這裡有便捷的交通網路,優美的鄉村風光,濃郁的邊寨文化,獨特的美食資源,是遊客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溫馨提示:

為了避免交通擁堵,營造輕鬆優美的環境,請合理安排您的參觀時間!麗江已經進入雨季,可能會有雨。遊玩前請注意天氣情況,注意安全。

運輸:

自駕:

永勝-麗江路線:從觀景臺繼續走100米,大概需要0.5個小時,然後可以走左邊的“Y”型岔路口到三川翠湖村委會。

麗江-永勝路線:2.5小時左右,可下山

建議上午8:00-10:00拍花,這個時候光線比較好,花的形狀也比較好!清晨和傍晚,可以看到兩朵婀娜多姿的荷花。

文明遊覽:

荷花節期間,人太多了。請聽從工作人員的引導。請文明駕駛,注意安全。同時,請不要自行採摘荷葉、荷花、蓮梅,文明參觀。

雲南麗江有什麼特產

雲南麗江有什麼特產

  麗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很多人到麗江會選擇遊覽麗江古城,品嚐麗江的美食。下面我們來看看雲南麗江有什麼特產,僅供大家參考!

   1、東巴蠟染

  東巴蠟染是雲南麗江的特色手工藝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在貴州蠟染和白族扎染的基礎上,融入採用東巴文化的一種民族蠟染藝術。其製作工藝非常考究,十分精細。東巴蠟染所製作出來的產品非常多,常見的又服飾,包包和各種裝飾品等。東巴蠟染在1983年便被評為優質產品,其製作出來的產品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

   2、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是雲南麗江的傳統風味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就有記載。麗江粑粑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選用優質的精細麥面,植物油為主要原料,再配以蜂蜜,香米為輔料,捏揉成圓形的.粑粑,然後在平底鍋上煎熟,所製作出來的麗江粑粑外表金黃酥脆,香甜可口,且油而不膩,十分美味,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鈣等豐富營養,還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功效,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

   3、雪茶

  雪茶是雲南麗江的特色名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還是木氏土司的貢品。雪茶屬於高山地區的產物,是天然野生的,不能人工栽培,在麗江玉龍雪山等地才能看見雪鏟的身影。所產出的雪茶喝起來清醇爽口,略苦而甘,還含有氨基酸,維生素,雪茶酸等豐富營養,有清熱生津,降血壓,降血脂的功效,買來自己飲用或贈送親友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4、麗江蜜餞

  蜜餞是雲南麗江極具傳統特色的食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麗江蜜餞有很多品種,常見的又各種水果類的蜜餞,還有各種蔬菜類的蜜餞,比如番茄,辣椒,生薑,都可以用來做成蜜餞,只有你想不到的蜜餞,只有麗江還沒有做出來的蜜餞。在製作蜜餞的時候會選用飴糖,大麥,燕麥為輔料,然後進行熬煮,發酵,所製作出來的蜜餞晶瑩剔透,吃起來香甜可口,十分美味。

   5、麗江窖酒

  窖酒是雲南麗江的特色名酒,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相關文獻記載,麗江窖酒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其製作工藝十分考究,選用優質的大麥,小麥,高粱作為主要原料,在選用玉龍雪山的泉水,經過傳統的釀製工藝精製而成。所釀製出來的窖酒喝起來甜香適度,清涼可口,還含有氨基酸等豐富營養,還有健胃強心,延年益壽的功效,麗江人會在婚禮嫁娶等宴席上用來招待賓客。

   6、永勝油茶

  永勝油茶是雲南麗江極具傳統風味茶飲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永勝油茶的製作方法十分簡單,選用優質的稻米為主要原料,再配以生薑,核桃米,糯米花,紅糖等配料,吃起來或甜或鹹,十分爽口。永勝人會用油茶來招待客人,或者孝敬家裡的長輩。現在永勝油茶早已盛名海外,很多國外遊客到永勝只為嘗一嘗這永勝油茶!

;

麗江飲食特點,麗江美食文化特點,麗江好的美食,美味?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相融相通,和諧發展的典範,歷史上,這裡沒有大的戰亂,這裡文化交融,生生不息。麗江飲食,是麗江文化的一部分,各個民族都有各自個特點,飲食文化其實也是從多元到融通的一個過程,結合自然環境,這裡最高點海拔是玉龍雪山,5500多米,而最低點在永勝縣出口,只有1000多米,這麼大的落差,氣候非常多樣,植被生長也呈多樣,在麗江古城區,氣候較冷,夏天雨量充沛,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而在東部,氣候溫暖,水量充足,主要種植水稻,麗江的飲食也圍繞主食的不同,呈現多樣性,麗江粑粑的出名,也是由於小麥成為這裡世代的主食,以前,納西族家庭都有一個大火塘,自己煉菜油,然後用菜油炸粑粑,而且當地特色的火鍋也就孕育而生;這裡菜種類很多,所以雜鍋菜很出名,藉助各種菜的天然味道,融合在一起,味道也別具一格;這裡環境事宜,水分充沛,野生菌種類特別多,雞樅、青頭菌、牛幹菌等,應有盡有,味道很鮮美;這裡山地氣候和地形,適合生命力頑強的黑山羊生長,也是種種條件,使其具有了肉質鮮美的優良特點,深得當地人喜愛,當地天氣清涼,高原低氧,易於疲勞,而黑山羊蛋白質含量充足,熱量高,和人們的需求剛好相切合了,納西族對生靈具有崇高的尊敬,一般在六月24火把節後,才能吃羊肉,那時草場豐富,黑山羊也長得肥胖起來,肉味也更加鮮美了;麗江東部,有個三川壩子,60年代以前,沒有修河道,所以是大片的沼澤溼地,這裡水生植物特別多,其中麗江蒲筍就在此成長,當地人喜歡取其中浸泡在水中的莖部中心部分,其鮮白透嫩,常常和魚,鱔魚等一起煮來吃,入口清涼爽口,還有利尿、涼血、止痛等藥用,吃過讓人倍感清爽;麗江臘排骨,是當地人以前為了儲存肉類,就將每年冬季殺的豬肉,用食鹽醃製出來,然後晾乾,封裝起來,這樣一年到頭都可以吃到儲存的肉了,肉味很香,通透骨質,有很濃郁的糯香味;麗江土豆很多,因為許多山區,土豆可以在很陡峭的山上成長,環境適宜,產量很高,在山上,可以很簡單地濾去過多的水分,保持適當溼度,很多少數民族生活高山,把土豆作為主食,對土豆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土豆一般拿來直接整個煮來吃,拿來用油炸來吃,總之都會津津有味。麗江涼粉,米線,等,也是本土的特色小吃,很多較喜歡酸辣味。

麗江本地,口味類似四川,講究一個“麻辣”,調味比較重,鹽會重一些,如果說廣州人的清淡是一種淡淡的享受,那麼這裡的講究的濃郁的香,將是一種味覺的刺激興奮感。雲南菜,沒有其他菜系,系統化,條理話,雲南菜“雜”和天然的特點,也在麗江餐飲中體現出來。

麗江當地美食,就應該到一些小的餐館,因為大多地道的麗江風味,來至民間,而民間味道,通往市場,往往是在一些規模不太大的小店,在麗江,不管吃黑山羊,臘排骨,蒲筍,論到味道,價格,都會提一下“蒲濟黑山羊”其廚師是有20多年餐飲經驗的當地人,調味的理念是:魚羊“鮮”理念,很尊重天然的香味,用味道調味道,調料用到點上,而非刻板的用大量調料,這樣吃起來,更加健康,更加鮮美。麗江飲食,麗江美味,到蒲濟嚐嚐,會有不同的麗江餐飲文化體驗!

雲南哪裡看荷花最好?

現在基本上是雲南看荷花的最佳時間。那麼,你的朋友們知道有哪些觀賞荷花的好去處值得推薦嗎?如果你不知道,我們來看看。接下來,就給朋友們推薦幾個荷蘭好去處吧!

1、玉溪市澄江撫仙湖

撫仙湖自古就有“百里湖,天然圖勝西湖”的美譽。“千畝琉璃”的湖水清涼清澈,碧綠迷人,非常適合荷花的生長。澄江市連嶽莊園、左所區、逍遙區的荷花池,廣闊、婀娜、美麗,反射著湖光~

推薦美食:銅鍋魚、江川“三道菜”(燉雞、酸辣魚配粉條豆腐、清湯羊肉湯)、澄江藕粉等。

2、紅河彌勒市湖泉生態園

彌勒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小鎮。冬天需要泡個溫泉放鬆身心,夏天則是淡粉色和綠色的對比。精緻優雅的鋪成一片,像一方織得很漂亮的手帕,輕輕的鋪在湖面上,散發出陣陣清香。隨意走一走,就能擺脫煩惱。

推薦美食:黃燜雞、黃燜雞米粉、冷軋粉、羊湯鍋、紅酒等。

3、紅河石屏縣異龍湖

“香稻花輕濃玉露,魚說月滿弓”,是清代詩人胡穎筆下的異龍湖。夏天,湖中荷花盛開,盛開的花瓣隨風搖曳,婀娜動人。漁夫划槳而過,宛如一幅田園山水畫,去過的人都捨不得離開。

推薦美食:荷花宴、砂鍋豆腐魚、魚鯰魚、石屏燒豆腐、楊梅酒等。

4、文山丘北縣普者黑

“荷葉無限藍,荷花與紅葉不同。”普者黑的一望無際的蓮花海是最接近詩人描寫的美。多達300個品種的萬畝荷花在“世界罕見、中國絕無僅有的喀斯特景觀和田園風光”中搖曳,別有一番韻味。

推薦美食:三七燉雞、荷葉包雞、鹽水蝦、烤全羊、荷葉粥等。

5、曲靖市麒麟水鄉

麒麟水鄉是休閒養心的聖地。從盛夏開始,各種荷花盛開,更是美不勝收。泛舟湖上,或漫步林蔭小道,在清香中,你能收穫一份如畫的清涼,簡直美若天仙,悠然自得!

推薦美食:沿江醬魚、脆肉黑皮、麒麟飯蟹等。

6、曲靖陸良縣紫溪溼地

紫溪溼地位於陸良縣三岔河鎮青堆子村。數百畝荷花錯落有致地綻放,徜徉在茂密的荷花叢中。嬌嫩的荷花觸手可及。偶爾有魚經過荷葉下游。在這裡,城市的喧囂被瞬間忘卻,只留下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推薦:荷花宴(涼拌荷葉、荷葉煎蛋、蓮藕粥、炒蓮藕、鮮蓮子等。)

7、楚雄姚安縣光祿古鎮

光祿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漢唐時期的建築群彷彿帶人穿越千年。與青瓦紅柱相稱,鄉間美麗的荷花潔白如玉,粉紅如霞。七月到十月,一年一度美麗熱鬧的荷花節不容錯過!

推薦美食:蓮花宴、臭豆腐砂鍋米線、姚安椒鹽捲餅等。

8、麗江永勝縣三川荷塘

三川有獨特的自然溼地風光和世代傳承的人文景觀。蓮藕一直是主要植物。荷花和溼地是三川最美的兩張名片。七月,三川萬畝荷塘,盛開的荷花和荷葉,生機勃勃,魅力無窮。

推薦美食:筍子燉鱔魚、火腿辣參蒸芋頭、荷葉蒸肉、炒荷葉尖、蓮子燉豬蹄等。

麗江美食排名前十

麗江美食排名前十有麗江粑粑、雞豆涼粉、納西烤肉、米灌腸、麗江蜜餞、酥油茶、納西米糕、冰粉涼宵、菠蘿八寶飯、永勝油茶。

1、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是麗江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即有記載,也是麗江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麗江粑粑分為鹹甜兩類,可以根據各自口味任意選用,其特點是色、香、味俱佳。

2、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是麗江的一種特色涼粉美食,也是麗江著名的風味小吃。是取自麗江地產的一種雞豆(又名“雞碗豆”)磨面濾漿做成的一種涼粉小吃,因為其色澤略帶幾分黑色又被人們稱為“黑涼粉”。

3、納西烤肉

納西烤肉不僅僅是麗江茶馬古道上流行起來的一道傳統的馬幫菜,也是麗江的一道地方特色烤肉小吃,是一道以豬肉、薄荷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傳統名吃。

4、米灌腸

米灌腸是麗江納西族特有的一種傳統風味食品,在納西族語中被指為“麻補”,是由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兒,然後灌入加工過的豬腸而製成的米飯腸,也是麗江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

5、麗江蜜餞

麗江蜜餞是麗江極具傳統特色的食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麗江有名的特產美食。麗江蜜餞種類很多,口味琳琅滿目,常見的有各種水果類的蜜餞,還有各種蔬菜類的蜜餞,所製作出來的蜜餞晶瑩剔透,吃起來香甜可口,十分美味。

6、酥油茶

酥油茶是麗江地區很多民族的主要特色飲品,是他們一天開始必需的食品,也是麗江特色風味小吃之一,當地人又叫它為打酥油茶。當地人都是把麗江粑粑和酥油茶一起吃,這樣一起吃更有一番風味,在麗江大街小巷以及各種小吃攤隨處可見。

7、納西米糕

納西米糕是麗江納西族著名的傳統糕點小吃,曾是麗江納西族春節待客特色糕點。納西米糕也是麗江古城最常見的一種街邊小吃,軟糯可口的米糕上蓋了一層呈橘色的糖,糖的甜味混合著米香,軟糯香甜。

8、冰粉涼宵

冰粉涼宵是雲南麗江特色飲品,在麗江古城裡隨處都可以看見有在賣冰粉和涼宵的小攤,是麗江古城常見的特色小吃之一。其特點是口味酸甜,夏天喝上一碗十分解渴,別有一番風味。

9、菠蘿八寶飯

菠蘿八寶飯是麗江傳統名點,味道甜美,也是麗江節日和待客佳品。菠蘿八寶飯製作簡單,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糖滷汁即成。

10、永勝油茶

永勝油茶是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的特產美食。滇西北流傳一句俗話“麗江粑粑鶴慶酒,永勝油茶家家有”,可見永勝油茶在永勝人民心中的地方,是名揚四方、風味獨特的茶飲品。

永勝油茶屬於哪兒的特產

滇西北流傳一句俗話:“麗江粑粑鶴慶酒,永勝油茶家家有。”永勝油茶是名揚四方、風味獨特的茶飲品,因創制流傳於雲南省永勝縣而得名。永勝油茶,既有一般茶水解渴助食的常性,又有提神補氣之妙用,還因原料簡單,製作方便,故能成為“家家有”的大眾化飲料。

永勝油茶與日本人的茶道相類,在加工製作上“底湯”基本上用料一致,一般選用當地上好的稻米焙成過心的金,然後再選用“磚茶”或“沱茶”(講究的“磚茶”或“沱茶”須先在做糯米飯時,放在甑頭上蒸鬆,再晾晒後備用,此種茶葉浸透著一股糯米香味),待茶米烤熟香透後,再把茶葉放入陶罐緩緩抖動,烤至茶葉香味出來時,加水用竹筷攪動煮沸片刻,做成第一道油茶底湯。之後,可根據不同口味,加生薑、麻子糊、核桃米、糯米花、紅塘、雞蛋、米幹皮等,或甜或鹹,是十分爽口的風味小吃。

永勝油茶的製作方法是,先將小砂罐烤在火塘邊預熱,放進一小把米和一匙化油,持罐邊烘邊抖,待米粒油炸勻黃,再放上一撮茶葉,快速攪拌以防茶糊,接著衝進開水煮一陣,即可潷入茶盅,加入佐料飲用。加鹽成鹹,加糖成甜,隨人所好。每次倒了茶汗再摻水前,用竹筷在罐裡攪拌一下,有“煨茶不用巧,二十四道攪”之說。如此迴圈往復,直到無茶味方止。最後連汗帶渣倒在碗裡,這便成了孩子們的美食。

永勝各族民眾以油茶為待客上品,頭道茶須敬長者或客人。旅遊者到了螺旋藻產地、魚米之鄉永勝,別忘了嚐嚐獨具風味的油茶。

麗江美食攻略 你沒吃過的麗江美食

1、摩梭人的豬膘肉 [雲南麗江永勝縣]摩梭人的豬膘肉是瀘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種佳餚,它特殊的味道和製作方法同瀘沽湖一樣令人感到神祕而玄妙。冬天的瀘沽湖非常美麗,儘管在這個時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七年級前後進入瀘沽湖,走在村村寨寨裡,你就會感到一種溫暖。

2、麗江汽鍋雞 [雲南麗江玉龍縣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緻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3、吹肝 [雲南麗江寧蒗縣]吹肝是取新鮮豬肝,經過吹脹、醃製、天然風乾而成。其易於存放,可儲存一年左右。

4、麗江豆燜飯 [雲南麗江華坪縣]豆燜飯的做法歷史悠久,在製作過程中您也能感受到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

5、臘排骨火鍋 [雲南麗江古城區]麗江臘排骨火鍋從麗江古城出來到象山市場,那裡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攤子,整條街都是臘排骨火鍋的店,整面牆掛著排骨,甚是壯觀。

6、冰粉涼宵 [雲南麗江古城區]冰粉涼宵是雲南麗江的著名小吃,香甜可口。

7、麗江粑粑 [雲南麗江古城區]麗江粑粑是 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 徐霞客遊記》中即有記載。

貴州沿河到麗江古城有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全程約1361.1公里

起點:貴州沿河

1.銅仁地區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沿解放北路行駛1.3公里,直行進入解放南路

2) 沿解放南路行駛1.8公里,直行進入長征路

3) 沿長征路行駛960米,右後方轉彎

4) 行駛610米,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駛3.3公里,直行進入沿德高速公路

3.沿沿德高速公路行駛84.6公里,朝遵義/畢節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4.沿匝道行駛380米,直行進入杭瑞高速公路

5.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駛140.5公里,朝遵義/貴陽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6.沿匝道行駛1.2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蘭海高速公路

7.沿蘭海高速公路行駛111.5公里,朝都勻/凱里/安順/廣西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8.沿匝道行駛710米,直行進入貴陽繞城高速公路

9.沿貴陽繞城高速公路行駛19.2公里,過小箐大橋,朝清鎮/安順/昆明/G60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駛790米,直行進入滬昆高速公路

11.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360.5公里,過白石江橋,直行進入杭瑞高速公路

12.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駛129.0公里,朝二環快速(A線)/富民/武定/小屯立交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小莊立交橋

13.沿小莊立交橋行駛30米,過小莊立交橋約460米後,直行進入二環快速A線

14.沿二環快速A線行駛370米,過金星立交橋約1.3公里後,直行進入二環北路

15.沿二環北路行駛5.0公里,朝明波立交/安寧/大理/杭瑞高速方向,稍向左轉進入二環快速A線

16.沿二環快速A線行駛430米,過普吉特大橋,直行進入二環快速A線

17.沿二環快速A線行駛4.4公里,過西苑立交橋,朝安寧/大理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駛300米,過明波立交橋,直行進入杭瑞高速公路

19.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駛291.8公里,朝麗江/香格里拉/G5611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駛860米,直行進入大麗高速公路

21.沿大麗高速公路行駛195.2公里,直行進入大麗高速公路

22.沿大麗高速公路行駛160米,在第2個出口,直行進入巨集文巷

23.麗江市內駕車方案

1) 沿巨集文巷行駛700米,過右側的靈林酒店副食約270米後,直行進入福慧路

2) 沿福慧路行駛2.1公里,直行進入玉緣路

3) 沿玉緣路行駛480米,直行進入金虹路

4) 沿金虹路行駛110米,調頭進入金虹路

5) 沿金虹路行駛10米,稍向左轉

6) 行駛5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麗江古城

56個民族 56種美食,知多少

56個民族 56種美食,知多少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但這56個民族卻又有著各自的習俗各自的傳統和各自的飲食習慣。那麼,今天就來科普一下56個民族的56種民族特色之美味佳餚吧!

漢族·餃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而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回族·麵點

回族是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糕點、羊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和綠豆皮等。

苗族·酸湯魚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傣族·豬肉乾巴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巨集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典型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醃蛋、幹黃鱔等。

傈僳族·漆油燉鴨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習慣於飯菜一鍋煮的烹製方法,即在做飯時,先把米放入鍋內熬煮,中間更換兩次水,待米快熟時,放進青菜、白菜直至菜爛。典型食品:有漆油燉鴨、清水煮小豬、豬蹄珍珠粥等。

藏族·酥油茶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壯族·寧明壯粽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族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等。

朝鮮族·泡菜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是入冬後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備菜餚。朝鮮族節日菜餚品種繁多,並備時令名菜。朝鮮族名菜名點很多,主要有神仙爐、補身爐(又稱補身湯、狗肉火鍋)、冷麵、打糕、朝鮮泡菜等。另外還有:醬牛肉蘿蔔塊;鐵鍋裡脊;生拌魚等朝鮮族風味菜餚。

高山族·米酒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薑,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醃製。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製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納西族·麗江火腿粑粑

納西族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勤勞節儉的納西人,喜歡喝酒、飲濃茶,愛吃酸、辣,甜味的食品。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等。

布朗族·竹筒茶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阿昌族·酸辣谷花魚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魚(栽秧時將魚苗放入田內,谷熟後取魚,稱谷花魚)最具特色。

怒族·琵琶肉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怒族習慣於日食兩餐。其主食絕大部分以玉米為主。怒族飲茶是仿製藏族的酥油茶而製作的漆油茶。常可作為產婦或體弱者食用的補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琵琶肉、漆油燜雞、燒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鄂溫克族·鄂溫克酸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裡的人們”。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幹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

鄂倫春族·鄂倫春烤肉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有特色的食品主要有晒肉乾、晒肉條、灌血清、手把肉、烤肉、燒肉、樺樹汁等。

赫哲族·殺生魚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赫哲族的飲食,分魚肉、獸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個種類,其中,尤以食魚為獨特。赫哲人的食魚,有殺生魚(塔拉克)、魚片(拉鋪特克)、刨花(蘇拉克)、烤魚(稍魯)、烤魚片(達勒格切)等。

門巴族·蕎麥餅

門巴族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脫、林芝、錯那等縣。在勒布地區的門巴族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吃蕎麥的方法,其作法是:用一塊圓形的薄石板,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以野蜂蜜代油,攤上糊狀的蕎麵烙成餅,然後再抹奶渣、辣椒、鹽水等佐食。

白族·柳蒸豬頭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佈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的風味菜餚很多。生皮是為白族逢年過節必備的菜餚之一,是用多種辛麻辣拌成的冷葷菜。毛驢湯鍋,是用毛驢肉燒製而成。柳蒸豬頭也是白族傳統名菜之一,是用豬頭放在柳條架上入鍋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節特製的糕餅,用發酵麵糰加佐料蒸制而成。

保安族·饊子

保安族因信仰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的飲食多以小麥、青稞和玉米為主,一般做成饅頭、麵條、油香、饊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豬、馬、驢等非反芻動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獸。

布依族·五色花米飯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特別是居住在雲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線、餌塊、豌豆粉、米涼糕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楓葉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達斡爾族·“二米飯”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蕎麥麵為主。平時,喜用肉燉蔬菜。常吃魚,主要烹調方法是清燉和清蒸。典型食品有燕麥炒米、面等。所謂“二米飯”是蕎麥米和小米或稷子米混煮而成。

德昂族·酸筍燉雞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酸筍用途十分廣泛,即使在燉雞、炒肉或烹魚時都要加酸筍調味。受當地漢族的影響,許多漢族風味的醃菜、腐滷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見的小菜。

東鄉族·東鄉族棧羊肉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侗族·侗族生酸菜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等地。日常蔬菜十分豐富,除鮮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醃成酸菜。如:酸黃瓜、酸蘿蔔、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餚以酸味為主。不僅有酸湯,還有用酸湯做成的各種酸菜、酸肉、酸魚、酸雞、酸鴨等。相傳醃酸菜始於宋代。

獨龍族·蜂蛹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俄羅斯族·烤麵包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蘇波”在俄語中是湯或湯菜之意。俄羅斯人切土豆、胡蘿蔔多切成塊,而不切條。俄羅斯族人喜愛飲酒,善於製作各種食品和飲料。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製作啤酒。俄羅斯人稱啤酒為“畢瓦”,自制的味甜,不像一般啤酒味苦。

哈尼族·竹筒雞

據史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哈尼族地區物產豐富,烹飪方法獨特,具有本民族風味特點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雞、生炸竹蟲等,比較有名的風味菜餚還有蜂蛹醬、暴醃芭蕉心、酸筍炒麂子肉、肉鬆醬、清湯橄欖魚、螃蟹燉蛋清、煮蛇圓子等。

哈薩克族·奶疙瘩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乳酪等。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疙瘩。

基諾族·芭蕉肉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食用大米很講究,要吃好米,新米,陳倉米多用來餵養家畜或做烤酒。平時肉類來源多依靠狩獵。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條等。還有竹筒燒麂排,油煎掃把蟲。

京族·鯰汁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日常菜餚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鯰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種小魚經醃製而成。

景頗族·砂鍋燉竹鼠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皮、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抓飯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人的日常飲食有饢、鍋貼、庫依瑪克(油饢)、包爾沙克(油炸面塊)、曲依包爾沙克(油炸果)、烙餅、油餅、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爾(水餃)、油饊子、奶油稀飯、抓飯、拌麵、花捲等。

拉祜族·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拉祜族烤肉別具風味,大都獵獲的野獸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葉將肉包住埋入火中,燒熟而食。典型食品主要有:拉祜族烤肉、松鼠乾巴、幹糝、香草烤牛肉等。

黎族·竹筒飯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習慣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習慣將收割的稻穗儲於倉中,吃時拿一把在木臼中脫粒。做米飯的方法一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特色美食:竹筒飯。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燒烤,是珞巴族最常見的一種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都可以燒烤。整條魚投入火塘,埋上熱灰,用不多時便燜熟可吃。在山上捕獲到大的動物,除烤吃外,還切成肉條,烤熟後長期貯藏。

滿族·薩其瑪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滿漢全席是我國最著名的、規模最大的古典筵席。又稱滿漢燕翅燒烤全席。滿、漢族合宴名稱。它是我國烹飪技藝發展的一個高峰。薩其瑪是滿族傳統風味糕點。“薩其瑪”是滿語,漢語叫金絲糕、蛋條糕。它用精粉、雞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紅絲等做成。

毛南族·酸食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毛南山地盛產紅薯,並在食物中佔一定份量。為能充飢和享受各種美味,吃的方法有火煨、水煮,切片煮糖水,蒸乾片,水磨取漿製作紅薯粉絲,整個兒煮、烤,或切片混入米飯中煲熟。酸食:是毛南族傳統的飲食習慣。夏天天氣炎熱,勞動歸來吃些螺螄酸,不僅清新爽口,而且還會防治腸胃消化不良和腹瀉等疾病。

仫佬族·醃豆角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備有酸壇醃製各種醃菜,有醃豆角、蒜頭等。

普米族·紅燒琵琶肉

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紅燒琵琶肉、醉雞、竹葉菜炒西紅柿等。

羌族·羊肉附片湯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羌族無論男女老少,均喜飲用青稞、大麥自家釀製的咂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典型食品:羌族特別講究藥膳,較為典型的藥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

撒拉族·撒拉族油攪團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按照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慣。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典型食品:比利買海,又稱“油攪團”,撒拉族傳統風味食品,用植物油、麵粉製成。

畲族·豆腐釀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佈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畲族大都喜食熱菜,一般家家都備有火鍋,以便邊煮邊吃。除常見蔬菜外,豆腐也經常食用,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餚是“豆腐釀”。

水族·魚包韭菜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水族酸湯極有特色,有辣酸(辣椒製成)、毛辣酸(西紅柿製成)等多種。水族農民不善種菜,因而蔬菜品種比較單調,青菜、廣菜及大葉韭菜是最常見的蔬菜。美食:魚包韭菜

塔吉克族·手抓羊肉

塔吉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塔吉克族最喜歡的食品為抓肉、牛奶煮米飯和牛奶煮烤餅。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歡用清水將較大的肉塊煮熟,然後蘸鹽吃,認為是原湯原味,民間把這種食肉的方法稱為“西爾烏”(手抓羊肉)。

塔塔爾族·古拜底埃

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族婦女素以烹調技藝高超著稱,善於製作各種糕點,如用麵粉、大米加乳酪、雞蛋、奶油、葡萄乾、杏幹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內層鬆軟,風味馳名新疆。

土家族·粑粑(餈粑)臘肉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貴州省以及四川省(現在屬於重慶市)。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仡佬族·扣肉底菜

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餘居住在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和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4個地區,少數散居於雲南和廣西。仡佬族大都喜歡把鮮菜做成酸菜和醃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薑混合醃製的酸辣菜,用香椿芽醃製的醃香椿,不僅可以涼拌,單獨作菜,而且還可用來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土族·哈力海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日常菜餚以肉乳製品為多,當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節日食品。民間有不少以當地土特產為原配料製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麼、燒麥等。

佤族·鵪鶉肉湯

佤族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批准改為現稱。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維吾爾族·烤羊肉串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過生活的“丁零”人。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包子、麵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蔔(胡蘿蔔)醬等。

烏孜別克族·米腸子

烏孜別克族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孜別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亞各地,元朝時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15世紀,逐漸形成民族。烏孜別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製品,蔬菜吃得較少,多吃羊、牛、馬肉。米腸子和麵肺子是烏孜別克人喜愛的傳統小吃,做法精細。

錫伯族·辣罐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東北,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辣罐是錫伯族人獨特的菜餚。通常將肉餡剁好,選用長辣椒切成2釐米一段將辣筋取出,再將肉餡灌入,掛糊後用油炸成金撈出裝盤上席。

瑤族·荷包紮

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瑤族人口較多,分佈較廣,各地均有獨具一格的風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紮。

裕固族·燒殼子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犛牛、黃牛、羊奶為主製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裕固族還喜歡在大米飯裡、粥里加些蕨麻、葡萄乾、紅棗,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黃米飯內加些羊肉丁、酸奶,作為主食。麵點美食:燒殼子。

彝族·白水煮乳豬

彝族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麵糊酸菜肉、白水煮乳豬等。

永勝三川第三屆荷花節賞玩指南

永勝縣三川鎮跟龍潭的荷花就要開始開放啦!永勝是有名的田園鄉村。交通便利,還擁有秀麗的風光。尤其是在7至8月份荷花開始開放的時候,十里八方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共賞這荷花盛會。荷花節馬上就要開啟,一起來看看。

年永勝_三川第三屆荷花節

時間:

將在7月7日盛大開幕

本屆荷花節將從7月7日持續到7月9日

主題:

“詩畫夢裡·故園三川”

充分展示三川的厚重文化與秀美風光

年荷花節遊玩攻略

第三屆荷花節亮點,今年的荷花節相比以往。

在內容和形式上也有更多突破和亮點在第三屆荷花節開幕式上將進行脫貧攻堅

首屆“愛心超市”荷花獎頒獎除了高水準的文藝節目匯演今年荷花節還安排了特色農莊的參觀

讓嘉賓深入體會三川生活打造“濱河文化景觀帶”展示荷花歷史、荷花故事、荷花精神荷花效益、荷花定律、荷花品質

荷花文化

搭建美食特產大趕集展示永勝的美食、永勝土特產品並提供永勝特色小吃

《荷映三川》文學書畫攝影採風活動,《荷香墨韻_詩畫三川》書畫展也將同期在三川舉行

舉行第三屆“三川荷花節-鄉村大舞臺”文藝節目展演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第二屆荷花節時精彩演出

賞荷花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七月的三川萬畝荷塘,翠綠撲面綻放的荷花風姿綽約,韻味十足聞著荷花的芬芳與萬畝荷塘相呼應的是翠湖和繞田而過的小河,水荷交織不用畫師精心描摹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畫作渾然天成呼朋引伴的遊客從四面八方趕來或三五親朋,或一家老幼,或同學摯友一起欣賞大自然所賜予的這方美景

摘蓮蓬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是豪放派詩人辛棄疾曾寫下的詩在辛棄疾的眼中連幼兒都慵懶的臥在溪頭剝蓮蓬來到三川賞荷花怎麼能不吃點蓮蓬呢?三川翠湖的蓮蓬蓮子產量非常高味道也是格外清香摘一朵荷葉為傘在荷花的香氣中

吃一把清香的蓮蓬感受這個夏天滿滿的愜意!

吃美食

除了摘蓮蓬、吃蓮子當地還有很多美食是不能錯過的三川涼粉、涼麵、苞谷粑粑這些小吃一定要去試試

還有蒸翠湖魚、火腿辣參蒸芋花油炸荷葉尖、蓮子燉豬蹄、油炸荷花等當地特色美食也是堪稱一絕

逛三川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時節,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翠湖龍潭的荷花競相開放,十里八鄉的遊客紛紛趕來,共赴一場賞荷盛宴。

永勝縣三川鎮地處四川攀枝花與雲南麗江之間的交通要道,是四川、重慶兩地遊客赴麗江旅遊的途經之地,素有“滇西茶馬古道的重鎮”、“雲南省農村八大集市之一”、“滇西北米糧倉”、高原“魚米之鄉”、“荷潭蓮錦”的美譽。這兒有便利的交通網路、秀美的田園風光、濃厚的邊屯文化、獨特的飲食資源,是旅遊者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溫馨提示:

為避免交通擁堵和營造輕鬆優美的環境,請朋友們合理安排遊覽時間!麗江已進入雨季,可能會有降雨發生,遊玩前請留意天氣情況,注意安全哦。

交通:

自駕:

永勝-麗江路線:約0.5小時左右從觀景臺繼續前行100米即可沿著左側“Y字形”岔道往下走到達三川翠湖村委會即可;

麗江-永勝路線:約2.5小時左右,在觀景臺前100米往右側“Y字形”岔道往下走到達三川翠湖村委會即可(2.5小時左右

公交:

同自駕路線一樣(麗江-永勝或者永勝-麗江全天都有車,20分鐘一趟,請到當地客運站買票乘車,買到翠湖即可

最佳賞荷時間:

拍花建議在上午8點-10點,此時光線較好,花的形態也較好!清晨和黃昏去賞花,可以看到荷花早晚兩種綽約風姿。

文明遊覽:

荷花節活動期間,人多路窄,請您聽從工作人員的引導。請大家文明行車,注意安全。同時請您不要自行採摘荷葉、荷花和蓮蓬,文明遊覽

永勝三川第三屆荷花節指南

永勝縣三川鎮、龍潭的荷花就要開始開了!永勝是一個著名的農村。交通便利,風景優美。特別是在7月到8月,當荷花盛開時,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欣賞荷花盛會。荷花節即將開幕。讓我們看一看。

年永勝_三川第三屆荷花節

時間:

將於7月7日隆重開幕。

本次荷花節將從7月7日持續到7月9日。

主題:

《詩畫夢三川故里》

充分展示三川豐富的文化和美麗的風景。

年荷花節遊玩攻略

第三屆荷花節花絮。與以往相比,今年的荷花節。

在內容和形式上也有更多的突破和亮點。第三屆荷花節開幕式,將進行扶貧。

頒發了首屆“愛心超市”荷花獎。除了高水平的文藝演出,今年的荷花節還安排了參觀特色農莊。

讓來賓深度體驗三川生活,打造“濱江文化景觀帶”,展現荷花的歷史、故事、精神、效益、規律、品質。

荷花文化

設立美食特產展銷會,展示永勝美食、永勝土特產,提供永勝特色小吃。

《荷映三川》文藝書畫攝影活動,《荷香墨韻_詩畫三川》書畫展也將同時在三川舉行。

舉辦第三屆“三川荷花節——鄉村大舞臺”文藝演出,豐富人民文化生活,在第二屆荷花節上精彩演出。

欣賞荷花

天上的荷葉無限綠,陽光下的荷花各不相同。三川萬畝荷塘,綠意盎然,婀娜多姿,魅力四射。萬畝荷塘與翠湖、田邊小河遙相呼應,水荷交織。畫家沒有必要精心描繪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呼喚著朋友來到這裡,或三五個親戚,或一家人,老少,或同學和密友來欣賞大自然賦予的美麗風景。

採蓮

大孩子在鬥西東邊鋤地,老二在編雞籠,孩子愛死了,溪頭躺著剝蓮蓬。這是辛棄疾寫的一首詩,一個大膽的詩人。在辛棄疾眼裡,連小孩子都懶洋洋地躺在溪頭剝蓮花,來三川賞蓮花。他們怎麼能不吃點荷花呢?三川翠湖的蓮子產量非常高,味道特別香。在荷花的芬芳中摘一片荷葉當傘。

吃一把香蓮,感受這個夏天的充實!

享受美味的食物

除了採蓮梅子,吃蓮子,還有很多當地的美食不能錯過。三川涼粉,涼麵,澀谷粑粑小吃一定要嚐嚐。

還有清蒸翠湖魚、火腿、麻辣人蔘、清蒸芋頭、炒荷葉尖、蓮子燉豬蹄、炒荷花等地方特色美食。

參觀三川

“荷葉無限藍,荷花別樣紅。”盛夏時節,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翠湖龍潭內荷花盛開,十里八鄉的遊客紛紛來此賞蓮。

永勝縣三川鎮,位於四川攀枝花和雲南麗江的交通要道,是川渝遊客到麗江旅遊的地方。被譽為滇西茶馬古道重鎮、雲南省八大農會之一、滇西北米糧倉、高原魚米之鄉、荷塘荷錦。這裡有便捷的交通網路,優美的鄉村風光,濃郁的邊寨文化,獨特的美食資源,是遊客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溫馨提示:

為了避免交通擁堵,營造輕鬆優美的環境,請合理安排您的參觀時間!麗江已經進入雨季,可能會有雨。遊玩前請注意天氣情況,注意安全。

運輸:

自駕:

永勝-麗江路線:從觀景臺繼續走100米,大概需要0.5個小時,然後可以走左邊的“Y”型岔路口到三川翠湖村委會。

麗江-永勝路線:2.5小時左右,可下山

建議上午8:00-10:00拍花,這個時候光線比較好,花的形狀也比較好!清晨和傍晚,可以看到兩朵婀娜多姿的荷花。

文明遊覽:

荷花節期間,人太多了。請聽從工作人員的引導。請文明駕駛,注意安全。同時,請不要自行採摘荷葉、荷花、蓮梅,文明參觀。

雲南麗江有什麼特產

雲南麗江有什麼特產

  麗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很多人到麗江會選擇遊覽麗江古城,品嚐麗江的美食。下面我們來看看雲南麗江有什麼特產,僅供大家參考!

   1、東巴蠟染

  東巴蠟染是雲南麗江的特色手工藝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在貴州蠟染和白族扎染的基礎上,融入採用東巴文化的一種民族蠟染藝術。其製作工藝非常考究,十分精細。東巴蠟染所製作出來的產品非常多,常見的又服飾,包包和各種裝飾品等。東巴蠟染在1983年便被評為優質產品,其製作出來的產品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

   2、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是雲南麗江的傳統風味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就有記載。麗江粑粑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選用優質的精細麥面,植物油為主要原料,再配以蜂蜜,香米為輔料,捏揉成圓形的.粑粑,然後在平底鍋上煎熟,所製作出來的麗江粑粑外表金黃酥脆,香甜可口,且油而不膩,十分美味,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鈣等豐富營養,還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功效,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

   3、雪茶

  雪茶是雲南麗江的特色名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還是木氏土司的貢品。雪茶屬於高山地區的產物,是天然野生的,不能人工栽培,在麗江玉龍雪山等地才能看見雪鏟的身影。所產出的雪茶喝起來清醇爽口,略苦而甘,還含有氨基酸,維生素,雪茶酸等豐富營養,有清熱生津,降血壓,降血脂的功效,買來自己飲用或贈送親友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4、麗江蜜餞

  蜜餞是雲南麗江極具傳統特色的食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麗江蜜餞有很多品種,常見的又各種水果類的蜜餞,還有各種蔬菜類的蜜餞,比如番茄,辣椒,生薑,都可以用來做成蜜餞,只有你想不到的蜜餞,只有麗江還沒有做出來的蜜餞。在製作蜜餞的時候會選用飴糖,大麥,燕麥為輔料,然後進行熬煮,發酵,所製作出來的蜜餞晶瑩剔透,吃起來香甜可口,十分美味。

   5、麗江窖酒

  窖酒是雲南麗江的特色名酒,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相關文獻記載,麗江窖酒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其製作工藝十分考究,選用優質的大麥,小麥,高粱作為主要原料,在選用玉龍雪山的泉水,經過傳統的釀製工藝精製而成。所釀製出來的窖酒喝起來甜香適度,清涼可口,還含有氨基酸等豐富營養,還有健胃強心,延年益壽的功效,麗江人會在婚禮嫁娶等宴席上用來招待賓客。

   6、永勝油茶

  永勝油茶是雲南麗江極具傳統風味茶飲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永勝油茶的製作方法十分簡單,選用優質的稻米為主要原料,再配以生薑,核桃米,糯米花,紅糖等配料,吃起來或甜或鹹,十分爽口。永勝人會用油茶來招待客人,或者孝敬家裡的長輩。現在永勝油茶早已盛名海外,很多國外遊客到永勝只為嘗一嘗這永勝油茶!

;

麗江飲食特點,麗江美食文化特點,麗江好的美食,美味?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相融相通,和諧發展的典範,歷史上,這裡沒有大的戰亂,這裡文化交融,生生不息。麗江飲食,是麗江文化的一部分,各個民族都有各自個特點,飲食文化其實也是從多元到融通的一個過程,結合自然環境,這裡最高點海拔是玉龍雪山,5500多米,而最低點在永勝縣出口,只有1000多米,這麼大的落差,氣候非常多樣,植被生長也呈多樣,在麗江古城區,氣候較冷,夏天雨量充沛,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而在東部,氣候溫暖,水量充足,主要種植水稻,麗江的飲食也圍繞主食的不同,呈現多樣性,麗江粑粑的出名,也是由於小麥成為這裡世代的主食,以前,納西族家庭都有一個大火塘,自己煉菜油,然後用菜油炸粑粑,而且當地特色的火鍋也就孕育而生;這裡菜種類很多,所以雜鍋菜很出名,藉助各種菜的天然味道,融合在一起,味道也別具一格;這裡環境事宜,水分充沛,野生菌種類特別多,雞樅、青頭菌、牛幹菌等,應有盡有,味道很鮮美;這裡山地氣候和地形,適合生命力頑強的黑山羊生長,也是種種條件,使其具有了肉質鮮美的優良特點,深得當地人喜愛,當地天氣清涼,高原低氧,易於疲勞,而黑山羊蛋白質含量充足,熱量高,和人們的需求剛好相切合了,納西族對生靈具有崇高的尊敬,一般在六月24火把節後,才能吃羊肉,那時草場豐富,黑山羊也長得肥胖起來,肉味也更加鮮美了;麗江東部,有個三川壩子,60年代以前,沒有修河道,所以是大片的沼澤溼地,這裡水生植物特別多,其中麗江蒲筍就在此成長,當地人喜歡取其中浸泡在水中的莖部中心部分,其鮮白透嫩,常常和魚,鱔魚等一起煮來吃,入口清涼爽口,還有利尿、涼血、止痛等藥用,吃過讓人倍感清爽;麗江臘排骨,是當地人以前為了儲存肉類,就將每年冬季殺的豬肉,用食鹽醃製出來,然後晾乾,封裝起來,這樣一年到頭都可以吃到儲存的肉了,肉味很香,通透骨質,有很濃郁的糯香味;麗江土豆很多,因為許多山區,土豆可以在很陡峭的山上成長,環境適宜,產量很高,在山上,可以很簡單地濾去過多的水分,保持適當溼度,很多少數民族生活高山,把土豆作為主食,對土豆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土豆一般拿來直接整個煮來吃,拿來用油炸來吃,總之都會津津有味。麗江涼粉,米線,等,也是本土的特色小吃,很多較喜歡酸辣味。

麗江本地,口味類似四川,講究一個“麻辣”,調味比較重,鹽會重一些,如果說廣州人的清淡是一種淡淡的享受,那麼這裡的講究的濃郁的香,將是一種味覺的刺激興奮感。雲南菜,沒有其他菜系,系統化,條理話,雲南菜“雜”和天然的特點,也在麗江餐飲中體現出來。

麗江當地美食,就應該到一些小的餐館,因為大多地道的麗江風味,來至民間,而民間味道,通往市場,往往是在一些規模不太大的小店,在麗江,不管吃黑山羊,臘排骨,蒲筍,論到味道,價格,都會提一下“蒲濟黑山羊”其廚師是有20多年餐飲經驗的當地人,調味的理念是:魚羊“鮮”理念,很尊重天然的香味,用味道調味道,調料用到點上,而非刻板的用大量調料,這樣吃起來,更加健康,更加鮮美。麗江飲食,麗江美味,到蒲濟嚐嚐,會有不同的麗江餐飲文化體驗!

雲南哪裡看荷花最好?

現在基本上是雲南看荷花的最佳時間。那麼,你的朋友們知道有哪些觀賞荷花的好去處值得推薦嗎?如果你不知道,我們來看看。接下來,就給朋友們推薦幾個荷蘭好去處吧!

1、玉溪市澄江撫仙湖

撫仙湖自古就有“百里湖,天然圖勝西湖”的美譽。“千畝琉璃”的湖水清涼清澈,碧綠迷人,非常適合荷花的生長。澄江市連嶽莊園、左所區、逍遙區的荷花池,廣闊、婀娜、美麗,反射著湖光~

推薦美食:銅鍋魚、江川“三道菜”(燉雞、酸辣魚配粉條豆腐、清湯羊肉湯)、澄江藕粉等。

2、紅河彌勒市湖泉生態園

彌勒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小鎮。冬天需要泡個溫泉放鬆身心,夏天則是淡粉色和綠色的對比。精緻優雅的鋪成一片,像一方織得很漂亮的手帕,輕輕的鋪在湖面上,散發出陣陣清香。隨意走一走,就能擺脫煩惱。

推薦美食:黃燜雞、黃燜雞米粉、冷軋粉、羊湯鍋、紅酒等。

3、紅河石屏縣異龍湖

“香稻花輕濃玉露,魚說月滿弓”,是清代詩人胡穎筆下的異龍湖。夏天,湖中荷花盛開,盛開的花瓣隨風搖曳,婀娜動人。漁夫划槳而過,宛如一幅田園山水畫,去過的人都捨不得離開。

推薦美食:荷花宴、砂鍋豆腐魚、魚鯰魚、石屏燒豆腐、楊梅酒等。

4、文山丘北縣普者黑

“荷葉無限藍,荷花與紅葉不同。”普者黑的一望無際的蓮花海是最接近詩人描寫的美。多達300個品種的萬畝荷花在“世界罕見、中國絕無僅有的喀斯特景觀和田園風光”中搖曳,別有一番韻味。

推薦美食:三七燉雞、荷葉包雞、鹽水蝦、烤全羊、荷葉粥等。

5、曲靖市麒麟水鄉

麒麟水鄉是休閒養心的聖地。從盛夏開始,各種荷花盛開,更是美不勝收。泛舟湖上,或漫步林蔭小道,在清香中,你能收穫一份如畫的清涼,簡直美若天仙,悠然自得!

推薦美食:沿江醬魚、脆肉黑皮、麒麟飯蟹等。

6、曲靖陸良縣紫溪溼地

紫溪溼地位於陸良縣三岔河鎮青堆子村。數百畝荷花錯落有致地綻放,徜徉在茂密的荷花叢中。嬌嫩的荷花觸手可及。偶爾有魚經過荷葉下游。在這裡,城市的喧囂被瞬間忘卻,只留下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推薦:荷花宴(涼拌荷葉、荷葉煎蛋、蓮藕粥、炒蓮藕、鮮蓮子等。)

7、楚雄姚安縣光祿古鎮

光祿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漢唐時期的建築群彷彿帶人穿越千年。與青瓦紅柱相稱,鄉間美麗的荷花潔白如玉,粉紅如霞。七月到十月,一年一度美麗熱鬧的荷花節不容錯過!

推薦美食:蓮花宴、臭豆腐砂鍋米線、姚安椒鹽捲餅等。

8、麗江永勝縣三川荷塘

三川有獨特的自然溼地風光和世代傳承的人文景觀。蓮藕一直是主要植物。荷花和溼地是三川最美的兩張名片。七月,三川萬畝荷塘,盛開的荷花和荷葉,生機勃勃,魅力無窮。

推薦美食:筍子燉鱔魚、火腿辣參蒸芋頭、荷葉蒸肉、炒荷葉尖、蓮子燉豬蹄等。

標籤: 美食 永勝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mnn82.html